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智能化设计成果说明20140819

合集下载

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

案例二:某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
总结词
安全、舒适、智能
详细描述
该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以安全和舒适为目标,实现了智能化的家居控制和物业管理,提高了居民的 生活品质和安全性。
案例三:某政府机关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
总结词பைடு நூலகம்
高效、安全、节能
详细描述
该政府机关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注重高效的信息传输和安全防范管理,同时采用了节能的智能化设 备,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话线路
设立可靠的通话线路,确保对讲信号的稳定传输。
04
智能化弱电系统施工及验收
智能化弱电系统施工流程
电缆敷设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电缆的敷 设,并做好标识和记录。
系统调试
对安装好的设备进行调试,确 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施工准备
包括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施 工现场准备等。
设备安装
包括各种弱电设备、终端设备 、传输设备的安装等。
场景的监控需求。
监控中心
02
设立监控中心,集中管理各监控摄像头,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
显示、存储和分析。
监控网络
03
构建高速、稳定的网络传输系统,确保监控数据的实时性和稳
定性。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探测器
选择合适的探测器,如红外线、微波等,以 检测入侵行为。
报警装置
在关键区域设置报警装置,如声光报警器、警笛等 ,以在发生入侵时及时提醒。
THANKS
感谢观看
扩展性原则
适应未来发展
设计系统时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确 保系统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模块化设计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方便系统功能扩展和升 级。

弱电智能化设计说明

弱电智能化设计说明

弱电智能化设计说明1、综合布线系统根据银行对通信及数据传输的需求,设置综合布线系统(PDS),以支持各种数据通信、话音通信,多媒体通信,最大限度地满足现行使用要求,并为今后发展予留充分余地。

工作区子系统:网络及语音均选用超五类非屏蔽信息插座。

本次点位设计原则为:运营工作位设置4个网络点,办公位设置3个网络点,经理及主管工作位设置3个网络点,副行长及行长工作位设置4个网络点。

水平子系统:由4F中心机房至每层弱电分机房之间的线缆选用12芯光缆,分机房至工作区之间的网络信息点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四对双绞线。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位于建筑三层中心机房及一层弱电机房。

网络信息点通过24口超五类网络配线架管理。

在机房设置42U标准19英寸机柜安装所有的配线架及相应的网络设备。

2、机房工程机房建设包括机房装饰、机房配电、机房空调、机房机柜、机房UPS供电、机房防雷接地。

机房的组成应根据系统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

设计目标1)温度:开机时:21℃~25℃(夏季)、18℃~22℃(冬季);停机时:5℃~35℃;温度变化率小于5℃/H,并不得凝露。

2)湿度:开机时:相对湿度达到45%~65%;停机时:相对湿度达到40%~70%。

3)洁净度: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表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埃粒数,应少于18000粒。

4)噪音强度:机房内的噪音,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

5)电磁场干扰: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0.15MHz~1000MHz时不大于126db;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A/m。

6)静电电位: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7)机房照明:计算机机房在距地面0.8 m处,照度不应低于500Lx;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不低于200Lx。

应急照明:≥50Lux.8)事故照明:计算机机房应设事故照明,其照度在距地面0.8 m 处不应低于5 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事故照明照度在距地面0.8m处不应低于1 Lx。

智能化设计说明范文

智能化设计说明范文

智能化设计说明范文智能化设计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智能化设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来提高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在智能化设计中,通过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产品的自动监测、自动控制和自动修正。

智能化设计的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信息技术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讯与网络技术等。

传感器能够对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存储、处理和分析,并提供给智能控制系统使用。

通讯与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智能设备之间和人机之间的实时通讯和数据交互,实现对产品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智能化设计的核心是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包括自适应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等。

自适应控制技术能够根据产品的运行状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使产品能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模糊控制技术能够模拟人类专家控制规则,处理模糊不确定信息,实现对产品的精确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能够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对产品的智能化控制和学习能力。

智能化设计的优势在于提高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通过智能化设计,可以实现产品的自动监测和控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产品的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益。

智能化设计还能够使产品具有更好的互动性和用户体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智能化设计的应用领域广泛。

在工业领域,智能化设计可以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化设计可以实现对交通流量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医疗领域,智能化设计可以实现对病人的远程监测和健康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在家居生活中,智能化设计可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远程操控,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居住环境。

智能化设计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技术问题,包括传感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提高、智能控制算法的研发等。

弱电智能化设计方案参考

弱电智能化设计方案参考

弱电工程设计方案二零一六年五月目录一、编制说明............................................................................... - 3 -1.1 编制原则............................................................................... - 3 -1.2 关于施工工期及范围..................................................................... - 3 -1.3 关于工程进度........................................................................... - 3 -1。

4 备注说明.............................................................................. - 3 -二、编制依据............................................................................... - 3 -三、工程概况............................................................................... - 4 -四、可视对讲系统........................................................................... - 5 -4。

1功能描述.............................................................................. - 5 -4.2可视对讲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 11 -4。

智能化及弱电设计说明

智能化及弱电设计说明

智能化及弱电设计说明智能化及弱电设计是指在建筑物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和弱电系统,实现建筑物内部设备和功能的自动化、灵活性和便利性。

智能化及弱电设计涵盖了建筑物内部的电气、通信、安防、环境控制等方面,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首先,智能化及弱电设计在电气方面应注重设计合理的电气系统,包括电源、配电、照明、插座等。

其中,电源方面应考虑电能质量、容量、可靠性等因素,确保稳定供电。

配电方面应设计合理的电气线路,避免电线交叉、负载过大等问题。

照明方面应考虑建筑物内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采用节能灯具、智能控制系统等,实现灯光亮度的自动调节和定时开关。

插座方面应考虑不同用电设备的需求,合理布置插座位置,并设置过载保护装置,保障用电安全。

再次,智能化及弱电设计在安防方面应注重设计完善的安防系统。

这包括视频监控、门禁、报警、烟雾探测等设备和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应设计合理的摄像头布控和录像设备,实现对建筑物内不同区域的监控。

门禁系统应设置刷卡、指纹等身份验证设备,确保建筑物内部的安全控制。

报警系统应设计合理的警报器和报警按钮,实现对安全事件的及时报警。

烟雾探测系统应设置合适的烟雾探测器和报警装置,确保建筑物内火灾的及时发现和报警。

最后,智能化及弱电设计在环境控制方面应注重设计高效节能的环境控制系统。

这包括空调、通风、热水、照明等设备和系统。

空调系统应设置合理的冷却剂循环、温度控制和风向控制,实现舒适的室内温度。

通风系统应设计合理的送风口和排风口位置,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热水系统应考虑热水供应的需求和效率,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和热水管路布置。

照明系统应采用节能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光照需求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综上所述,智能化及弱电设计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电气、通信、安防、环境控制等多个方面,需要设计合理的系统和设备,以实现建筑物内部设备和功能的自动化、灵活性和便利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信系统的高效可靠性,安防系统的完善性,以及环境控制系统的节能性。

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1. 引言弱电智能化系统是指在建筑物或工业设备中使用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对电力、照明、通信等弱电设备进行管理与控制,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现有技术的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2. 系统概述该弱电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 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整个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来自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控制。

控制中心使用先进的数据采集设备和通信技术,能够实时监控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态。

2.2 电力管理系统电力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建筑物或工业设备中的电力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开关,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同时,电力管理系统还能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能源分析,提供节能建议。

2.3 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建筑物或工业设备的使用情况,智能地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和开关状态。

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和人流量等数据,自动调整照明设备的亮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4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整个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基础设施,负责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通信系统采用高速、稳定的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子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3. 系统设计3.1 硬件设计3.1.1 控制中心硬件设计控制中心的硬件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器和通信设备。

根据系统需求,应选择稳定可靠的硬件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线和连接。

3.1.2 子系统硬件设计各个子系统的硬件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设备。

硬件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的特性,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软件设计3.2.1 控制中心软件设计控制中心的软件设计需要实现数据接收、处理和控制功能。

根据系统需求,可以采用现有的监控软件或自行开发定制化的软件。

3.2.2 子系统软件设计各个子系统的软件设计需要实现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功能。

智能化(弱电)设计说明

智能化(弱电)设计说明

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概况:略2.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3.甲方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4.中国人寿研发中心项目二期地块初步设计文件;5.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关规范:略二、设计范围:1.本设计包括中国人寿研发中心二期工程D座的以下内容: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公共广播系统;3)有线电视系统;4)固定通信系统;5)安全防范系统(含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及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6)综合布线系统;7)建筑设备监控系统;8)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9)计算机网络系统;10)数字会议系统;11)无线对讲系统;12)停车场管理系统13)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14)快速通道系统15)系统防雷与接地;2.中国人寿研发中心总体规划:一期工程E05研发中心A座设置模块局及电视前端,F04研发中心B座设置了模块局及外网的核心,F05数据中心设置了智能化监控中心及内网、控制网的核心。

3.二期工程规划:E09研发中心D座电话外线分别引自E05研发中心A座及F04研发中心B座地下一层模块局,101研发中心E座电话外线引自研发中心D座DID机房。

外网外线上联研发B座办公网核心交换机,统一上联;电视光纤外线自E05研发中心A座地下一层市政外线引入;内网上联自F05数据中心地下一层总控中心东西两侧的模块机房;二期工程的BA、SA、FA等智能化子系统集成后,信号上传至F05数据中心一层消防安保监控室;二期工程E09研发中心D座101研发中心E座分别设置各自独立的智能化子系统。

二期工程E09研发中心D座个智能化子系统预留三期工程的设备接口和容量,待三期建成后为一个整体。

二期工程的BA、SA、FA等智能化子系统通过控制网络将信号上传至F05数据中心一层消防安保监控室。

4.移动通信系统,由电信部门负责设计、安装。

5.本工程电信分界点为电信机房总配线架处。

6.系统的深化设计由承包商负责,设计院负责审核及与其它系统的接口的协调事宜。

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说明

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说明

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范围1、智能化专网系统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3、楼宇可视对讲系统4、出入口门禁控制系统5、电子巡更系统6、停车场管理系统7、背景音乐系统8、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9、保安无线对讲系统10、无线WIFI系统11、POS系统12、酒店自助系统13、电梯梯控系统14、智能照明系统15、能耗计量系统16、车位引导系统17、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9、联网型温控器系统20、客流统计摄系统21、机房工程与防雷及接地系统二、系统说明与配置1、智能建筑专网系统本系统仅服务于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化系统的基础承载网络,具体承载的智能化系统有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楼宇可视对讲系统、门禁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等。

根据项目需求,本次设计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网络构架,中心机房设置于消防控制室,系统建成后需由运营商接入宽带网光纤,具体带宽根据实际网络流量,后期由弱电承包商及物业公司确定。

智能建筑专网系统要求具备较强的稳定性、扩展性,系统采用企业级网络设备。

智能建筑专网内的每个智能化系统划分一个VLAN进行管理,水平采用UTP CAT5e网线,接入交换机到汇聚交换机使用UTP CAT6网线,主干采用单模光纤进行传输。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数字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于智能建筑专网系统建设。

采用1080P 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高空抛物摄像机500W像素,录像时间2个月,对主要通道、重要区域、建筑物出入口(人行/车行)、车库及电梯轿厢进行监控。

按当地公安要求在小区出入口安装高清摄像机(500万彩色转黑白摄像机),配云硬盘NVR,视频信号上传公安指定机构;a.室外主要出入口及主要干道设置枪型摄像机;b.地下室车库车道设置枪型摄像机;c.各栋楼电梯厅、大堂、公共走道等重要区域设置半球摄像机;d.各栋楼电梯轿厢设置电梯专用摄像机;e.裙楼商业采用枪型摄像机和半球摄像机。

f.总平采用枪型摄像机,重要路口采用球型摄像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