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生物教案)

一、森林砍伐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1. 教学目标:a. 了解森林砍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b. 分析人类活动与森林砍伐之间的关系。
c. 探讨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b. 森林砍伐的实例及影响c. 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措施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森林砍伐的实例及影响。
b. 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森林砍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分析森林砍伐的实例及影响。
3) 讨论:分组讨论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森林砍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总结:强调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a. 调查周边森林资源利用状况,提出保护建议。
二、水资源过度开发与生态系统失衡1. 教学目标:a. 了解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b. 分析人类活动与水资源过度开发之间的关系。
c. 探讨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b. 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实例及影响c. 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的措施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实例及影响。
b. 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的措施。
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水资源过度开发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水资源利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析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实例及影响。
3) 讨论:分组讨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的措施。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水资源过度开发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不仅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还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造成威胁。
以下是一些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一,森林破坏。
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伐森林用于伐木、建筑、制造家具等等。
大量森林的破坏导致了林地的减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树木的砍伐不仅减少了森林的面积,还削弱了树木吸取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的现象。
第二,水体污染。
人类活动引起了大量废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污染。
污染的水体不仅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威胁,也会对附近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水体污染也会影响到地下水资源质量,使得饮用水的安全受到威胁。
第三,空气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和有毒气体,例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导致了大气的污染。
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还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第四,生态系统破坏。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体现。
例如,过度捕捞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使得很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面临灭绝的风险。
此外,过量采矿、湿地开垦、石油开采等活动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第五,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人类活动引起了大量物种的灭绝和栖息地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例如,森林破坏导致了很多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从而无法生存。
这对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森林破坏,鼓励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控制工业和农业的废水排放,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减少空气污染的产生,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最后,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
总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才能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 晚 育,少生 优生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晚婚: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 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 2—3年结婚。
晚育: 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 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 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出生 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造成动物种类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因食物链缺 损造成虫害、鼠患等。
问题5: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 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保护野生鸟类,珍爱生命;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共同的生存环境。
问题6: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 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年份/ 人口/ 公元 亿
2
0.55 1959 6.72
740 0.48 1969 8.07
1578 0.60 1979 9.75
1764 2.00 1989 11.27
1849 4.10 1999 12.58
1949 5.42 2009 13.35
1、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国人口数量增长 明显加快?请试着分析可能的原因。
4、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 省西南部。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主要有:
① 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 ②保护某些珍贵动物资源。
③保护珍稀孑遗植物及特有植被类型。 ④保护自然风景 ⑤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地貌类型 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
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体会、或者感触吧!
沙尘暴的形成必备的条件中要有沙 源和 要有强冷空气即大风这两点, 都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人类破坏植 被的行为(如滥砍乱伐,过度放牧, 过度垦荒等)造成土地沙化;工业 化生产,使大气结构发生变化,变 得不稳定导致气候异常形成大风等 恶劣天气。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乱砍乱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
由于植被被破坏,动物得以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动物将迁居或死亡。
乱不滥杀受利益的驱使,许多人对野生动物大肆捕杀,导致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虫害,危害农作物等一系列生态危机。
植物入侵生物入侵指的是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生物入侵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并且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频繁交往而迅速传播开来。
一百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
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流窜到了荒野。
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
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
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叫作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适宜条件下迅速蔓延开来。
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
这些入侵者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应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目前,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森林害虫的入侵,每年危害我国森林的面积达1 50万公顷。
豚草、薇甘菊、紫茎泽兰、飞机草、大米草、水葫芦等恶性杂草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大肆蔓延,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一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 .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被写“到此一游”事件风波未平,在6月3日大河报又报道,在临颍县南街村热带植物园,一小片竹林内,竟有几万个游人竹上刻名,留言“到此一游”;龙舌兰几乎每片叶子上都刻满了名字(如右图)园内大量珍稀树木花草,都被密密麻麻的刻字“刻死”。
人类的这些不和谐的行为与所倡导的“爱护环境、美化家园”发生了严重的碰撞,根据所学知识判定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A.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B.加快研究快速降解塑料用品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C.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D.使用含氟牙膏、多用一次性产品有益于提高生活质量【答案】D【解析】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这样可以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A正确。
目前广泛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薄膜和塑料袋等,这些使用后的废弃塑料膜,自然降解速度很慢,甚至长达几十年,因此加快研究快速降解塑料用品的方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B正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都是依赖生物圈,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必须加以保护,否则人类就没有生存空间,选项C说法正确。
含氟牙膏能造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赤潮、水华现象,所以应推广使用不含氟牙膏;如果是一次性筷子、餐盒等产品,会砍伐大量的树木,如果是一次性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不是绿色消费,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环境的保护,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2.人类大量使用含氟里昂的冰箱和空调等,可导致 ( )A.臭氧层被破坏B.温室效应C.癌症D.酸雨【答案】A【解析】氟利昂常被选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A、臭氧层位于大气层的上层,容易被氟利昂分解释放的氯原子所破坏.该项符合题意.B、温室效应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氟利昂挥发到大气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该项不符合题意.C、癌症是由于人的免疫异常引起的,与使用氟利昂关系不大.该项不符合题意.D、酸雨是由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造成的;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如果遇到降水,二氧化硫就溶解在水中,成为酸雨.该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3.①罪恶的砍伐 a.江河湖水水质恶化②随意倒污水 b.森林减少③滥捕鸟类 c.森林.农田.草原发生病虫害④草原过度放牧 d.沙尘暴.草原沙化【答案】1--B;2--A;3--C;4--D【解析】罪恶的砍伐,会导致森林减少 ;随意倒污水,会导致江河湖水水质恶化;滥捕鸟类,易引起森林.农田.草原发生病虫害;草原过度放牧 ,破坏植被,会出现沙尘暴.草原沙化。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你认为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有哪些积极的 意义?
•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得 到提高。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 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 2、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 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 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 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 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 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 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红树 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 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 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 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红树林退化得原因是什么
• 红树林退化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气候影响、 人类的活动等等。
• 人们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围海建房破坏 海滩,这些都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 影响,那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体 现在那些方面呢?
一、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 (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 1、三北防护林又称修造绿色万里长城活动。1979 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 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 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规划范围包括新疆、 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和东北三 省的西部共324个县(旗),农村人口4400万,总 面积39亿亩。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 建筑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千米,南北宽 560-1460千米,总面积406.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 面积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关于生态环境的事例

关于生态环境的事例
以下是一些关于生态环境的事例:
1.亚马逊雨林破坏:过度伐木和采矿活动导致亚马逊雨林遭受破坏,生态环境遭受严重威胁。
2.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如暴雨、干旱、洪水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3.海洋污染:塑料垃圾等污染物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造成破坏,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4.物种灭绝:人类活动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受损失。
5.土地沙漠化:过度放牧、采矿和土地利用不当导致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这些事例表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地球家园,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动物失去栖息地。
2、近些年来, 我国不少地区沙尘 暴的危害越来越严 重。分析一下沙尘 暴的起因中哪些是 与人类活动有关的?
这将会产生怎样
的后果?
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草原 被过度放牧。 沙尘暴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3、除了用网捕 杀以外,有些人 还用哪些手段残 害鸟类? 如果鸟类日益减 少,自然环境将 会发生哪些变化?
紫茎泽兰
水葫芦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有 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 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为环保做十件事
1、使用布袋 2、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3、不乱扔垃圾 4、不随地吐痰 5、不随意打鸟 6、不攀折花木 7、随手关闭水龙头 8、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9、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10、双面使用纸张
这些人为什么要 这样做呢?
害虫会增加。 人们为了一点眼前的蝇头 小利。
4、“太湖美,太湖 美,美就美在太湖 水”。但是,现在部 分湖区里滋生大量的 蓝藻,一部分变臭, 鱼虾也无法生存了。 请你分析一下造成这 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负 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 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 原貌?
2. 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B ) A. 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 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 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 林,解决烧柴问题
3. 下列哪些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水体富营养化 D. 生物多样性破坏
C
4. 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 ) A.容易发生水俣病 B.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C.容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 D.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蓝天明澈(海南) 树木葱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人类活动已使许多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你完成下图,总结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
2.虽然人们只曾经在陆地上一小部分地区施用过农药DDT,但是,远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
这种现象说明:
A. DDT的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企鹅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答:[]
3.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景观中,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风劲百草折,沙埋树梢平;
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
4.列举你知道的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填在下图中。
5.“让残酷的现实不要成为未来”是你我共同的心愿。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你打算用怎样的行动保护身边的环境呢?
探究乐园
1.在今天被人们称作“千里无人烟,干燥无水源”的罗布泊地区,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史学家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的文明国度——楼兰古国。
而今,楼兰古国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只有用歌曲寄托哀思,不断呼喊“楼兰姑娘你在何方?”
(1)请你推测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
(2)谈一谈这一实例对你有何启示。
2.请你认真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生物圈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2)请分别为上面的漫画拟一个主题。
(3)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有人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犹如我们与自己影子的关系,请你就该比喻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堂延伸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改善生活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对地球的水资源造成日益严重的破坏。
请你阅读下面的资料,并思考问题。
松花江——哈尔滨的母亲河,多少年来,她滋润着肥沃的黑土地,静静地流淌着、养育着两岸无数的儿女。
然而,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两岸许多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松花江,使不同河段的江水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资料表明,沿江30多个排污口,每年将大约3亿吨污水排入松花江,使沿岸城市人民赖以生存的水源越来越不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据调查,松花江干流已没有Ⅰ类和Ⅱ类水质的江段,达到Ⅲ类水质的江段在丰水期也只占30%、枯水期只有11%,平水期内有13.8%江段的江水水质属于Ⅴ类水质,绝大部分江段水质是Ⅳ类,已不符合食品及制药等诸多行业的工业用水要求,更不适宜饮用。
目前,松花江的污染程度仅次于海河和辽河,排在全国的第三位。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约100吨苯类物质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这给松花江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1)你们当地的水域环境是否也有类似的污染情况?
(2)有人说:“地球上最后一滴清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3)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国家采取了哪些政策?请查阅资料列出一些在当地可采取的可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