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

合集下载

24节气歌顺口溜如何快速记忆24节气

24节气歌顺口溜如何快速记忆24节气

24节气歌顺口溜如何快速记忆24节气24节气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分节,每个节气都与特定的气候和农事活动相关。

要快速记忆24节气,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顺口溜来帮助记忆。

以下是一些例子:1."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连,立夏小满芒种来,夏至小暑大暑炎。

立秋处暑白露寒,秋分寒露霜降欢,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雨水临。

2."一二三,立春、雨水寒食灌溉幼苗。

四五六,谷雨、立夏小满长大豆。

七八九,芒种、夏至热销马铃薯。

十十一,小暑、大暑要打谷。

十二十三,处暑白露待播撒。

二十四,秋分霜降晾晒席。

二五二六,立冬、小雪冬至杀鸡鸭。

二七二八,小寒大寒雨水埋地粉。

3."正月立春阳光普,二月雨水田地湿。

三月惊蛰万物苏,四月清明快乐借。

五月立夏热如火,六月小满他酷暑。

七月大暑人热瘦,八月处暑立秋钟。

九月白露快进秋,十月寒露傍晚凉。

十一月霜降万物带,十二冬至寒气来。

加一日小寒,再加一日大寒忙。

4."一月立春,阳光温暖到处寻。

二月雨水,田地湿漉漉,温差大。

三月惊蛰到,腊梅破土初呈色。

四月清明悠悠地,借此多做点干活。

五月立夏热如火,补偿上个月的一硕果。

六月小满到,温度骤然上升紧。

七月大暑真辛苦,要时刻保持清凉度。

八月处暑又进入,秋天离我们越来越近。

九月白露收夏热,秋意渐浓伴凉意。

十月寒露万物露,人们衣裳渐加厚。

十一月霜降到,大地冷意不断增。

十二冬至寒气来,人们多穿棉不怕。

这些顺口溜通过韵律和押韵的方式,简单明了地概述了每个节气的特点和气候状况,有助于快速记忆。

同时,可以结合起居习惯、农事活动等实际情境来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另外,可以借助图表、图片等可视化工具辅助记忆。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顺口溜大全

二十四节气顺口溜大全

二十四节气顺口溜
二十四节气记忆口诀:
口诀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口诀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口诀三: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口诀四: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
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
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24节气顺口溜快速记忆口诀

24节气顺口溜快速记忆口诀

24节气顺口溜快速记忆口诀24节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跟随着中国人民走过四季,记录天地间的轮回变化。

然而,对于心智不太敏捷的人们来说,记忆24节气的名称和日期似乎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24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我编制了一份快速记忆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夏秋冬四个季,立春雨水惊蛰风;清明谷雨立夏冷,芒种夏至小暑热;大暑立秋处暑寒,白露秋分寒露霜;立冬小雪大雪冬,小寒大寒都同风。

以上是24节气的顺口溜,通过这个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住24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下面我将对这个口诀进行解释,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其中的意思。

首先,我们知道春夏秋冬是四个主要的季节。

而24节气正好分布在这四个季节中。

春天有3个节气,夏天有6个节气,秋天有4个节气,冬天有11个节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记忆口诀。

首先是春天的节气:立春、雨水、惊蛰和春分。

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雨水指的是降雨增多,惊蛰是指春雷开始响起,春分则是昼夜平分。

夏天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

立夏表示夏天正式开始,小满指的是农作物开始丰收,芒种是指麦类作物成熟,夏至是夏天最长的一天,小暑表示炎热天气的开始,而大暑则是暑天的最高峰。

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和秋分。

立秋意味着秋天正式开始,处暑表示炎热天气的结束,白露表示露水开始出现,而秋分则是昼夜平分。

最后是冬天的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立冬意味着冬天正式开始,小雪指的是降雪的开始,大雪则是雪量最多的时候,冬至表示冬天最长的一天,小寒表示寒冷天气的开始,而大寒则是寒天的最高峰。

通过这个顺口溜,我们可以快速记住24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不仅如此,这个口诀还让我们对每个节气有了初步的了解。

希望这个顺口溜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和理解24节气,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而言之,记忆24节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容易。

通过编制这个顺口溜,我们可以利用口诀的方式轻松地记住各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24节气顺口溜大全解释

24节气顺口溜大全解释

24节气顺口溜大全解释24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古人对自然现象变化的观察和感知。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宣扬这一文化遗产,我们编写了以下的24节气顺口溜大全,让大家能够轻松地了解和记忆这些节气。

快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寒天。

立春:春回大地气先生,春风送暖昼夜增。

雨水:春雨滋润百花开,润物细声滴滴来。

惊蛰:五脏六腑已苏醒,春雷惊蛰大地青。

春分:昼长夜短春分至,自然平衡白昼夕。

清明:清明时节踏青去,扫墓祭祖感恩情。

谷雨:四月黄莺飞翻得,万物更新生气意。

立夏:立夏田间农活忙,麦秸成堆锄在耕。

小满:田间怒放杜鹃花,五月春风暖花开。

芒种:麦垄拔节有星降,传说中的芒种时。

夏至:夏至一日日最长,夏虫唧唧听虫鸣。

小暑:炎热烈日落山时,小暑到来乐逍遥。

大暑:正午烈日头顶上,大暑天气更热盛。

立秋:秋季开始孟秋时,凉风习习痛快至。

处暑:暑气渐退凉爽来,处暑时节多喜悦。

白露:七月辽阔田野中,白露时节草色浓。

秋分:平分昼夜秋分至,清凉爽朗天地宜。

寒露:寒露一阳初已过,秋意渐浓山水悠。

霜降:寒风渐紧霜降临,野原山林瑟瑟声。

立冬:水还未结山已冻,立冬时节堪忧害。

小雪:小雪飘落洁白天,冬季初雪固然美。

大雪:白雪皑皑满枝头,大雪飘落是景致。

冬至:夜长日短冬至至,北方北极雪花飞。

小寒:寒冷留存冬小寒,人们怀念新年愿。

以上就是24节气顺口溜大全的介绍,希望通过这些简短的诗句,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记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24个节气。

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让我们在每一个节气的到来时,都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美好的时光!。

【语文知识点】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农民谚语

【语文知识点】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农民谚语

【语文知识点】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农民谚语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速记口诀

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速记口诀

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速记口诀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时间计算方式,它准确地划分了
一年四季的变化,并反映了自然界万物生长发育的规律。

为了帮助大
家更好地记住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和名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首顺口溜,让我们来一起速记二十四节气的口诀吧!
立春风吹早,雨雪也未消。

雨水润春苗,鸟语草木憧。

惊蛰春雷响,蛰伏生意忙。

春分分白昼,黑夜也渐长。

清明扫墓仪,花开正好时。

谷雨沐春阳,种子有滋气。

立夏气温热,田里种蚕稀。

小满麦苗壮,五月有金秀。

芒种时播种,麦候成金黄。

夏至阳光强,汗水都掉下。

小暑炎天热,人们皆晒太阳。

大暑热浪袭,室外别久留。

立秋凉风起,暑气悄然消。

处暑真凉爽,秋天已来到。

白露已到来,夜晚多薄凉。

秋分忙晒谷,天空白云高。

寒露添衣裳,秋雨湿万方。

霜降麦成熟,山鹿赶集忙。

立冬寒意浓,天气渐寒冷。

小雪初飘落,大地皆银装。

大雪纷飞舞,世界一片白。

冬至阳光少,短暂白天迟。

小寒寒意重,冬天真寒冷。

大寒鸟归巢,腊月已离终。

这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顺口溜,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
地记住每个节气的顺序和名称。

记住节气的变化,不仅可以增加我们
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悟,还能够引导我们在不同的时节中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让我们一起共同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四季共舞吧!。

24节气顺口溜加解释

24节气顺口溜加解释

二十四节气顺口溜加解释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个月份的节气都有两句,可以再结合节气歌进行记忆,如: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以下是二十四节每个节气的时间和解释:立春(2月3-5日):立春表示春天的开始。

雨水(2月18-20日):表示降雨的开始,雨量逐渐增大。

惊蛰(3月5-7日):春雷乍现,惊醒了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3月20-22日):昼夜平分,白天黑夜时间将近一样。

清明(4月4-6日):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4月19-21日):降水增加,谷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5月5-7日):表示夏季的开始。

小满(5月20-22日):谷物籽粒饱满,但还没有成熟。

芒种(6月5-7日):小麦等有芒的植物成熟,谷黍类植物可以播种。

夏至(6月21-22日):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标志着炎热时节的来临。

小暑(7月6-8日):天气虽热,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大暑(7月22-24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8月7-9日):表示秋季的开始。

处暑(8月22-24日):炎热天气结束,开始趋于凉爽。

白露(9月7-9日):露珠凝结为水滴,发出洁白光芒。

秋分(9月22-24日):这一天昼夜平分,秋季也平分。

寒露(10月8-9日):气候从凉爽向寒冷过渡,水汽将要凝结为霜。

霜降(10月23-24日):天气来越冷,水汽凝结为霜。

立冬(11月7-8日):表示冬季的开始。

小雪(11月22-23日):寒潮来袭,北方地区可能会降小雪或小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农事活动的精准把握。

二十四节气表背诵口诀

二十四节气表背诵口诀

二十四节气表背诵口诀二十四节气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即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

24节气顺口溜一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24节气顺口溜二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24节气顺口溜三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24节气顺口溜四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二十四节气含义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

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

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

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是农历二十四
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
开始了。

雨水节气
雨水是24节[3]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
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
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惊蛰节气
传统上为春季,第三个节气。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
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
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然而真正使冬
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
温度。

春分节气
一年中第四个节气。

这时昼夜平分,即视太阳在黄经上自0°至15°的一
段时间(约15.2天),从每年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
(或5日)结束。

这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5°57′N。

狭义上指春分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0°与赤道交点(升交点)的时刻;即在3月20日(或21日)。

因这个时刻处于春季的中点,这交点也称为春分点。

春分点
和秋分点,合称为二分点。

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特别是沙尘暴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每每
都受到众人的关注,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

清明节气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踏着春天的节奏,4月5日中国又将迎
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谷雨节气
进入公历四月的谷雨节气,跟早春二月时的雨水节气,虽同有一个“雨”字,但在涵义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雨水节气,不见雪花飞舞,静听春雨无声,意
味着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下雨。

而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

不过这谷雨的谷字不
仅指谷子这一种庄稼,而是农作物的总称。

按照二十四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在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
着春将尽,夏将至,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
活动并不消停。

立夏节气
5月5日是农历的立夏。

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故名立夏也。

”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
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
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

小满节气
小满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

”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
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节气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五月节。

言有芒之
谷可播种也。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阳到达黄经7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

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
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夏至节气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此时太阳
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
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
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
到最多的时候。

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
点计算的。

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
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
灾消年丰。

小暑节气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小暑节气,传统上为夏季第五个节气。

即视太阳在黄道
上自黄经105°至120°的一段时间,约15.7天。

小暑前后,我省大部分
地方雷暴天气增多,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短时大风、暴雨相伴
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节气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
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
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
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民间有饮伏茶,
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秋处露秋寒霜降
立秋节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

“秋”
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
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

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
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处暑节气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
至此而止矣。

”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

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
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
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白露节气
白露(white dews)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此时气温开始下降,
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我国古
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说此节
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可见
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秋分节气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时间一般
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

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一是太阳在
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
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
近极昼范围渐大。

寒露节气
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

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
黄经195°时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
凝结也。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
霜了。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
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霜降节气
霜降,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
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
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
我们的影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冬节气
“立冬”节气,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

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

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
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
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

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
要庆祝。

小雪节气
小雪节气,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

11月22或23日为小雪节气。

我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
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此时阳气上升,阴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