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

合集下载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 C.水体富营养化 D. 生物多样性破坏
• 4. 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 A )
• A.容易发生水俣病 B.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 C.容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 D.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5.如果下列语句叙述正确,请在句后( )里
写Х;如果错误,请在句后( )里写√。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 1时45分46秒 Friday, February 12, 2021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1.2.122021年2月 12日星 期五1时45分46秒21.2.12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1年2月 12日上 午1时45分21.2.1221.2.12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1年2月 12日星 期五上 午1时45分46秒01:45:4621.2.12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021年2月上午 1时45分21.2.1201:45Februar y 12, 2021
外来物种地中海实蝇来自薇甘菊外来入侵特种的危害
紫茎泽兰:又名解放草、破坏草。原产中美洲,全株有毒、排 挤其他植物,危害农田、畜牧业有植物杀手之称。自漂洋过海来 到我国之后一路疯长,所到之处破坏大量良田给农业生产带来极 大的危害。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防治方法。
豚草:恶性杂草。原产北美洲,抑制其他物种,开花散粉时危 害人类健康,引发“枯草热”和“花粉病”。
水葫芦:原产巴西,堵塞河道、污染水质,危害环境。由于不 合理的引进物种对我国水产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生物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生物教案)

一、森林砍伐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1. 教学目标:a. 了解森林砍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b. 分析人类活动与森林砍伐之间的关系。

c. 探讨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b. 森林砍伐的实例及影响c. 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措施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森林砍伐的实例及影响。

b. 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森林砍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分析森林砍伐的实例及影响。

3) 讨论:分组讨论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森林砍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总结:强调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a. 调查周边森林资源利用状况,提出保护建议。

二、水资源过度开发与生态系统失衡1. 教学目标:a. 了解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b. 分析人类活动与水资源过度开发之间的关系。

c. 探讨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b. 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实例及影响c. 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的措施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实例及影响。

b. 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的措施。

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水资源过度开发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水资源利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析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实例及影响。

3) 讨论:分组讨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的措施。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水资源过度开发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小组汇报,同学提问,小组给以解答。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我们向环境索取食物、衣服、水和其他生存所必须的物质,
人类的活动也极大地影响着环境。本节是有关环境破坏的一些资料,请同学们分析
总体要求:1.“统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2、对森林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洪水、干旱、泥石流、土地肥力下降和荒漠化等。
3、我国森林保护的措施与现状:森林覆盖率持续恢复,但绝对值低,乱砍滥伐形势仍很严峻。
黄色的天空
1、干旱少雨、强风、植被破坏、工地道路扬尘等共同构成了沙尘暴的元凶。
2、沙尘暴使空气浑浊,疾病人数增加,影响交通,刮走农田沃土、沙漠化加剧,造成作物减产,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投影片和多媒体课件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新授
森林、环境、人类
1、森林对环境的四大功劳: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生物栖所…还有很多潜在和间接的经济价值。
太湖水环境问题汇报
1、太湖水污染的原理:富营养化。主要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以及垃圾等固体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方式主要是:藻类增殖、水体缺氧,鱼虾死亡、恶性循环。
2、措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居民生活污水,关闭污染严重的工厂或强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人民教育、节约资源、减少垃圾。
根据书中的提示分组收集资料,每组负责一个选题。收集资料时应注意数据的详实,不能推测。

4.7.1.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4.7.1.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自主学习三: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04-105页图片
内容,并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有关问 题: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问题1: 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 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1、森林遭到了严重滥伐后,当地居民的 生存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动植物 的生活将受到什么影响?
1、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说出我国 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2、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举例说明人类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 境,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
自主学习一: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P102-103页内容思考 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结合资料分析完成讨论1、2、3。 2、人口的增长会给生物圈带来什么影响?
问题6
保护鸟类的重要意义是保护我们复杂的 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问题7
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 区呢?建立这些自然 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什么?
迅速蔓延开来的薇甘菊
美丽的杀手--地中海实蝇
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
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
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
1.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 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 A.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 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2.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 A. 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 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 必要的地区可以营 造 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C
A
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 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治理太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生产活 动 D. 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

七年级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七年级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不仅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还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造成威胁。

以下是一些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一,森林破坏。

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伐森林用于伐木、建筑、制造家具等等。

大量森林的破坏导致了林地的减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树木的砍伐不仅减少了森林的面积,还削弱了树木吸取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的现象。

第二,水体污染。

人类活动引起了大量废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污染。

污染的水体不仅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威胁,也会对附近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水体污染也会影响到地下水资源质量,使得饮用水的安全受到威胁。

第三,空气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和有毒气体,例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导致了大气的污染。

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还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第四,生态系统破坏。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体现。

例如,过度捕捞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使得很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面临灭绝的风险。

此外,过量采矿、湿地开垦、石油开采等活动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第五,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人类活动引起了大量物种的灭绝和栖息地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例如,森林破坏导致了很多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从而无法生存。

这对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森林破坏,鼓励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控制工业和农业的废水排放,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减少空气污染的产生,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最后,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

总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才能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课件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课件

水葫芦
食人鱼
外来物种入侵
“加拿大一枝黄花” 原产北美,上世纪30年代作为观 赏植物引进“落户”上海、南京一带,后逸生野外。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野性十足的“霸王草”, 它具有极强的繁殖和快速侵占力,压制其它植物的生 长,破坏生态,蚕食肥力,其花粉致人过敏,危害人 畜健康。 “加拿大一枝黄花”通过根和种子两种方式繁殖, 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三年就能迅速成片,其生长区 里的其他作物、杂草就会被消亡。在上海它蔓延后, 已导致上海地区30多种土著植物物种的消亡,严重影 响原有植被,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讨论:除了用网捕杀以外,有些人还用哪些 手段残害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 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 是,现在部分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一部分 湖水变臭,鱼虾也无法生存了。请你分析一下造 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 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 原貌?
四、自觉遵守
我们也要自觉遵守这些倡议,从我做起 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生物圈。
敲响生物入侵的警钟: /chinese/zhuanti/25 3534.htm
中国生物入侵调查: /focus/shengwuruqin/i ndex.shtml
“断子绝孙”非法渔具--“迷魂阵” “迷魂阵”的网孔很密,随着湖水的潮张 潮落,小鱼游进去以后,再也出不来了。
想一想,面对这些 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 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作 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
要求呢?
二、畅想未来
设想一下,未来的生态环境会有怎样的 变化?
三、提出倡议
想一想,人们应该怎样来保护生态环境, 向大家提出倡议吧!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导学案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导学案
(2)请分别为上面的漫画拟一个主题。
(3)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有人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犹如我们与自己影子的关系,请你就该比喻发表自己的看法。
八、检查学案
九、教学反思
一、课前测评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2、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跟踪训练(5分)
1.生物圈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是大风挟带大量沙土和干土而使空气浑浊、天色昏暗的现象。
3、请你认真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生物圈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洮南市第八中学七年生物(下册)导学案编制:赵东岩审核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课型
自学验收
五、导学内容:
【自主探究】1.人类活动已使许多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你完成下图,总结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
2.虽然人们只曾经在陆地上一小部分地区施用过农药DDT,但是,远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A. DDT的挥发性极强;B.这些南极企鹅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答:[]
3.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景观中,生态环境最差的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C.风劲百草折,沙埋树梢平;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答:[]
4.列举你知道的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填在下图中。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任、环境保护专 家 托尔巴博士
巩 固 练 习
下面左边所列的做法中,哪些有益于生 态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环境?请你判断, 并用线段分别与右边的项目相连。 改 善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
要致富,砍大树
绿化荒山,鸟语花香 围湖造田,围海造田 毁林开荒种粮食 用电网捕鱼,能把大小鱼都捕到 挖尽甘草和黄莲,用作中药好治病 建立自然保护区
昔 日 太 湖
今 日 太 湖
生命要素的污染——大气污染 生命源泉的污染——水污染 大气降水在变酸——酸雨的污染 不毛之地在扩展——土地沙漠化 人类益友在减少——生物资源衰退 隐形杀手在肆虐——噪声污染 慢性中毒在持续——农药污染 地球环境在变暖——温室效应 人类母亲的呼救——土壤污染 健康大敌的侵犯——食品污染 致癌射线在传播——放射性污染 地球保护伞在变薄——臭氧层被破坏
分 析 人 类 活 动 破 坏 生 态 环 境 的 实 例
黄 果 树 瀑 布
桂 林 山 水
西双版纳
九 寨 沟
沙尘暴
罪 恶 的 偷 伐
小 鸟 何 辜
污 染 的 太 湖
分析讨论
1、森林遭到了严重滥伐后,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将 会发生哪些变化? 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防风固沙、涵养水 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物和美化环 境等作用。另外森林还能吸收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 质、监测大气污染、驱菌和杀菌、消减噪声的作用。 以上所述是森林发挥的生态效益,这是无法用金钱 衡量的,森林还有着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地 球 在 哭 泣
雨林被毁, 物种灭绝
飞机噪声污染
飞机喷洒农药污染
视频资料
谋士在行动 面对人类的种种破坏,大自然已向人类发出了 黄牌警告,警钟为谁而鸣?为你、为我、为他、为 大家…面对地球——母亲的呼救,你们有何行动? 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中,我 们应该怎样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

能力目标1.通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

2.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判断是非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教学重点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正、反两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组风光秀美、景物宜人的风景资料,如九寨沟、广西桂林、西双版纳等等,让学生感受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学生:列举一些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正面影响的实例。

如:植树造林、生态农业、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等。

师生:共同分析正面影响实例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所引起的积极作用。

教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这般美好吗?学生:不是的,有的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尤其是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影响。

[讲授新课]一、分析讨论,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列举一下。

学生:纷纷发言。

所列事例很多,涉及面很广。

教师:展示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如荒芜的草原,西北挖掘甘草后的遍地是坑的土地,黑水淤泥的河流,海鸟被石油包裹的惨景等等,重点集中在课本112页的四幅图片上。

学生:看到这些景象,感到震惊,不可理解。

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环境呢?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教师:大家现在按小组展开讨论,思考课本中所列问题。

也可以就其他资料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和交流,寻找答案。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学生甲:森林遭到破坏后,当地的风沙会加大,空气质量会下降,氧气含量会减少,空气会变得越来越干燥。

而且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会造成水土流失,动物也无处藏身了。

当地的景观也会变成荒山秃林了。

教师:回答得很好。

这位同学所说的正是森林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另外,森林还能吸收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

监测大气污染,驱菌和杀菌,消减噪声。

以上所述是森林发挥的生态效益,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森林还有着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投影以下资料:森林究竟能为人类提供多少财富?根据科学家估计的数据,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

1公顷森林能有效蓄涵9855吨水。

按你当地用水的价格,它的价值是__________元。

1公顷森林防止土壤流失量为244.2立方米,按固土的费用1立方米为10元计算,它的价值是__________元。

森林在坡地、水库、道路、沟渠及江河沿岸有防止土石崩塌、护岸的作用,1公顷森林可防崩7.5立方米,若工程维护费用1立方米为20元,则它的价值是__________元。

学生:进行计算,感叹森林的价值真大。

学生乙:沙尘暴的产生,与人类乱砍滥伐森林,在草原上过度放牧牛羊,毁灭性的挖掘甘草、发菜等行为有关。

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沙尘暴来的时候,天是黄的,到处漂浮着沙粒,能见度很低,人都无法睁眼,也无法出门,飞机不能正常航行,其他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

看来沙尘暴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学生丙:有的人用枪打鸟,也有的人用药毒鸟,还有人捣鸟蛋、抓小鸟、毁坏鸟窝。

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许多种害虫会增加,农作物和树木会被害虫吃掉,风景区会见不到鸟儿美丽的羽毛,听不到鸟儿委婉动听的歌声。

还有,食物链会被破坏,生物圈也会受到影响。

这些人完全为了金钱个人私利或满足口福而去杀害鸟类。

他们根本没有为大家想,没有为将来想,只为了贪图眼前利益,真是鼠目寸光。

教师:回答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

学生丁:太湖现在不美了,看不到清澈的湖水和水中的鱼虾了。

因为湖面被很多的蓝藻覆盖住了,湖水也变臭了,鱼虾都无法生存了。

据一些资料上说,是因为人们向太湖里排放了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比如造纸厂的废水,还有农田里的化肥也流入太湖造成的。

教师:太湖出现的这种现象叫“水华”,也叫水花、藻花,是湖泊、池塘等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

主要是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所致。

流入湖里的污水、废水中的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成含氮、含磷的无机盐,为蓝藻生长提供营养。

蓝藻大量发生时,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层,并释放出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鱼虾等动物。

蓝藻和水生动物死亡后,会被微生物分解,从而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导致水体产生恶臭。

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海里,就叫“赤潮”。

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学生丁:如果我是当地的负责人,我首先要制定一个禁止向太湖排放污水的规定,然后再把湖里的藻类清除掉,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学生戊:我要是负责人,我就想办法把排到太湖里的水进行科学处理。

比如,净化生活污水,工厂必须有净化废水的设备,达到标准后才能向太湖排水。

学生己:你们只管制定规章制度,他们要是不执行怎么办?如果是我,我就专门检查这些工厂按规定执行了没有?违反规定的要重罚,让他知道破坏环境是要付出代价的。

教师:同学们争论得很激烈,各有各的想法,但大家都是为了太湖能够真正美起来。

希望在不长的时间里,我们到太湖旅游时能看到清澈秀美的太湖水。

二、明辨是非,增强保护生物圈的责任感教师:请同学们对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作出评价。

学生:义愤填膺,纷纷指责这些人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不负责任的,只贪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这样下去,会把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毁灭的。

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呢?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学生:我们应该有所作为,要敢于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积极检举揭发,并耐心说服教育。

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为改善环境献计献策。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肩负起保护生物圈的责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关注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干扰和破坏是触目惊心的,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动、植物的生活,也使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

这样的后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保护生物圈的行列中去。

[巩固练习]1.下面左边所列的做法中,哪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环境?请你判断,并用线段分别与右边的项目相连。

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要致富,大砍树绿化荒山,鸟语花香能改善生态环境围湖造田,围海造田毁林开荒种粮食用电网捕鱼,能把大鱼小鱼都捕到挖尽甘草和黄连,用作中药好治病会破坏生态环境看到毒蛇就打死建立自然保护区在春夏之交的鱼类繁殖期,我国沿海实行“休渔”(禁止捕鱼)答案:略2.当你发现有人滥杀青蛙、偷猎鸟类,或者知道有人盗伐林木时,你觉得最好是()A.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继续这么做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C.将这些人抓住,扭送公安局惩处D.告诉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根据所学习的知识,你还能做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向当地群众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道理[布置作业]阅读课本113页的“生物入侵及其危害”,进行分析讨论:1.保护野生生物和警惕生物入侵相矛盾吗?2.野生生物对生态环境以及对人类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吗?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野生生物的价值?●板书设计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一、分析讨论,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二、明辨是非,增强保护生物圈的责任感●活动与探究你生活的社区或乡镇有哪些破坏生态的实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改变这些现状?●备课资料一、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森林不仅能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业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

森林的生态效益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大气、产生氧气、保持生物多样性、保健游憩等多个方面。

这些生态效益的大小,是评价森林资源价值的重要指标。

据前苏联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资料,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释放氧气10.7 t,吸收二氧化碳13 t,吸收二氧化碳13 t,从大气中吸收尘埃35 t,并且能分泌大量抗生素,使林内空气的含菌量大大低于无林地。

按当时的价格计算,每公顷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可折合1640卢布,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值可占森林总效益的3/4,而木材产值仅占1/4。

日本对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效益也作出了经济评价。

据估算,全日本森林涵养水源量为2.3×1012 t,按建水库的费用来折算,得出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使社会受益的经济价值为16100亿日元。

1978年,日本全国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值为231300亿日元,超过全年国家总预算的金额。

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占森林总效益的96%,而木材产值仅占4%。

我国有关森林效益的调查和测算表明,云南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占森林总效益的93%,而木材产值仅占7%。

还有一些国家进行了类似的评估测算。

芬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为530亿马克,木材产值为170亿马克,分别占森林总效益的76%和24%。

美国的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和木材产值分别占森林总效益的90%和10%。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森林资源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巨大的生态效益,其次才是提供木材等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产品。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是对立的,生态效益从长期和全局影响来看也必然会转化为经济效益,问题是这种生态效益尚未在经济活动部门的核算中体现出来,未能在市场上表现为价值的形式,人们由于无偿享用而不知珍惜。

过于追求短期的、局部的、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乱砍滥伐,必然导致森林资源枯竭,生态效益大受损害,直接经济效益也难以为继。

因此,林业部门应当将森林的保护和增殖作为主要目标,走“采育结合,育重于采”的道路,以便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0.128 hm2,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人均占有森林蓄积9.07 m3。

这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很大的。

例如,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为9.32 hm2,人均森林蓄积为867.92 m3;巴西人均森林面积为3.67 hm2,人均森林蓄积为388.60 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