电压法LED结温及热阻测试原理分析

电压法LED结温及热阻测试原理分析
电压法LED结温及热阻测试原理分析

电压法LED结温及热阻测试原理分析

发布日期:2010-08-01 来源:

关键字:

近年来,由于功率型LED 光效提高和价格下降使LED 应用于照明领域数量迅猛增长,从各种景观照明、户外照明到普通家庭照明,应用日益广泛。LED 应用于照明除了节能外,长寿命也是其十分重要的优势。目前由于LED 热性能原因,LED 及其灯具不能达到理想的使用寿命;LED 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温直接关系到其寿命和光效;热阻则直接影响LED 在同等使用条件下 LED 的结温;LED 灯具的导热系统设计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灯具的寿命。因此功率型 LED 及其灯具的热性能测试 ,对于 LED 的生产和应用研发都有十分直接的意义。以下将简述LED 及其灯具的主要热性能指标,电压温度系数K、结温和热阻的测试原理、测试设备、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以供LED 研发、生产和应用企业参考。

一、电压法测量 LED 结温的原理

LED 热性能的测试首先要测试 LED 的结温,即工作状态下 LED 的芯片的温度。关于LED 芯片温度的测试,理论上有多种方法,如红外光谱法、波长分析法和电压法等等。目前实际使用的是电压法。1995 年 12 月电子工业联合会/电子工程设计发展联合会议发布的> 标准对于电压法测量半导体结温的原理、方法和要求等都作了详细规范。

电压法测量LED 结温的主要思想是:特定电流下 LED 的正向压降 Vf 与 LED 芯片的温度成线性关系,所以只要测试到两个以上温度点的Vf 值,就可以确定该 LED 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斜率,即电压温度系数 K 值,单位是

mV/°C 。K 值可由公式K=ㄓVf/ㄓTj 求得。K 值有了,就可以通过测量实时的 Vf 值,计算出芯片的温度(结温)Tj 。为了减小电压测量带来的误差,> 标准规定测量系数 K 时,两个温度点温差应该大于等于50 度。对于用电压法测量结温的仪器有几个基本的要求:A、电压法测量结温的基础是特定的测试电流下的 Vf 测量,而 LED 芯片由于温度变化带来的电压变化是毫伏级的,所以要求测试仪器对电压测量的稳定度必须足够高,连续测量的波动幅度应小于

1mV 。

B、这个测试电流必须足够小,以免在测试过程中引起芯片温度变化;但是太小时会引起电压测量不稳定,有些LED 存在匝流体效应会影响 Vf 测试的稳定性,所以要求测试电流不小于 IV 曲线的拐点位置的电流值。

C、由于测试LED 结温是在工作条件下进行的,从工作电流(或加热电流)降到测试电流的过程必须足够快和稳定,Vf 测试的时间也必须足够短,才能保证测试过程不会引起结温下降。

在测量瞬态和稳态条件的结温的基础上, 可以根据下面公式算出LED 相应的热阻值:

Rja=ㄓT/P= 【Ta Tj 】/P

其中 Ta 是系统内参考点的温度(如基板温度),Tj 是结温,P 是使芯片发热的功率对于 LED 可以认为就是 LED 电功率减去发光功率。由于 LED 的封装方式不同,安装使用情况不同,对热阻的定义有差别,测试时需要相应的支架和夹具配套。SEMI 的标准中定义了两种热阻值,Rja 和 Rjb ,其中:Rja 是测量在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条件下从芯片接面到大气中的热传导, 情形如图一(a)所示。

图一

Rja 在标准规范的条件下测量,可用于比较不同封装散热的情况。

Rjb 是指在自然对流以及风洞环境下由芯片接面传到下方测试板部分热传时所产生的热阻,可用于由板温去预测结温。见图二

图二

大功率 LED 封装都带基板,绝大部分热从基板通过散热板散发,测量 LED 热阻主要是指 LED 芯片到基板的热阻。与 Rjc 的情况更加接近。见图三

图三

二、几款测试仪器性能介绍

目前用于 LED 热性能测试的设备是参照EIA/JESD 51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的。典型的设备有:Mic ReD 公司的T3Ster?;AnaTech 公司的Phase10 Thermal Analyzer; TEA 公司的different TTS systems 等。由于 LED 热性测试的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使用复杂,目前国内只有很少的单位配备了进口设备。目前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相比,综合技术指标方面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分析软件方面差距较大。但是由于 LED 芯片体积较大, 测试要求和集成电路的测试要求有很大不同,大部指标已经可以完全满足测试要求。在价格方面国产设备有很大竞争优势,设计要求也以 LED 测试为主,使用方便,有利 LED 热性能测试的广泛使用。下表是三家典型的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杭州伏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 JDS200型 LED 光色电热综合测试系统);以及台湾半导体光电产业协会关于《LED 热阻量测标准草案》要求的几项主要技术参数的对比(数据是由公开现有资源收集来的,大部分来自网站的现有资料):

电机转速、电流、电压测量方法与原理

姓名:张廷刚学号:1420310064 研究方向:电力电子1、电流的检测方法 电机控制系统的中的电流检测主要是对电机定子电流进行检测,电流检测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采样电阻法、电流互感器法、霍尔电流传感器法等。 1.1 采样电阻法 采样电阻测电流的原理:将采样电阻串接在要监测的电路回路里,电流流过时,在采样电阻两端产生压降,这样就把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然后,对该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变换,输入到微处理器的A/D单元,完成检测的目的。 1.1.1 采样电阻的使用条件 使用采样电阻检测方法实现简单,成本低,但是很难做到电阻值稳定不变,采样精度不高,不能提供准确的电流值。而且反馈控制电路与主电路没有隔离,在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中,万一功率电路的高电压通过反馈电路进入控制电路,将危及到控制系统的安全。因此,采样电阻一般应用在精度要求不高、成本敏感,温度低的应用场合。 1.2霍尔电流传感器法 在电机控制系统中,主要使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对电机三相定子电流进行检测。一般将霍尔电流传感器紧紧的套在三相定子电流导线上,并通过信号调理电路进行处理,经如图1所示电路,从而对电流进行检测。 图1定子电流检测及信号调理电路 1.2.1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使用条件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霍尔器件和磁补偿原理进行检测,因此

使用使用时应避免电磁干扰对传感器的影响。此外霍尔电流传感器的供电电压必须在传感器所规定的范围内,超过此范围,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可靠性降低。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电源、输入、输出的各连线导线必须正确连接,不可错位或反接,否则可能导致产品损坏。安装环境应无导电尘埃及腐蚀性。应避免剧烈震动或者高温。 1.3 电流互感器法 电流互感器法是将电流互感器串连在电机三相定子电流导线中,利用变压器原、副边电流成比例的关系进行电流大小的转换检测。其工作原理、等电路也与一般变压器相同,只是其原边绕组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且匝数很少;副边绕组接电流表、继电器电流线圈等低阻抗负载,近似短路。原边电流(即被测电流)和副边电流取决于被测线路的负载,而与电流互感器的副边负载无关。 1.3.1 电流互感器的使用条件 电流互感器运行时,副边不允许开路。因为一旦开路,原边电流均成为励磁电流,使磁通和副边电压大大超过正常值而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线路上的电压都比较高,如直接测量是非常危险的。在大型电机控制中电流互感器一般体积较大,造价昂贵,所以由于体积和成本的原因,一般应用于中小型电机控制系统中。另外使用的场所周围环境不应有与工作无关的外界强磁场存在,环境温度在为佳,相对湿度不超过。对于精度为级及以上或额定电流为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在额定电流下持续运行时间为小时;对于额定一次电流为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在额定电流下持续运行的时间为分钟,对特殊要求的弱电流互感器允许在额定电流下能够长期工作。 2、电压的检测方法 电压检测有直接测量法、电阻分压法、电压互感器法和霍尔效应电压传感器法等。在电机调速系统中,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检测可以通过检测与滤波电容相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而测得,这种方法同电机三相母线电流的检测方法相同,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霍尔电压传感器使用条件:霍尔电压传感器使用时工作条件同霍尔电流传感器相似。电压互感器的使用条件同电流互感器相似。 3、转速的检测方法 3.1 基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速度检测 借助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进行测速的方法有M法,T法,M/T法。其中M 法只适合电机转速较高的时候,电机转速低时误差较大。T法情况正好相反,而M/T法既具有M法测速的高速优点,又具有T法测速的低速的优点。从而被广

电压的测量方法讲述

电压的测量方法讲述 电压的测量 1. 电压测量的方法一般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 直接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能从仪器、仪表上直接读出被测参量的波形或数值。间接测量是先对各间接参量进行直接测量,再将测得的数值代入公式,通过计算得到待测参量。 2. 测量电压的仪器一般有电压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等。 电压表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低频交流电压,其测量方法简便,精度较高,是测量电压的基本方法。 示波器测量法可以测量所有的电压信号。 交流毫伏表用于交流信号大小的测量。 3. 电表法模拟式直流电压测量 , 动圈式电压表 图1是动圈式电压表示意图。图中虚框内为一直流动圈式高灵敏度电流表,内阻为Re, 满偏电流(或满度电流)为Im,若作为直流电压表,满度电压 URI,, mem 另外增加了电阻,继而增加了三个电压量程 图1 , 电子电压表 电子电压表中,通常使用高输入阻抗的场效应管(FET)源极跟随器或真空三极管阴极跟随器以提高电压表输入阻抗,后接放大器以提高电压表灵敏度,当需要测量高

直流电压时,输入端接入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接入将使输入电阻有所降低,但只要分压电阻取值较大,仍然可以使输入电阻较动圈式电压表大得多。图2是这种电子电压表的示意图。图中由于FET源极跟随器输入电阻很大(几百MΩ以上),因此由Ux测量端看进去的输入电阻基本上由R0,R1…等串联决定,通常使它们的串联和大于10MΩ ,以满足高输入阻抗的要求。同时,在这种结构下,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基本上是个常量,与量程无关。 图2 4. 电表法交流电压的测量 测量交流电压大小的仪表统称交流电压表。交流电压表分为模拟式电压表与数字式电压表两大类。模拟式电压表是先将交流电压经过检波器转换成直流电压后推动微安表头,由表头指针指示出被测电压的大小。检波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平均值检波器、峰值检波器、有效值检波器,故电压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平均值电压表、峰值电压表、有效值电压表。 , 平均值电压表 平均值电压表的基本原理方框图 u(t) 可变量程宽带 分压器交流放大器检波器 先对被测电压进行放大,然后检波,最后由表头指示。这种构成方案的均值电压表 的工作频率范围主要受放大器带宽的限制,而灵敏度受放大器噪声的限制,所以当 测量小信号时,容易淹没到放大器的噪声中。因此主要用于低频和高频信号的测量, 如高频毫伏表。 , 峰值电压表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基本原理:ρ=m/V 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 1. 固体: m 0V 1 V 2 表达式: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 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 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 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 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 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 2 1V V m -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 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V 1,再把3块方糖 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V 2,则密度1 2V V m -=ρ。 12 m V V ρ =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0m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 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 示数2V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星火教育 引导教育专廉 V i -V 2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溶于水 整型法 密度比水大: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 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 长方 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 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 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 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 1 )测量的主要步骤 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 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 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 V i ,用镊子取出 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 V 2,则尸一m V i —V 2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 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 V i ,再把3块方糖 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 V 2,则密度 —。 V 2 -V 1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基本原理:p =m/V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 1.固体: 表达式: p m o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 m 0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 V 1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 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 ,读取 示数V 2

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一、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一、伏安法测电阻 1、电路原理 “伏安法”就是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 U/I 的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如果电表为理想电表,即 R V =∞,R A =0用图一(甲)和图一(乙) 两种接法测出的电阻相等。但实际测量中所用电表并非理想电表,电压表的阻并非趋近于无穷大、电流表也有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如何分析其误差并选用合适的电路进行测量呢? 若将图一(甲)所示电路称电流表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表接法,则“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和电路选择方法可总结为四个字:“大小外”。 2、误差分析 (1)、电流表外接法 由于电表为非理想电表,考虑电表的阻,等效电路如图二所示,电压表的测量值 U 为ab间电压,电流表的测量值为干路电流,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与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故:R测= U/I = Rab = (Rv∥R)= (Rv×R)/(Rv+R) < R(电阻的真实值) 可以看出,此时 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 Rv 的分流作用,其相对误差为δ外= ΔR/R = (R-R测)/R = R/(Rv+R) ( 2)、电流表接法 其等效电路如图三所示,电流表的测量值为流过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故:R测 = U/I = RA+R > R 此时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RA的分压作用,其相对误差为: δ = ΔR/R = (R测-R)/R = RA/R 综上所述,当采用电流表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大";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小外”。 3、电路的选择 (一)比值比较法 1、“大”:当 R >> RA 时,,选择电流表接法测量,误差更小。 “小外”:当 R << Rv 时,,选择电流表外接法测量,误差更小。

测电阻的几种方法总结

V A 图1 R X0 I I X I V U A V R X0 图2 I A I X0 I U U A U X0 电阻测量 一、伏——安法 伏安法是用一个电压表V和一个电流表A来测量电阻,其测量 原理:R X= U I 。实际测量中有电流表外接法和电流表 内接法两种电路。 设电压表V内阻为R V,电流表A内阻为R A,待测电阻 真实值为R X0,测量值为R X,通过R X0的电流为I。 测量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电流表A的 示数为I。 1、电流表外接法:小外偏小 2、电流表内接法:大内偏大 3、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的改进 如图3、图4的两个测电阻的电路能够消除电表的内阻带来的误差, 为什么?怎样测量?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1.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 图3 图4

图6 方法一:伏——伏法----是用两个电压表(其中一个内阻已知,另 一个内阻未知)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测量电路如图5所示。 电路满足:R V1》R ,R V2》R 。 设电压表V 1内阻R V1未知,电压表V 2内阻 R V2已知;电压表V 1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示数 为U 2。由图5可得: R V1= 11V U I R V2=22 V U I 通过电压表V 1、V 2的电流为I V1=I V2 由以上三式得:R V1= 1 2 U U R V2 方法二:伏——伏——R 法(变式:伏——伏——R X 法) 伏——伏——R 法是用两个电压表(内阻均未知)和一个定值电阻R 0测量电压表的未知内阻。 测量电路如图6所示。 电路满足:R V1》R ,R V2》R ,R 0》R 。 设电压表V 1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示数为U 2,电压表V 2的量程电压大于 电压表V 1的量程电压。实验测量电压表V 1的内阻R V1。由图6可得: R V1= 1 1V U I R 0=00 R R U I 定值电阻R 0 两端电压:U R0=U 2—U 1 图5

交流电压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压测量电路中的整流装置与交流电流测量电路中的整流装置相似。因而在具有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测量功能的万用表中都是共用一套整流器件。交流电压测量中,扩大量程用的倍率器结构与直流电压测量用的倍率器相同(由倍率电阻组成的等比例变值电路被称为倍率器;由于电阻具有时间常数的特性,所以倍率器也具有时间常数的特性),如图1所示。一般万用表都采用先降压后整流的方式。 图1 交流电压测量原理 a)串阻抽头半波整流式 b)串阻抽头全波整流式 c)独立分挡半波整流式 d)独立分挡全波整流式 测量交流电压时,其工作频率提高时,由于倍率器的时间常数不同和电路的分布电容会使仪表产生附加误差。在有些万用表中,高电压挡采用电容补偿法来扩大频率范围,若当频率增加时,需要仪表读数同时增加,可采用频率影响负补偿电路,如图2a所示;若频率增加时,需要仪表读数减小,可采用频率影响正补偿电路,如图2b所示。

图2 频率影响补偿电路 a)负补偿电路 b)正补偿电路 由于受整流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二极管的非线性电阻与扩大量程用电阻间的差值越大,则表现在刻度上的影响越小;当低电压时,扩大量程电阻值减小,使二极管的非线性电阻影响电路明显,为了补偿这个原因,将交流刻度绘成高压和低压二种,以适应各自的需要。如果要用一条刻度完成零点几伏至数千伏的电压量指示,则必须采用两种电压灵敏度补偿方法。图3就是补偿的一个典型例子,在7.5V、15V 挡时,电压的灵敏度是133Ω/Ⅴ;在75~600Y各挡时,电压的灵敏度是20000/V,这样使一条刻度线完成了0.5~600V的电压测景范围。即低压时采用低灵敏补偿电路;高压时采用高灵敏补偿电路。

电压法LED结温及热阻测试原理分析

电压法LED结温及热阻测试原理分析 发布日期:2010-08-01 来源: 关键字: 近年来,由于功率型LED 光效提高和价格下降使LED 应用于照明领域数量迅猛增长,从各种景观照明、户外照明到普通家庭照明,应用日益广泛。LED 应用于照明除了节能外,长寿命也是其十分重要的优势。目前由于LED 热性能原因,LED 及其灯具不能达到理想的使用寿命;LED 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温直接关系到其寿命和光效;热阻则直接影响LED 在同等使用条件下 LED 的结温;LED 灯具的导热系统设计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灯具的寿命。因此功率型 LED 及其灯具的热性能测试 ,对于 LED 的生产和应用研发都有十分直接的意义。以下将简述LED 及其灯具的主要热性能指标,电压温度系数K、结温和热阻的测试原理、测试设备、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以供LED 研发、生产和应用企业参考。 一、电压法测量 LED 结温的原理 LED 热性能的测试首先要测试 LED 的结温,即工作状态下 LED 的芯片的温度。关于LED 芯片温度的测试,理论上有多种方法,如红外光谱法、波长分析法和电压法等等。目前实际使用的是电压法。1995 年 12 月电子工业联合会/电子工程设计发展联合会议发布的> 标准对于电压法测量半导体结温的原理、方法和要求等都作了详细规范。 电压法测量LED 结温的主要思想是:特定电流下 LED 的正向压降 Vf 与 LED 芯片的温度成线性关系,所以只要测试到两个以上温度点的Vf 值,就可以确定该 LED 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斜率,即电压温度系数 K 值,单位是 mV/°C 。K 值可由公式K=ㄓVf/ㄓTj 求得。K 值有了,就可以通过测量实时的 Vf 值,计算出芯片的温度(结温)Tj 。为了减小电压测量带来的误差,> 标准规定测量系数 K 时,两个温度点温差应该大于等于50 度。对于用电压法测量结温的仪器有几个基本的要求:A、电压法测量结温的基础是特定的测试电流下的 Vf 测量,而 LED 芯片由于温度变化带来的电压变化是毫伏级的,所以要求测试仪器对电压测量的稳定度必须足够高,连续测量的波动幅度应小于 1mV 。 B、这个测试电流必须足够小,以免在测试过程中引起芯片温度变化;但是太小时会引起电压测量不稳定,有些LED 存在匝流体效应会影响 Vf 测试的稳定性,所以要求测试电流不小于 IV 曲线的拐点位置的电流值。

测量方法总结

1.测量方案的设计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分析 目标: 分析各种测量方案的优缺点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针对高速高精度主轴的特点,设计一种适当的测量方案对其进测量。 1.1常用的回转误差测量方法及比较 1.1.1打表测量法 打表测量法已经成为目前低精度机床回转误差测量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测量时将一精密心棒插入机床主轴锥孔,通过在心棒的表面及端面放置千分表来进行测量,如图1.1所示。这种测量方法简单易行,但却会引入锥孔的偏心误差,而且不能反映主轴工转状态下的回转精度,更不能用于高速、高精密的回转精度的测量。 图1.1 主轴回转误差的打表测量法 1—卡盘 2—千分表 3—标准棒 1.1.2单向测量法 主轴的回转误差仅是由在一个方向上安装的传感器取得的,故称单向测量法。由于该方法只能测出在某一方向的主轴的回转误差信号,所以比较适于具有敏感方向的主轴的回转精度的测量,为此这种测量方法又称为敏感方向法。 主轴回转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方向,被称为敏感方向。敏感方向是通过加工或测试的瞬间接触点并平行与工件理想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非敏感方向在垂直于敏感方向的直线上。对车床来说,敏感方向是固定的,对于锉床来说,敏感方向是随主轴旋转而旋转的。 1.1.3双向测量法 这种测量方法因主轴的回转误差信号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方向上安装的传感器同时取得的,故称为双坐标测量法。其测量径向误差的典型装置如图1.2所示。在主轴上安装一标准球,在相互垂直的X和Y两个方向上各放置一位移传感器。它们输出的信号分别代表两个方向上回转误差的分量,对这两个信号进行分析就可得到主轴的回转误差。

图1.2 双向测量法示意图 1.1.4三点测量法 三点测量法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它是在三点测量法测量不圆度的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点法同时也是误差分离的方法之一。 1.1.5单点双向测量法 单点双向测量法就是反向测量法,它使用一个传感器分两次在被测标准球呈180°的方向上进行测量,在进行第二次测量时将传感器和标准球同时旋转,对两次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就可以得到主轴的回转误差。

高电压测量方法概述

高电压测量方法概述 球隙法测量高电压是试验室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空气在一定电场强度下,才能发生碰撞游离。均匀电场下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与间隙距离具有一定的关系。可以利用间隙放电来测量电压,但绝对的均匀电场是不易做到的,只能做到接近于均匀电场。测量球隙是由一对相同直径的金属球所构成。加压时,球隙间形成稍不均匀电场。当其余条件相同时,球间隙在大气中的击穿电压决定于球间隙的距离。对一定球径,间隙中的电场随距离的增长而越来越不均匀。被测电压越高、间隙距离越大。要求球径也越大。这样才能保持稍不均匀电场。球隙法测量接线如图1所示。 测量球隙作为一种高电压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其优点是:可以测量稳态高电压和冲击电压的幅值,是直接测量超高压的重要设备。结构简单,容易自制或购买,不易损坏。有一定的准确度,测量交流及冲击电压时准确度在3%以内。球隙法测量的缺点是:测量时必须放电放电时将破坏稳定状态可能引起过电压。气体放电有统计性。数据分散,必须取多次放电数据的平均值,为防止游离气体的影响,每次放电间隔不得过小。且升压过程中的升压速度应较缓慢,使低压表计在球隙放电瞬间能准确读数,测量较费时间。实际使用中,测量稳态电压要作校订曲线,测量冲击电压要用50%放电电压法。手续都较麻烦。被测电压越高,球径越大,目前已有用到直径为±3m的铜球,不仅本身越来越笨重,而且影响建筑尺寸。 静电压表法测量原理是加电压于两电极,由于两电极上分别充上异性电荷,电极就会受到静电机械力的作用,测量此静电力的大小或是由静电力产生的某一极板的偏移(或是偏转)就能够反映所加电荷的大小。 静电电压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绝对静电电压表,另一种是非绝对的静电电压表,由于绝对静电电压表结构和应用都非常复杂。在工程上应用较多的还是构造相对简单的非绝对静电电压表,其测量不确定度为1%~3%。量程可达1000kV。此种测量表测量时可动电极有位移。可动电极移动时,张丝所产生的扭矩或是弹簧的弹力产生了反力矩,当反力矩和静电场的力矩相平衡时,可动电极的位移达到一个稳定值。与可动电极相连接在一起的指针或反射光线的小镜子就指出了被测电压的数值。静电电压表从电路中吸取的功率相当小,当测量交流电压时,表计通过的电容电流的多少决定于被测电压频率的高低以及仪器本身电容的大小,由于仪表的电容一般仅有几皮法到几十皮法,所以吸取的功率十分的微小,因此静电电压表的内阻抗极大。通常还可以把它接到分压器上来扩大其电压量程,目前国内已生产有250~500kV的静电电压表。

常见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总结与比较

分析化学 结课作业 常见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总结与比较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林化13-1班 刘旺衢 130534106

常见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总结与比较 刘旺衢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化13-1班 130534106,10083)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食物中的蛋白质是人体中氮的唯一来源。具有糖类和脂肪不可替代的作用。蛋白质与营养代谢、细胞结构、酶、激素、病毒、免疫、物质运转、遗传等密切相关,是对人类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准确精密的测定蛋白质,关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目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如凯氏定氮法、紫外吸收法、双缩脲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酚试剂法等几种方法,下面本文将总结比较这五种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一、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计算蛋白质含量,即含氮量*6.25=蛋白含量。 凯氏定氮法具有灵敏度高, 样品用量少,最低可检出0.05mg氮;精密度、准确度高,平行误差一般小于0.5%;应用范围广,适用于一切形态的食品与生物样品;仪器装置简单,试剂廉价的优点。 但也存在操作比较繁琐费时,特别是蒸馏定氮过程的效率低,不利于大批样品的测定;定氮的结果既包括有机氮,也包括无机氮,有机氮中除蛋白氮外,还包括非蛋白氮,测定的结果只能是粗蛋白质的含量;在蛋白质氨基酸构成有差异的

第5章数字测量方法-电压

第5章数字测量方法 ?5.1 电压测量的数字化方法?5.2 直流数字电压表?5.3 多用型数字电压表?5.4 频率的测量 ?5.5 时间的测量 ?5.6 相位的测量

5.1 电压的数字化测量 ?DVM 的组成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 ?1)DVM 的组成 –数字电压表(Digital Voltage Meter ,简称DVM )。–组成框图输入电路A/D 转换器数字 显示器 逻辑控制 电路 时钟发生器 模拟部分数字部分V x

5.1 电压的数字化测量 –DVM的应用 ?直流或慢变化电压信号的测量(通常采用高精度低 速A/D转换器)。 ?通过AC-DC变换电路,也可测量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平均值、峰值,构成交流数字电压表。 ?通过电流-电压、阻抗-电压等变换,实现电流、阻 抗等测量,进一步扩展其功能。 ?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化DVM称为数字多用表(DMM, Digital MultiMeter)。 ?DMM功能更全,性能更高,一般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平均、方差计算等)和通信接口(如GPIB)。

–2)主要性能指标 ?显示位数 –完整显示位:能够显示0-9的数字。 –非完整显示位(俗称半位):只能显示0和1(在最 高位上)。 –如4位DVM,具有4位完整显示位,其最大显示数 字为9999 。 –而4位半DVM,具有4位完整显示位,有1位非完整 显示位,其最大显示数字为19999 。 ?量程 –基本量程:无衰减或放大时的输入电压范围,由 动态范围确定。 –通过对输入电压(按10倍)放大或衰减,可扩展 其他量程。

?分辨力 –指DVM能够分辨最小电压变化量的能力。反映了DVM灵敏度。 –用每个字对应的电压值来表示,即V/字。 –不同的量程上能分辨的最小电压变化的能力不 同,显然,在最小量程上具有最高分辨力。 –例如,3位半的DVM,在200mV最小量程上,可以测量的最大输入电压为199.9mV,其分辨力为 0.1mV/字(即当输入电压变化0.1mV时,显示的 末尾数字将变化“1个字”)。

温湿度计常见的测量方法总结

温湿度计常见的测量方法总结 湿度测量从原理上划分有二、三十种之多。但湿度测量始终是世界计量领域中著名的难题之一。一个看似简单的量值,深究起来,涉及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理论分析和计算,初涉者可能会忽略在湿度测量中必需注意的许多因素,因而影响传感器的合理使用。 常见的湿度测量方法有:动态法(双压法、双温法、分流法),静态法(饱和盐法、硫酸法),露点法,干湿球法和电子式传感器法。 ①双压法、双温法是基于热力学P、V、T平衡原理,平衡时间较长,分流法是基于绝对湿气和绝对干空气的精确混合。由于采用了现代测控手段,这些设备可以做得相当精密,却因设备复杂,昂贵,运作费时费工,主要作为标准计量之用,其测量精度可达±2%RH以上。 ②静态法中的饱和盐法,是湿度测量中最常见的方法,简单易行。但饱和盐法对液、气两相的平衡要求很严,对环境温度的稳定要求较高。金属分析仪用起来要求等很长时间去平衡,低湿点要求更长。特别在室内湿度和瓶内湿度差值较大时,每次开启都需要平衡6~8小时。 ③露点法是测量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是热力学的直接结果,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计量用的精密露点仪准确度可达±0.2℃甚至更高。但用现代光-电原理的冷镜式露点仪价格昂贵,常和标准湿度发生器配套使用。 ④干湿球法,这是18世纪就发明的测湿方法。历史悠久,使用最普遍。干湿球法是一种间接方法,它用干湿球方程换算出湿度值,而此方程是有条件的:金属分析仪即在湿球附近的风速必需达到2.5m/s以上。普通用的干湿球温度计将此条件简化了,所以其准确度只有5~7%RH,干湿球也不属于静态法,不要简单地认为只要提高两支温度计的测量精度就等于提高了湿度计的测量精度。 ⑤电子式湿度传感器法电子式湿度传感器产品及湿度测量属于90年代兴起的行业, 近年来,国内外在湿度传感器研发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湿敏传感器正从简单的湿敏元件向集成化、智能化、多参数检测的方向迅速发展,为开发新一代湿度测控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将湿度测量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

电压测量法的基本原理

电压测量法的基本原理 电路正常工作时,电路中各点的工作电压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正常值或动态变化的范围。如果电路中出现开路故障、短路故障或元器件性能参数发生改变时,该电路中的工作电压也会跟着发生改变。所以电压测量法就能通过检测电路中某些关键点的工作电压有或者没有、偏大或偏小、动态变化是否正常,然后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结合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 1 .电源电压的检测。电源是电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所以当电路出现故障时,应首先检测电源部分。如果电源电压不正常,应重点检查电源电路和负载电路是否存在开路或短路故障。在通常情况下,如果电源部分有开路故障,电源就没有电压输出;如果负载出现开路故障,电源电压就会升高;如果负载出现短路故障,电源电压会降低,甚至引发火灾;对开关电源,还应着重检查保护电路是否正常。 2 .三极管工作电压的检测。通过检测三极管各极的电位.根据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就能找出故障原因。所以在分析和检测前首先必须掌握各种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被测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3 .集成电路工作电压的检测。通过检测集成电路各引脚的电压,然后把检测结果与正常值进行对比就能初步判断集成电路本身、该集成电路的相关电路或外围元件是否存在故障。应着重检测电源、时钟、信号的输入输出等引脚的电压。 4 .电路中某些动态电压的检测。在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等设备中,其各引脚的电压都会根据不同情况发生动态变化。通过检测这些电压的动态变化,就能快速找出故障原因。 使用电压测量法的注意事项 1 .使用电压测量法检测电路时。必须先了解被测电路的情况、被测电 J 土的种类、被测电压的高低范围,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测量设备 ( 例如万用表 ) 的挡位。以防止烧毁测试仪表。 2 .测量前必须分清被测电压是交流还是直流电压,确保万用表红表笔接电位高的测试点,黑表笔接电位低的测试点,防止因指针反向偏转而损坏电表。 3 .使用电压测量法时要注意防止触电,确保人身安全。测量时人体不要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具体操作时,一般先把黑表笔固定。然后用单手拿着红表笔进行测量。

叶片面积测量方法总结

叶片面积测定的几种方法 来源:本站类别:技术文章更新时间:2010-7-20 16:33:24阅读59次 叶片面积测定的几种方法 1. 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作物产量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叶面积的大小呈正相关,通常衡量一个作物群体叶面积的大小,是用叶面积指数表示的,即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作物叶片的总面积相当于该地面的倍数。 叶面积指数越大,表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越大。但是,叶面积指数不是越大越好,各种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都将有一个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其适宜范围与品种、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目前测定叶面积的方法较多,其准确度有差异。因此,在应用这方面资料和具体测定时,要作具体分析和必要的说明。 2. 材料及用具 料尺、叶面积测定仪、求积仪、记录表格、鼓风干燥箱、扭力天平(1%g)、干燥器、螺旋测微尺和织物测厚器。 3. 测定方法 (1)测定叶面积的方法测定作物叶面积的方法,因作物不同而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纸样称重法:将各点取样叶片(未展开的和桔黄叶片除外,)逐叶平铺厚薄均匀的纸上(纸的均匀程度可预先剪同等大小的纸片称重测定),用铅笔沿叶缘描下,然后用剪刀按铅笔所画叶形剪下,或用工程晒图纸晒制叶形后剪下。全部称重得W1,另取已测知面积为A1的纸,称重得W2,则叶面积A2为: ②比叶重法: 鲜重法:将取样的全部叶片鲜样称重,再选取其中大、小两个类型的叶片各10片,叠集起来,分别用二种规格的已知面积纸板(或木板、玻璃板),压在叠好的叶片上,用刀片小心沿纸板边缘切割,把切下的一定面积的样品在扭力天平上称重。或者用已知面积的打孔器打孔后,将期打孔圆称重。经过计算得出比叶重值(g/cm2),两个值平均后得平均比叶重(g/cm2)。 式中0.0001为北朝鲜平方厘米化为平方米的转换系数。 干重法:按上述方法将切割后已知面积的叶片及期余叶片,测定干重,求出平均比叶重(g/cm2),再求出其取样点的叶面积。 ③叶面积仪测定法:目前叶面积的型号有多种,有座台式叶面积仪,有手持叶面积仪。这里介绍国产G

电压的测量方法

电压的测量 1. 电压测量的方法一般分为直接测量法与间接测量法两种。 直接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能从仪器、仪表上直接读出被测参量的波形或数值。 间接测量就是先对各间接参量进行直接测量,再将测得的数值代入公式,通过计算得到待测参量。 2. 测量电压的仪器一般有电压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等。 电压表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低频交流电压,其测量方法简便,精度较高,就是测量电压的基本方法。 示波器测量法可以测量所有的电压信号。 交流毫伏表用于交流信号大小的测量。 3. 电表法模拟式直流电压测量 ● 动圈式电压表 图1就是动圈式电压表示意图。图中虚框内为一直流动圈式高灵敏度电流表,内阻为Re,满偏电流(或满度电流)为Im,若作为直流电压表,满度电压 另外增加了电阻,继而增加了三个电压量程 图1 ● 电子电压表 电子电压表中,通常使用高输入阻抗的场效应管(FET)源极跟随器或真空三极管阴极跟随器以提高电压表输入阻抗,后接放大器以提高电压表灵敏度,当需要测量高直流电压时,输入端接入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接入将使输入电阻有所降低,但只要分压电阻取值较大,仍然可以使输入电阻较动圈式电压表大得多。图2就是这种电子电压表的示意图。图中由于FET 源极跟随器输入电阻很大(几百MΩ以上),因此由Ux 测量端瞧进去的输入电阻基本上由R0,R1…等串联决定,通常使它们的串联与大于10MΩ ,以满足高输入阻抗的要求。同时,在这种结构下,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基本上就是个常量,与量程无关。 m e m U R I =?

图2 4. 电表法交流电压的测量 测量交流电压大小的仪表统称交流电压表。交流电压表分为模拟式电压表与数字式电压表两大类。模拟式电压表就是先将交流电压经过检波器转换成直流电压后推动微安表头,由表头指针指示出被测电压的大小。检波器有三种类型,分别就是平均值检波器、峰值检波器、有效值检波器,故电压表有三种类型,分别就是平均值电压表、峰值电压表、有效值电压表。 ● 平均值电压表 平均值电压表的基本原理方框图 u(t) 先对被测电压进行放大,然后检波,最后由表头指示。这种构成方案的均值电压表的工作频率范围主要受放大器带宽的限制,而灵敏度受放大器噪声的限制,所以当测量小信号时,容易淹没到放大器的噪声中。因此主要用于低频与高频信号的测量,如高频毫伏表。 ● 峰值电压表 ? 峰值检波器 串联式峰值检波器 D R C R s +-u x (t)i充 i放Vo ~ 可变量程 分压器 宽带 交流放大器 检波器

实验一综合热分析实验

实验一综合热分析实验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综合热分析仪的基本构造、原理及方法。 2.了解实验条件的选择。 3.掌握热分析样品的制样方法。 4.掌握对样品的热分析图谱进行相关分析和计算。 二、综合热分析仪的结构、原理及性能 综合热分析仪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同步测定物质的重量变化、温度变化和热效应的装置。一般地,综合热分析仪主要由程序控制系统、测量系统、显示系统、气氛控制系统、操作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1.TG的结构、原理及性能 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热重法记录的是热重曲线(TG曲线),它以质量作为纵坐标,以温度或时间为横坐标,即m—T曲线。 热重法通常有下列两种类型:等温热重法:在恒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非等温热重法:在程序升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热重法所用仪器称为热重分析仪或热天平,其基本构造是由精密天平和程序控温的加热炉组成,热天平是根据天平梁的倾斜与重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测定的,通常测定重量变化的方法有变位法和零位法两种。①变位法是利用物质的质量变化与天平梁的倾斜成正比的关系,用差动变压器直接控制检测。②零位法是靠电磁作用力使因质量变化而倾斜的的天平梁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施加的电磁力与质量变化成正比,而电磁力的大小与方向是通过调节转换结构中线圈中的电流实现的,因此检测此电流即可知质量变化。天平梁倾斜由光电元件检出,经电子放大后反馈到安装在天平衡量上的感应线圈,使天平梁又回到原点。 SDTQ600综合热分析仪采用水平双杆双天平的结构设计。一臂作为水平天平零位平衡测量,另一臂作为高灵敏度DTA的热电偶。同时,一臂用来装填试样,

电阻测量方法归纳总结材料

电阻测量方法归纳总结 2、伏安法测电阻的发散 电路图已知量 U R U R I R I R 2 2 1V V I I>> R 2 1A A U U>> R

U U I R U R I 、欧姆表 R 4 321R R R R =

R 电路图操作步骤电路图操作步骤 误差分析:R偏小减小误差:电动势大一些误差分析:R偏大减小误差:安 培 表 + 电 阻 箱 ∴ 误差分析:误差来源于安培表的 内阻 伏 特 表 + 电 阻 箱 ∴ 或 误差分析:误差来源于伏特表的 内阻 安 培 表 + 伏 特图1 ∴

图2 误差分析:图 图 安培 表+安培表∴ 误差分析:误差来源于忽略了的电流及内阻

【练习】 1、例1.一个未知电阻Rx无法估计其电阻值,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各测量一次,如图所示,按甲图测得数据是 3.0V、3.0mA,按乙图测得数据是 2.9V、4.0mA,由此可知按___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的误差较小, Rx 的真实值更接近于____Ω。 【例1】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其量程为2V,内阻约2KΩ。实验室提供的器 材有: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Ω;电压表V2,量程5V,内阻为5KΩ;定 值电阻R1,阻值30Ω;定值电阻R2,阻值为3K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电源E, 电动势6V,内阻约0.5Ω;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①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1 和电流表A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1 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V。 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②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 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必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画 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接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 代号: ③由上问写出V1内阻RV的表达方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 【例2】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想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Im。所用器材有: 量程不准的电流表A1 ,内阻=10.0Ω,量程标称5.0mA;标准电流表,内阻=45.0Ω,量程1.0mA ;标准电阻阻 值10.0Ω;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为300.0Ω;电源E,电动势3.0V,内阻不计;保护电阻;开关S;导线。 请设计电路并计算 【例3】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待测电阻Rx的阻值(40~80欧);电源E,电动势约为2.0V,内阻r=2 欧;电流表A,量程为50mA,内阻r=20欧;电阻R0=30欧单刀双掷开关K,导线若干。请作出实验电路及Rx 的 表达式。 【例4】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0 V的电压表的内阻,可以采用图示的电路,在测量时,可供选择的步骤如下: A.闭合开关S ; B.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最大; C.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 D.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 电压表示数为 1.5 V,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E.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F. 断开开关S;G.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调到b端;H.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调到a端。 上述操作步骤中,必要的操作步骤按合理顺序排列应为。若在步骤D中,读出R0的值为2400 Ω,则电压表的内阻RV = Ω。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内阻RV与其真实值相比偏。

电压的测量方法.doc

电压的测量方法

电压的测量 1. 电压测量的方法一般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 直接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能从仪器、仪表上直接读出被测参量的波形或数值。 间接测量是先对各间接参量进行直接测量,再将测得的数值代入公式,通过计算得到待测参量。 2. 测量电压的仪器一般有电压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等。 电压表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低频交流电压,其测量方法简便,精度较高,是测量电压的基本方法。 示波器测量法可以测量所有的电压信号。 交流毫伏表用于交流信号大小的测量。 3. 电表法模拟式直流电压测量 动圈式电压表 图1是动圈式电压表示意图。图中虚框内为一直流动圈式高灵敏度电流表,内阻为Re ,满偏电流(或满度电流)为Im ,若作为直流电压表,满度电压 另外增加了电阻,继而增加了三个电压量程 m e m U R I =?

图1 电子电压表 电子电压表中,通常使用高输入阻抗的场效应管(FET)源极跟随器或真空三极管阴极跟随器以提高电压表输入阻抗,后接放大器以提高电压表灵敏度,当需要测量高直流电压时,输入端接入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接入将使输入电阻有所降低,但只要分压电阻取值较大,仍然可以使输入电阻较动圈式电压表大得多。图2是这种电子电压表的示意图。图中由于FET源极跟随器输入电阻很大(几百MΩ以上),因此由Ux测量端看进去的输入电阻基本上由R0,R1…等串联决定,通常使它们的串联和大于10MΩ ,以满足高输入

阻抗的要求。同时,在这种结构下,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基本上是个常量,与量程无关。 图2 4.电表法交流电压的测量 测量交流电压大小的仪表统称交流电压表。交流电压表分为模拟式电压表与数字式电压表两大类。模拟式电压表是先将交流电压经过检波器转换成直流电压后推动微安表头,由表头指针指示出被测电压的大小。检波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平均值检波器、峰值检波器、有效值检波器,故电压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平均值电压表、峰值电压表、有效值电压表。 平均值电压表 平均值电压表的基本原理方框图

电工测量总结

电工测量总结 弹指一挥间,半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回顾下,总结下电工测量的学习情况。 电工测量是一门以电工测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方法,以实验为重点的课程。通过对电工测量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电气的测量方法;掌握了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自身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实验和生产实践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书中介绍了电工测量与仪表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测量方法、误差和误差分析、电测量指示仪表的组成、测量机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使用方法。介绍了4种系别的电工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介绍了实验室常用的万用表、稳压电源等:介绍了电工测量的方案设计、一般步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安排了典型的电路实验。 在实验室中,老师首先让我们解读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并遵守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进入实验室后,未经老师允许不可随意使用各仪器设备。(2)对于实验室内容易混淆的对象,一定要了解其各自的特征;动手实验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操作步骤。(3)没弄清仪器设备使用方法之前,不得使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未经老师许可,不得随意拆卸仪表部件。(4)实验线路连接完成后,应认真仔细检查,并在老师最终检查无误的前提下,方可接通电源。(5)实验进行时不得用手触摸带电部分。如要改接线或拆除部分线路,应在断开电源的基础上,方可操作。(6)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情况报告于教师,然后根据现象查找原因,待故障解除后再重新接通电源。 (7)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向老师请教,不得随意操作。(8)实验完毕后,应随即切断电源。 接着认识了常见的电工仪表的表面标记符号、电测量指示仪表的组成与作用、常见指示仪表的类型和应用范围、电工仪表的误差及仪表允许的误差值、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常见电工仪表简介:磁电系仪表、电磁系仪表、电动系仪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桥、兆欧表。以及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等知识。 最后是电工测量的核心部分即电工基础实验。在电工实验中,培养了我如何去应用所写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更是学到了要如何与同学、团队合作。培养了互相帮助的良好实验习惯。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一再强调要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更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注意的事项。要明确实验对象、目的与要求,在实验电路连接过程中,一定要对照电路原理图一一对应后接线,接线过程中,若发现有接触不良、端子松动、导线脱落或仪表已经坏了,应找老师换新的实验元器件;对接好电路后,要认真细致检查,及时发现故障,如若发现故障找出原因,自己解决不了的请求老师的帮助,解决故障原因,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防止发生事故。实验结束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看是否合理,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到达了要求。正确拆除实验线路、整理实验现场。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并递交于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