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可支援三大虚拟化平台
Nutanix 超融合平台POC测试报告

Nutanix 超融合平台POC测试报告目录目录 (2)1前言 (4)1.1测试背景 (4)1.2测试目的 (4)1.3测试环境 (4)1.4测试项目汇总 (6)1.5测试总结 (6)2Nutanix开箱易用的快速部署和扩展 (8)2.1使用Foundation快速部署vSphere&CVM (8)2.2快速初始化配置 (9)2.3Prism管理控制台界面易操作 (11)2.4Prism Central多集群管理界面 (11)2.5直观和丰富的报表功能 (11)2.6快速备份和恢复 (12)2.7演示CLI的易用性 (14)2.8硬件远程维护 (15)2.9其他Nutanix软件测试 (15)2.10小结 (16)3Nutanix超融合架构和传统SAN架构的性能对比测试 (17)3.1虚拟机vMotion对比测试 (17)3.2虚拟机Storage vMotion对比测试 (19)3.3虚拟机模版部署对比测试 (19)3.4小结 (19)4Nutanix冗余测试 (20)4.1CVM冗余测试 (20)4.2电源冗余测试 (22)4.3链路冗余测试 (23)4.4节点冗余测试 (24)4.5磁盘冗余测试 (26)4.6小结 (26)5压力测试 (27)5.1Diagnostics 测试 (27)5.2IOMeter对比测试 (28)5.3小结 (30)6横向扩展性测试 (31)6.1小结 (35)7Acropolis测试 (36)7.1KVM中管理地址VLAN修改 (36)7.2KVM中CVM地址VLAN修改 (36)7.3迁移vSphere虚拟机到KVM (36)7.4小结 (43)8应用测试 (44)8.1Loadrunner对比测试 (44)8.2小结 (44)9Nutanix常用功能点测试 (45)9.1Cluster SAICMotor -- 显示配置集群管理地址 (45)9.2Update Profile -- 更新用户信息 (45)9.3Change Password -- 更改用户登录口令 (46)9.4REST API Explorer -- 查询所有Rest API接口 (46)9.5Download nCLI -- 下载nCLI (47)9.6Download Cmdlets Installer -- 下载并安装windows Cmdlets工具包 (48)9.7About Nutanix -- 查询Nutanix版本以及license信息 (49)9.8Support Portal -- 打开技术支持中心网站 (50)9.9Help -- 打开文档中心网站 (50)9.10Health Tutorial -- 集群健康检查功能演示 (51)9.11Nutanix Next Community -- 打开Nutanix社区网站 (51)9.12Licensing -- 更新集群License (52)9.13Authentication Configuration -- 添加AD域管理验证 (53)9.14Role Mapping (53)9.15Create User -- 创建用户 (54)9.16SMTP Server -- 配置邮件服务器地址 (55)9.17Alert Email Configuration -- 配置告警邮件 (55)9.18Alert Policies -- 告警策略配置 (56)9.19Filesystem Whitelists -- 文件系统白名单 (57)9.20Upgrade Software (57)9.21Welcome Banner -- 自定义欢迎信息或者免责声明等 (59)9.22Name Server -- 配置Nutanix的DNS服务器地址 (59)9.23Management Servers -- 制定vSphere管理地址URL (60)9.24NTP Servers -- 配置NTP服务器 (60)9.25小结 (60)1前言1.1测试背景<公司介绍>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在新一代的信息化建设中,具备横向扩展、快速部署、易管理等特征的解决方案逐渐成为标准,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
戴尔与Nutanix携手推超融合系统超融合的颠覆者

戴尔与Nutanix携手推超融合系统超融合的颠覆者作者:郭涛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5年第38期戴尔新发布的超融合解决方案XC系列2.0版,虽然同样是与Nutanix合作,不过XC系列2.0版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有重大升级,可以更好地支持VDI(虚拟桌面基础架构)、私有云和大数据等应用。
从进入PC领域开始,戴尔一直在扮演颠覆者的角色。
戴尔的理想是以开放、标准化的技术和解决方案颠覆传统的封闭的技术和市场,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共赢。
在超融合架构逐渐兴起的今天,戴尔依旧希望以变革者的身份,携手超融合架构的先驱Nutanix,在超融合领域开辟一片新天地。
合作才能共赢在超融合解决方案领域,戴尔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戴尔自主研发超融合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戴尔与诸多合作伙伴一起共同研发超融合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的代表包括Nutanix、VMware等。
戴尔长期保持着与VMware的密切合作关系,从服务器虚拟化到超融合架构一直如此。
与戴尔只是VMware超融合解决方案众多合作者中的一员不同,戴尔是Nutanix超融合解决方案目前唯一的合作伙伴。
2013年,戴尔与Nutanix公司双方的高层就开始商讨合作的可能性。
2014年6月,双方正式确认了合作的细节。
在这之后的5个月内,戴尔售出第一台双方合作的XC系列超融合一体机产品。
这是XC系列的第一代产品,其硬件平台选用的是戴尔第12代服务器平台。
今年推出的XC 2.0一体机基于戴尔第13代服务器平台,配置也更加灵活。
戴尔优化的硬件平台和专业服务能力,再加上Nutanix的软件就构成了独特的戴尔XC系列超融合一体机。
谈到为什么对Nutanix情有独钟,戴尔存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海平解释说:“在超融合系统方面,我们与Nutanix进行了深度合作。
双方在美国的联合实验室对超融合系统进行集成和认证,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另外,双方还针对一些特定应用开发了参考架构,比如针对VDI应用的参考架构,包括硬件、软件和安装部署服务等,方便用户使用。
Nutanix产品体系架构之架构设计

Nutanix超融合之架构设计超融合平台针对于超融合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因为组件不同虚拟化、网络等而理解不同。
然而,核心的概念如下天然地将两个或多个组件组合到一个独立的单元中。
在这里,“天然”是一个关键词。
为了更加有效率,组件一定是天然地整合在一起,而不是简单地捆绑在一起。
对于,我们天然地将计算和存储融合到设备的单一节点中。
这就真正意味着天然地将两个或多个组件整合在一个独立的、可容易扩展的单元中。
其优势在于独立单元的扩展本地处理消除传统计算存储的竖井式结构,融合它们在一起目前超融合产品有两种形态:、捆绑式的硬件软件设备(系列、系列及联想系列),、纯软件模式(等)一般来说,从硬件形态看,是在的占用空间中放置个节点或个节点。
每个节点都运行一个符合行业标准的虚拟机监控程序(当前是、、在目前版本是)和控制器。
将运行软件,并为虚拟机监控程序的所有操作和该主机上运行的所有提供服务。
凭借虚拟机监控程序的功能,利用将管理和设备的控制器直接传递到。
下面是典型节点的逻辑表现形式的一个示例:从软件定义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软件定义的智能化是在通用的、商品化的硬件之上通过运行软件来实现核心的逻辑,而这些逻辑之前用专有的硬件编程方式实现例如等。
对于而言,是将传统的存储逻辑例如,去重,压缩,纠删码等采用软件方式去实现,这些软件运行在标准的硬件上的控制虚拟机,即内。
那就真正意味着把关键处理逻辑从专有硬件中剥离放入到运行在商用的硬件设备的软件之中。
一组节点共同构成一个分布式平台,称为分布式系统框架()。
对于虚拟机监控程序,看起来就像任何集中式存储阵列一样,不过所有都在本地进行处理,以提供最高性能。
下面可找到有关这些节点如何形成分布式系统的更多详细信息。
以下是有关这些节点如何形成系统的示例:可以看作是一个分布式自治系统,涉及从传统的单一集中模式处理业务转向跨集群内的所有节点分布式处理业务。
传统角度考虑问题是假设硬件是可靠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
Nutanix 结构简介

Microsoft Storage Spaces on Dell:•Existing Microsoft customers, hosters, VDI environments, and Test & Dev environments•Cheap and deep storage•Small and low-cost file serverVMware vSAN on Dell:•Existing VMware customers (primarily virtualization admins), VDI environments, Test & Dev environments•Simplicity of managementDell Nutanix solution:•Targeted at virtualization administrators•Simplicity of deployment and management•VDI environments•Heterogeneous hypervisorsDell-Nexenta solution:•Software based file storage•Customers who want ZFS based storageCaringo:Archival and lifecyle management of object storeCeph:Advanced private cloud, public cloudUsers looking to add scalable storage to their environmentDell Hadoop/Big Data solution:Users with big data and analytics needsDell OpenStack-powered cloud solution:Advanced private cloud, public cloudDell SUSE and Red Hat solutions:Enterprise-grade private cloud for mid-tier application and cloud storageRedapt IaaS Cloud RA:Small-Medium private cloud with Dell Storage SC2801.Nutanix 分布式文件系统Nutanix 分布式文件系统 (NDFS) 是 Nutanix 虚拟计算平台的核心。
NUTANIX超融合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优选.)

精品word.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方案建议书1 / 29超融合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 | 1目录1需求分析 (3)1.1现状和需求 (3)1.2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3)1.3超融合与传统架构选择 (5)2超融合方案设计 (7)2.1设计原则 (8)2.2方案设计 (9)2.2.1计算资源 (9)2.2.2存储资源 (11)2.2.3网络拓扑 (13)2.2.4容灾方案 (15)2.3方案优势 (17)2.3.1横向扩展优势 (20)2.3.2性能优势 (22)2.3.3可靠性 (23)2.3.4易于部署 (24)2.3.5集中管理 (24)2.3.6自动故障恢复 (26)3配置清单 (27)1需求分析1.1现状和需求为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扩展性的云平台架构,计划采用新一代的超融合架构建设云平台,提供计算和存储的资源。
1.2数据中心发展趋势回顾数据中心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
1990年代,称为客户端服务器时代,特点是数据中心以小型机支撑业务系统为主,各系统独立建设,不同系统之间相互隔离,后来出现了SAN存储,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2000千年开始,X86服务器开始逐渐普及,服务器虚拟化的兴起,使得SAN/NAS存储称为数据中心虚拟化的标准配置。
虚拟化时代数据中心服务器资源可以横向扩展,但是SAN存储不能横向扩展,只能纵向升级,不能适应虚拟化对性能的要求。
2010年后进入了云时代,企业需要建立云数据中心,服务资源和存储资源都需要资源池化,传统的SAN存储架构已经不能适应云时代的数据中心要求,需要采用软件定义的方式来构建存储资源池,需要支持多种Hypervisor,企业私有云需要能够和公有云对接。
图1.1 数据中心发展趋势据WikiBon的研究预测,传统SAN/NAS存储的销售额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市场份额逐渐被近期兴起的超融合架构/ServerSAN取代,未来五年,超融合架构的市场份额会超过传统SAN/NAS存储,十年后,SAN/NAS的市场占有份额会降到10%以下。
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PPT课件

REST
Network Driver
…
Nutanix Cluster
Nutanix Cluster
Nutanix超融合生态链
应用与技术
VMware
Oracle
Weeam
客户操作系统 硬件与环境
Windows
Lenovo VMware
RedHat
KVM
OpenStack
基于互联网基因的超融合基础架构
Glance Image
Cork
Swift Object
Sahara Data
fw/lb/vpn as service
Ironic Baremetal
Openstack Services VM
Compute Driver
Image Driver
Volume Driver
将计算和存 储资源融合 在一起
软件定义的 基础架构
分布式架构, 自我恢复的
性能优化
系统
自动化运维 和深度分析
Nutanix的架构
Tier1 工作负载
(运行在所有节点上)
Nutanix Controller VM
(运行在每一个节点上)
动态的工作负 载分配和多种 Hypervisor
选择
抛弃SAN/NAS 的架构和阵列
IDC 2014: Nutanix是超融合基础架构市场的领导者
IDC declares Nutanix dominant leader in hyper-converged assessment with 52% market share in 2014
Highlights
“Nutanix has been a key player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hyperconverged market and was early to demonstrate demand for the technology.”
Lenovo HX系列超融合系统安装配置手册

Lenovo HX系列超融合系统安装配置手册目录1.使用Foundation安装部署 (3)1.1文件下载 (3)1.2Foundation虚拟机的准备 (6)1.3部署过程 (8)2.网络交换机配置部分 (15)2.1整个网络拓扑 (15)2.2Lenovo G8124E交换机的主要信息 (16)2.3交换机用户配置 (17)2.4交换机的管理网络配置 (18)2.5交换机的端口配置 (19)2.6交换机的互联配置(ISL) (21)2.7交换机上联设置 (24)3.虚拟化配置选项 (27)3.1VMware ESXi的集群配置选项 (27)3.2AHV虚拟化配置 (31)3.3AHV环境的网络配置 (45)4.其它相关问题 (50)4.1Nutanix的license以及区分 (50)4.2关于Prism Central (51)4.3如何进行初步的性能诊断 (56)4.4Pro的License注册 (58)5.集群升级 (61)5.1集群健康检查 (61)5.2Prism界面更新 (62)6.引用文档 (68)1.使用Foundation安装部署1.1文件下载1.Nutanix部分:Nutanix的安装文件,Foundation虚拟机,AHV,NOS,以及Prism Central,Phoenix等软件。
下载链接为:https:///(需要拥有Nutnaix的账号才可以。
)2.Hypervisor部分:Nutanix平台目前支持VMware ESXi,AHV以及Hyper-V三种虚拟化平台,其下载的位置如下:VMware ESXi:通过VMware的官方网站,下载链接为https:///group/vmware/info?slug=datacenter_cloud_infrastructure/vmware _vsphere/6_0AHV:通过Nutanix网站下载,下载地址https:///#/page/static/hypervisorDetailsHyper-V:Hyper-V需要使用微软的官方版本,需要使用Windows20** with Hyper-V版本,下载地址在需要到微软官方下载。
Nutanix企业云解决方案

数据库保护
Era用例4:Oracle数据库补丁管理
痛点: • 难以通过标准化方法有效管理数据库版本和补丁级别,影响到数据
库的安全性。
解决方案: • Nutanix Era一键式Oracle 数据库补丁管理,确保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对
• 可以实现跨云的应用切换,避免厂商锁定和突发的高额成本
• 混合云及多种计费选项可以满足财务需求 • 不同公有云都可以跨云集中管理,并通过其他提供类似使用模
式的SaaS选项进一步增强云体验
典型使用场景
Nutanix Era -- DBaaS一键式数据库服务
数据库管理面临挑战
复杂性 • 数据库置备需要多个团队配合 • 等待数据库就绪一般要花费数天,甚至数周 性能问题 • 未优化的配置和参数导致数据库存在性能隐患 • 1/3数据库存在严重的性能问题 脆弱性 • 错误配置的高可用性导致意外停机后无法切换 • 未验证的备份恢复导致数据丢失 高成本 • 数据库维护成本中75%是人工成本 • 数据库升级,克隆更是耗时耗力
Nutanix企业云推动IT转型
解决方案
PaaS
容灾Lea编p排
KubKaerbnoetnes 容器服务
二M级i存ne储 备份和恢复
V块ol存um储es
File Services
Enterprise
Essentials Core
虚A拟HV化
对O象bje存ct储s
智Pri能sm运P维ro
简P化ris管m理
虚拟化软件 超融合
节点 (计算和存储)
私有子网 App服务器群
节点 A
节点 B
节点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自身獨有的分散式檔案系統為基礎,結合虛擬化平臺,Nutanix 將企業IT環境所需的運算與儲存資源,凝縮在NX-3050這臺2U、4節點的應用伺服器中,用戶可選擇搭配VMware、微軟Hyper-V 或KVM等3種虛擬平臺,以VM為核心來配置與運用硬體資源,並能藉由Scale-Out擴充能力,一次以一個節點為單位逐步擴展效能與容量。
可快速完成IT基礎設施的建置Nutanix稱NX系列應用伺服器是虛擬計算平臺(Virtual Computing Platform)產品,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在一個設備平臺上,提供了IT應用所需的計算與儲存資源,並且是透過虛擬平臺Hypervisor以VM的型式來配置與運用硬體資源。
這種將計算、儲存等基礎設施功能融合於一臺設備、並以VM為中心來提供應用需求的產品,便是典型的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NX應用伺服器出廠時,可按用戶需求由Nutanix原廠或經銷商協助完成基本的叢集設定與Hypervisor部署,用戶端只需花費少許時間進行基本環境參數設定,很快便可開始使用NX系列應用伺服器,以VM型式向前端使用者交付需要的資源。
除了以VM型式提供資源外,Nutanix應用伺服器還可透過底層的分散式檔案系統,提供跨節點資料鏡像、分層儲存,以及壓縮、重複資料刪除、快照、Clone與遠端複製等功能,用戶無需另外尋找第三方解決方案,依靠Nutanix應用伺服器本身,便能提供企業儲存必要的資料保護、I/O加速與資料服務功能。
提供多樣化的產品組合Nutanix提供了多種軟、硬體組態產品組合,硬體部份包括NX-1000、NX-3000、NX-6000、NX-7000、NX-8000與NX-9000等一共6個應用伺服器系列,所有機型都是採用2U高度機箱,其中1000與3000系列是2U/4節點的高密度組態,6000與9000系列是2U/雙節點,至於7000與8000系列則是2U/單節點的組態。
無論哪一個NX應用伺服器系列,核心都採用相似的二路伺服器節點組態、SSD+硬碟的混合儲存配置,以及用於管理與資料傳輸的GbE或10GbE網路埠,但各系列分別針對了不同的應用面向,而有不同的組態配置。
如1000與3000列是高運算密度型,在一個2U機箱中可提供4個節點、一共24~80個處理器核心;6000系列是採用4TB硬碟的高儲存容量型,可提供比其他系列高出2~4倍的容量密度;採用全固態儲存配置的9000系列是高I/O效能導向型;採用每組機箱單節點設計的7000系列擁有安裝擴充介面卡的充分空間,可選配GPU 卡,是針對高效能運算應用的款式;同樣是每個機箱單節點的8000系列,則是兼具高規格處理器與大儲存容量組態,強調郵件應用的款式。
透過底層的分散式檔案系統,用戶可在一個叢集中混用不同系列的NX伺服器。
軟體方面則分為入門版(Starter)、專業版(Pro)與旗艦版(Ultimate)等3個等級的授權,入門版是針對沒有跨遠端多站點應用需求的小規模機房環境,叢集規模有12個節點的上限,只提供VMware與Hyper-V兩種Hypervisor的選擇,省略了幾項分散式資料處理與資料保護功能,也沒有可跨叢集的中央管理平臺。
專業版與旗艦版的叢集規模沒有限制,Hypervisor部份增加了KVM平臺的選擇,還多了跨節點分散式壓縮與重複資料刪除功能、更完整的資料保護機制,以及可管理多個叢集環境的中央管理平臺。
至於專業版與旗艦版間的區別,在於後者有更高階的資料保護與高可用性功能(如多站點災難備援、跨遠端高可用性),以及更完整的資安防護(叢集群組登入保護、結合實體安全卡的雙重身分認證)。
採用無SAN、無RAID的叢集架構在傳統IT架構中,無論是實體或虛擬環境的應用,後端都必須透過SAN架構來提供必要的儲存擴展性與共享應用能力,並透過RAID 來提供資料可用性,然而面對新的應用趨勢,SAN與RAID架構都日漸顯得力不從心,於是Nutanix另闢蹊徑,改為透過分散式檔案系統跨多個節點組成叢集,既能提供擴展能力與資料保護能力,又沒有傳統SAN與RAID架構的問題。
Nutanix應用伺服器硬體方面採用的是標準的x86伺服器,每套應用伺服器本身就是一臺獨立、完整的系統,後端並不需要介接任何外部儲存設備,而是藉由底層的Nutanix分散式檔案系統(Nutanix Distributed Filesystem,NDFS)將伺服器節點組成叢集,提供必要的擴展性與資料保護能力。
分散式檔案系統的特性,在於可協調叢集中的多個節點共同執行讀寫作業,藉此提供高效能、可用性或負載平衡等功能。
NDFS是基於Apache Cassandra分散式資料庫管理系統所建構的分散式檔案系統,核心元件是部署在每個節點上的控制器虛擬機(Controller VM,CVM)軟體元件,每個Nutanix叢集中的節點都部署了Hypervisor與1臺CVM,Hypervisor上所有前端VM對底層儲存裝置的存取,以及各節點間的通信,都是透過CVM來執行。
Nutanix提供了3種版本的CVM,分別對應vSphere、Hyper-V 與KVM等3種Hypervisor。
每個節點上的CVM元件,是以直通(passt-hrough)方式來控制底層的磁碟控制器與磁碟裝置,不透過任何硬體RAID或軟體RAID 的中介,而是藉由NDFS檔案系統,來提供資料可用性與失效回復功能,還能提供快照、Clone、遠端複製等各式各樣的資料服務。
這也就是說,透過NDFS,Nutanix直接利用伺服器節點的本機磁碟,便能建構出滿足企業IT儲存所需可用性、效能、擴充性與資料服務的儲存空間,因而免除了在後端介接SAN儲存設備的需求,藉此把儲存功能「融合」到伺服器節點之內,從而實現基礎架構的「超融合」。
透過叢集提供充份擴充能力NDFS允許的最小叢集是3個節點,各節點的儲存裝置共同組成一個儲存池,可以一次一個節點的方式來擴充節點數量,藉此線性地提高運算效能與儲存容量,最大節點數沒有上限,建議的最大叢集規模是64節點。
藉由叢集方式,可利用每個節點的本機儲存裝置組成PB等級的儲存空間,而無需使用外部SAN儲存設備。
這種由各節點本機磁碟裝置組成的叢集儲存池,不僅能提供充分的容量擴充能力,也可節省成本,也因少了SAN網路這個環節,與VM間存取延遲也更短,再結合NDFS內含的SSD分層儲存與快取機制,仍可提供相當不錯的I/O效能。
利用叢集實現高可用性透過NDFS檔案系統將多個伺服器節點組成叢集,一個重要目的是提供資料保護能力,在Nutanix叢集中建立供VM使用的儲存區時,可透過設定複製因子(replication factor,RF)來確保資料可用性,系統預設的複製因子數值是2,這代表前端VM對儲存區的所有寫入I/O,都會被CVM複製2份,一份寫入該VM所在的節點,另一份則分散寫入到叢集另一節點中。
若叢集中有5個以上節點,便可使用RF3設定,將每筆寫入I/O複製3份分散到3個節點中存放。
所以,若發生單一節點失效,不會影響到Nutanix叢集的資料可用性,NDFS會從剩餘完好的節點中重新複製回資料。
NDFS能藉此提供類似RAID的資料保護能力—RF2可容許叢集損壞1個節點,RF3則容許損壞2個節點,但又能避免傳統RAID資料重建負載過重、導致效能低落與耗時過長問題—NDFS的寫入I/O複製作業是分散式,除VM所在節點會有一份完整的寫入I/O外,其餘寫入I/O的複本會自動分散複製到其餘各節點上,而不會集中在某個節點上。
當VM所在A節點損壞時,先透過Hypervisor的HA機制在叢集另一臺B節點上重啟該VM,接下來NDFS將自動從叢集剩餘完好節點C、D、E…中,將該VM的複本資料複製到節點B位置,資料重建複製作業是分攤給所有完好的節點來進行,因而大幅減輕了資料重建的負載問題。
具有豐富的進階功能除了擴充性與可用性外,NDFS另外一大特色,是內含了多種進階資料服務,包括用於提高資料存放空間效率的Thin Provisioning、即時壓縮與重複資料刪除,用於為VM建立複本的快照與Clone,以及用於資料保護的遠端複製等功能。
NDFS的即時壓縮分為單一節點上的Inline壓縮,以及可跨多節點的MapReduce兩種;重複資料刪除也分為單一節點的Elastic重複資料刪除,與跨節點的MapReduce重複資料刪除兩種,要擁有Pro版以上軟體授權,才能使用MapReduce壓縮與重複資料刪除。
NDFS的快照與Clone是一體兩面,Clone就是可允許讀寫的快照,值得ㄧ提的是NDFS的快照與Clone都是VM層級的,不像一般儲存端的快照是LUN層級的。
NDFS另外還提供一種利用叢集間分散式快取建立的Shadow Clone,可以改善VDI之類環境、以同一來源VM的多個Clone複本提供前端用戶存取的效能。
Nutanix應用伺服器的本體是一臺標準的x86伺服器,需透過專屬的Nutanix Foundation部署工具,為伺服器各節點安裝NOS作業系統與Hypervisor軟體、並設定叢集,才成為完整的Nutanix應用伺服器,應用伺服器交付到客戶環境時,用戶只需設定基本環境參數便可開始使用。
一般情況下,Nutanix Foundation部署程序是由原廠或經銷商認證過的工程師來執行,無需用戶介入,Nutanix也提供了認證培訓,可讓客戶自行執行Nutanix Foundation部署程序。
Nutanix Foundation是一個在Oracle VirtualBox中執行的CentOS虛擬機器,搭配預先備妥的Nutanix NOS作業系統ISO 檔,以及Hypervisor的ISO檔,來進行Nutanix伺服器的建置。
安裝前先找一臺PC作為部署平臺,在這臺PC上以VirtualBox執行Nutanix Foundation這臺VM,設這臺VM的IP位址與磁碟空間,然後把NOS作業系統與Hypervisor ISO檔匯給這臺VM,便可開始部署程序(KVM已內含在NOS ISO檔中,只有vSphere與Hyper-V需另行準備ISO檔)。
接下來,我們需先透過瀏覽器,登入Nutanix Foundation的網頁式入口介面,系統會自動從網路上找到尚未初始設定的NX應用伺服器節點。
利用Nutanix Foundation網頁入口介面為每個節點設好IP位址、要安裝的ISO檔類型後,系統便會自動為每個節點安裝好Hypervisor與Nutanix的CVM,並在這些節點上建立叢集。
完成系統安裝後,接下來便可登入NX應用伺服器的Prism網頁控制臺介面,依照選用的Hypervisor型式,在叢集的儲存池中建立容納VM的儲存區(如vSphere是NFS datastore、Hyper-V是SMB data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