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超融合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超融合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VxRAIL超融合系统4节点2U硬件设备(正面)
节点1
节点2
节点3
节点4
VxRAIL超融合系统4节点2U硬件设备(背面)
节点3
节点4
节点1
节点2
后端 节点 访问
丰富配置组合满足各种使用场景
最大规模和性能 混合性能和成本
面向需要低延迟的应用 全闪存节点
12 16
256GB
7.6TB 11.4TB
每年上万亿投资
2015: $2.7 万亿
IT 投资 $
第二平台
传统应用
2000
时间
2030
I.T.行业下一个 15年 BUSINESSES NEED TO TRANSFORM
开发消费级移动应用程序和嵌入式软件来改造业务… 在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现有应用的灵活性
型型 数I T 字转 转
IT投资主要集中在优化第二平台
面向低成本入门配置 混合节点
20
24
512GB
15.2TB
28
Cores
Memory
64GB
3.6TB
6
128GB
4.8TB
12
192GB
6TB
16
256GB
8TB
20
512GB
10TB
19TB
Storage Ne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rk
RJ45
SFP+
RJ45
SFP+
同一个VxRail应用设备不能混插不同类型节点, 同一个群集可混搭不同的VxRail型号设备
远程办公室
区域办公室
区域办公室
区域办公室
EMC|VCE VxRAIL 超融合系统架构

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超融合架构解决方案技术建议书超融合一体机&超融合操作系统目录1传统IT架构面临的问题错误!未指定书签。

1.1业务与架构紧耦合错误!未指定书签。

1.2传统架构制约东西向流量错误!未指定书签。

1.3网络设备的硬件规格限制业务系统规模错误!未指定书签。

1.4不能适应大规模租户部署错误!未指定书签。

1.5传统安全部署模式的限制错误!未指定书签。

2项目概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建设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建设关键需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建设组件及建设模式错误!未指定书签。

3深信服超融合架构解决方案概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3.1超融合架构层错误!未指定书签。

3.1.1服务器虚拟化(aSV)错误!未指定书签。

3.1.2网络虚拟化(aNET)错误!未指定书签。

3.1.3存储虚拟化(aSAN)错误!未指定书签。

3.1.4网络功能虚拟化(NFV)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多业务模板层错误!未指定书签。

3.3虚拟化管理平台错误!未指定书签。

3.3.1服务器虚拟化管理模块错误!未指定书签。

3.3.2网络虚拟化管理模块错误!未指定书签。

3.3.3存储虚拟化管理模块错误!未指定书签。

3.4深信服超融合架构方案价值和优势总结错误!未指定书签。

3.4.1深信服超融合架构价值错误!未指定书签。

3.4.2深信服超融合架构的优势错误!未指定书签。

传统IT架构面临的问题随着业务系统的高速发展,IT架构做为承载业务系统的基础设施,快速部署、减少投入和灵活扩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云计算可以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资源提供,成为当前IT架构建设的主流形态,很多新建系统都是使用云模式进行构建,同时还有大量的现有业务系统,再向云计算环境进行迁移。

而在云计算环境中,大量采用和部署的虚拟化几乎成为一个基本的技术模式。

服务器虚拟化就是首当其冲的,部署虚拟机需要在网络中无限制地迁移到目的物理位置,虚机增长的快速性以及虚机迁移也成为一个常态性的业务。

2023-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1-1

2023-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1-1

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1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1,是一种高度集成和优化的基础架构技术,它将计算、存储、网络以及虚拟化等多种功能融合在一起,并通过高度自动化和集中化管理来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和灵活性。

下面我们将分步骤地来阐述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1的实现过程:第一步:评估环境需求在实施新技术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当前环境中的需求和问题。

这需要一个详细的评估,包括考虑现有IT基础设施、业务需求、性能需求、安全要求和预算等方面因素。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V1供应商根据评估结果,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供应商,这对于方案的成功实施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支持体系以及总体成本等。

第三步:设计方案基于应用需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1,这个方案应该考虑以下因素:数据中心拓扑、硬件架构、软件架构、自动化和集中化管理等。

同时我们需要考虑与现有系统之间的集成。

第四步:部署和测试一旦设计完成,我们需要按照设计要求来部署系统并进行相关测试。

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可以确保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五步:运营和维护运营和维护是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1 实施后的常态化工作。

它包括对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对环境进行维护,以及及时更新和改进。

这是确保系统一直处于最佳状态的关键。

总结:超融合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1不仅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和灵活性,而且可以降低系统管理和维护的成本。

但是方案的实施需要仔细规划和实施,才能够确保方案的成功应用及长期运营。

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可支援三大虚拟化平台

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可支援三大虚拟化平台

以自身獨有的分散式檔案系統為基礎,結合虛擬化平臺,Nutanix 將企業IT環境所需的運算與儲存資源,凝縮在NX-3050這臺2U、4節點的應用伺服器中,用戶可選擇搭配VMware、微軟Hyper-V 或KVM等3種虛擬平臺,以VM為核心來配置與運用硬體資源,並能藉由Scale-Out擴充能力,一次以一個節點為單位逐步擴展效能與容量。

可快速完成IT基礎設施的建置Nutanix稱NX系列應用伺服器是虛擬計算平臺(Virtual Computing Platform)產品,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在一個設備平臺上,提供了IT應用所需的計算與儲存資源,並且是透過虛擬平臺Hypervisor以VM的型式來配置與運用硬體資源。

這種將計算、儲存等基礎設施功能融合於一臺設備、並以VM為中心來提供應用需求的產品,便是典型的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NX應用伺服器出廠時,可按用戶需求由Nutanix原廠或經銷商協助完成基本的叢集設定與Hypervisor部署,用戶端只需花費少許時間進行基本環境參數設定,很快便可開始使用NX系列應用伺服器,以VM型式向前端使用者交付需要的資源。

除了以VM型式提供資源外,Nutanix應用伺服器還可透過底層的分散式檔案系統,提供跨節點資料鏡像、分層儲存,以及壓縮、重複資料刪除、快照、Clone與遠端複製等功能,用戶無需另外尋找第三方解決方案,依靠Nutanix應用伺服器本身,便能提供企業儲存必要的資料保護、I/O加速與資料服務功能。

提供多樣化的產品組合Nutanix提供了多種軟、硬體組態產品組合,硬體部份包括NX-1000、NX-3000、NX-6000、NX-7000、NX-8000與NX-9000等一共6個應用伺服器系列,所有機型都是採用2U高度機箱,其中1000與3000系列是2U/4節點的高密度組態,6000與9000系列是2U/雙節點,至於7000與8000系列則是2U/單節點的組態。

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不断增长,各种数据处理需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基础架构架构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超融合基础架构概述超融合基础架构是将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架构资源集成在一起的一种新型架构。

它是一种软硬件一体化的架构,可以视为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各种资源的集合体,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基础架构难以大规模扩展、管理难度大以及性能瓶颈等问题。

超融合基础架构的特点包括:1.集成: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集成在一起,以一种统一的方式管理和使用。

2.构建:采用软硬件一体化的模式,通常使用虚拟化技术创建虚拟化的存储池或者计算池。

3.自动化:通过自动化管理和部署,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并且减少管理成本。

4.满足弹性需求:超融合基础架构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资源,从而满足企业业务的弹性需求。

超融合基础架构的优点1.部署方便:超融合基础架构是一个一体化的系统,简化了部署和管理的流程,降低了维护成本。

2.灵活性:超融合基础架构可以在不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情况下追加节点,整个系统的扩展性非常好。

3.高效性:使用超融合基础架构后,系统的整体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能耗。

4.可靠性:采用软硬件一体化的设计,避免了多次数据的复制和传输,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5.安全性:超融合基础架构结构完善,可以在一个集成的系统中完成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超融合基础架构的应用超融合基础架构的适用范围广泛,在互联网、电商、金融、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电商行业为例,电商企业需要在并发量巨大的情况下,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尤其是订单发货信息和数据统计,传统基础架构在这种情况下十分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处理缓慢等问题,而超融合基础架构可以通过集成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来快速处理数据,有效降低数据处理以及系统部署维护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3-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1

2023-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1

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是企业数据中心的未来模式。

在该模式下,企业可以实现数据中心整体的网络架构并集成存储、计算、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的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一、基础设施架构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是一个完整的IT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存储、网络和管理方面。

该架构的建立需要通过物理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中的最新技术来实现。

在逻辑上,该架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

基础设施包括物理服务器、虚拟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装置和管理软件,而应用程序是运行在基础设施上的各种业务应用。

二、存储部分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中的存储部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可以通过完全集成快闪存储、SAS/SATA、SSD等存储方式来提高存储性能以及可靠性。

这一部分除了进行存储、快照、还原、备份等基本业务之外,还可以进行快照、复制、压缩、加密等操作。

此外,存储部分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多节点RAID、磁盘仲裁、存储虚拟化等技术来实现。

三、虚拟化技术虚拟化可以将物理的IT资源转化为虚拟的IT资源,从而实现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IT资源。

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中采用的虚拟化技术是共享计算、网络、存储资源的KVM虚拟化技术。

KVM是一种高性能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物理机上的多个操作系统实例同时运行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

四、网络部分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的网络部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直接与设备的API互动来实现管理和监控特定的网络设备。

这一部分需要通过实现网络拓扑和物理的连接来实现。

五、管理和监控部分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的管理和监控部分包括部署、配置、监控和维护等方面。

在实现这样一个管理和监控方案时,需要采用自动化与技术运营的平台,如一些流行的管理解决方案OpenStack、VMware等等。

超融合解决方案

超融合解决方案

超融合解决方案简介超融合解决方案是一种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它将传统的硬件设备进行软件定义,实现虚拟化和集中管理,从而提供高度集成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超融合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可以提供高性能、高可用、弹性扩展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优势超融合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简化IT运维传统的数据中心需要通过独立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支持应用程序的运行,运维人员需要管理这些设备,并处理它们之间的兼容性和配置问题。

而超融合解决方案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融合在一起,通过统一的管理界面进行管理,极大地简化了IT运维工作。

2. 提供灵活的扩展性超融合解决方案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水平和垂直扩展。

当需要增加计算或存储资源时,只需添加相应的超融合节点即可,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改造。

这种灵活的扩展性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并降低系统升级和扩容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3. 提升性能和可靠性由于超融合解决方案将计算和存储功能融合在一起,可以减少数据在存储和计算节点之间的传输延迟,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

同时,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冗余和故障转移等技术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即使某个节点发生故障,也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架构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架构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组件组成:1. 超融合节点超融合节点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件,它集成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并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进行管理。

超融合节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以适应不同规模的业务需求。

2. 管理界面超融合解决方案通常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

通过管理界面,运维人员可以管理超融合节点、监控系统状态、进行资源的分配和调整等操作。

3. 存储系统超融合解决方案通常内置了分布式存储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存储系统可以提供高可用性和高性能的存储服务,并支持数据快照、克隆和迁移等功能。

4. 网络虚拟化超融合解决方案通常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实现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隔离和调度。

超融合(HCI)解决方案

超融合(HCI)解决方案

47w以上
性能/扩展
分布式处理,单集群最大64个节点, 集群计算节点数依赖于集群软件 存储容量超过2.5PB,IOPS超过 存储容量受限于存储机柜,有IO瓶颈 450w以上,扩展简单,仅需增加标 扩容在多个维度同时增加节点,需要借 准X86服务器节点 助集群或者虚化技术实现资源复用 统一、简洁的WEB管理界面 所画即所得的业务拓扑构建 独立的管理界面,业务上线需要在不同节 点上做连线和调配
C 数据安全保护
多副本(同时最少保障有2副本) 数据备份,内嵌symantic BE模块(支持异地备份)
这些指标是如何达成的
高性能
A 平台高性能
只需要添加标准主机节点 可实现容量和性能两个方 向线性增长
B 弹性扩展
根据应用,虚机的性能要求, 支持自动(drx)手动调整 所需要计算、存储等性能
D 读写缓存加速
NSX+Vsphere+vSAN 解决方案
x86硬件+超融合软件
管理复杂度高,技术门槛较高 组件、服务费用昂贵 客户需要从第三方购买NFV组件
友商超融合架构方案特点
CloudCell 超融合一体机
自有x86硬件+自有软件(CAS) SDN + Overlay + NFV + vStor
计算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
超融合构建IT架构的好处
简化结构
数据中心仅需标准交换 机+几台超融合一体机便 快速构建业务所需要的 基础IT架构,改变了传
扩容更简单
内容说明内容说明内容 传统架构,需要在多个维 说明 度同时增加硬件资源,而 内容说明内容说明内容 超融合模块标准化,只需 说明 要加1-2套就实现所有资 内容说明内容说明内容 源在容量和性能上的同时 说明 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融合架构解决方案技术建议书超融合一体机&超融合操作系统目录1 传统IT 架构面临的问题.............................业务与架构紧耦合...........................传统架构制约东西向流量.......................网络设备的硬件规格限制业务系统规模.................不能适应大规模租户部署.......................传统安全部署模式的限制.......................2 项目概述 ...................................建设原则..............................建设关键需求............................建设组件及建设模式.........................3 深信服超融合架构解决方案概述 ..........................超融合架构层............................服务器虚拟化(aSV).......................网络虚拟化(aNET)........................存储虚拟化(aSA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多业务模板层............................虚拟化管理平台..........................服务器虚拟化管理模块.......................网络虚拟化管理模块.........................存储虚拟化管理模块.........................深信服超融合架构方案价值和优势总结.................深信服超融合架构价值.......................深信服超融合架构的优势.......................随着业务系统的高速发展,IT架构做为承载业务系统的基础设施,快速部署、减少投入和灵活扩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云计算可以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资源提供,成为当前IT架构建设的主流形态,很多新建系统都是使用云模式进行构建,同时还有大量的现有业务系统,再向云计算环境进行迁移。

而在云计算环境中,大量采用和部署的虚拟化几乎成为一个基本的技术模式。

服务器虚拟化就是首当其冲的,部署虚拟机需要在网络中无限制地迁移到目的物理位置,虚机增长的快速性以及虚机迁移也成为一个常态性的业务。

服务器虚拟化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越来越成熟,被接受和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它有效降低了硬件采购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可用性,同时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缓解了IT建设面临的诸多压力。

虽然服务器虚拟化的普及彻底改变了应用的调配和管理,但是,所有动态负载的虚拟机所连接的网络和存储却远远滞后:网络调配仍然极其缓慢,甚至一个简单的拓扑变更也需要数天或数周时间;存储搭建依旧极其复杂,卷管理麻烦到管理员需要重新学习更多相关技术。

这样的IT架构,包括实现了服务器虚拟化的架构,都已不能很好满足迈向云时代的各种需求,面临着如下挑战:1.1 业务与架构紧耦合传统数据中心业务是通过分区分域的方式进行建设的,一般会以POD (数据中心标准化接入单元)为单位来实现IP地址网段的划分:一个POD内为一个网段,规划和部署同一种业务。

分区分域的方式规划清晰,维护简单,但是不足之处就是业务扩容受限,例如:业务A部署在POD A 内,如果POD A内以没有剩余空间,无法实现扩容的时候,则需要把业务A部署在其他的机架上。

此时则要求POD A需要与其他机架的TOR交换机实现二层Trunk互通,带来的问题就是需要对网络做出大量的配置更改。

所以业务和架构紧耦合,一旦业务发生变化,物理架构就要随之需要作出调整。

1.2 传统架构制约东西向流量传统架构以核心交换机为临界点,成为二、三层网络的边界:核心交换机以上为三层环境,主要是以控制南北数据流量为主。

而核心交换机以下,由于虚拟机的大规模使用,虚拟机迁移的特点主要以东西流量为主。

同时在虚拟机迁移之后,还需要其IP地址、MAC地址等参数保持不变,则必须通过二层环境实现。

罗列一下现有的二层技术,或多或少均存在一些问题:生成树类的相关技术(STP/RSTP/PVST/PVST+/MS■等):部署和维护繁琐,网络规模不宜过大,网络收敛时间较长,限制网络的扩展。

网络虚拟化技术(各厂家私有的VPC/IRF/CSS/VSU等):虽然可以简化部署、同时具备高可靠和高可用,但是该类技术对拓扑架构有严格要求,由于私有特性,各厂家之间无法互通,一般只适合数据中心内部网络使用。

大规模二层网络技术(TRILL/SPB/FabricPath/OTV/EVB 等):虽然能够支持二层网络的良好扩展,解决了生成树网络规模不大的问题,但该类大二层技术对网络设备均有特殊要求,需要通过升级软、硬件的方式才能支持此类新技术,部署成本提升。

1.3 网络设备的硬件规格限制业务系统规模在虚拟化环境下,虚拟机的大规模部署,使得物理交换机上MAC地址表项的大小(传统的接入交换机MAC地址表一般为:8K/16K,核心交换机单槽位一般为:128K/250K)限制了虚拟机的规模,特别是对于接入交换机而言,较小的MAC地址表项规格,严重的限制了整个大二层环境下数据中心的业务规模。

1.4 不能适应大规模租户部署当网络中出现大量租户或者大量业务的时候,网络隔离就显得异常重要,当前的主流二层网络隔离技术为VLAN但是在大量租户或大量业务部署时会有几个限制:VLAN可用的数量为4K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云计算环境下的部署需求;如果在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VLAN会使得所有VLAN在数据中心都被允许通过,会导致任何一个VLAN的广播数据会在整个数据中心内泛滥,大量消耗网络带宽,同时带来维护的困难。

当二层环境下的VLAN无法实现有效隔离的时候,还可以利用MPLS VPN做到三层的隔离,但是由于MPLS VPN自身的封装和协议本身的交互, 导致隔离后的业务交付效率低下。

1.5 传统安全部署模式的限制传统架构下业务系统的安全部署都是基于路径、基于拓扑的策略部署,安全部署需要根据业务的要求手工配置VLAN IP、引流策略,如果业务发生变更,安全策略的配置也必须跟着重新配置。

另外,传统安全策略都是基于物理硬件进行部署的,大部分部署均为打补丁的方式实现。

导致在业初期由于业务量小使设备利用率很低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业务后期随着业务量的增量可能又会出现性能不够用的情况,安全设备的性能无法根据业务的要求而动态的扩展性能或者释放资源。

传统架构下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已经不能够满足云环境下客户业务高速发展的要求,所以本次方案规划设计,需要通过更有价值的新架构来解决传统架构面临的问题。

2.1 建设原则本次项目的总体建设原则如下:1、统一规范由于业务系统的复杂性,所以应该在统一的框架体系下,参考国际国内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

2、成熟稳定由于云计算的发展变化很快,而本项目建设时间紧,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在设计过程中,应选成熟稳定的技术和产品,确保建成的IT架构能够适应各方的需求,同时节约项目施工时间。

3、实用先进为避免投资浪费,IT架构的设计不仅要求能够满足目前业务使用的需求,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发展潜力,使系统具有容量的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以便该项目在尽可能的时间内与业务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相适应。

4、幵放适用由于IT架构是为各业务系统提供支撑,所以必须充分考虑架构的幵放性,提供幵放标准接口,供幵发者及用户使用。

5、安全可靠本项目涉及用户范围广,数量大,实时性强,设计时应加强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确保系统运行可靠,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

2.2 建设关键需求针对上述提及的建设原则,建议IT架构需要满足如下要求:1、IT资源全面池化伴随着数据与业务的集中,传统数据中心的硬件架构已经无法满足业务的快速上线和灵活的业务部署,新架构需要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全新的IT基础架构,也就是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将所有X86的计算资源池化、通过网络虚拟化构建出适合虚拟机迁移的大二层环境、最后通过存储虚拟化实现存储空间的融合。

对于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需要充分保障物理资源层、资源抽象与控制层和云服务层稳定性与安全性,并提供异地容灾备份服务。

2、安全优化如影随形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4-7层的安全、优化架构也需要紧密跟随。

传统的烟囱式建设方式会让数据中心里出现大量的安全、优化设备,同时也会让安全管理变得复杂。

从业务的角度上分析,新的IT架构必须能够对旧系统、旧应用进行平滑迁移,4-7层的安全、优化特性按需部署,资源灵活调度;从管理的角度上分析,平台的建设需要将所有4-7层的安全、优化机制下沉至虚拟机,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对虚拟机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同时精细的管理到虚拟机中的安全、优化应用。

所以需要充分保障整个数据中心中各类业务的安全可靠,并提供新、旧业务的平滑迁移。

3、自助统一的业务交付建造新一代的数据中心,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系统的按需运营,多种服务的幵通,而这依赖于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同时提供用户管理、组织管理、工作流管理、自助Portal界面等。

从用户资源的申请、审批到分配部署的智能化。

管理系统不仅要实现对传统的物理资源和新的虚拟资源进行管理,还要从全局而非割裂地管理资源,因此统一管理平台与自动化服务交付是提升服务效率的重要因素。

2.3 建设组件及建设模式为了实现上述建设的关键需求,通过IT架构的优势,将业务系统效率发挥至极致。

深信服通过“超融合架构”实现了资源、业务、数据的集中承载和统一调度,超融合架构包含的组件如下:aSV计算虚拟化解决方案:通过基于KVM的开源虚拟化技术提供更加便捷、灵活和开放的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aNET网络虚拟化解决方案:通过引入VxLAN技术,能够提升云计算中心的整体扩展性,同时实现多租户环境下的安全隔离;aSAN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器的硬盘资源,对其进行高密整合,互联所有X86架构服务器的硬盘总线,实现存储空间的融合;NFV网络功能虚拟化解决方案:通过使用虚拟机镜像的方式运行vAD (应用交付)、vAF (下一代防火墙)等2-7层的安全优化组件,解决东西向的安全优化特性;VMP虚拟化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实现Sangfor IaaS架构的统一管理及统一调度,还能够通过OpenStack北向接口与第三方云管理平台实现互通,从而将资源的调度管理更加集约化、易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