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有哪些教学设计3篇
《成语接龙》教学设计

精选适合不同年级的成语词汇
针对低年级学生,选择简单易 懂、生动有趣的成语,如“一 举两得”、“三心二意”等。
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引入一 些富有哲理和历史背景的成语 ,如“刻舟求剑”、“守株待 兔”等。
同时,要注意成语的难易程度 和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相匹 配。
创新互动游戏形式,增加趣味性
设计多种游戏形式,如团队竞赛 、个人抢答等,激发学生的参与
互动点评
比赛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互动 点评,分析各组的优缺点,提出 改进建议。
总结环节:回顾知识点,分享感受
知识回顾
总结本次课程所学的成语及其含 义,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
忆。
分享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过程中 的感受和收获,鼓励学生积极表
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的学习计划和目标,鼓 励学生继续学习和积累更多的成
互动游戏设计思路
分组竞赛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竞赛,每组 轮流接龙,接不上者淘汰,最后留下 的小组获胜。
抢答环节
老师出一个成语,学生抢答接龙的下 一个成语,答对者得分。
自创成语接龙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自创一些有趣的 成语进行接龙,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奖惩机制
设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如获胜者获得 小礼品、表现不佳者表演节目等,以 增加游戏的紧张感和趣味性。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常用成语分类及讲解
动物类成语
如“狐假虎威”、“鸟语花香 ”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讲解成语背后的故 事和寓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
忆。
植物类成语
如“柳暗花明”、“桃红柳绿 ”等,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将 成语与大自然的美妙联系起来 。
成语《成语接龙》教学方案设计

成语《成语接龙》教学方案设计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1)、出示第一组成语,学生自由读,认识生字。
2)、出示寸、益、彰三个字,读字音,交流识字方法。
1)、学生自愿交流。
2)、听了故事后你知道了什么?
1)、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找出自己觉得不好的字,教师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自己评评,看看有哪些进步。
5)、同桌互评,共同进步。
1)、把成语填完整。
苗长到渠成井天取补短
2)、把你收集到的成语写下来,和同学互换。
互相读一读,记一记。
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初中成语接龙教案

初中成语接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接龙的规则及技巧。
2. 常用成语的积累与应用。
3. 成语接龙游戏的设计与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成语接龙的规则及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成语接龙的游戏方式。
2. 新课内容:教师举例讲解常用成语,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练习。
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成语的用法和搭配,提高词汇量。
3. 游戏设计:教师设计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
通过游戏实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成语接龙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成语接龙的规则及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用法和搭配。
2. 实践法:学生进行成语接龙练习,提高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游戏法:教师设计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成语接龙的规则及技巧。
2. 学生的词汇量得到提高,能灵活运用成语。
3. 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在成语接龙游戏中发挥积极作用。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成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在设计成语接龙游戏时,应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4.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成语接龙的规则及技巧,提高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成语接龙 阅读教学设计

成语接龙阅读教学设计引言:在语文学习中,成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篇教学设计将以成语接龙的形式进行阅读教学。
一、背景介绍成语接龙是一种传统的游戏形式,它要求参与者通过接龙的方式将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与下一个成语的开头字相连。
这种游戏形式在培养语感、提高词汇运用能力以及激发阅读兴趣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感;3. 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常用的成语卡片;2. 打印一份成语接龙规则并投影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成语接龙的游戏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演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成语,要求学生接龙并给出下一个成语,如“画蛇添足”,学生可接龙答案为“足智多谋”。
教师鼓励学生在接龙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应用能力。
3. 练习(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一张成语卡片。
学生按照成语接龙的规则,依次进行接龙。
每组接对一个成语,即可获得一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团队合作意识。
4. 拓展(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特定主题的成语,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接龙。
例如,以“动物”为主题,学生接龙答案为“马上看”,“看猴儿上树”。
通过拓展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5. 创新(15分钟)学生自行分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成语接龙大赛。
比赛中,代表们通过接龙的形式竞争得分。
同时,观摩学生可以给出自己的想法。
在比赛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激励学生的创造力。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比赛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进行成语接龙的游戏。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成语接龙的表现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成语接龙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游戏形式,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成语接龙教学设计(3篇)

成语接龙教学设计(3篇)成语接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字,认识12个二类字。
2.了解8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知道这8个成语的内在含义。
3.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研究成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一类字,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成语故事书,成语词典等教学过程:一、导入。
1、课前成语接龙2、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关于它的学问多着呢。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跟成语有关的故事?(学生汇报)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成语故事。
(板书)二、认读寓言故事5个。
激发兴趣:1、刻舟求剑看图猜成语找剑的人犯了什么错误?哪一把是他正在寻找的剑。
(剑和箭的区别)2、自相矛盾为什么被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他回答不上来。
看图猜字。
认识矛与盾的字形演变盾:上面像盾形,下面是“目”,表示以盾蔽目(身体)。
学习让你收获了什么?怎样才能避免自我矛盾?3、掩耳盗铃学习掩。
看图可以知道掩就是遮盖的意思。
扩词。
盗就是偷的意思。
理解: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
扩词这个人可笑在哪里。
“自欺欺人”。
4、狐假虎威你又什么好办法记住虎的字型?(象形。
金文字形像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
本义:老虎)讽刺的是哪一种人呢?我们的祖先非常智慧,仅仅四个汉字就能概括表达的寓意,《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成语距今已经有2千年的历史了,成语高度凝炼,流传至今。
5、愚公移山愚扩词,注意读音这则故事赞扬了怎样的精神?结论:这些成语不是真的,是为了讲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寓言,是成语的一种。
你知道这样的成语吗?黑板上的文字(寓言)二、认读历史成语。
1、完璧归赵讲这个故事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图片怎样的玉)(负荆请罪)总结:成语很多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你还知道哪些历史成语?板书(幻灯片上出示补充的成语)三、认读八字成语。
成语接龙成语运用教学教案设计

成语接龙成语运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成语接龙的规则和运用方式,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词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语成语的兴趣及爱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成语接龙及成语词汇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成语接龙的规则,能够用正确的成语接龙方式进行言语交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创造力,使其能够根据上一个成语准确接出下一个成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幅图或者一个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向学生提出“成语接龙”的问题。
2. 概念讲解:a. 教师解释“成语接龙”的概念,并展示示例成语进行解释。
b. 引导学生讨论成语接龙的规则:以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根据字义、词义或者词性进行接龙。
3. 游戏演示:a. 教师与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演示,以明确规则和操作方法。
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加深对成语接龙的理解。
4. 分组练习:a.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派出两名代表进行成语接龙比赛。
b. 规定时间内,每位代表接不出成语,则换下一组进行。
c. 记录正确接龙次数最多的组别,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
5. 归纳总结:a.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成语接龙的规则和技巧。
b. 教师提供一些常用的成语,供学生练习巩固。
6.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成语接龙的活动,提高成语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b. 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编写的成语接龙故事或句子,并进行集体讨论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接龙的准确性和思维的灵活度。
2. 针对学生的发言和表现,进行及时的肯定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 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成语接龙题目,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完成,以进一步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游戏的形式教授成语接龙,通过有趣的互动和竞赛,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幼儿园大班成语接龙教案的精选教学案例

1. 导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语言形式,它既承载了历史的沉淀,又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哲理。
而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们学习和理解成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大班成语接龙教案进行深入探讨,从教学案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2. 教学案例介绍我们选取了幼儿园大班的成语接龙教案进行详细介绍。
该教案主要围绕成语接龙展开,通过设计各种情境和游戏,引导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增强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通过讲故事、唱歌、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联想力。
3. 教学目标分析在幼儿园大班成语接龙教学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引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成语接龙的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通过讲解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背景,引导孩子们理解和体会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会合理推理和搭配成语,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方法探讨针对幼儿园大班成语接龙教学,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设计和情境营造,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成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探索、发现和学习成语,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老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5.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幼儿园大班成语接龙教案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对教学案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还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为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幼儿园大班的成语接龙教学,我认为在引导孩子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注重情景营造和趣味性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尽打头四字成语

尽打头四字成语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
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尽力而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尽其所长天下:全部沃洛韦齐区;短:特长,擅于。
把所擅于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
尽人皆知尽:全部,所有。
人人都知道。
尽如人意天下:人;例如:依照,合乎。
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尽入彀中彀中:弓箭射程以内,比喻牢笼、圈套。
尽数网罗,全部就范。
尽善尽美极其健全,极其幸福。
指轻松至没一点缺点。
尽态极妍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尽心竭力耗尽心思,施展全力。
形容处事十分不懈努力。
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尽诚竭节荣:忠心。
节:气节,义节。
竭尽自己全部的忠心和义节。
亦并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
尽付东流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尽美尽善天下:极。
极其健全,极其幸福。
形容事物回去汤沐。
同“尽善尽美”。
尽释前嫌尽释:完全放下。
嫌:仇怨,怨恨。
把以前的怨恨完全丢开。
尽心尽力指费尽心力。
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尽忠竭力竭:天下。
耗尽气力,竭尽忠诚。
尽多尽少指尽其所有。
尽心竭力、尽诚竭节、尽日穷夜、尽心竭诚、尽善尽美、尽室以行、尽情尽理、尽欢竭忠、尽如所期、尽如人意、鞠躬尽瘁事国、尽其所长、尽力而为、尽锐出战、尽心尽力、尽态极妍、尽瘁鞠躬、尽欢而散、天下智竭力、尽释前嫌、尽心而已、尽忠拂过、尽美尽善、尽忠报国、尽人皆知、尽其所能、尽思极心、尽收眼底、尽多尽少、尽弃前嫌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返回。
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尽力而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尽其所长天下:全部沃洛韦齐区;短:特长,擅于。
把所擅于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
尽人皆知尽:全部,所有。
人人都知道。
尽如人意天下:人;例如:依照,合乎。
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尽入彀中彀中:弓箭射程以内,比喻牢笼、圈套。
尽数网罗,全部就范。
尽善尽美极其健全,极其幸福。
指轻松至没一点缺点。
尽态极妍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尽心竭力用尽心思,使出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有哪些教学设计3篇
What are the teaching designs for the idiom "J ielo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word
尽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有哪些教学设计3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以尽开头的成语接龙教学设计
2、篇章2:尽字开头成语教学设计
3、篇章3:含有尽字的成语意思教学设计
尽有全部用出,竭力做到的意思,大家知道怎么用尽珍惜开头的成语来接龙吗?下面请欣赏小泰给大家带来的尽字开头成语接龙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学习借鉴。
篇章1:以尽开头的成语接龙教学设计
尽善尽美→ 美中不足→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人定胜天→ 天外有天→ 天伦之乐→ 乐不可支→ 支支吾吾→ 吾膝如铁→ 铁证如山→ 山穷水尽→ 尽其所长→ 长驱直入→ 入木三分→ 分秒必争→争权夺利→ 利欲熏心→ 心口如一→ 一步登天→ 天外有天→ 天伦之乐→ 乐不可支→ 支支吾吾→ 吾膝如铁→ 铁证如山→ 山穷水尽→ 尽善尽美→
美中不足→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人定胜天→ 天壤之别→ 别有洞天→ 天翻地覆→ 覆地翻天→天经地义→ 义薄云天→ 天涯海角→ 角立杰出
篇章2:尽字开头成语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尽其所长尽欢而散尽释前嫌尽忠竭力尽心尽力尽收眼底尽思极心尽付东流尽情尽理尽忠报国尽善尽美尽美尽善尽心竭力尽态极妍尽多尽少尽力而为尽人皆知尽其在我尽智竭力尽入彀中尽诚竭节
篇章3:含有尽字的成语意思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1)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2)尽态极妍: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3)尽心竭力:用尽心思,使出全力。
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4)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5)尽释前嫌:尽释:完全放下。
嫌:仇怨,怨恨。
把以前的怨恨完全丢开。
6)尽心尽力:指费尽心力。
7)尽忠竭力:竭:尽。
用尽气力,竭尽忠诚。
8)尽诚竭节:诚:忠诚。
节:气节,义节。
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
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9)尽多尽少:指尽其所有。
10)尽付东流: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11)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
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12)尽力而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13)尽其所长:尽:全部用出;长:特长,擅长。
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
14)尽人皆知:尽:全部,所有。
人人都知道。
15)尽如人意:尽:人;如:依照,符合。
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16)尽美尽善:尽:极。
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形容事物完无缺。
同“尽善尽美”。
17)尽入彀中:彀中:弓箭射程以内,比喻牢笼、圈套。
尽数网罗,全部就范。
18)弹尽粮绝:作战中弹药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
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19)漏尽锺鸣: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
20)鸟尽弓藏: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
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21)力尽筋疲: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2)粮尽援绝:粮食用尽,援兵断绝。
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23)漏尽更阑: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更:夜间计时单位。
喻指夜深之时。
24)乐尽哀生:犹言乐极生悲。
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25)乐尽悲来:犹言乐极生悲。
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26)漏尽钟鸣: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
同“漏尽锺鸣”。
27)曲尽其妙: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
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
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28)曲尽奇妙: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29)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0)丧尽天良:丧:丧失;天良:良心。
没有一点良心。
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31)水尽鹅飞: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
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32)瓮尽杯干:原指酒已喝尽。
比喻钱已用完。
33)无尽无休:没完没了(含有厌恶的意思)。
34)物尽其用: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
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35)无尽无穷: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同“无穷无尽”。
36)薪尽火传:薪:柴。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
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37)用尽心机:心机:心思。
用尽了心思。
38)斩尽杀绝:全部杀光。
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39)知尽能索:比喻智慧能力都竭尽了。
40)智尽能索:索:竭尽。
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