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姓氏研究报告二

姓氏研究报告篇4一、问题的提出关姓的由来一直很神秘,但是百家姓中有“关”这个姓氏。
我自己也姓关,所以特别想知道关姓的由来以及姓关的名人。
这样我对关心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使用手机查找资料。
三、资料整理关氏分为满族关氏和汉族关氏。
满族关氏,原来是清朝的瓜尔佳氏演变过来的。
在八旗中属于镶黄旗。
而汉族的关氏则是夏朝大臣关龙逢的后代。
汉族的关姓普遍比满族关姓较多。
关氏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
比如夏朝的大臣关龙逢,也是汉族关姓的祖先。
比如三国武将关羽,以及天罡星的大刀关胜。
还有元末的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是元朝前期的剧,文坛领袖是元杂剧的主要契机人。
关汉卿的《窦娥冤》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为元代四大悲剧。
关汉卿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四、研究结论1、关氏分为汉族关姓和满族关姓,汉族关姓是关龙逢的后代,满族关姓是由清朝瓜尔佳氏演变过来的。
2、关氏也有很多名人比如武将关羽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还有身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这些人都被中国的建设以及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2019年关氏一共150万余人。
姓氏研究报告篇5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的同学姓氏一样的有很多,可姓“曾”的只有我一个。
我不禁有点好奇:“曾”姓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姓“曾”的又有多少人呢?于是我打算做一个关于“曾”姓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1、查阅一些关于“曾”姓的书籍,并了解它的来历。
2、查一查相关资料,认识那些姓“曾”的历史名人3、上网浏览,了解姓“曾”的人的人口数量。
4、询问家人,听听姓“曾”的祖祖辈辈的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我去查了关于“曾”姓的书籍,知道了“曾”姓的来历:鄫国太子巫,出奔于邻近的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鄫”为氏,后去掉偏旁,表示离开故城,称为曾氏。
曲烈(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始祖。
2、历史上“曾”姓的名人在知道了“曾”氏的来历,我不禁有点好奇:你说我们这些姓“曾”的人,有多少是像那孔子一样的历史名人呢?于是我并且查看了资料。
姓氏的研究报告

姓氏的研究报告姓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研究姓氏,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地理和人口等方面的信息。
本研究报告将通过引用最新的研究和专家观点,探讨姓氏的相关知识。
一、姓氏的来源和历史姓氏的实质是人们为了区别身份和家族而起的名称。
姓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时期,但不同地区和文化的姓氏形成时间和方式却各不相同。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文化之一,在《尚书》中就有“姓氏人之大节也,不可不慎也”的记载。
日本则受中国影响,自大化年间(645-650)开始推行家姓制度,秦时期的印度也存在着姓氏。
而欧洲的姓氏来源多样,有财产的显示、血统的传承与职业的表征等等因素。
二、姓氏的类型和分布姓氏可以分为氏、姓、家、名等几种,其中氏是早期中国的一种姓名,如“嬴姓”的“嬴氏”就是氏,汉朝开始就逐步被“姓”所代替,如“嬴姓”的“嬴某”就是姓。
家和名则相对比较简单,家是指对家庭或家族的称呼,而名则是个人的个性标志。
而目前全球使用最多的姓氏则是李姓,据估计约有1.5亿人使用李姓,其次是张、王、刘、陈等。
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姓氏也有着不同的分布情况。
如中国北方地区以李、王、张为主要姓氏,而南方地区则以陈、林、黄、郑、谢等姓氏为主。
三、姓氏的遗传和变化研究表明,大部分姓氏呈现出族系遗传的特点。
即,同一姓氏的人口基因相对稳定,并且往往具有同样的血缘关系。
据大量的姓氏研究表明,姓氏的变化与地理、历史、身份、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姓氏可能会因为战争、移民、迁徙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消失,新的姓氏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诞生。
此外,一些姓氏还会因为拼音、意义等原因而改变。
四、姓氏的文化意义姓氏是人们身份认同的标志,在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的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姓氏代表着不同的家族和社会背景,反映了人们的血脉关系、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等。
此外,一些姓氏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
作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作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标志,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传承和血脉,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演进。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姓氏的奥秘,我进行了一番研究。
一、姓氏的起源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最初,姓和氏是分开的。
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代表着一个人的血缘关系,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拥有相同的姓。
例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都带有“女”字旁,这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氏则出现得较晚,它是姓的分支。
随着人口的繁衍和社会的发展,同一个姓的家族内部逐渐分化出不同的氏。
氏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以封国、封地为氏,如齐、鲁、晋等;有的以官职为氏,如司马、司徒、司空等;还有的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
到了秦汉时期,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姓氏。
二、姓氏的分布中国姓氏众多,分布广泛。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李、王、张、刘、陈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大姓氏。
这些姓氏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在不同的地区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例如,李姓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王姓在华东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张姓在华北和华东地区都有较多的人口。
此外,一些姓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赵姓在河北、山西等地较为集中,吴姓在江苏、浙江等地较为普遍。
姓氏的分布还受到历史上人口迁徙、民族融合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古代,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人们大规模地迁徙,使得一些姓氏在新的地区生根发芽。
同时,民族融合也导致了不同民族之间姓氏的交流和融合。
三、姓氏的文化内涵姓氏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姓氏反映了家族的价值观和传统。
许多姓氏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这些都是家族成员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体现。
其次,姓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在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常常会出现姓氏的元素。
例如,在诗词中,诗人会用姓氏来表达对家族的思念和对祖先的敬仰。
此外,姓氏还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有关。
中国姓氏的研究报告

中国姓氏的研究报告中国姓氏的研究报告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众多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姓氏是人们身份的重要象征,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探讨中国姓氏的起源、演变和特点。
二、起源和演变:中国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氏族制度,通过以祖先名字来命名,以区分不同的氏族和家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长,姓氏逐渐普及,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在古代,姓氏的选择方式比较多样,可以是以祖先名字、以居住地、以职业等为依据来命名。
这些姓氏的起源多与祖先崇拜和家族传承相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的中国王朝也会授予一些人以王族的姓氏,以示荣誉和奖赏。
这些王族姓氏大多以地名和官职为依据,如“赵”、“宋”等。
三、特点:1. 多样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和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姓氏。
根据《百家姓》统计,中国有超过4000个姓氏。
2. 姓氏集中现象:在中国,一些姓氏的人口数量非常庞大,比如“王”、“李”等,这些姓氏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较高的人口分布。
姓氏集中现象主要来源于历史上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传承。
3. 姓氏传承: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姓氏是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要象征。
男子通常会将自己的姓氏传给下一代,以保持家族的延续。
4. 姓氏文化:姓氏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人往往以自己的姓氏作为自豪和认同感的来源,姓氏也与家族荣誉、社会地位和传统价值观紧密相连。
四、结论:中国姓氏的研究是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姓氏的起源、演变和特点来揭示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姓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名,更是家族、社会和文化的延续。
深入研究中国姓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和人文特点。
关于姓氏来源的研究报告

关于姓氏来源的研究报告一、引言1.1 姓氏的起源与发展背景姓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先秦时期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姓氏制度,到现代社会姓氏的广泛使用,姓氏的起源与发展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的变迁。
1.2 研究姓氏来源的意义与价值研究姓氏来源,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挖掘姓氏背后的历史故事,传承家族文化。
同时,姓氏研究对于探讨我国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社会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以史籍、地方志、家谱等为主要资料来源,力求全面、客观地分析姓氏的起源与发展。
二、姓氏的起源2.1 姓氏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概述2.1.1 先秦时期的姓氏制度先秦时期,姓氏制度初具规模。
在这个时期,姓氏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体现。
最初的姓氏多为官职名、封地名或氏族图腾。
例如,姬、姜、姒等姓,都与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有关。
2.1.2 秦汉至唐宋时期的姓氏演变秦汉时期,姓氏制度逐渐成熟,姓氏开始与家族、宗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到了唐宋时期,姓氏已经普及至平民百姓,不再是贵族的专利。
此外,由于民族融合、战争等原因,部分姓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姓氏。
2.1.3 元明清时期的姓氏发展元明清时期,姓氏制度逐渐稳定,姓氏数量也趋于饱和。
在这个时期,姓氏研究开始兴起,出现了许多姓氏家谱、姓氏宗谱等资料,为后世研究姓氏来源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2.2 姓氏起源的主要来源2.2.1 地理环境与姓氏起源地理环境是姓氏起源的一个重要因素。
许多姓氏来源于山川、河流、地域、方位等地名。
例如,江、河、李、张等姓氏,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2.2.2 图腾崇拜与姓氏起源图腾崇拜是姓氏起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古代,人们把某种动物或植物视为自己的祖先,将其作为姓氏。
如熊、牛、马、羊等姓氏,都与图腾崇拜有关。
2.2.3 历史事件与姓氏起源历史事件也是姓氏起源的一个因素。
有关姓氏的调查报告4篇

有关姓氏的调查报告4篇有关姓氏的调查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看过课本上关于x姓的研究报告以后都对自己的姓氏感了兴趣,我也被吸引力所做想做一次关于x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1、阅读报刊,上网浏览。
了解x姓的来源和x姓历代名人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x姓人口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x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四、结论1、x姓历史悠久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16。
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杨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此姓氏在全球都有广泛分布。
在做自我介绍时,通常会将“杨”称作“木易杨”,其实这是错的,实际上“杨”字的右边并非“易”,而是“昜”(yáng)(音同阳)。
而非“木易”。
2、x姓历史名人隋朝杨氏杨坚杨广宋朝杨家将明朝三杨内阁3、x姓人口数量有4000万人。
有关姓氏的调查报告2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有三个同学姓文,一下课我们就聚在一起开玩笑:“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吧!”可是,在闲聊中,我们都对文姓的历史来源、文姓的历史人物,还有许多文姓资料并不了解,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有关文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调查。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百家姓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查询,了解文姓的来源和文姓的历史名人。
2.询问家长,了解文姓人口的分布情况。
3.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文姓的名人故事。
三、结论经过对调查情况的整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的文姓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周朝的周文王姬昌,传说他的支庶子孙以他的谥号“文”为姓氏,始称文姓。
战国时,文氏族人迁于江淮一带。
西汉至三国时期,居住在河南的文氏,主要分布在开封、南阳、永城、固始等地。
固始县东南有文氏古城遗址,出土有汉代文物,传为文氏族人世居之地。
唐代以后,文氏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并盛于山西和江南。
2.在历史长河中,文姓人才济济,有辅助朝廷的贤臣,有抗敌的民族英雄,还有书画家、小说家、政治家等等。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写作范文5篇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写作范文5篇【导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别的单元不一样,并非一篇一篇的课文,而是综合地学习汉字的知识,并要求写一篇简单的,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这个内容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该怎么写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浏览参考。
【篇一】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写作范文一、问题的提出我看了很多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和资料,可就是不知道关于我自己的姓氏的研究报告和资料,正好,这次茅老师让我们做这个作业,我就借这次活动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藉,浏览报刑,上网浏览,了解贺姓的来源和贺姓的历史名人。
(2)通过量种途径,搜集贺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形和资料整理从网上搜集贺姓的资料:贺姓是因避讳而改成的。
贺氏来为庆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庆氏,姜姓,齐恒公子公子无亏也。
无亏生庆克,示谓之庆父,名通用,是亦以字为氏者。
年龄时期,齐恒公有子无亏,后来无亏有子庆克。
庆克的儿子名封以父亲的字为姓氏吕庆封。
从此其子孙便相继以庆为姓氏。
但由于当时全国都避讳“庆”字,所以凡姓庆者均改为贺氏。
从书上和网上知道了历姓贺的名人:贺昌、贺龙、贺狄干、贺岳、贺循、贺铸、贺逢圣、贺知章、贺长龄、贺炳炎、贺亦然、贺敬之、贺之珍……从网上知道了贺姓人口数量:贺氏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贺姓散布很广,湖南、江西较为集中,二省贺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结论1、贺姓是由庆氏改编过来的,由于当时全国都避讳“庆”字,所以把庆改为贺。
贺姓,出自姜姓,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
据《魏书·官氏志》等记载,南北朝时候,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族贺氏。
没想到一个姓氏竟有如此大的学问。
据1998年统计,是97大姓。
《左传》上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
2、历姓贺的名人有很多,像:贺昌、贺龙、贺狄干、贺岳、贺循、贺铸、贺逢圣、贺知章、贺长龄、贺炳炎、贺亦然、贺敬之、贺之珍……其中贺子珍很让我佩服,由于我在生活中只知道毛泽东的妻子是杨开慧,却不知道她是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贺子珍真为我们贺氏争光啊。
姓氏的研究报告范文

姓氏的研究报告范文摘要:本文旨在对姓氏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姓氏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姓氏数据,结合历史、人口学和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本文得出了一些关于姓氏的重要结论,并对姓氏在社会、文化和个人认同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引言姓氏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在社会交往、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对于姓氏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
因此,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并对姓氏进行深入的探究。
第二部分:起源与发展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古代,姓氏是用来区分不同家族或氏族的方式,同时也是社会层级和身份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姓氏也逐渐发展成为区分个体身份的标志。
例如,在古代中国,姓氏来自于祖先的名字、身份地位或居住地等因素。
第三部分:姓氏的演变姓氏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地理、历史和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姓氏可能因为人口迁移、政治变迁或文化交流而发生变化。
同时,姓氏还可能因为人们的选择、改名或其他原因而产生变化。
例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姓氏的拼写和发音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时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姓氏在不同的地区或语言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第四部分:姓氏的社会作用第五部分:姓氏的文化作用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对于文化传承、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些姓氏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可以反映出一个家族或社会群体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在一些文化中,姓氏还与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和英雄人物等相关联,对于培养和传承文化记忆和认同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六部分:结论通过对姓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姓氏不仅是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体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姓氏,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社会、文化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姓氏与遗传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关联,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 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 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本小组成员姓氏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便捷的途径,搜集本小组成员姓氏的名人,了解名人的故事.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黄姓的来源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进贡,黄国国君错误地分 析形势,既不理会楚国的责问,又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于当年夏天被楚 国灭掉.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黄氏.
上网
刘姓人口数量
刘姓是现代中国人口比较多的姓氏,当代中国大陆地区刘姓有约
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
爷爷的讲述
刘姓族谱
唐代的刘姓谱牒,见于文献记载的有5种:刘知几的《刘氏家乘》
(一作《刘氏家史》)15卷,《刘氏谱考》3卷,《刘晏家谱》1卷,《刘 沆家谱》,《刘舆家谱》1卷,都见载于《新唐书•艺文志》.
北清河)。
小结
通过这次对张姓的了解,我终于知道了张姓
是怎么来的。
神偷奶爸2卑鄙的我小黄人防漏冻水壶水杯
.创意家具纸沙发椅-原创设计高端时尚休闲椅子
生日礼物新奇可爱雨伞创意
新奇特别创意实用家居用品
创意搞笑圆滚滚羊肥羊公仔无敌倒叫咩咩靠垫
可涂鸦翻页灯
家居实用新奇创意生日礼物送同事朋友兄弟小朋友儿童玩具奇葩 物导电金属除静电手链
手机自拍器
悬空水龙头灯神奇水杯
挂绳便签灯笔
.能量手环
雷根糖,怪味糖
3d涂鸦打印笔
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写问题的提出二、写调查方法三、写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写结论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 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 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王姓的来源
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 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
王陵王昭君王政君王凤王莽王匡王霸王朗王祥王览王导王充王献
1•阅读书籍
2.阅读报刊
3.上网浏览
4.询问家长
3.
1爷爷告诉我张姓有许多名人,比如说张飞
张居正.张芝……
2.张姓的来源张姓,现为全国第三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轩 辕黄帝的姬姓。是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少 昊青阳氏之孙的挥公。因发明弓箭司弓矢
之长(正),而赐姓挥公姓张于青阳(今河
姓和氏的区别:
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 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 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
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 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 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四.调查后的结论
关于姓氏研究报告的结论
1.从本次研究报告调查中我们知道了有关姓氏的故事等内容
2.本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了解了中华姓氏的伟大
3.中华姓氏值得我们去调查研究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草稿
2014-05-1114:38
1•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们班有许多同学都不知道自己的姓
氏是怎么来的,对此我做了调查。
2.如何调查
关于黄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黄姓名人
黄歇黄霸黄盖黄巢黄庭坚黄道婆黄宗羲黄遵宪宋代状元黄定
上网
黄姓人口数量
黄姓的人口约为2876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2%爷爷的讲述
黄姓族谱
浙江杭州•武林黄氏宗谱:清光绪间礼耕堂钞本一册藏地:美国浙 江余杭•黄氏宗谱四卷: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藏地:浙江余 杭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的计划: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同姓的同学不少.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我翻阅《百家姓》发现许多有关姓氏的故事.于是,我们小组的 成员开始了这次姓氏之旅•
2.调查方法
1.查阅《百家姓》等记载着古人姓氏的书籍,阅读有关报刊,上网
查找浏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姓氏来源和历史上的名人.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
2、以国名为姓氏。பைடு நூலகம்
3、以邑名为姓氏。
4、以乡、亭名为氏。
5、以居住地为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
之王羲之
上网
王姓人口数量
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王姓目前仍是 我国的第一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姓王,这相当于四川省的总人口,比德国的总人口 还咼1000万人.
爷爷的讲述
王姓族谱
王姓家谱文献目录:《东沙王氏支谱•家规》《三槐堂王氏族谱》
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吴姓的来源
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 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 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 氏.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吴姓名人
《绮山东沙王氏支谱》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刘姓的来源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
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 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刘姓名人
刘禹锡刘邦刘秀刘备刘裕刘晏刘禹锡XX
吴广吴汉吴道子吴曦吴承恩吴伟吴三桂吴嘉纪吴伟业吴敬梓吴熙 载吴历吴大猷吴清源
上网
吴姓人口数量
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05%=约2460万人
爷爷的讲述
吴姓族谱
吴氏族谱藏地:四川省图书馆(存一册)清刻本吴氏族谱不分卷藏地 北京图书馆(清)吴鏊等纂修清钞本孝义吴氏宗谱四十二卷吴氏族谱十 二卷藏地:吉林大学(民国)吴学潜等重纂1913年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