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能力考核大纲
全科医师阶段考核内容

全科医师阶段考核内容一、全科医师阶段考核内容(一)医学基础知识考核1. 人体解剖学方面对于各个系统的主要器官位置、结构和功能要进行考查。
比如心血管系统中的心脏,要知道它的四个腔室结构,心房和心室的区别,以及心脏瓣膜的位置和作用。
这部分可能会出一些绘图题,让画出心脏的结构并标注各部分名称,大概占20%的分数。
答案就是准确画出心脏结构并正确标注各部分,解析就是通过对心脏生理功能的理解来记忆结构,因为不同结构有不同的功能,例如二尖瓣防止血液从左心室倒流回左心房等。
2. 生理学知识像人体的内环境稳态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考核可能会涉及到血液的组成成分,pH值的调节机制等。
例如问血液中缓冲物质是如何调节pH值的,这部分占15%的分数。
答案是血液中的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等通过化学反应来中和多余的酸或碱,解析就是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当血液酸性增强时,碳酸氢盐就会与酸反应,反之亦然。
3. 病理学知识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是重点。
比如肿瘤的形成过程,从正常细胞到癌细胞的转化,哪些因素可以诱发这种转化,这部分可能占15%的分数。
答案是列举如遗传因素、环境致癌因子(化学、物理、生物致癌因子)等,解析是这些因素会引起细胞内基因的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形成肿瘤。
(二)临床技能考核1. 诊断技能采集病史是第一步。
要学会与患者有效沟通,询问病情,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这部分可能通过模拟患者的场景来考核,占20%的分数。
答案就是能够全面准确地获取患者的病史信息,解析是只有详细了解病史才能对疾病有初步的判断方向。
2. 体格检查技能正确的检查手法很关键。
像胸部的体格检查,包括视诊(胸廓形状等)、触诊(语颤等)、叩诊(确定肺部的清音、浊音等界限)、听诊(呼吸音等)。
这部分占20%的分数。
答案是按照标准手法进行检查并准确判断结果,解析是不同的肺部疾病会在体格检查中有不同的表现,例如肺炎患者可能会有肺部浊音区增大等。
3. 基本的治疗操作技能例如伤口的清创缝合。
2024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专业实践能力考试模式

2024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专业实践能力考试模式一、引言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全科主治医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提升全科主治医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我们特此推出2024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专业实践能力考试模式。
二、考试模式概述1. 考试内容:2024年的全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将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考核,涵盖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全过程。
2. 考试形式:采用计算机化考试方式,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病例分析等多种题型,全面考察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应用能力。
3. 考试时间:总时长为180分钟,其中基础知识部分90分钟,专业实践能力部分90分钟。
三、考试重点1. 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2. 临床技能操作: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基本技能,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
3. 临床决策制定:在处理复杂病例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诊疗方案。
4.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医患沟通技巧,能够在医疗服务中有效协调各方资源,提供优质服务。
四、备考建议1. 全面复习:按照考试大纲,系统性、全面性地复习专业知识。
2. 实践训练:尽可能多地参与临床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 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调整考试状态,提高应试能力。
五、结语2024年全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模式以培养具有全面专业实践能力的医生为目标,旨在提高我国全科医生的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准备,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优秀的全科主治医师。
全科医生培训结业理论考核大纲

2.本专业 基本理论 知识
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 理、肺结核患者 8.法定传染病报告与处 理
全科医学理念与基本理 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管理规范和工作流 程、患者分类干预要求、考核评估指标等 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报告卡填写;法定传染病处 理方法 全科医生的角色与专业素质要求;全科医生的工作 内容与方式;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与以病人为中心 的照顾原则;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与原则;全科医疗 与其它专科医疗的区别与联系;临床预防的概念与 常用方法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熟悉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掌握
2
大纲一级 大纲二级
大纲三级
1.内科疾病
2. 神经内科疾病 3.急诊科疾病
专业理论 (续)
4.基层医 疗常见疾 病/健康 问题诊疗 及规范管 理
4.外科疾病 5. 妇产科疾病
6.儿科疾病
7.眼科疾病 8. 耳鼻咽喉科疾病 9. 皮肤科疾病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结业理论考核大纲
大纲一级 大纲二级
大纲三级
大纲四级
掌握程度
公共理论
1.医学伦 理学
2.常见行 为与心理 学问题
3.法律法 规
1.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及 其内涵 2.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实 际应用 3.人际沟通和医患交流 的基本原则 4.基层医疗中常见伦理 问题及其应对原则 1.行为医学与心理学的 研究内容 2.人类行为与健康的关 系 3.行为障碍的分类与特 征 4. 应激;常见心身疾病 及其识别 5.常用心理行为干预技 术 6.行为障碍的评估与诊 断方法 1.与全科医疗服务相关 的法律、法规 2.医生的权利与义务 3.病人的基本权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技能考核大纲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技能考核大纲一、基本原则1.本考核大纲参照国家医学教育考试大纲制定,并结合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特点,确定考核内容和标准,用以考核全科医生的临床诊治能力和综合素质。
2.考核应遵循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实行封闭、自由见课和公开听课等方式。
3.本考核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考核内容,是在传统西医临床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基层医疗卫生实践中常见急慢性疾病及常见症状所确定的。
二、考核分类及标准1.临床检查操作:25分(1)基本操作:10分①洗手:1分;②体格检查:4分;③常规检查:2分;④学生自定:3分。
(2)器械操作:5分①基本技能:1分;②冷热灯检查、镜下检查:4分。
(3)实验技能:10分包括生化、免疫检验仪器使用和原理、标本处理及检测室卫生、消毒操作等。
包括实验室检查、放射学检查、超声、细胞学、电生理诊断等。
3.诊断处理:50分①病史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6分;②综合病史,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4分。
(2)体格检查及舒适度评估:5分(3)初步印象及诊断方案:10分①个人思路清晰:3分;②诊断可能性排除与推断:4分;③诊断检查与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3分。
①主要疾病诊治技能:10分;②病人安全与维护:5分;③急救处理:5分;④疾病预防与医学卫生教育:5分。
(5)就医指导:5分①病人就诊及就医渠道指导:2分;②就医行为规范指导:3分。
4.医患沟通:10分(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提示及必要解释:5分(2)提示药物副作用与注意事项:2分(3)建议病人具备保健知识和技能:3分5.信息的获取和管理:25分(1)临床问题和阅读:5分(2)医疗文献检索和阅读:5分(3)临床情况简要、精准叙述能力:5分(4)病案书写规范、内容完整:5分(6)医疗卫生工作的前沿信息及新技术的学习:引导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实行医患双向信息交流:创新医疗卫生工作中的科技应用:5分。
包括IV采血、静脉输液,心电图、B超、常用手术操作、第一次诊治常见急症和慢性病等综合技能;7.综合素质:50分①诚实守信,无造假行为:5分;②工作勤奋、有责任心:5分。
全科医疗和公共卫生技能操作考试大纲

9.肋骨骨折 10.胸膜炎 11.上呼吸道感染 (二)心血管系统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 3.冠心病 4.高血压(诊断处理、社区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 5.心脏瓣膜病 6.结核性心包炎 (三)消化系统 1.胃食管反流炎(病) 2.食管癌 3.胃炎(腹泻) 4.消化性溃疡 5.消化道穿孔 6.胃癌 7.肝硬化、脂肪肝 8.肝癌 9.胆石病、胆道感染 10.急性胰腺炎 11.溃疡性结肠炎 12.肠梗阻 13.结、直肠癌 13.肠结核 15.结核性腹膜炎 16.急性阑尾炎 17.肛管、直肠良性病变 18.腹外疝 19.腹部闭合性损伤 20.肝、脾、肠损伤 21.食物中毒 (四)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 1.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2.肾病综合征 3.尿路感染 掌握 熟悉 掌握 熟悉 掌握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熟悉 掌握
了解 掌握 熟悉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熟悉 了解
掌握
掌握 (二十四)穿、脱隔离衣 (二十七)儿童生长发育测量 五、辅助检查 (一)心电图(心电图机的使用) 1.正常心电图 2.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动过缓 4.房性期前收缩 5.心房颤动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室性期前收缩 8.室性心动过速 9.心室颤动 10.房室传导阻滞 11.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12.左、右心室肥大 13.急性心肌梗死 14,血糖测定(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 (二)X线平片影像诊断 1.正常胸部 2.肺炎 3.浸润型肺结核 4.肺癌 5.心脏增大(二尖瓣型、主动脉型和普大型) 6.气胸 7.胸腔积液 8.正常腹部平片 9.消化道穿孔 10.肠梗阻 11.泌尿系阳性结石 12.长骨骨折 (三)超声诊断 1.肝硬化 2.急性胆囊炎 3.胆囊结石 4.肾结石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熟悉 掌握 熟悉 掌握 熟悉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考试大纲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考试大纲中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和相关知识大纲一、相关能力(约占20%)(一)言语理解考察考生的文字阅读能力(二)逻辑推理考察考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二、专业素养(约占80%)(一)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精气学说3.阴阳学说4.五行学说5.五脏6.六腑7.奇恒之腑8.精、气、血、津液、神9.经络10.病因11.发病12.病机13.防治原则(二)中医诊断学1.绪论2.问诊3.望诊4.望舌5.闻诊6.脉诊7.八纲8.病性辨证9.脏腑辨证10.六经辨证11.卫气营血辨证12.三焦辨证(三)中药学1.药性理论2.中药的配伍3.中药的用药禁忌4.中药的剂量与用法5.解表药6.清热药7.泻下药8.祛风湿药9.化湿药10.利水渗湿药11.温里药12.理气药13.消食药14.驱虫药15.止血药16.活血祛瘀药17.化痰止咳平喘药18.安神药19.平肝息风药20.开窍药21.补虚药22.收涩药23.攻毒杀虫止痒药24.拔毒化腐生肌药(四)方剂学1.总论2.解表剂3.泻下剂4.和解剂5.清热剂6.祛暑剂7.温里剂8.补益剂9.固涩剂10.安神剂12.理气剂13.理血剂14.治风剂15.治燥剂16.祛湿剂17.祛痰剂18.消食剂19.驱虫剂20.涌吐剂(五)针灸学1.针灸学发展概况2.经络系统的组成3.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4.腧穴的分类5.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6.特定穴7.腧穴的定位方法8.手太阴肺经、穴9.手阳明大肠经、穴10.足阳明胃经、穴11.足太阴脾经、穴12.手少阴心经、穴13.手太阳小肠经、穴14.足太阳膀胱经、穴15.足少阴肾经、穴16.手厥阴心包经、穴17.手少阳三焦经、穴18.足少阳胆经、穴19.足厥阴肝经、穴20.督脉经、穴21.任脉经、穴22.奇穴23.毫针刺法24.常用灸法25.拔罐法26.其他针法27.头针、耳针29.头面躯体病证30.内科病证31.妇儿科病证32.皮外骨伤科病33.五官科病证34.急症(六)中医内科1.感冒2.咳嗽3.肺痈4.哮证5.喘证6.肺胀7.肺痨8.痰饮9.自汗、盗汗10.血证11.心悸12.胸痹13.不寐14.厥证15.郁证16.癫狂17.痫证18.胃痛19.噎膈20.呕吐21.呃逆22.泄泻23.痢疾24.腹痛25.便秘26.肋痛27.黄疸28.积聚29.鼓胀30.头痛31.眩晕32.中风33.痉证34.疟疾35.水肿36.淋证37.癃闭38.腰痛39.消渴40.痹证41.痿证42.内伤发热43.虚劳(七)中医外科学1.总论2.疮疡3.乳房疾病4.痈疸5.肛肠6.泌尿男科7.皮肤病8.其它疾病(八)中医妇科学1.绪论2.女性生殖器官3.女性生殖生理4.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5.妇科疾病的诊断6.妇科疾病的治疗7.月经病8.带下病9.妊娠病10.产后病11.妇科杂病第12.计划生育13.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14.妇产科特殊检查与常用诊断技术(九)中医儿科学1.中医儿科发展简史2.小儿生长发育3.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4.四诊概要5.儿科治法概要6.儿童保健7.胎怯8.硬肿症9.胎黄10.感冒11.咳嗽12.肺炎喘嗽13.哮喘14.鹅口疮15.口疮16.泄泻17.厌食18.积滞19.疳证2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1.汗证22.多发性抽搐症23.惊风24.癫痫25.急性肾小球肾炎26.肾病综合征27.尿频28.遗尿29.五迟、五软30.麻疹31.风疹32.猩红热33.水痘34.手足口病35.流行性腮腺炎36.流行性乙型脑炎37.百日咳38.寄生虫病39.夏季热40.紫癜4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十)诊断学基础1.症状学2.问诊3.检体诊断4.实验室诊断5.心电图诊断6.影像诊断7.病历与诊断方法(十一)传染病学1.总论2.病毒性肝炎3.流行性出血热4.艾滋病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伤寒8.细菌性痢疾9.霍乱10.消毒与隔离(十二)内科学1.呼吸系统疾病2.循环系统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4.泌尿系统疾病5.血液系统疾病6.内分泌系统疾病7.急性中毒8.神经系统病(十三)医学伦理学1.医学与医学伦理学2.医学伦理学的规范体系3.医患关系4.医德修养和医德评介5.临床医学研究与医院学道德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生命伦理学的若干问题8.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十四)卫生法规1.卫生法2.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3.执业医师法4.药品管理法5.传染病防治法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7.医疗事故处理条例8.中医药条例9.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卫生行业作风建设临床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和相关知识大纲一、相关能力(约占20%)(一)言语理解考察考生的文字阅读能力(二)逻辑推理考察考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二、专业素养(约占80%)(一)生理学1.细胞的基本功能2.血液3.血液循环4.呼吸5.消化和吸收6.能量代谢和体温7.尿的生成和排出8.神经系统9.内分泌10.生殖(二)生物化学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3.酶4.糖代谢5.氧化磷酸化6.脂肪代谢7.磷脂,胆固醇及血浆脂蛋白代谢8.氨基酸代谢9.核苷酸代谢10.遗传信息的传递11.基因表达调控12.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转导13.癌基因与抑癌基因14.血液生化15.肝胆生化(三)病理学1.细胞与组织的损伤和修复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3.炎症4.肿瘤5.心血管系统疾病6.呼吸系统疾病7.消化系统疾病8.泌尿系统疾病(四)药理学1.药物效应动力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3.胆碱受体激动药4.抗胆碱酯酶药物和胆碱酯酶复活药5.M胆碱能受体阻断药6.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7.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8.局部麻醉药9.镇静催眠药10.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1.抗帕金森病药12.抗精神失常药13镇痛药14.解热镇痛抗炎药15.钙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16.抗心率失常药17.抗慢性功能不全药18.抗心绞痛药19.抗动脉粥样硬化药20.抗高血压药21.利尿药22.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23.组胺受体阻断药24.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25.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26.肾上腺皮质激素27.甲状腺素及抗甲状腺素药28.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29.β-内酰胺类抗生药30.大环内酯类,林可酶素及其它抗生素3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2.四环素类及氯霉素33.人工合成抗菌药物34.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35.抗结核病药36.抗疟疾药37.抗恶性肿瘤药(五)医学微生物1.绪论2.细菌的形态与结构3.细菌的繁殖与代谢4.细菌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5.细菌的遗传与变异6.细菌的致病性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7.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特异防治8.病原性球菌9.肠道杆菌10.弧菌11.厌氧性细菌12.分枝杆菌13.动物疫源菌14.其他病原性细菌15.螺旋体16.立克次体17.衣原体18.支原体19.病原性真菌20.病毒的一般性状21.病毒的感染与免疫22.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23.呼吸道病毒24.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25.肝炎病毒26.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27.疱疹病毒28.逆转录病毒和其他病毒(六)医学免疫学1.绪论2.抗原3.免疫器官4.免疫细胞5.免疫球蛋白6.补体系统7.细胞因子8.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9.免疫应答10.免疫耐受11.免疫应答的调节12.超敏反应13.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4.免疫缺陷病15.肿瘤免疫16.移植免疫17.免疫学防治(七)内科学1.常见症状与体征2.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支气管哮喘5.支气管扩张6.呼吸衰竭7.肺炎8.肺脓肿9.肺结核10.胸腔积液11.心力衰竭12.心率失常13.心跳骤停和心脏性猝死14.高血压1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心脏瓣膜病17.感染性心内膜炎18.心肌疾病19.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20.肝脏疾病21.胰腺疾病22.腹腔结核23.肠道疾病24.上消化道出血25.尿液检查26.肾小球疾病27.泌尿系感染28.肾功能不全29.贫血30.白血病31.淋巴瘤32.出血性疾病33.血细胞数量的改变34.免疫球蛋白增高35.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36.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37.下丘脑-垂体疾病38.甲状腺疾病39.肾上腺疾病40.糖尿病与低血糖症41.风湿性疾病概论42.类风湿性关节炎43.系统性红斑狼疮44.骨关节炎45.中毒46.传染病概论47.病毒感染48.立克次体病49.细菌感染50.钩端螺旋体病51.原虫感染52.蠕虫感染(八)神经病学1.神经病概论2.周围神经病3.脊髓病变4.脑血管疾病5.帕金森病6.癫痫7.偏头痛(九)精神病学1.精神病概论2.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4.精神分裂症5.情感性精神障碍6.神经症7.心理生理障碍(十)外科学1.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2.外科休克3.多系统器官衰竭4.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5.外科营养6.外科感染7创伤和战伤8.烧伤9.肿瘤10.复苏11.乳房疾病12.腹部损伤13.胃、十二指肠疾病14.阑尾炎15.直肠肛管疾病16.颈部疾病17.腹部疝18.急腹症19.肠疾病20.急性化脓性腹膜炎21.周围血管疾病22.肝脏疾病23.门静脉高压症24.胆道疾病25.上消化道大出血26.胰腺疾病27胸部损伤28.脓胸29.肺癌30.食管癌31.原发纵隔肿瘤32.运动系统检查法33.骨折概论34.上肢骨折35.下肢骨折36.脊柱骨盆骨折37.关节脱位38.骨与关节感染39.骨肿瘤40.尿结石41.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42.泌尿系统梗阻43.泌尿系统损伤44.颅内肿瘤45.颅内压增高46.脑疝47.颅内损伤(十一)妇产科学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妊娠生理4.妊娠诊断5.孕期监护及保健6.正常分娩7.正常产褥8.妊娠病理9.高危妊娠10.妊娠合并症11.异常分娩12.分娩期并发症13.异常产褥14.妇科病史及检查15.外阴白带病变16.女性生殖系统炎症17.女性生殖系统肿瘤18.滋养细胞疾病19.月经失调20.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21.不孕症22.计划生育(十二)儿科学1.绪论2.生长发育3.儿童保健4.营养和营养性疾病5.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6.遗传性疾病7.免疫性疾病8.感染性疾病9.结核病10.消化系统疾病11.呼吸系统疾病12.循环系统疾病13.泌尿系统疾病14.小儿造血系统疾病15.神经系统疾病16.内分泌疾病(十三)预防医学1.绪论2.人类和环境3.物理因素与健康4.化学因素与健康5.食物因素与健康6.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7.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8.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十四)医学心理学1.绪论2.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3.心理卫生4.心身疾病5.心理评估6.心理治疗与咨询7.病人心理8.医患关系(十五)医学伦理学1.医学与医学伦理学2.医患关系3.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4.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5.临床医学研究与医学道德6.生命伦理学的若干问题(十六)卫生法规1.医疗与妇幼保健监督管理法规2.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制度管理法规3.血液与药品监督管理法规。
全科医师技能考核大纲(专科医师培训结业考试大纲)

全科医学科技能考试大纲一、心脑血管系统(一)掌握:心肺物理诊断技能;心电图机操作及注意事项,识别心电图中伪差与典型心电图的诊断要点;常用心血管病药物的使用、种类、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二)熟悉: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测定、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范围;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适应证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三)了解:头颅CT扫描的适应证。
二.、呼吸系统(一)熟悉:正确痰标本的留取方法。
(二)了解:纤维支气管镜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病人检查前的准备;常规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的判定;痰涂片、抗酸染色、革兰氏染色、痰脱落细胞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应用及胸部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胸部CT扫描核磁共振扫描、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扫描前的准备工作。
三、消化系统(一)掌握:肝脾触诊、腹部触叩诊;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胃液、十二指肠液分析及消化道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查前准备。
(二)了解:超声和核医学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四、泌尿系统掌握:各种肾功能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断;免疫、放射、超声、核医学在肾功能检查中应用。
五.、内分泌及代谢系统(一)熟悉:临床特点、诊断原则、防治原则。
(二)了解:内分泌病的分类、诊断原则、实验室检查的应用、多种内分泌试验及测定标本留取的要求;营养的代谢和生理过程,营养病和代谢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六、风湿性疾病----------------------------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一)掌握能引起关节疼痛疾病的临床特征、康复。
(二)熟悉:诊断步骤、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的应用治疗原则;熟悉急、慢性关节痛的病因、诊断。
(三)了解: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分类。
七、血液系统熟悉:骨髓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八、内科系统其他技能(一)掌握:输液的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导尿术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方法及导尿注意事项;灌肠法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皮内注射法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胃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及准备工作;普通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标本(粪便、尿、痰、血液标本)采集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方法及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全科医学科笔试大纲

全科医学科笔试大纲一、全科医生临床能力1.基本接诊能力问诊内容、方法与技巧;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辅助检查的选择与合理运用;社区病历的基本要求与书写规范。
2.常见临床问题的诊治能力发热;头痛;消瘦;乏力;失眠;头晕;晕厥;昏迷;抽搐;水肿;皮疹;胸痛;心悸;呕吐;呕血与便血;腹泻;腹痛;黄疸;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血尿;尿频和排尿困难;腰痛;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鼻出血;耳鸣;视力障碍;关节痛;骨折与关节脱位;精神心理问题。
3.全科医生基本技能血压测量;心电图的操作及分析;肛门指诊;雾化吸入和气雾剂的使用;吸氧与吸痰;窒息的处理;痰标本的留取方法;尿标本的留取;导尿术;胃管留置与灌肠;洗手方法、无菌操作、换药、清创缝合;妇科检查与窥阴器的使用;小儿病历和体格检查特点;小儿药物剂量计算的常用方法;血糖、尿糖检测;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产前检查;中医适宜技术的适应症及基本操作;检眼镜、检耳镜的使用。
4.急诊、急救急救原则;基本急救技术;中毒与理化因素损伤。
熟练掌握CPR、气管插管操作流程。
5.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用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
二、全科医学理论与实务1.全科医学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全科医学发展简史,全科医学的学术组织。
2.全科医生及其培养全科医生概念、素质、能力、角色;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区别;国内外全科医生的培养3.全科医疗卫生保健系统与全科医疗服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与联系;全科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4.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全科医生临床思维的基本要求;以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诊疗思维;全科医生的临床推理;全科医疗的临床管理思路5.以人为中心的照顾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中心照顾的基本原则;以人为中心的应诊过程及其主要任务;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提供。
6.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家庭的定义;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家庭资源与家庭危机;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常用的家庭评估工具;以家庭为单位照顾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全科医生能力考核大纲(征求意见稿)
一、考核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全科医生能力培训及临床实训,全面提高基层全科医生临床实践能力。
二、考核对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的注册执业(助理)医师。
三、考核流程
专题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
临床实训时间:不少于2天。
考核时间:1天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
考核内容分为考核内容: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两个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
(一)理论知识
主要为全科、内、外、妇、儿科及皮肤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能力
1、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
(1)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国内外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2)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保健和临床预防的概念与原则;疾病筛检的原则与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功能与服务体系;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COPD等慢性疾患者和高危人员进行管理的技能,包括慢性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重点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基本方法。
2、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医患关系模型及其意义、全科医疗中医患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的方法;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3、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的概念;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服务模式与内容。
康复评定的种类和特点;常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法。
4、心理卫生。
基层常见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
5、预防医学。
(1)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病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健康行为干预的基本技术;社区营养指导。
(2)突发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内容、识别与处理原则。
(3)医疗信息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计算机检索相关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2、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
(1)常见症状
头痛、胸痛、腹痛、腰痛、发热、腹泻、失眠、消瘦、乏力等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炎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3)呼吸系统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肺癌、胸膜炎、呼吸衰竭、肺结核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4)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急慢性肠炎、脂肪肝、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5)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血脂异常、痛风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6)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其预防。
(7)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8)风湿免疫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基本特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其预防。
(9)神经系统疾病。
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及社区照顾原则。
2.急救专业知识
高热、昏迷、头痛、抽搐、晕厥、急性胸痛、急性腹痛、呼吸困难、咯血、呕血、便血、血尿、鼻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休克;各系统的急危重症;中毒和意外伤害常见症状和问题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及转诊流程。
正确使用强心、利尿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解痉平喘
药、镇痛镇静药、止血药、解毒药等急救药物。
3、外科学相关专业知识
外科感染、甲状腺肿、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腹外疝、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下肢静脉曲张、烧伤、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骨折、关节脱位、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4.妇产科相关专业知识
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异常产褥、围绝经期综合征、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月经失调、阴道膨出、子宫脱垂等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围产期保健和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
5.儿科学相关专业知识
新生儿黄疸、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腹泻、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症、佝偻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高热惊厥疾病的临床特征、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6.眼耳鼻喉科相关专业知识
睑腺炎(麦粒肿)、睑板腺囊肿(霰粒肿)、结膜炎;白内障、青光眼、角膜巩膜病、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屈光不正、老视、斜视的诊断处理;畏光、流泪、红眼、视力障碍、眼疲劳等的临床特征、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预防近视眼等眼保健知识及宣教手段。
各种类型的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神经性耳聋;鼻出血;喉梗阻;喉、气管、食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
7.皮肤科相关专业知识
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银屑病、皮肤真菌感染/癣、带状疱疹、寻常性脓疱疮、疣、日光性皮炎、痤疮的临床特征、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
各种急性传染病皮疹的鉴别诊断。
(二)临床基本技能
1、心电图:常见正常、异常心电图阅读。
2、X片:常见疾病X片的解读。
3、眼底图片:常见眼科疾病、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的眼底图片阅读。
4、皮损图片:皮肤科常见皮损的判别。
5、生化检查:临床常见生化检查指标的意义。
(三)临床实践能力
1、重点问诊及病史采集能力
2、体格检查
(1)一般体格检查
(2)头颈
(3)胸部
(4)腹部
(5)脊柱、四肢、肛门
(6)神经系统
(7)精神检查
3、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1)外科换药、拆线
(2)心肺复苏
(3)心电图机的使用
(4)脊柱损伤的搬运、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术(5)胃管留置术
(6)导尿管留置术
(7)快速血糖监测仪的使用
(8)血压的测量
(9)峰流速仪的使用、气雾剂的使用方法(10)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查法
(11)阴道窥器使用;妇科双合诊检查(12)肛门直肠指检
(13)甲沟炎切开引流术
(14)疼痛封闭治疗
(15)儿童生长发育检查
(16)眼底镜的使用
(17)耳镜、鼻镜、间接喉镜、鼻咽镜使用
(18)裂隙灯使用
五、考核与结业
考核工作由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统一组织。
考核合格者,由新区卫生局颁发《全科医生能力考核合格证书》(合格证书有有效期限)。
附件2:临床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表
心肺复苏评分表
姓名:编号:单位: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妇科检查评分表
姓名:编号:单位: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男性肛门指检评分表
姓名:编号:单位: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体格检查评分表(血压测量)
姓名:编号:单位: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体格检查评分表(肺部听诊、心脏扣诊)
姓名:编号:单位:
时间:年月日
体格检查评分表(肝触诊、移动性浊音叩诊)姓名:编号:单位: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
姓名:编号:单位: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姓名:编号:单位: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体格检查评分表(神经系统:病理征及脑膜刺激征)姓名:编号:单位:
时间:年月日3岁以上儿童生长发育体格测量评分表
姓名:编号:单位: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3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体格测量评分表
姓名:编号:单位: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心电图(FX7202)操作评分表
学员姓名:学号:培训基地: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换药评价表
学员姓名:学号:培训基地: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胃肠留置术评分标准(标准分50分)
科室:姓名:工作年限:职称:得分: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
留置导尿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工作年限:职称:得分:
评分者签名:
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