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基础架构在银行私有云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融合基础架构在银行私有云中的应用

摘要

某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全行一体化”的IT架构战略目标,在私有云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加深的对超融合基础架构的理解与认识,同时通过对开源软件的学习,改造,逐步形成了自身对超融合架构的自主可控,寄以开源软件的灵活性,探索并实践了一套适用于某商业银行的超融合架构切实可行的方案。

正文

2014初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加快发展云计算,打造信息产业新业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016年《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银监会第一次对银行业云计算明确发布了监管意见,是中国金融行业云建设的里程牌事件。某商业银行在2014年完成了针对全行科技在云计算层面进行了全面规划,而后依据规划成果逐步实践了测试开发云建设,并开展了“全行一体化”的生产云建设和实施过程,将总行、分行的应用系统都部署至私有云环境中,在云环境中由总行来统一管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银行业务敏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商业银行的“全行一体化”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总行相当于云服务提供商,分支行相对于云服务使用者,日常受理来自分支行系统和应用的服务请求数量增长了30%,高效的保障了业务增长需求。传统IT架构应对业务增长,运维维护压力会相应增大,扩展困难,因此光大银行对IT架构的高效扩展和自服务能力作为“全行一体化”部署实践过程中的又一个重点。今天我将介绍我行私有云环境下IT架构的优化实践。

一、对于业界主流的IT架构技术的研究和思考

根据某商业银行“全行一体化”对IT架构的实践需求,我们认为当今在云计算分布式系统中的超融合IT 架构可以很好的快速满足用户业务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实现总行对分行资源的统一运维管理,分行业务资源的敏捷满足。一般商业银行都是总分支三级的分布式企业服务架构,在这样的架构体系下,传统的IT

架构都是分开实施,分别管理,或只专注于总行,或只专注于分行,未能实现全行资源的统筹调度;资源交付专注于服务器虚拟化,无法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端到端交付和自服务管理。随着企业开始数据驱动化转型,业务迭代周期变短,客户对资源要求更快,它们要求基础设施能够支持极大的可扩展性以及灵活的资源使用模式,并且提供前所未有的规模经济效益。超融合架构具备帮助用户完成该变迁的前景和潜力。

图一传统的IT架构的问题

什么是超融合?

IT架构演变到今天汇集所有融合基础设施、虚拟化和软件定义存储技术的优势。您所需要的一切(包括服务器、存储、虚拟机软件、网络和管理)都可以全部集成并打包到一个高可用的设备中。

全球的IT专家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架构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业务需求,如新的云交付模式、急剧的数据增长以及需要在几天之内推出新服务。在这个新时代,维持现状并不可取。作为对这些业务需求的回应,许多

IT部门已经启动了服务器虚拟化和云计算项目,以促进服务交付并增强IT敏捷性。然而宏大的虚拟化,云和基础设施方案意味着冗长的项目时间、更高的管理复杂性以及更高的运营成本,这时超融合就应运而生,它可以在一个易于部署、管理和支持并且经济高效的紧凑系统中,实现虚拟数据中心的诸多优势。超融合架构的核心是软件定义,并与硬件解耦。它的目标本身与虚拟化优势是一致的,超融合架构致力于提高资源的聚集度,利用率,降低成本,而虚拟机相对于物理机一大优势也是精细化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硬件通用性带来的竞争获得成本优势。

部署更快捷

通过超融合,一切都能实现预配置,预安装,在按下一个部署按钮的几分钟之内就能开始运行,业务部署更方便,而不是需要一个单独的SAN或NAS设备。

借助可用的超融合系统,从具备一般IT经验的人员还是经验老道的管理员,任何人都能够可以快速部署完整的业务环境,而且只有15分钟就能从开机到配置的整个过程,并未无需外部系统集成商的帮助就能完成业务系统部署。这就使得平台具备自服务能力,把传统的IT部门从日常繁重部署工作中解脱出来,业务部门可以自行规划,申请,部署资源,加速迭代频率,缩短迭代周期,专注业务,更好满足客户。

线性可扩展

面对业务的爆发性增长,利用超融合系统,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超融合系统能以线性方式水平扩展。新节点可以无缝添加到一个既有的公用集群中,通过新节点的添加就能提供新增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软件定义的好处做到了性能和容量的线性提升,好比我国的“动车组”同时提升容量和动力。

管理更简单

由于所有组件都集成到一个共同的管理的简易机箱中,因此无需一个精通虚拟化,存储,服务器,网络领域的专家团队。与需要许多分散组件(包括具有独立光纤交换机的关联SAN)的系统相比,超融合系统的简易性可以帮助减少资本和运营支出。现在一切都集成在一个易于管理,易于维护且占用空间相当较少的

机箱中,可以在空间有限的数据中心中配置更多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同时单一云管理平台就可以为整个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提供支持。

从商业角度来看,超融合系统能够减少前期资本和运营成本,比传统系统需要更少的组件,占用空间小,简化管理,高效的供电和冷却。无需雇用各个领域的专家来维持超融合系统启动和运行,一般的IT人员都能够进行日常管理。

在技术方面,超融合系统减轻的IT专业人员的每日工作负担,他们不在需要管理不同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系统,系统基础设施集成了恢复能力,并且易于设置,掌握,维护和扩展。系统占用体积小并不意味着它的功能不强大,超融合系统也可以提供与传统IT解决方案相同水准的服务能力。

所有人(业务和IT方面)都可以从增强的敏捷性中受益,因为IT系统实现了轻松管理且线性方式水平扩展,从而动态满足业务的需求。新资源节点部署运行快速便捷。

二、某商业银行在超融合架构技术上的实践

在传统模式下,某商业银行总分行都有各自的机房,需要采购各自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各分行机房空间有限,电力供给有限,业务需求增大时供给保障能力跟不太上。同时分行IT人员稀缺,且能力上稍有不足,特别是对小型机和高端存储设备的维护经验上。同时总行运维人员资源相对充足,经验相对丰富这些优势也不能很好的得到利用。各个分行各应用系统IT基础设施容易成为孤岛,各地标准不统一,运维风险高,总行监管对分行审计要求高,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新的分行开业时,超融合架构又能非常快速的完成基础设施的搭建,不像传统的商业设备对机房空间,承重,电力有着严格的需求。同时超融合能整体提升IT的运维,运营能力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通过超融合架构,某商业银行私有云实现如下四项功能。

全面提升资源的交付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通过该私有云可以使得总分行资源从申请到交付从22小时缩短至30分钟,通过将某商业银行技术标准和规范固化配置在云管理平台中,使得总分行资源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业务平台的稳定性,满足总行的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