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水质分析
渔业水质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水生生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渔业生产和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质标准。
我国的渔业水质标准主要是由国家环保部门和海洋渔业部门联合编制的《渔业用水标准》和《海水养殖用水质量标准》两项标准。
其中,《渔业用水标准》的适用对象是渔业生产用水,包括养殖、捕捞、水产加工等环节所用的水源;《海水养殖用水质量标准》是适用于海水养殖场所用的水质。
渔业用水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总磷。
总磷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直接影响渔业生产。
水中含有过量的总磷,会导致水藻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水质变差,影响渔业生产。
2. 悬浮物。
水中的悬浮物对水产品的生长和发育也有直接的影响,因为悬浮物会影响水透光性,就会影响浮游生物的养殖和生长,从而影响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 溶解氧。
溶解氧是影响水生动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
当水中溶解氧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 PH值。
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其值的高低对鱼类的生长和群体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PH值过低容易造成水的酸化,鱼类长时间处在酸性水环境中,就会对其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 铜、锌、铅等重金属。
重金属是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对水产品的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
过多的重金属会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海水养殖用水质量标准,主要针对海水养殖所需要的水质指标,包括以下方面:1. 盐度。
盐度是影响海水中生物生长和适应性的重要指标。
不同品种的海洋生物对盐度的适应性并不相同,盐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 钙、镁、硅等无机盐。
无机盐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过多或者过少的无机盐对海洋生物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会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3. 碳酸盐系统。
渔塘养鱼水质检测报告

渔塘养鱼水质检测报告渔塘养鱼水质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本次水质检测旨在了解渔塘养鱼水质是否符合鱼类生长的要求,为渔民提供科学的养鱼指导和管理建议。
二、检测时间:本次检测于2022年10月10日进行。
三、样品来源:本次检测样品来自渔塘中部的水体,共采集3个水样。
四、检测项目及方法:1. pH值测定:采用酸碱度计测定。
2. 溶解氧测定:采用溶解氧仪测定。
3. 温度测定:采用温度计测定。
4. 氨氮测定:采用水质分析仪测定。
5. 总磷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6. 高锰酸盐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五、检测结果及分析:1. pH值测定结果:样品1 pH=7.2,样品2 pH=7.0,样品3pH=6.8。
分析:pH值在6.5-8.5之间,符合鱼类的生长要求,水体呈中性偏碱性。
2. 溶解氧测定结果:样品1 溶解氧含量为7.0 mg/L,样品2 溶解氧含量为6.5 mg/L,样品3 溶解氧含量为6.8 mg/L。
分析:溶解氧含量在鱼类生长所需范围内,水体中氧气供应充足。
3. 温度测定结果:样品1 温度为25℃,样品2 温度为24℃,样品3 温度为25℃。
分析:水温适宜,符合鱼类生长的要求。
4. 氨氮测定结果:样品1 氨氮含量为0.2 mg/L,样品2 氨氮含量为0.3 mg/L,样品3 氨氮含量为0.2 mg/L。
分析:氨氮含量较低,水体中无明显污染,符合鱼类生长的要求。
5. 总磷测定结果:样品1 总磷含量为0.03 mg/L,样品2 总磷含量为0.04 mg/L,样品3 总磷含量为0.03 mg/L。
分析:总磷含量较低,水体中富营养物质较少,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6. 高锰酸盐测定结果:样品1 高锰酸盐指数为2.0 mg/L,样品2 高锰酸盐指数为1.8 mg/L,样品3 高锰酸盐指数为2.2 mg/L。
分析:高锰酸盐指数在合理范围内,水体无明显的污染。
六、结论: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渔塘养鱼水质良好,符合鱼类的生长要求。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水质管理与监测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水质管理与监测在养殖渔业工作中,水质管理与监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养殖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因此,科学有效地管理和监测水质是养殖渔业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养殖渔业工作中水质管理与监测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一、水质管理与监测的重要性养殖渔业中的水质管理与监测是确保养殖鱼类健康与生长的基础。
清洁、充氧、适温、适盐的水质环境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都至关重要。
而污染、富营养化、毒素堆积等不良水质条件则会导致疾病感染、生长迟缓甚至群体死亡。
因此,水质管理与监测对于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质管理与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水体的稳定和适宜性。
首先,养殖渔业工作者需要确保水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符合鱼类的生存需求。
其次,通过及时而准确地监测水质指标,可以实时了解水质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调控措施,避免潜在的危害或灾害。
最后,养殖渔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对水质数据的分析,优化养殖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和技术1. 实地测量与观察实地测量与观察是最基本的水质监测方法之一。
通过仔细观察水体的色泽、气味、浊度等物理特性,可以初步判断水质的良好与否。
此外,还可以使用测温仪、浑浊度计等工具对水温、浊度等指标进行定量测量,从而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2. 化学分析水质的化学分析是水质监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采集水样,运用一系列化学试剂和分析仪器,对水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
常见的化学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硅酸盐、总磷等。
化学分析可以帮助养殖工作者了解水质的营养状况、污染程度和有害物质含量,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通过观察水体中生物的生长状况和群落结构来评估水质状况的方法。
通过对水生生物的生态分析,可以判断水中有无毒素和潜在的病原体,评估水质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例如,通过观察底栖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可以判断底部水质的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
渔业水质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2005年6月1日国家环保局1990-08-12批准 1990-03-01实施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防止和控制渔业水域水质污染,保证鱼、虾、贝、藻类正常生长、繁殖和水产品的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
2 引用标准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碳酰肼分光光度法GB7468 水质总汞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69 水质总汞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0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1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2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4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7475 水质铅、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81 水质氨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7482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 GB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7486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GB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稀释与接种法 5GB7489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GB7490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7492 水质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8972 水质五氯酚钠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9803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藏红T分光光度法 GB11891 水质凯氏氦的测定GB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11910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铜肟分光光度法GB11911 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吸收分光光度法GB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 渔业水质要求3(1 渔业水域的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见表1)3(2 各项标准数值系指单项测定最高允许值。
最新渔业水质标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拼绘红岩人物的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拼绘红岩人物,传承革命精神”二、活动目的。
三、活动主体。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X]点下午[X]点。
2. 地点:[详细地址,如学校活动室或者社区活动中心等宽敞明亮的地方]五、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
准备足够数量的硬纸板、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作为拼绘的背景板。
2. 人员准备。
安排一名主持人,负责活动的开场、流程引导和最后的总结。
根据参与人数,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数大概在[X]人左右,并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
六、活动流程。
1. 开场(30分钟)主持人登场,热情洋溢地介绍活动的主题、目的和规则。
可以先来个小玩笑:“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就像玩拼图游戏一样,不过咱拼的可不是普通的拼图,而是红岩里那些超酷的英雄人物哦!要是拼错了胳膊腿儿,可别把英雄变成小怪物啦!”2. 分组与分发材料(15分钟)根据之前的安排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互相认识一下,营造轻松的团队氛围。
组长可以简单说下自己的“小目标”,比如要最快完成拼绘之类的。
给每个小组分发人物图片的分割部分、硬纸板、剪刀、胶水、彩笔和大白纸。
3. 拼绘阶段(120分钟)各小组开始拼绘红岩人物。
小组成员们要先商量好要拼绘的人物是谁,然后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裁剪硬纸板、有的负责将分割的图片粘贴在硬纸板上、有的负责用彩笔对人物进行细节描绘或者添加背景元素,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主持人在这个过程中要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观察大家的进展情况,适当地给予一些小提示或者鼓励的话语,像“哟,你们这个小组把江姐的眼神画得太有力量啦!”或者“这个小组速度很快哦,不过可别粗心大意拼错啦”。
4. 展示与讲解(60分钟)每个小组完成拼绘后,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由组长或者一名代表来讲解,说说他们拼绘的是哪个红岩人物,为什么选择这个人物,以及在拼绘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想法或者遇到的小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渔业养殖水质标准

渔业养殖水质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渔业养殖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的一个重要产业。
然而,养殖水质的好坏对于养殖业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各地都有相应的渔业养殖水质标准。
在中国,国务院于2002年发布了《环境保护水生态环境质量标准》(GB 11607-89),其中包括了渔业养殖水质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养殖用水的水质要求如下:1. 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应该在15°C~30°C之间。
对于某些特殊的水生生物,如虾、鳗鱼等,可以适当提高温度,但是不得超过35°C。
2. pH值:渔业养殖的水质要求pH值在6.5~8.5之间。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3.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气体,因此水质中必须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一般来说,溶解氧在5mg/L以上为宜,如果低于这个值,会导致水生生物窒息而死亡。
4. 氨氮:氨氮是养殖废水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过高的氨氮浓度会引起水中氧气的消耗,并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因此,氨氮的标准应该控制在0.3~1.5mg/L之间。
5. 总氮和总磷:总氮和总磷是废水中的两种主要营养物质,如果浓度过高,会引起富营养化,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因此,总氮和总磷的标准应该控制在2mg/L以下。
除了以上几项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水质指标,如铜、锌、铅等重金属的含量,以及有机物质的浓度等,根据具体的养殖种类和地理环境,这些指标的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总之,渔业养殖水质标准是为了保证水生生物能够健康的生长和繁殖,避免水污染,并且使得水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养殖业必须严格遵循这些标准,否则将会面临严重的质量问题和环境问题。
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水质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水质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水质管理在养殖渔业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养殖成果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常常会面临一些水质管理问题。
本文将就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水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解决方法。
一、水质污染1. 养殖废弃物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饲料残渣、粪便等会导致水质污染。
这些有机物会分解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影响水中氧气含量,导致鱼类窒息甚至死亡。
解决方法:- 控制投喂量: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造成养殖废弃物的增加。
- 使用饲料罩:采用饲料罩可以减少饵料的浪费,有效降低废弃物的产生。
- 废水处理:建立废水处理系统,通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去除废弃物。
2. 养殖药物使用为了控制养殖中的疾病,人们常常使用药物。
但过量使用或者使用不当的药物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方法:- 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建议剂量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 药物转移处理:在治疗结束后,将残余药物剂量按要求加入或处理掉,避免进入水体。
二、水质变化1. pH值波动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养殖渔业有重要影响。
鱼类对于水体pH值的适应范围较窄,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解决方法:- 定期检测:养殖场要定期检测水体pH值,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pH调节: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化学物质(如石灰、酸碱调节剂)对水体pH值进行调节,保持适宜范围内。
2. 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是水中维持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其含量过低会导致鱼类窒息而死亡。
解决方法:- 提供良好氧气供应:建立合理的通气系统,增加水体的通气量,保持充足的溶解氧。
- 避免过度养殖: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三、水体富营养化1. 水中无机氮和磷的积累过多的无机氮(氨氮、亚硝酸盐等)和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发藻类爆发,影响水质和养殖环境。
解决方法:- 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废物的产生,从根源上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最新渔业水质标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为贯彻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海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防备和控制渔业水域水质污染,保证鱼、虾、贝、藻类正常生长、生殖和水产品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合用范围2引用标准3渔业水质要求4渔业水质保护5标准实行6水质监测附带说明:主题内容与合用范围本标准合用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
2引用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查验法GB6920水质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746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8水质总汞测定冷原子汲取分光光度法GB7469水质总汞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除去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0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1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2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4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7475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汲取分光光度法GB7479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81水质氨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7482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GB7484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7485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7486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GB7488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稀释与接种法GB7489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GB7490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7492水质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8972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9803水质五氯酚钠的测定藏红 T 分光光度法GB11891水质凯氏氮的测定GB11901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11910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铜肟分光光度法GB11911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汲取分光光度法GB11912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汲取分光光度法3渔业水质要求3.1 渔业水域的水质,应切合渔业水质标准( 见表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销酸盐对鱼的影响及调控措施
<0.05mg/L 0.050.1mg/L
含量低,适应鱼类摄食生长,不需处理 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可采取预防措施:定期施用微生 物制剂改善水质
慢性中毒,表现为摄食量下降,呼吸困难,游动缓慢。 处理措施:1、使用沸石粉、聚合氯化铝或活性炭 0.1-0.5mg/L 改善水质; 2、泼洒食盐,20斤/亩; 3、开增氧机,氧化亚硝酸盐; 中毒症状继续增加,游泳无力,导致鱼虾缺氧,甚至 死亡。急救措施:加注新水同时增氧,全塘泼洒增 氧剂。
氨氮、亚硝酸盐的危害
2.1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氨氮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主要是指非离子氨(NH3 ) 的危害,非离子氨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后,对酶水解 反应和膜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表现出呼吸困难、 不摄食、抵抗力下降、惊厥、昏迷等现象,影响水 生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与生长状况,严重时可导 致养殖生物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氨氮对水生 生物的危害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一般比较认同 的解释是认为高浓度的氨氮会取代生物体内的钾离 子,影响神经,引起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 受体结合活性明显降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流入 过量的钙离子并引起细胞死亡。
鱼类亚硝酸盐中毒分为两种
慢性中毒:症状不明显,一般肉眼很难看出,但严重影响鱼 类的生长和生活。中毒较深的摄食量减少,活动力减弱,鱼体 消瘦,体表无光泽,这为池溏的整体症状,只要细心观察,同 样可以发现,见人回避反应缓慢。只要水体转好,该症状会逐 步消失,但如果不及时调节水质,就会严重影响成活率,特别 是在恶劣天气或病害侵入时,会造成极大损失。 急性中毒:一般发生在清晨,肉眼观察似缺氧浮头,且往往 伴随缺氧症状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分,但仍然还是有区别的, 缺氧浮头,鱼大多集群,有时甚至集聚得很紧,但硫化氢气体 中毒就不同,鱼在整个池塘中不均匀分布,到处都是,即使注 水解救,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游向水口的情况,太阳出来后, 症状也不会很快消失,甚至随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重,晴 天中午都不会解除,有的一直按缺氧解救,只在下午有点缓解, 第二天病情更重,连续几天都不能解除,甚至造成大批量死亡, 其死亡率可达90%以上,损失十分严重[5]。
渔业水质分析
刘上升
渔业水质指标
项目繁 多!
PH值
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 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 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概念是...通 常情况下,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 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 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中 性。
>0.5mg/L
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亚硝酸盐主要是通过鱼虾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 一般情况下,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在0.1mg/L以下时, 水生动物可以正常生长;但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1mg/L 时,随着浓度的升高,鱼虾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 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出现组织缺氧。此 时鱼虾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 不安或反应迟钝,丧失平衡能力、侧卧,此时如果解剖 鱼类会发现鱼类血液为黑紫色或红褐色,甚至由于改变 了内脏器官的皮膜通透性,渗透调节失调,引起充血, 呈现与出血病相似的症 状,一般称为“褐血病”,亚硝酸盐 对虾、蟹的毒性更大,主要表现为 对肝脏的损害,虾、蟹中毒时鳃受 损变黑,最后死亡。
亚硝酸盐调控
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以氮计)低 于0.1mg/L时,不会造成损害; 达到0.1—0.5mg/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 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 安; 含量高于0.5mg/L时,鱼类游泳无力,鱼体 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 竭,严重时导致死亡。
测量结果
pH 淡水6.5-8.5,海水7.0-8.5 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表明此水体有异 常情况。通常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以 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达20%~89%,pH高于 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症状: ①鱼类碱中毒:体色明显发白,狂游乱窜;体表大量粘液甚至可 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大量分泌凝结物;水体存在许多死 藻和濒死的藻细胞。对虾易发生黑腮病,继而演变为烂腮病、黄 腮病和红腮病,致使呼吸机能发生障碍,窒息死亡。 ②pH值低于6.5时:降低载氧能力,引起鱼组织内缺氧、造成缺 氧症状,尽管水体中溶氧量正常,鱼也有浮头现象,pH值过低 新陈代谢强度降低,减少摄食量,生长缓慢,也会引起鱼鳃组织 凝血性坏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等。
当前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 菌、EM菌、乳酸菌、放线菌等几大类,硝化 细菌与上述微生物的不同之处在于:硝化细 菌能吸收利用水中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将其 转化为硝酸盐、氮气等无害物质,而上述微 生物对亚硝酸盐没有这种降解功能。它们的 作用机理主要是修复水体微生态环境,改良 水质和底质,间接增加水体溶解氧,保证硝 化、反硝化的正常循环。有了这点认识后, 我们应该走出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能 降解亚硝酸盐的误区,它们起到的作用只是 改良环境,修复水体微生态环境的功能。我 们可以将其作为防止亚硝酸盐偏高的一种日 常管理措施。
氨氮、亚硝酸盐的危害
2.2亚硝酸盐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亚硝酸盐中毒后,血液的携带氧的能力减弱。也就 是说,池水中的溶氧并不低,而只是血液的携氧能 力降低后,养殖对象比较容易形成类似缺氧的症状。 例如虾类,常在池底死亡,死亡后又无明显症状, 即大家统称的“死底症”、“偷死症”、“冒底”。 尤其在脱壳时,大批虾由于“缺氧”造成脱壳不遂 而死亡。如果搬起料台后,或把虾起水或集中后, 虾体很快就会变白而死亡。亚硝酸盐中毒的对虾外 表症状有黑鳃、黄鳃、肝胰脏模糊不清晰,解剖后 显微镜观察,鳃丝肿胀充水,甚至糜烂粘有污物, 肠道充血发炎,肝胰脏空泡甚至糜烂。
氨氮在水中以游离氨和离子氨形式存在, 分子氨对鱼类是极毒的,可使鱼类产生毒 血症。 分子氨和离子铵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它 们的数量取决于养殖水体的pH和水温。 pH越小,水温越低,水体总铵中分子氨的 比例也越小,其毒性越低。 pH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的比例越大, 其毒性也就大大增加。
将试管液体倒入大试管中,稍加摇晃,使显色剂 充分显色。然后再倒入试管中进行比色。
如水样本身为无色的液体,可采用单式比色法: 4.1、将加入显色剂的试样试管放入②孔中。
如水样本身为有色的液体,可采用复式比色法: 5.1、标准色管及试样试管插入到比色器中的位置 为: ①孔标准色管 ②孔加入显色剂的试样试管 ③孔标准色管 ④孔不加显色剂的试样试管 ⑤孔纯净水试管 ⑥孔不加显色剂的试样试管 5.2、比色方法同步骤4。
PH值:最适7~8.5
PH测量结果 形成原因及危害 调控措施
小于6
酸中毒:体色明显发白,透 明度明显降低,水体有 许多死藻
立即调节,上午用生石灰浆全塘泼洒,2030斤/亩。(调高一个PH值1米1亩水深 30斤生石灰)
6-7 7-9
正常范围,稍有偏低 比较适宜的范围
可定期少量泼洒生石灰 不需要处理
大于9
氨氮中毒的特点: ⑴中毒时间。氨氮中毒,没有季节、昼夜之分,没有天气好 坏之分。但多见于成鱼池、密养高产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鱼池。 ⑵中毒症状。氨氮中毒,鱼群浮头不明显。呼吸急促,乱游 乱窜,时而浮起,时而下沉,时而跳跃挣扎,游动迟缓,麻 痹乏力。体暗,鳃乌,口腔发紫,粘液增多,最后活力丧失, 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 ⑶中毒鱼类。氨氮中毒,轻者多见先死底层鱼类,尤其是鲤 鱼。耐氨氮力强的鲫鱼及泥鳅常可幸存。如池塘混养鲢、鳙、 鲤、草鱼时,先大批中毒死亡的是鲤和鲢,草鱼及鳙鱼绝不 会同批中毒。 ⑷增氧无效。氨氮中毒,开启增氧机,池鱼四散回避,不敢 靠近。撒泼增氧剂,浮游鱼群仍然毫无反应,症状如初。
测量结果
氨氮对鱼的影响及调控措施
<0.2mg/L
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质良好,不需处理 对鱼有轻微影响。处理措施: 1、定期排出部分老水,更换新水; 2、微生物制剂改善:如光合细菌、EM菌; 3、二氧化氯分解
表明水质恶化,鱼类食欲减退,抗病力下降,可能 导致水产动物氨中毒。处理措施: 1、及时加注新水,防止中毒加注; 2、泼洒沸石粉,吸附池底有害气体及有毒物质,用 量30-40斤/亩; 3、合理投料、施肥、每年清塘; 4、合理使用增氧机,发挥增氧机搅水、曝气功能, 使水上下对流;
当水体亚硝酸盐浓度高于0.5毫克/升,不宜 立即使用上述微生物,特别是芽孢杆菌, 会在短时间内导致亚硝酸盐浓度上升。针 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速效方法将亚硝酸 盐浓度降低到对养殖动物无害的水平,然 后再来考虑使用上述微生物。
防止亚硝酸盐浓度过高的措施:
①保持育苗池或养殖池塘长期不缺氧,合理 使用增氧机及适量投饲; ②有条件的池塘,定期换注新水; ③定期泼洒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的消毒 剂,二氧化氯制剂可使亚硝酸盐氧化,减低 毒性; ④定期泼洒微生物水质改良剂,分解亚硝酸 盐,去除毒性,改善水中理化因子,从而减 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品种的成活率。 (农业科技信息报)
另外一个影响氨氮含量的因素,就是底泥。若底 泥过厚,清塘不彻底,高温季节夜晚,水温较高 时,底泥当中的有毒气体就会被释放出来,在这 个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会加倍,于是造成池水 缺氧,氨氮含量也超标,鱼类大量浮头甚至泛塘。
因此,养鱼先养水,调节好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 成长的前提。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
三、氨氮值比色方法
氨氮显色剂分为1号和2号,其比色方法步骤 如下: 用试管取5mL水样,试管中 滴入1号显色剂4滴,再滴入 2号显色剂4滴。稍加摇晃, 使显色剂充分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