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实验教学大纲

《信息检索》实验教学大纲
《信息检索》实验教学大纲

《信息检索》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0720410

中文名称:信息检索实验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Retrieval

适用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

课程类别:选修课

总学时:16

总学分:0.5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基本要求

通过网络,了解校园网的信息资源管理状况,掌握搜索引擎的信息检索技巧,学习国内信息资源和国外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完成4个实验。

四、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调查(4学时)(综合性实验)

实验二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搜索引擎)(4学时)(综合性实验)实验三国内重要信息源与检索工具(4学时)(综合性实验)

实验四国外科技原文期刊的查找方法(4学时)(综合性实验)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根据实验报告打分,统计平均分。

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5人,分组进行实验,各自提交实习报告。

《信息检索》实验指导书

课程简介

《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理论知识、各类文献信息源知识、了解信息组织原理、掌握检索工具的使用。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检索实习,加深对课堂所学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的巩固,达到熟练地掌握有关检索工具,培养学生针对专业课题进行检索的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能力。

实验要求

实习前:认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针对实习内容回顾信息源的性质、特点;各种检索工具(手工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性质、信息组织原理、检索途径、著录格式、和使用方法。熟悉和选择合适的专业课题。

实习中:按照检索实习步骤,逐步进行实习,认真做好检索笔记与内容记录,完成各项检索实习。

实习后:整理检索实习记录,参照实习报告范例,按要求写出实习报告。

评分标准

A—独立完成必做内容,实验报告叙述清晰完整,有详尽的分析和总结;

B—独立完成必做内容,实验报告叙述清晰完整;

C—完成必做内容,实验报告良好;

D—能完成必做内容;

E—未按时完成必做内容,或者抄袭。

实验一大学图书馆网上信息资源调查

1.实验目的

《信息检索》课程内容需要通过实践,以取得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的掌握。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文献信息资源的调查”,使学生在学习了信息、知识、情报知识以及文献知识后,通过“调查”实践更好理解信息资源与文献概念,更深入地理解信息、情报与文献的关系。通过“调查”也能促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有主动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对我校文献入藏有更深的了解。本次“文献信息资源调查”是以点带面的作业,旨在通过实验初步掌握文献资源的特性。

2.实验步骤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中南民族大学网址,并进入图书馆主

页。

●了解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布局及主要服务内容。

●了解“书目检索”模块的服务内容。

●了解“电子资源”模块的服务内容。

●了解“特色资源”模块的服务内容。

●了解“学科导航”模块的服务内容。

●了解“读者指南”模块的服务内容。

●了解“网络导航”模块的服务内容。

●了解“服务介绍”模块的服务内容。

进入校园网有关网站后,不要急于完成本作业,请仔细浏览该网站,认真了解网站上的信息资源情况及信息服务内容。

3. 主要软、硬件

(1)通过局域网连接到因特网的PC机,或者带有Modem的PC机。

(2)Windows(中文版)操作系统。

(3)WWW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或者Netscape Navigator。

4.“调查”内容

了解我校入藏的外文期刊(在我校图书馆外文阅览室)大致品种、方向,外文期刊的语种和大致数量。了解我院能查阅到的数字化外文期刊情况。在此基础上主要深入了解五种外文专业期刊,包括期刊的刊名、刊期、语种;期刊的出版情况中的主编、出版者、出版地(国)、出版号;联络方式、途径(传真、电子邮件);期刊网络地址等期刊等的外表特征。另外了解期刊所报道、传递信息的大致内容、方面、特点,即期刊内容特征(所涉及的学科和主要方面)。

5.实验内容的记录与报告

在“调查”过程中详细记录有关内容,首先对本此“调查”作一个整体介绍其次将深入了解的五种外文期刊的外表与内容情况记录完整,按照范例完成报告。(调查内容中,如涉及外国人名、机构名的可以保留外文,其余必须用中文

完成,特别是介绍期刊学科内容、主要事物、方面等)。

信息资源调查报告范例

范例一

一.刊物概况介绍

刊名:Science《科学》刊期:24 October 2003 刊号:No.5645

V olume:302 页数:Page517—728 售价:$10

出版地:American

出版者:AAAS—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电话:Editorial:202-326-6550 传真:202-289-7562

New:202-326-6500 传真:202-371-9227

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515998441.html,

二.内容概要介绍

本刊物有的几个主要专栏:

New of The Week——采用类似“豆腐干”一样大小的版面罗列一周中的主要新闻。

News Focus——就近期各行业中的最新研究项目,发明创造,学术成果进行重点详细介绍,其含盖面相当广,包括生物医学和药物,计算机软件硬件,尖端科技产品,航天航空,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Letter——刊登读者的部分来信及编者针对读者的疑问所做出的解答和回复。

Books——推荐近期出版的一些新书并配有相关评论,同时登载书中部分精彩内容。

Perspectives——就某一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预计和推测,通常伴有大量的统计数据的资料。

Report——主要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性论文,多为某位著名的专家学者之作。三.评价

此刊物是一本制作精良的全彩页杂志,这也是吸引我眼球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我大致地翻阅了一遍此刊物后,发现几乎每页上都印有与该页中所载文章相关的配套图片,照片,因此具有很强的观看性。由于该刊物名为:《科学》,故其所涉及的领域之广,内容之丰富,所提供的信息量之大是本次调查中其他刊物所远不及的,这样看来,其较昂贵的售价($10)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总的来说,是一本性价比较高,值得一看的科普读物。

实验二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搜索引擎)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加深对Internet信息检索基本原理的理解,熟练掌握Internet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主要软、硬件

(1)连接到因特网的PC机。

(2)Windows(中文版)操作系统。

(3)WWW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或者Netscape Navigator。

3.实验任务

利用Baidu搜索引擎或Google搜索引擎检索,采用简单搜索、高级搜索、二次搜索和分类目录等检索方法。

实验者自拟若干检索实例,运用典型搜索引擎的不同检索方法、检索途径进行检索,获取预期的检索结果。

4. 实验内容的记录与报告

要求对下述内容进行记录并写出实验报告:

(1)对搜索的网站进行限制

示例:搜索中文教育科研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515998441.html,)上关于搜索引擎技巧的页面。

示例:上著名IT 门户网站ZDNET 和CNET 搜索一下关于搜索引擎技巧方面的资讯。

示例:搜索新浪科技频道中关于搜索引擎技巧的信息。

(2)在某一类文件中查找信息

示例:搜索几个资产负债表的Office 文档(doc、xls 和ppt格式)。

示例:搜索一些关于搜索引擎知识和技巧方面的PDF 文档。

(3)搜索的关键字包含在URL 链接中。

示例:查找MIDI 曲“沧海一声笑”。

示例:查找可能具有PHF 安全漏洞的公司网站。

(4)搜索的关键字包含在网页标题中

示例:查找日本明星藤原纪香的照片集。

(5)图片搜索

示例:查找新浪网上李彦宏的照片。

(6)目录检索

示例:查找一下介绍搜索引擎方面的中文网站

(7)新闻组搜索

示例:搜索有关“山顶洞人”的新闻组。

实验三国内重要信息源与检索工具

1.实验目的

(1)掌握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概况。

(2)掌握CNKI 检索界面与检索方式。

(1)浏览检索与初级。

(2)二次检索与组配检索

(3)专业检索

(4)资料阅读与下载

(5)检索结果的处理

2.主要软、硬件

(1)连接到因特网的PC机。

(2)Windows(中文版)操作系统。

(3)WWW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或者Netscape Navigator。

3.实验步骤

在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主页,点击“电子资源”栏目下的“中国知网(CNKI)”中相应链接进入。

一、初次使用

1、下载和安装浏览器:初次使用CNKI数字图书馆时,首先必须下载CAJ 全文浏览器。点击导航条上的“下载阅读器”,选择要下载的阅读器(CAJViewer7.0 或更新版本),按照默认的设置一步步进行下去即可。

2、检索与下载

(1)登录:进入CNKI检索界面后,可直接按照默认帐号点击左侧“登录”。

(2)检索:初次使用时可选用用较为简洁易用的自动跨库检索模式。在检索界面中,选择检索项、输入检索词,执行检索操作以后,系统会自动在各类数据库里查找你所要查询的内容(我校目前仅购置了“中国知网”的四个板块见下图)。

在检索页面上对其下方数据库列表中的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可以在题名、关键词、作者、单位、来源等检索项中选择一个进行检索。

例:在检索项中选择关键词,并在检索词中填入“开放教育”,并按下“跨库检索”按钮可得检索结果。

(3)缩小检索范围:共检索出1661 条记录(数据仅供参考),如果感觉数量过多或不够准确,可以进一步缩小检索范围,如在上面检索项出选择“来源”,并在检索词中输入“中国远程教育”,同时选中“在结果中检索”复选框,即可检索出“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中所有包括“开放教育”的文章,共有117篇文献(数据仅供参考)。

对于一些不含上述字段的数据库,建议大家进入单库进行检索。

二、单库检索

1、选择数据库

在数据库列表中,点击所要检索的数据库名称,通过相应链接即可进入单库检索界面。

2、选择导航选项

进入知识网络服务平台的单库检索界面,在界面的左边,是导航选区,在界面的右面是检索区。

在左侧的导航选区中可以在专辑导航、中图法导航和知识导航中选取。点击相关链接,在左侧下部的查询范围区域中即可出现相应的专辑、中图法简表和知识分类,这样可以更快地命中记录。

3、进行检索

(1)选择检索项

点击检索项的下拉列表框,可在篇名、关键词、作者等15 个检索字段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字段。

(2)输入检索词

在文本框里输入检索词,如“教育”。

(3)选择词频

在词频的文本框里,输入检索词在检索结果里的文章中希望出现的次数。

(4)扩展检索词

点击扩展按钮,弹出与检索词“教育”相关的交叉相关词的扩展选框(如图8 所示),选择你想要扩展的内容确定即可。

它两种用法:一种用法是直接点击词,例如“教学”,所选择的词将替换原有的检索词,

检索词输入框中将由“教育”变成“教学”。

另一种用法是勾选所需要的词前面的复选框,例如“教学”,在点击确定后,所选择的词将和原来的词构建成新的检索语句,检索词输入框中将变成“教育*(教学)”。

(5)选择其它项目

选择年限:点击年限下拉列表框,选择起始年份,使其在限定的年份范围内检索。

选择范围:点击范围下拉列表框,选择期刊来源范围(全部、EI 来源刊、SCI 来源刊、核心期刊)。

选择匹配:点击匹配下拉列表框,选择匹配的方式(精确检索,模糊检索)。

选择排序:点击排序下拉列表框,选择排序的方式(时间,无,相关度)。

选择每页记录条数:点击每页记录条数下拉列表框,选择每页要显示的记录条数(可选择10、20、30、40、50 条)。

(6)扩展逻辑关系

可以选择不同的逻辑关系(“并且”、“或者”、“不包含”),来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以便更精确地命中记录。

(7)执行检索

当所有的检索信息都填写完毕后,点击“检索”按钮,执行检索。

三、跨库检索

在上面“单库检索”中已谈到如何选择数据库,如果数据库多于一个,则我们可以从中选择2 个以上的库进行跨库检索。

一般而言,检索方法有三种: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在“初次使用”所谈到的检索方法即为初级检索,现在我们主要介绍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

1、高级检索

点击页面右上部的“高级检索”按钮,即可进入高级检索界面。

(1)选择检索项:点击检索项的下拉列表框,在题名、作者、关键词、摘要等字段中选择一项来检索。

(2)输入检索词:在文本框中输入您所需的检索词。

(3)输入词频:在词频的文本框里,输入检索词在检索到结果里的文章中要出现的次数。

(4)选择逻辑关系:选择两个检索词之间的关系(并且,或者,不包含)。

(5)选择排序:点击排序下拉列表框,选择排序的方式(无,相关度)。

(6)选择匹配:点击匹配下拉列表框,选择匹配的方式(精确检索、模糊检索)。

(7)选择中英文扩展:选中“中英文扩展选框”即可。

填写完检索条件点击“检索”按钮,开始检索。

系统在页面下部给出了“高级检索”的选择,从检索、排序、匹配、排重、逻辑、词频、关系、检索其它说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级检索方法。

2、专业检索

点击页面右上部的“专业检索”按钮,即可进入专业检索界面。

专业检索适用于对相关专业和检索方法较为熟悉的专业人士,系统从多个角度对专业检索中检索策略构造进行了详细说明。

四、浏览下载

1、浏览检索结果

当查找到你感兴趣的文章后,可以点击题名查看细览信息,进一步了解文章

的内容以确定是否下载此文章。在细览信息里还有一些扩展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地了解这个主题相关内容,如推荐文章,同类文献,相关研究机构链接,相关文献作者链接,相关关键词等。

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点击相关链接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以及形成知识网络。

【注意事项】

●检索时正确构造检索式。

●有问题点击“使用说明”进行在线答疑。

●软件安装要正确并使用高版本。

●注重对系统升级、更新与杀毒。

4. 实验内容的记录与报告

(1)比较按题名、关键词、摘要等字段检索的结果;

(2)比较按题名进行的缩检和扩检的结果。

实验四国外科技原文期刊的查找方法

1.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的英文数据库:EBSCO、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等全文数据库的基本状况和使用方法;

(2)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中英文信息资源检索系统的检索方法、检索流程、结果处理。处理图像。

2.主要软、硬件

(1)连接到因特网的PC机。

(2)Windows(中文版)操作系统。

(3)WWW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或者Netscape Navigator。

3.实验步骤

一、EBSCO的检索方法

EBSCO电子文献数据库,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等多种学术领域。其中两个主要全文数据库是:

Academic Search Premier(学术资源数据库)

Business Source Premier(商业资源数据库)

(一)选择界面语种

(二)选择数据库

Title List:本数据库所收刊名列表

(三)检索方法

●基本检索(Basic Search)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辅助检索:

–Publication(出版物检索)

–Subjects (主题检索)

–Images (图像检索)

二、SpringerLink科学文献库的检索方法

SpringerLink包含1200多种全文学术期刊(凡是在期刊列表前有符号(眼镜),即表示可阅读全文),此外还将陆续添加1997年以前的过刊回溯数据。按学科分为以下11个“在线图书馆”:生命科学、医学、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法律、工程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与天文学。

(一)SpringerLink数据库主页

(二)检索方法

●浏览查找(由主题类目或刊名浏览直接进入期刊)

●快速检索(针对同种期刊内容检索)

●基本检索(基于数据库内容及出版物的检索)

●高级检索

三、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一)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的主页

(二)按字顺浏览期刊

(三)跨学科浏览期刊

(四)检索界面

4. 实验内容的记录与报告

三种数据库均按本学科主题各检索一篇英文文献(主题具体篇名可自拟),要求每一步骤截图说明。

信息检索实验报告

信息检索与利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与利用 班级:自动化1001 学号:201004134017 姓名:王西

1. 何为信息素质?谈谈你对信息素质的理解. 信息素质,是人类素质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接受教育、环境因素影响等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个性的心理品质。人才的知识创新需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智能结构。广博知识和良好的智能结构是通过信息素质获得的。信息素质?它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涵:(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一般可分为纵向的层次结构和横向的内容结构。层次结构是由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三个层面组成的;内容结构是由信息心理状态和信息素养组成的对信息意识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对信息意识的操作,也就是通过教育、学习和训练等手段来完善信息意识的内容结构,并进而控制信息意识的层次结构。 (2).信息实践能力。信息实践能力实质上就是人们运用信息知识,操作信息活动的能力。学生学习计划的完成过程在信息学意义上就是信息的搜集加工和使用的过程,即信息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 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具备信息素质是我们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那么我们如果具有了信息素质,不管是在学校还是走入社会,都可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使我们的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而且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打破学科的界限,随时按照自己将来研究的方向,进行相应资料的获取、整理、研究、利用,实现学科的扩展交叉,从宏观上把握各学科间的联系,实现具有良好的智能结构和知识的创新所以也可以说具备信息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 2. 什么是电子图书?举例说明重要的国内外电子图书系统。 电子图书又称e-book,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类型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和软件读物等。 电子图书拥有与传统书籍许多相同的特点:包含一定的信息量,比如有一定的文字量、彩页;其编排按照传统书籍的格式以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通过被阅读而传递信息等等。但是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形式的书籍,又拥

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Network Information Retrieval 课程编号:14126215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48 课内实验时数:8 学分:2 开课单位:商学院网络技术教研室 适用专业:网络与新媒体 适用对象: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是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期刊、图书、产品目录、专利、标准、技术报告、会议文献和学位论文文献的检索方法;综合文献(宏观文献)的检索方法,包括综述、统计数据和引文等文献的检索方法;信息检索的技巧,包括布尔逻辑等检索策略、期刊质量认证以及搜索目前数据库不提供信息的方式方法; 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对学生拓宽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更好适应当今网格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在学生了解互联网基本知识后就能学习。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第一章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节信息资源检索概述 信息资源[1];信息资源检索[3];信息检索系统与数据库[3] 重点:信息资源检索 难点:信息检索系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什么是信息资源检索? 思考题:信息检索系统包括几个部分? 第二节信息检索语言 检索语言的概念与功能[2];信息检索语言的类型[3] 重点:检索语言 难点:检索语言的类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文本数据分析-教学大纲

《文本数据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193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分:3 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数据应用)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分析算法 一、教学目标 文本数据分析是文本分析和挖掘数据的理论和方法,文本数据分析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数据应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对文本数据分析的价值、意义和基本原理建立清晰和比较全面的认识; 目标2:掌握有关文本数据发掘、处理、建模和解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和熟悉文本数据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商业分析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实际案例; 目标3:熟悉文本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提高分析文本数据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能够从事某社会和经济领域文本数据分析相关活动的组织、执行和实施。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基于R语言讲授文本数据分析的原理、基本方法及常用软件。主要包括:常用文本挖掘技术及其基本流程;基于R软件详细讲授文本挖掘的主要方法,包括R软件的简介与安装,文本挖掘所需的基本R包,Facebook、微博、Twitter、网页等爬虫技术、数据预处理如断词、字词处理、语料库建立等,资料分析如关联分析、集群分析、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基于MS SQLSever 讲授文本挖掘的实现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技术,文本数据的导入、建立字词与词向量、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MS SQL Sever讲授常用的文本数据挖掘方法,并进行图表分析;最后通过舆情分析、文献挖掘等案例进行实战练习。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实例教学法、小组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重点强调案例教学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借助R 语言开发环境软件进行上机操作和实战练习。 (三)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要求学生在实验环节掌握文本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思路及相关领域的实战应用。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基于课堂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扩展实践练习,进一步熟悉文本数据分析流程和技术方法,加强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练习。 (四)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文本数据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数据应用方向的学生,学习和掌握文本数据分析相关知识、方法和技术,不仅是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未来各个领域海量数据管理的必需技术和能力,符合该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试行) 一、教学目的 仪器分析实验是实验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的重要内容。其要紧目的是:通过仪器分析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有关仪器分析方法差不多原理的明白得,把握仪器分析实验的差不多知识和技能;学会正确地使用分析仪器;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科技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认真阅读仪器分析实验教材,了解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工作的差不多原理、仪器要紧部件的功能、操作程序和应注意的事项。 2、学会正确使用仪器。未经老师承诺不得随意开动或关闭仪器,更不得随意旋转仪器旋钮、改变仪器的工作参数等。详细了解仪器的性能,防止损坏仪器或发生安全事故。实验室应始终保持整洁和安静。 3、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地学习有关分析方法的差不多技术。要细心观看实验现象和认真记录实验条件和分析测试的原始数据;学会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主动摸索、勤于动手,培养良好的实验适应和科学作风。 4、爱护实验的仪器设备。实验中如发觉仪器工作不正常,应及时报告老师处理,每次实验终止后,应将使用仪器复原,清洗好使用过的器皿,整理好实验室。 5、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简明,图表清晰。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题目、日期、原理、仪器名称及型号、要紧仪器的工作参数、简要步骤、实验数据或图谱、实验中的现象、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咨询题讨论等。 实验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差不多条件实验及试样中微量铁的测定)(4学时) 实验二食品中NO2-含量的测定(4学时)

实验三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取光谱及溶剂性质对吸取光谱的阻碍(4学时) 实验四荧光分析法测定铝的含量(4学时) 实验五原子吸取光谱法测定痕量镉(4学时) 实验六玻璃电极响应斜率和溶液PH的测定(4学时) 实验七自来水中含氟量的测定-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4学时)实验八极谱催化波测定自来水中微量钼(4学时) 实验九硫酸铜电解液中氯离子的电位滴定(4学时) 实验十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4学时) 实验十一果汁(苹果汁)中有机酸的分析(4学时) 三、教材及参考书 1、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001.7) 2、万益群、倪永年主编.仪器分析实验(第三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 003.8) 3、谢能泳、陆为林、陈玄杰编.分析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四、其它讲明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使用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数据库的检索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信息检索 实验项目名称 班级与班级代码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专业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学年论文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见中文数据库的检索方式。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验分析不同数据库在信息组织、检索分式等方面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用一专题在六个中文数据库、检索结果主要也目录和摘要为主。 检索专题自选。 1、中国期刊网 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4、国研网 5、中宏数据库 6、人大复印资料 7、高校财经数据库 三、实验环境 CPU:Intel(R) core?2 CPU 内存:1G 软件: IE 资源:互联网 四、实验步骤 1.进入广东商学院图书馆网页,点击数字资源,进入中国期刊数据库。 2. 根据自己检索课题的要求,采用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在加上 3.鉴于以上检索的结果记录数较多,而且与需求的相关性低,采用以下缩减手段:

(1)在检索导航中更改默认分类:只选择“经济与管理”类 (2)更改更新时间(2005~2009),得到结果; (3)把模糊匹配改为精确匹配得到结果; 4. 通过亲自查看其摘要,全文的方式,剔除一些不相关的文献,并归纳出剔除文章的原则。 5. 将最后的所得的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题录信息拷贝下来,保存在作业文件夹中。并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 6. 把最后所得的期刊论文的全文都一一拷贝下来。保存在自己的移动硬盘中。作为后期撰写文献综述的依据之一。 7. 登陆到学校的重庆维普数据库、人大报刊索引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期刊、国研网子系统,重复2,3,4,5,6,将所得检索结果拷贝下来,放在作业文件夹 五、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3(2)(3)的结果如下,其它数据库结果类似 六、实验分析 期刊网的主页上免费的资源有:学术研究、工具书检索、党和国家大事、文化与生活、学习教育、行业知识仓库等,在相应领域的信息检索中起着重要作用。

《信息检索》实验教学大纲

《信息检索》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0720410 中文名称:信息检索实验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Retrieval 适用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 课程类别:选修课 总学时:16 总学分:0.5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基本要求 通过网络,了解校园网的信息资源管理状况,掌握搜索引擎的信息检索技巧,学习国内信息资源和国外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完成4个实验。 四、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调查(4学时)(综合性实验) 实验二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搜索引擎)(4学时)(综合性实验)实验三国内重要信息源与检索工具(4学时)(综合性实验) 实验四国外科技原文期刊的查找方法(4学时)(综合性实验)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根据实验报告打分,统计平均分。 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5人,分组进行实验,各自提交实习报告。

《信息检索》实验指导书 课程简介 《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理论知识、各类文献信息源知识、了解信息组织原理、掌握检索工具的使用。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检索实习,加深对课堂所学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的巩固,达到熟练地掌握有关检索工具,培养学生针对专业课题进行检索的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能力。 实验要求 实习前:认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针对实习内容回顾信息源的性质、特点;各种检索工具(手工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性质、信息组织原理、检索途径、著录格式、和使用方法。熟悉和选择合适的专业课题。 实习中:按照检索实习步骤,逐步进行实习,认真做好检索笔记与内容记录,完成各项检索实习。 实习后:整理检索实习记录,参照实习报告范例,按要求写出实习报告。 评分标准 A—独立完成必做内容,实验报告叙述清晰完整,有详尽的分析和总结; B—独立完成必做内容,实验报告叙述清晰完整; C—完成必做内容,实验报告良好; D—能完成必做内容; E—未按时完成必做内容,或者抄袭。

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数据分析与处理 3.课程英文名称: 4.课程类型:CC 5.授课对象:电子商务本科 6.开课单位: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 7.教学时间安排:第2学期 8.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 9.并行课程: 10.后修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动态网站设计基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 11.学时安排: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总体概括 既要能够掌握EXCEL的整体概念和基本操作步骤,又要掌握EXCEL在数据分析与处理方面的具体应用。 2.教学目标列表

(二)课程培养能力体系

(三)课程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映射表 见附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mapping图》。 (四)教学任务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内容完整,实验步骤正确,实验结论真实、准确,优秀学生能总结出系统的实验注意事项。 作业:作业内容正确,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力,优秀学生能够提出鲜明的个人观点,同一问题能够给出简洁明了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三、各单元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数据的输入与编辑(2学时(讲课)+2学时课堂练习= 4课时) 教学内容: 1、数据输入的一般操作 2、特殊数据的快捷输入 3、有规律数据的序列输入法 4、设置有效性对输入数据审核 5、下拉式列表选择输入的设计 6、数据的编辑操作 教学重难点: 1、设置有效性对输入数据审核 2、下拉式列表选择输入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Excel基本的概念 2、掌握单元格及单元格区域简单数据的输入 3、掌握下拉式列表选择输入的设计 第二部分单元格数据的格式设置(1(讲课)+1(课堂练习)= 4课时) 教学内容: 1、单元格格式的一般设置 2、各种内置数字格式的使用 3、自定义数字格式的应用 4、条件格式化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自定义数字格式的应用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90142110 课程类型:必修课 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型:基础方向课 学时:64学时讲课学时:60学时 学分:4学分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计算机 执笔人:刁春鹏审定人:张金萍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要求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及结构分析。它具有测定快速、灵敏、准确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它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仪器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常用的主要仪器分析方法,介绍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典型仪器的结构与性质,利用这些仪器完成定性、定量、定结构的分析任务,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和更好的指导工农业生产打下牢固的基础。 仪器分析是建立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及计算机基础上的后续课程,它为后续课和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它是许多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测试手段,并在提高人才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重点介绍光谱、电化学和色谱三大块和质谱法的内容。 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子发光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位分析法,极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等。 了解仪器的结构及常用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会使用一些仪器。 要求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和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以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了解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和技能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后续课的学习及今后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 仪器分析是建立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及计算机基础上的后续课程,用到先修课的一些基础知识。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 学时:2

计算机信息检索实验报告(6个)

实验一网上中文搜索引擎及其使用 一、实验心得 在电脑已经成为生活必备品的现在,日常搜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俗话说,天天百度知识丰富。当然,我国国内主要的搜索引擎除了百度,还有谷歌、雅虎、搜狗、网易、新浪。 一般来说,百度和谷歌是最多人用的。不同的搜索引擎,不同的搜索方法,得到搜索结果的速度和准确度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学习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提高自己搜索的速度和准确度。 在这次实验当中,我们主要学习和掌握以下搜索技巧的运用。「“”」的基本用法、「+」或「空格」的基本用法、「+」的基本用法、「-」的基本用法、「OR」的基本用法、「site」的基本用法、「inurl」的基本用法、「intitle」的基本用法、「filetype」的基本用法。比起以前直接把整个问题打上去然后从网页中寻找满意的答案,灵活使用这些搜索技巧可以更快地找到准确率高的答案。这些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 二、实验结果 (一)请使用Google或百度搜索引擎完成以下知识测验:(请将检索结果复制到题干之后,并把所有有关的网页都下载到你的作业文件夹中,以作为本作业评分的依据。) 1.谁根据小仲马的《茶花女》改编了同名歌剧( B )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5998441.html,/b/7602599.html A.奥斯汀 B.威尔第 C.福楼拜 2."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出自莎士比亚的哪部作品?( A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5998441.html,/question/25934693.html A.《哈姆雷特》 B.《李尔王》 C.《麦克白》 3."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出现是在下列哪部作品中: ( A )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5998441.html,/question/1306083005651.html A.《血字的研究》 B.《东方快车谋杀案》 C.《尼罗河上的惨案》 D.《难逃一生》 4.李清照词中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 ( D )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5998441.html,/wenda/thread?tid=7c29ad4f072df739&hl=cn A.醉花阴 B.一剪梅 C.如梦令 D.声声慢 (二)请在网上寻找如下列图片。 1.寻找如下图所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指定图片和介绍她被偷的文章 提示:可试用以下检索词:Mona Lisa Louvre museum stolen 蒙娜丽莎 500岁蒙娜丽莎被偷卢浮宫 图片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5998441.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Mo na+Lisa+Louvre+museum+stolen&in=31376&cl=2&lm=-1&pn=10&rn=1&di=101230 20660&ln=1&fr=&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 文章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515998441.html,/hualang-1534-7665506.shtml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与创新 学时数:32学时 学分数: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信息检索》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开设的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也是高等院校唯一的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获取文献信息能力的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程,直接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尤其是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服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检索技术,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具备信息分析、检索,信息获取、使用的能力,使之能在学习期间和未来的职业活动中独立地获取和运用文献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以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相关检索系统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为研究对象的方法课程,其目的旨在增加学生信息意识,提高获取文献信息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检索能力,为其将来的从事的职业以及实现知识更新,为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信息资源类型及相关基础知识; 2、懂得信息检索概念、原理及检索技术; 3、掌握网络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符的含义; 4、掌握检索语言、检索途径、检索字段等基本知识; 5、熟悉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6、了解信息检索与创新的关系,掌握创新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掌握网络搜索引擎的检索技巧,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快速、全面、准确的查询网络信息资源; 2、掌握常用中文网络数据库的各种检索方法,能按照检索要求独立地完成数字图书、数字期刊论文、标准、专利、报告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的查询任务。 3、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检索技巧和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能力。 4.初步具备申报创新专利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树立学生爱岗敬业的思想,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2、培养遵纪守法的道德观念,自学遵守机房管理条例和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养成良好的品格。 3、培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忠于职守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理解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 2、明确信息资源及其类型; 3、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 本章重点:按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信息资源的11种类型。

030742003《数据分析与建模》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建模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742003 课程英文名称:Data Analysis and Modeling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0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1.9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数据分析与建模是一门综合运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手段对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军事工程等各种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的应用数学。它系统地介绍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和建模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与实例,为学生今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时间打下必不可缺的专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数学模型的基本思想、方法与技巧。 2.学会正确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能够根据各种实际问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3.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数学模型的求解、分析、检验与评价。 4.掌握有关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学生应掌握与建模相关的数学和计算机软件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无约束最优化、微分方程、最短路问题、数据统计描述与分析、回归分析、计算机模拟以及插值与拟合等建模与求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基本技能: 掌握一定的解决实际建模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相关软件并具备相关的编程计算技能,掌握撰写数据分析与建模论文或报告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各种媒体获取技术资料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教学实施:教师在授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学时,后面的课时分配可供参考;可自行安排讲授的章节顺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应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1》、《高等数学2》、《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等课程之后学习《数据分析与建模》。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对于学生完成的习题要检查改错。对每种建模方法,要让学生上机实践并给予指导,使学生确切掌握要领,付诸应用。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可以采用MATLAB、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学校 中药教研室 2010. 3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时:72 适用对象: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仪器分析》是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主要讲授仪器分析光学分析法、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的基本理论、仪器原理、使用技术。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制定实验研究方案,解决中药生产质量检测、监控、中药新药研发等领域的问题。 该课程应在完成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为以后的中药化学,制剂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技能: 1、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发展趋势; 2、基本掌握主要仪器分析法的基本理论、仪器原理、实验技术 3、掌握仪器结构、原理和应用 4、基本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法的样品处理技术 5、能把仪器分析技术运用到科学研究,中成药生产检测、监控,及新药开 发中去。 三、学时分配(参考)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1.了解现代仪器分析发展的现状。 2.熟悉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 [教学内容] 1、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2、仪器分析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3、仪器分析法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难点: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教学要求] 1.了解光学导论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电磁辐射的概念和各种光谱的区别 [教学内容] 1、电磁辐射与电磁波。 2、光学分析法分类(光谱法与非光谱法,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 [重点与难点] 重点: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教学要求] 1.熟悉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Lamber-Beer 定律及影响因素。 3.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各部件的流程和作用 4.掌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Lamber-Beer 定律 3、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重点与难点]

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大纲 纪律要求 1、上课之前由班长把关进入,不要放其他人员入内。 2、进入机房不得随便走动喧哗,有问题请举手。 3、一人一台电脑,用自己的帐号和密码上网。 4、不得上与上课内容无关的网站,不可进行网络聊天及听歌。 5、按时完成上课内容,在下次上课前提交实验报告。 6、自备U盘将有关软件带好。 实验一生物信息数据库信息检索 一、实验内容 1、了解NCBI、DDBJ、EMBL上网的方法自学各网站相关介绍。 2、了解北大生物信息学中心等几大中文生物信息学网站。 3、了解一些生物论坛中有关生物信息学的部分。如:Biooo和Bioon。 4、利用NCBI的Entrenz查询系统和EBI的SRS检索文献和核酸或蛋白质序列。 (phyA)并对照所学复习各字段的含义。 5、将所得记录的ID或Accession记录下来备用。 二、作业 1、记录相关网站及论坛网址(或如何查询到该网址的方法)。 2、找到编码拟南芥(arabidopsis)phyA(光敏色素A)蛋白的核酸序列编号。 并记录查找过程。 3、使用pubmed检查关键词phyA,记录检索出的条目数目。 实验二核酸及蛋白质序列的比对 一、实验内容 利用检索出的蛋白质和核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并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 二、实验步骤 1、键入上次实验获得的phyA的核酸序列编号(NM_100828),获得核酸及蛋白 质序列。利用blastx程序寻找与phyA蛋白质序列相似性的序列→选择下列序列:sorghum propinquum(高粱);zea mays(玉米);oat(燕麦);potato (马铃薯);arabidopsis thaliana(拟南芥);cyrtosia septentrionalis(血红肉果兰)→点击get select sequence按钮显示序列为纯文本格式文件→分别命名为各自的文件名保存在本地电脑上备用。 2、在数字基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515998441.html,/找到dnaman及clustalx软件安装并进

《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课堂教学大纲.doc

《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课程名称: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 开课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编号:N03050703 总学时:40 学分:2.5 适用专业:信息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是信息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教育课。本课程主要学习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的相关原理和技术,根据实际需求,构建相应的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平台框架。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了解Hadoop 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掌握HDFS和MapReduce技术。了解HBase、Hive、Zookeeper、Avro、Pig等相关大数据技术,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构建相应的云计算平台。教学应当结合实际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大数据技术发展现状,促进大数据相关教学改革。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大数据与云计算概况 1、了解大数据概念 2、了解大数据的产生、应用和作用 3、了解云计算技术的概述 4、了解云计算的特点及技术分类 5、了解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1、理解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2、掌握大数据的关键技术 3、理解大数据的处理工具 4、了解大数据面临的挑战 5、理解云计算及关系型数据库 第三章 Hadoop 1、了解Hadoop概述 2、了解Hadoop发展简史 3、理解Hadoop的功能与作用

4、了解Hadoop的优缺点 5、了解Hadoop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6、掌握Hadoop项目及其结构 7、掌握Hadoop的体系结构 8、掌握HDFS的体系结构 第四章 MaReduce 1、理解分布式并行编程 2、理解MapReduce模型概述 3、掌握Map和Reduce函数 4、掌握MapReduce工作流程 5、掌握并行计算的实现 6、掌握新的MapReduce框架:Yarn 7、理解新旧Hadoop MapReduce框架的对比 第五章 HDFS 1、理解HDFS的假设与目标 2、理解HDFS的相关概念 3、掌握HDFS体系结构 4、掌握HDFS命名空间 5、掌握HDFS存储原理 6、掌握通讯协议 7、理解数据错误和异常 8、理解从HDFS看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设计需求第六章 Zookeeper 1、了解Zookeeper简介 2、掌握Zookeeper的工作原理 3、理解Zookeeper的数据模型 第七章 HBase海量实时处理实战技巧 1、理解HBase简介和架构 2、掌握HBase核心知识点 3、掌握HBase高级应用

医药信息检索技术实训、实习大纲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技术 实训教学大纲 一、实训课程的性质、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3年制卫生信息管理专科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医学信息检索技术的主要技能课程。为此,结合卫生信息管理课程大纲开设实训教学。其要求是每个学生在每次实训后提交实训报告,并给每份实验报告记上分数。其指导思想就是加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力度(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每个人上机操作的实训练习,并以单人操作形式进行技能测试。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与被检查者的沟通,爱护被检查者。 二、实训学时数 其中共开出12个实训(包括技能测试)24学时,实训、技能测试共24学时,占总学时68学时的35%。 三、具体的实训名称、学时、目的、内容 实训1 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利用 [实训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 了解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利用图书馆的馆藏目录查找所需文献。 [实训内容]: 1、查找图书馆馆藏有所文献 2、通过图书馆馆藏目录查找自己所需文献,并通过指引线索找到具体文献

实训2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利用[实训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 1、了解CBM数据库的基本信息 2、熟悉CBM的检索界面。 3、掌握CBM的四种检索技术。 [实训内容]: 1、了解CBM数据库的收藏起始年代,查看更新频率 2、掌握CBM数据库的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 3、通过CBM数据库查找所需文献。 4、对所查文献进行结果显示和输出。 实验3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实训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 1、了解CNKI数据库的基本信息 2、熟悉CNKI的检索界面。 3、掌握CNKI的四种检索技术。 [实验(训)内容]: 1、了解CNKI数据库的收藏起始年代,查看更新频率 2、掌握CNKI数据库的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 3、通过CNKI数据库查找所需文献。 4、对所查文献进行结果显示和输出。 实验4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实训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 1、了解VIP数据库的基本信息 2、熟悉VIP的检索界面。 3、掌握VIP的四种检索技术。 [实训内容]: 1、了解VIP数据库的收藏起始年代,查看更新频率 2、掌握VIP数据库的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 3、通过VIP数据库查找所需文献。 4、对所查文献进行结果显示和输出。 实验5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实训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 1、了解万方数据库的基本信息 2、熟悉万方的检索界面。 3、掌握万方的四种检索技术。 [实训内容]: 1、了解万方数据库的收藏起始年代,查看更新频率

12《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教学大纲-2014修订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Accuracy Theory and Data Analyses) 课程编号:(根据选课系统中编号填写) 学分:3 学时:45 (其中:讲课学时:39 实验学时:6 上机学时:)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测试技术、信号分析和处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教材:《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费业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 开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是高等学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信息类专业和其它有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测试与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正确估计被测量的值,科学客观地评价测量结果,并根据测试对象的精度要求,对测试与实验方法进行合理设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实验环节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1.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5和毕业要求6; 2.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5中的指标点1: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职业和行业的法律基础知识,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30%; 3.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5中的指标点3: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把握国内外测量控制与仪器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变化,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20%; 4.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6中的指标点3:能够对测控系统和仪器工程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30%。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 教学内容 (1)研究误差的意义

(2)误差的基本概念 A. 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法 B. 误差来源 C. 误差分类 (3)精度 A. 精度的基本概念 B.量值的传递、标准与准确度等级 (4)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 A. 有效数字 B. 数字舍入规则 C. 数据运算规则 2. 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了解并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包括误差的定义、来源及分类等; (2)了解精度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的表示方法,了解量值传递、标准与准确度等级的概念及相关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有效数字含义、数字的舍入准则与数据运算规则,能根据精度要求准确表达测量数据 3. 重难点 (1)能正确分析误差来源; (2)测量误差按误差性质的分类处理; (3)能准确表示有效数字; (4)了解量值传递、标准与准确度等级的概念及相关法规 第二章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1. 教学内容 (1)随机误差 A.随机误差的产生原因 B.正态分布 C.算术平均值及测量标准差 D.测量的极限误差 E.不等精度测量 F.随机误差的其他分布 (2)系统误差 A.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 B.系统误差的特征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现代分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学时/学分:40 /2.5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仪器分析与光谱解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熟悉各种典型光谱的解析及色谱法的分离条件的选择。了解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类、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测定方法、应用及示例。 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塔板理论、Van Deemter方程式简介),色谱柱(固定液、载体、气-液色谱填充柱的制备),气-固色谱填充柱、毛细管色谱柱简介,检测器(热导、氢焰)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与示例等。 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Van Deemter); 方程式在HPLC与GC中表现形式、Giddings方程式简介),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离子抑制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离子色谱法、空间排斥色谱法,其他色谱法简介(胶束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亲合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流动相、仪器装置、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毛细电泳法简介。 4.紫外—可见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谱的跃迁机理;Lambert-beer定律;精细结构;溶剂效应;wood-word吸收定则及应用。 5.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的跃迁机理;判别定则;拉曼光谱;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试样的制备和仪器等。 6.核磁共振 核自旋能级跃迁的基本原理;Zeeman能级;Boltzman分布;核的进动与弛豫;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13C—1H自旋—自旋偶合;偶合常数及其影响因素;NMR光谱的改进;奥氏核效应;二维谱。 7.质谱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后习题、实验报告与 课程报告 本课程理论课班号(五)组号( 5 )第(16 — 18 )周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生年级: 行政班级: 注:所有作业内容均要求手写,请同学们打印题目后手写完成,并保证不出现雷同,所有雷同与非手写作业一律0分计。课后复习题

第一讲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基本理论 习题: 1现实生活中文献的获取途径有哪些? 2通过适当的获取途径,检索获取自己最喜欢的文献并列出目录。选择其中的一本阅读,并做简单的笔记。 3按出版形式划分,文献分为哪11种类型?其中哪些属于普通文献,哪些属于特种文献,不同文献各有什么特点,可以满足什么样的信息需求? 4在图书中有一类较特殊的种类,即参考工具书(如字词典、年鉴、百科全书、指南手册、图谱地图等),我校图书馆在405阅览室收藏,请找出本专业相关的参考工具书,以参考文献的格式列出其文献线索。 5了解掌握国内外著名的核心期刊收录体系,熟悉每种收录检索体系的学科专业覆盖面。 第二讲文献数据库检索的基本原理 习题: 6文献检索的概念是什么? 7数据库的定义? 8简单介绍文献数据库中的记录、字段与具体文献检索途径的联系? 第三讲文献的特征及文献数据库的检索途径

习题: 9文献特征分为哪2类?各举例说明。 10理解文献特征与文献检索途径、文献数据库字段之间的联系。 11以校图书馆中的文献数据库为检索系统,了解不同数据库(如维普、万方、CNKI等)提供的检索字段(入口)各有哪些?列表比较不同文献数据库的优缺点。 第四讲文献检索语言及其检索方法 习题: 12主题词与关键词的区别是什么? 13以我校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数据库为资源,列表说明不同数据库提供的哪些检索途径属于分类检索语言的实际应用? 14主题语言和分类语言各有什么检索特点? 第五讲文献数据库检索实例演示 习题: 15根据自己专业和学习兴趣,自命检索课题,检索相关文献并分析利用。写出检索步骤,记录检索结果,对有用文献做简单笔记。

《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

《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学分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素质,掌握通过手工检索方式和计算机检索方式获取所需信息的一门方法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具备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信息资源;掌握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能自如地通过互联网查找各种有用的资料,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并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有良好地分析鉴别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课,学分4。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开设,并以实践操作为重点,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文献检索方法(2)掌握专利及标准检索方法。(3)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因特网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参考)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概述、文献信息检索、图书馆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检索、数据库应用、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 第一章信息素质培养 主要知识点: 1.1 阅读与使用本书的先行知识 搜索引擎的简单使用;图书馆的简单使用;常用概念。 1.2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信息与知识、文献、情报的关系。 1.3 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的概念与评价标准;信息素养的测试;信息素养的培养。 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社会,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