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活动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小班种植观察记录表多肉

观察对象
小班幼儿
观察时间
2025.01.06
观察地点
小三班
幼儿年龄
4岁
观察方法
定人
记录人
娇娇
一、观察实录
在幼儿园的自然角,新添了几盆多肉植物,这立刻吸引了小班孩子们的目光。今天的种植活动时间,孩子们满心欢喜地围聚在摆放多肉的桌子旁。
阳阳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他第一个伸手轻轻触碰多肉的叶片,嘴里惊叹道:“哇,肉肉的,像果冻一样!”边说边试图用手指捏一捏叶片,小脸上写满了好奇。
一旁的萌萌眼睛睁得大大的,小心翼翼地凑近一盆多肉,鼻子几乎都要碰到叶子了,然后抬起头兴奋地对小伙伴们说:“它还有香味呢,你们闻闻!”其他孩子听了,纷纷效仿,把小脑袋凑过去使劲嗅着。
这时,老师拿出了种植多肉的工具和材料,准备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种植。当老师示范如何将多肉从旧花盆中轻轻取出时,轩轩着急地喊道:“老师,我来我来,我也要帮忙!”说着就伸手去抓多肉,差点把多肉弄断,吓得旁边的几个小朋友“啊”地叫出声。
3.注意力易分散:晨晨被彩色小石子吸引,偏离了种植多肉的主线任务,说明小班幼儿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容易被鲜艳、新奇的事物吸引,从而转移原本的注意力焦点。
4.缺乏生活常识:妮妮盲目给多肉浇水,对浇水量毫无概念,显示出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匮乏,不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需求,在照顾植物方面需要从零开始的教学方法吸引幼儿注意力,如在讲解种植步骤时,运用简单有趣的儿歌:“小铲子,轻轻挖,多肉宝宝搬家啦”,边唱边示范,让幼儿跟着唱和做,将枯燥的知识融入欢快节奏中。当幼儿注意力分散时,老师及时用轻柔声音、眼神提示,引导他们回到任务上。
4.生活常识渗透:通过生动形象的绘本故事,如《许多多肉的成长记》,向幼儿讲述多肉的生长习性,包括浇水频率、光照需求等。日常照料多肉时,邀请幼儿一起参与,边操作边讲解:“看,多肉喝一点点水就饱啦,多了会不舒服哦”,让幼儿在实践中积累生活常识。
观察记录大班种植(2篇)

第1篇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大班阶段,种植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互动性较强的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责任感。本学期,我们大班开展了“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的种植活动,旨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活动目标 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需要阳光、土壤、水分等条件才能生长。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增强幼儿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4. 体验种植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三、活动过程 1. 准备阶段 (1)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种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2)组织幼儿讨论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土壤、水分、阳光等。 (3)分组进行种植任务,每个小组负责一种植物。 2. 实施阶段 (1)教师带领幼儿到种植区,指导他们如何挖坑、施肥、播种。 (2)幼儿分组合作,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种植任务。 (3)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幼儿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观察阶段 (1)教师定期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变化,如叶片的生长、花朵的开放等。 (3)鼓励幼儿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和同伴一起讨论、解答。 4. 总结阶段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种植成果展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2)引导幼儿总结种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如团结协作、关爱环境等。 (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四、活动反思 1. 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种植活动,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了提高。同时,幼儿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得到了增强,环保观念逐渐树立。
2. 活动不足 (1)部分幼儿在种植过程中缺乏耐心,容易放弃。 (2)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不够细致,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 3. 改进措施 (1)针对幼儿缺乏耐心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耐心。
草莓种植观察记录表

草莓种植观察记录表观察日期:_________观察地点:_________观察者:_________一、生长环境观察1.土壤状况:观察种植草莓的土壤是否湿润,是否有明显的臭味,颜色是否适宜,有无杂质等情况。
2.光照条件:观察种植草莓的地方是否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是否有遮阻物阻挡阳光,导致草莓生长受限。
3.温度湿度:观察种植草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宜草莓生长。
二、草莓生长观察1.发芽情况:观察草莓种子是否已经发芽,发芽的时间和比例。
2.叶片生长:观察草莓的叶片生长情况,叶片颜色、大小、形态是否正常。
3.茎的生长:观察草莓的茎是否伸长,茎的颜色、粗细是否正常。
4.花和果实:观察草莓是否开花,花朵的颜色、形状是否正常;观察草莓是否结实,果实的颜色、大小、形状是否正常。
5.根系观察:观察草莓的根系是否发达,根的颜色、形态是否正常。
三、草莓生长条件调整1.浇水情况:观察草莓的浇水情况,浇水的频率和量是否适宜,是否有积水现象。
2.施肥情况:观察草莓的施肥情况,施肥的频率和方式是否适宜,是否有施肥过量的现象。
3.防治病虫害:观察草莓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有,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并观察防治效果。
四、草莓品质评估1.口感评估:观察成熟的草莓口感是否酸甜适中,是否有异味或苦涩味。
2.外观评估:观察成熟的草莓外观是否饱满鲜艳,果皮是否光滑,果实大小是否均匀。
3.果实质地评估:观察成熟的草莓果肉是否饱满多汁,质地是否细腻。
4.品尝评估:品尝成熟的草莓,评估其味道和风味是否符合预期。
五、其他观察记录1.生长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草莓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叶子变黄、枯萎等。
2.生长周期观察:记录草莓从种植到成熟的生长周期,观察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和时间。
3.收获情况:记录草莓的收获情况,包括收获的时间和数量。
以上是草莓种植观察记录表的相关内容,通过观察记录表的填写,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和品质评估,及时调整种植条件,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小班种植活动观察记录

主题名称找春季察看时间2013.4栽种名称绿豆察看者范莉莉实录剖析这日上午我和孩子们一同栽种了绿豆,我们一同到达了自然角,我取出绿豆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你吃过吗”,华梓煊等几个孩子就叫起来:“这是绿豆,我吃过绿豆汤的。
”“小朋友们真聪慧!这是绿豆,今日,我们来把它们种在泥土里,看看它是怎么抽芽、长大的,好吗”小朋友们听到我的话都高兴的蹦蹦跳跳。
我取出方便面的盒子说:“等下,我们要把绿豆种到这些方便面的盒子里,你们愿意做老师的小帮手吗” “愿意!”我取出一把绿豆放在手里让少儿察看。
“小朋友,你们看绿豆是什么样子的呀”张筠艺说:“绿豆小小的,圆圆的。
”周可欣说:“绿豆是绿颜色的,像一颗小珠子。
”小朋友畅所欲言,高声说出了自己的发现。
“那此刻我们一同来松土吧!”少儿们拿起小铲子往盒子里铲泥土,而后将绿豆平均地种到土里,有的小朋友还将土拍拍结实。
“小朋友们,绿豆宝宝要长大还需要什么呢”我问道。
华毓琳说:“还需要阳光和水。
”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那我们再给绿豆浇水吧!” 于是,小朋友纷繁拿起小杯子给绿豆浇起水来。
为了让孩子们能亲自参加到栽种活动,察看认识栽种的每一个步骤,感知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劳动的快乐,我园特将栽种活动归入少儿园一日生活的平时工作,在每个班都开拓了自然角。
经过昨年的栽种活动,少儿们已经基本熟知了栽种的一般步骤。
主题名称找春季察看时间2013.4栽种名称绿豆察看者范莉莉实录剖析这日清晨程艺雯小朋友喜悦地跑来告诉我:“老师,绿豆种子抽芽了,有很多很多的绿芽。
”说完,便拉着我的手跑向自然角跑去。
旁边几个孩子听了,也马上跑了过来看。
我认真一看,说:“呀,我们的绿豆宝宝真的抽芽了,长出了很多的绿芽,你们看,这些绿芽是什么样子的呀”听我这么一问,孩子们认真察看起来。
华梓煊说:“绿豆发的芽绿绿的、嫩嫩的。
”华毓琳说:“绿豆的绿芽有一根细细的茎,顶上有两瓣尖尖的嫩叶。
”孩子们不断地说着他们发现的奥密,我夸耀他们看得真认真,而后问他们:“你们知道绿豆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吗”孩子们告诉我:“每日给它们浇水,就一每日长大了呀!”我出示了绿豆的生长图片指引少儿察看,并向少儿进行介绍:“绿豆生长要有阳光、空气、水分,还要有泥土的营养。
小班种植活动观察记录

小班种植活动观察记录在幼儿园的小班,我观察到了一次有关种植植物的活动。
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责任感。
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观察记录。
活动开始时,老师给每个孩子分发了一小包种子和一小盆土壤。
老师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如何准备土壤,用手轻轻松松地将土壤填满到盆中,并用手指插出几个小孔。
然后,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来领取他们的土壤和种子。
在接下来的步骤中,老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孩子们解释了如何将种子放进土壤的小孔里,并用土壤轻轻地盖住。
这样可以让种子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和水分来生长。
孩子们兴奋地跟着老师的指导,认真地将种子放入土壤中,并轻轻地盖住。
然后,他们都拿起水壶,轻轻地浇水到盆里,确保土壤湿润。
在完成了种植的步骤后,老师提醒孩子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植物,并让他们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盆的边缘上,以便区分彼此的植物。
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对他们的植物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每天都会仔细观察植物,看它们是否开始生长。
他们还会用手唤起它们,希望它们能快点长大。
他们对于植物生长的过程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观察到有些植物已经开始生长了。
孩子们对自己种植的植物感到非常骄傲和激动。
他们会互相比较自己的植物长得有多高,谁的植物长得快。
这样的竞争氛围激发了孩子们更积极的参与和学习。
在观察期间,我还注意到一些孩子开始关注植物生长的条件。
他们发现有些植物长得更好,可能是由于光线,水分或营养等因素的不同。
他们开始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互相帮助,找到适合植物生长的最佳方法。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孩子们不断观察和记录他们的植物生长过程。
一些植物生长得非常健康,而另一些则长得很慢或不健康。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照顾植物,并发现每个植物的需求是不同的。
这个种植活动不仅仅是帮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责任感。
他们学会了倾听植物,发现它们的需求并尽力满足它们。
种植观察记录本内容(2篇)

第1篇日期:2023年4月1日一、种植前准备1. 地点选择:本种植地点位于自家后院,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2. 种植工具:铁锹、锄头、播种铲、水桶、喷雾器、种子等。
3. 种植品种:本次种植品种为番茄、黄瓜、辣椒。
二、播种过程1. 播种时间:2023年4月1日2. 播种方法:(1)番茄:将番茄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中,覆土1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2)黄瓜:将黄瓜种子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播种,覆土1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3)辣椒:将辣椒种子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播种,覆土1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3. 播种后管理:(1)浇水:播种后立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覆盖:在播种区域覆盖一层稻草,防止土壤板结。
三、生长观察记录1. 番茄:(1)播种后第7天:种子发芽,出现绿色嫩芽。
(2)播种后第14天:幼苗长出2-3片真叶,植株高度约5厘米。
(3)播种后第21天:植株高度约10厘米,茎粗约0.5厘米,叶片逐渐增多。
2. 黄瓜:(1)播种后第7天:种子发芽,出现绿色嫩芽。
(2)播种后第14天:幼苗长出2-3片真叶,植株高度约5厘米。
(3)播种后第21天:植株高度约10厘米,茎粗约0.5厘米,叶片逐渐增多。
3. 辣椒:(1)播种后第7天:种子发芽,出现绿色嫩芽。
(2)播种后第14天:幼苗长出2-3片真叶,植株高度约5厘米。
(3)播种后第21天:植株高度约10厘米,茎粗约0.5厘米,叶片逐渐增多。
四、病虫害防治1. 番茄:(1)观察:植株叶片出现黄色斑点,疑似病毒病。
(2)防治:及时拔除病株,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 黄瓜:(1)观察:植株叶片出现病斑,疑似霜霉病。
(2)防治:及时拔除病株,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 辣椒:(1)观察:植株叶片出现病斑,疑似炭疽病。
(2)防治:及时拔除病株,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五、施肥管理1. 番茄:(1)播种后第30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N:P:K=15:15:15)50克/株。
幼儿园种植角观察记录表教案

幼儿园种植角观察记录表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种植角观察记录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种植角的基本概念和种植过程。
2. 学习观察角的生长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1. 角种子和种植盆或花盆。
2. 土壤和水。
3. 观察记录表。
4. 彩色铅笔或蜡笔。
5. 幼儿园教室或户外种植区。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顾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学到的关于种植的知识,例如播种、浇水等。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角吗?我们可以在幼儿园里种植角吗?”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教学步骤:1. 解释种植角的过程和方法,例如将种子放入土壤中、浇水、观察生长等。
2. 指导幼儿在种植盆或花盆中播种角种子,并给予适量的水。
3. 分发观察记录表给每个幼儿,并解释如何使用表格记录角的生长变化。
4. 鼓励幼儿每天观察角的生长情况,并在观察记录表上填写相应的信息,例如角的高度、颜色等。
5. 每周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对比不同角的生长情况。
6. 鼓励幼儿用彩色铅笔或蜡笔在观察记录表上绘制角的生长图像,以加强他们的观察和绘画能力。
总结活动:1. 组织幼儿回顾他们在这个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对角生长的观察和记录的感受。
3. 提问:“你们觉得角的生长过程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拓展活动:1. 邀请家长参与观察记录表的填写和讨论,促进家园合作。
2. 组织幼儿参观学校的花园或植物区,进一步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
3. 引导幼儿制作自己的观察记录本,记录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检查幼儿的观察记录表,评估他们对角生长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反思:1. 教案的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是否能够有效帮助幼儿学习和发展?2.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能够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实践?3.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参与?4. 是否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种植荞麦的观察记录表

种植荞麦的观察记录表荞麦的生长环境观察土壤要求观察•观察土壤的质地:荞麦适合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所以需要观察土壤的质地是否适合荞麦的生长。
•观察土壤的pH值:荞麦对土壤的pH值要求较为宽松,通常在5.5-7.5之间。
观察土壤的pH值是否在这个范围内。
•观察土壤的肥力:荞麦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不高,但过于贫瘠的土壤会影响荞麦的生长。
观察土壤的肥力是否适中。
光照要求观察•观察种植荞麦的地点是否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
荞麦对光照的要求较高,需要每天6-8小时的阳光照射。
•观察是否有遮阴物影响荞麦的光照。
荞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遮阴物会影响荞麦的生长。
温度要求观察•观察种植荞麦的地区的气温是否适宜荞麦的生长。
荞麦的生长温度范围在10-25摄氏度之间。
•观察是否有极端的高温或低温天气对荞麦的生长造成影响。
荞麦的生长过程观察种子发芽观察•观察荞麦种子的发芽情况。
荞麦种子一般在播种后5-10天左右开始发芽。
•记录发芽率,即发芽的种子数量占播种的总种子数量的比例。
幼苗生长观察•观察荞麦幼苗的生长情况。
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的数量以及叶片的颜色等。
•观察是否有病虫害的发生。
记录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开花结果观察•观察荞麦的开花情况。
记录开花的时间、花朵的颜色和数量。
•观察是否有结实的情况。
记录结实的数量和质量。
荞麦的收获观察收获时间观察•观察荞麦的收获时间。
通常在荞麦开始变黄时进行收获。
•记录收获的日期和耗时。
收获产量观察•观察荞麦的收获产量。
记录收获的荞麦籽粒重量。
•每次收获记录一次,最后计算总的收获产量。
收获质量观察•观察荞麦的收获质量。
记录荞麦籽粒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
•观察是否有病害和杂质的存在。
记录病害和杂质的种类和数量。
结论根据以上观察记录,可以得出荞麦的生长环境要求和生长过程的一些特点。
在种植荞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壤的质地、pH值和肥力,光照和温度的要求,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