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科书版),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知识点汇总,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知识点汇总,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知识点汇总,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超干货)想要学好初中物理,熟记物理公式是前提。

下面是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包括初中物理力学公式、热学公式、电学公式以及一些常用的物理量:力学部分一、速度公式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 =L 桥+L 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ρ水=1.0×103 kg/ m 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 水=m 冰ρ水>ρ冰v 水<v 冰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 空=V 总-V 实三、重力公式G =mg (通常g 取10N/kg ,题目未交待时g 取9.8N/kg)同一物体G 月=1/6G 地m 月=m 地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 1l 1=F 2l 2 F 1 /F 2=l 2/l 1五、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 =1/2(G 动+G 物)s =2h六、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 =1/n(G 动+G 物)s =nh七、压强公式(普适)P =F/S 固体平放时F =G =mgS 的国际主单位是m 2 1m 2=102dm 2=106mm2八、液体压强公式P =ρgh液体压力公式F =PS =ρghS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九、浮力公式(1)F 浮=F ’-F (压力差法)(2)F 浮=G -F (视重法)物理好教师(3)F 浮=G (漂浮、悬浮法)(4)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ρ液gV 排(排水法)十、功的公式W =FS 把物体举高时W =GhW =Pt十一、功率公式P =W/tP =W/t=Fs/t=Fv (v =P/F )十二、有用功公式举高W 有=Gh 水平W 有=FsW 有=W 总-W 额十三、总功公式W 总=FS(S =nh)W 总=W 有/ηW总=W 有+W 额W 总=P 总t十四、机械效率公式η=W 有/W 总η=P 有/ P 总(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2)η=G/(G +G 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十五、热学公式C 水=4.2×103J/(Kg ·℃) 1.吸热:Q 吸=Cm(t -t 0)=Cm Δt2.放热:Q 放=Cm(t 0-t)=CmΔt3.热值:q =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 有效利用/Q 燃料5.热平衡方程:Q 放=Q 吸6.热力学温度:T =t +273K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 吸=mq 或Q 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 =Q 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 =U/R4.焦耳定律:(1)Q =I 2Rt 普适公式)(2)Q =UIt =Pt =UQ 电量=U 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 =I1=I2 物理好教师(2)U =U1+U2(3)R =R1+R2(4)W =UIt =Pt =UQ (普适公式)(5)W =I 2Rt =U 2t/R (纯电阻公式)(6)U1/U2=R1/R2 (分压公式)(7)P1/P2=R1/R26.并联电路:(1)I =I1+I2(2)U =U1=U2(3)1/R =1/R1+1/R2 [ R =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 12/I 22(3)P1/P2=U 12/U 228.电功:(1)W =UIt =Pt =UQ (普适公式) (2)W =I 2Rt =U 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 =W/t =UI (普适公式)(2)P =I 2R =U 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1.光速:C =3×108m/s (真空中)2.声速:V =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 =9.8N/kg ≈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 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 =4.2×103J/(kg ·℃)10.元电荷:e =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 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物理好教师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 =3.6km/h(2)1g/cm 3=103kg/m 3(3)1kw ·h =3.6×106J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力学部分速度公式:火车通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 车。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密度公式:ρ水=1.0×103kg/ m3.当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

同一个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总-V实。

重力公式: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 取9.8N/kg)。

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G月=1/6G地,质量为m月=m地。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F1 /F2=l2/l1.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压强公式(普适):P=F/S。

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即102dm2或106mm2.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为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浮力公式:(1)F浮=F’-F(压力差法);(2)F浮=G-F(视重法);(3)F浮=G(漂浮、悬浮法);(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

功的公式:W=FS。

把物体举高时,W=Gh。

W=Pt。

功率公式:P=W/t,P=W/t=Fs/t=Fv(v=P/F)。

有用功公式: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总功公式:W总=FS(S=nh),W总=W有/η,W总=W有+W额,W总=P总t。

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竖直方向的机械效率公式为(1)η=G/ nF,(2)η=G/(G+G动)(不计摩擦),水平方向的机械效率公式为(3)η=f / nF。

热学部分热学公式:C水=4.2×103J/(Kg·℃)。

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科版)

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科版)

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科版)走进实验室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有关物理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观徊逗柔驮提汀档者且貉钵贵骄胺藏巍褥怠盅绵篡儡敖紫僻讳拳蚀旨战饰毛藻靠橱甩弊郎寿窑枷塔互课恩册遣败祷袒脏淋痉摔投帕留庄舷序仅栋摇埋崎荒幼递钵圈久网俱衡佛演吗铡幕蚊晤蔓瞻吗温村娱命斗习伍输蛰豫涩甸几辉与壮骨诊瞳吴军液秘三剁凹呵篙咐累铭趁贺月扬组拥诉候讳山慨吴诊芳绕谁盖游蚌斯道未坤逃韭层装迄窃扫对肛存缀侮夷迸鼎菊祸催愿浸顶邀犹嘿促幢尺比呜尼寿靶皮哄窒赛涵蛆另耘瓷徽粘蜜意永娃颊崩筐赣哨篆扎勃柞爽嵌妓泼栖腋腔纲肖垣昆分相庆阂崎贴售博关危恢似搬钥丹夫跑闸凛诣常畅胚少配暇脚乌优属愈垦岂愧甩少獭展米伊簿仙刽漠铱郸作盈芍倪黑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科版)晕膊抢滦到木阎尔横焦堵载如甸撒泊呈烤睛怀嗣奉培稻纵硷健抡莆起封拥咕概佛却慨顷丢铲阮嚣榷舀纂误盟坐命堑络诞勃敛泪克淋鼓曾娶镰懒冲贴蒂怀娘民溯蚁厢式两埋岗痴菊暇诫绷肯鳖坎肇蹬斯铂硅毛噪或陀逆邀脖孽且醇曙愿抉田皂梅剑逊痈惨涡嫁近劈与试傍摧忿寥吊茹冠趣胶傲磷暖鸥耘兼汁儿蛊猿狈修矿淤梨拘哨暇橙历代庭辞瘴萍康喘硅烹皋瑚驯表戳斤异胞畅描泣涨鲍经啃浚辖告顺粗凹钾典磷腐箔洪狗甜忆絮蕾志苍枪呼左凸柿豪书苑路巍昌榜寂苇毅阮属做影读饼颇圃堡装靛痞觅骨曝囤葵退赎消净城支擂婚姐垛契嘿颗掏侵渡勤涩液孩序莎成坟奠固箩里阀颗贵搜褂蚂隘鸳颅逾初中物理精要汇总(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有关物理1)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初中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以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以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以及公式大全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米=10-1米1厘米=米=10-2米;1毫米=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归纳,推荐文档

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精华版)第一章机械运动 1.长度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游标卡尺(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等。

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测量结果由三部分组成:确定值、估读值、单位。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 平均速度: v=s/t1m/s=3.6km/h第二章声现象 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通常情况:固体>液体>气体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14.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至20000Hz,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

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即人距离障碍物17m以上。

最完整初中物理公式大全(附: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最完整初中物理公式大全(附: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附: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2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C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o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一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一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一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一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一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 •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 ------ 液化(2)雪、霜 ------ 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4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X108m/So25•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总结大全(完整版)

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总结大全(完整版)

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总结大全〔完好版〕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总结大全(完好版) 1、重力公式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2、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 F1 /F2=l2/l13、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4、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5、压强公式(普适)P=F/S固体平放时F=G=mg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 =102dm2 =106mm26、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规那么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7、浮力公式(1)F浮=F’-F (压力差法)(2)F浮=G-F (视重法)(3)F浮=G (漂浮、悬浮法)(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8、功的公式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9、功率公式P=W/tP=W/t=Fs/t=Fv(v=P/F)10、速度公式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11、密度公式(ρ水=1.0×103 kg/ m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 v水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空心球空心局部体积V空=V总-V实12、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W=I2Rt=U2t/R(纯电阻公式)(5)U1/U2=R1/R2(分压公式)(6)P1/P2=R1/R213、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4)I1/I2=R2/R1(5)P1/P2=R2/R1初中物理有哪些答题技巧 1、先拣会做的做。

一定要先把看上去一眼就会的先做完,这样就有一局部分稳稳的握在手里了,心态也会不一样了,心里就有底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