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PPT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第2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 人民版必修1

5.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版编辑。 .法里德 扎卡里亚是美国 新闻周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版编辑。 扎卡里亚是美国《 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 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 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对他的观点理解正确 的有( ) 的有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①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牢牢控制着国际事务 ②新兴国家崛起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欧盟在国际事务中 俄罗斯日渐衰落,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④俄罗斯日渐衰落,对国际事务影响力日渐减 小 A.②③ B.①② . . C.②④ D.①④ . . 解析:从题干材料看,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意思是国际政治格局出现 解析:从题干材料看,法里德 扎卡里亚的意思是国际政治格局出现 多极化现象,美国的国际地位动摇。 多极化现象,美国的国际地位动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依然是一个 大国、强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增强。 大国、强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增强。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 崛起和欧盟的发展都促使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崛起和欧盟的发展都促使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答案:A
一、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1.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 .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 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也基本相同,经济发达, 、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也基本相同,经济发达,贸易往来 密切,这些共同点为欧共体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 密切,这些共同点为欧共体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 2.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战后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协作范围更 .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战后生产力大大提高, 加扩大,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跨国公司,这就 加扩大,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跨国公司, 需要有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 需要有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4.战后国际形势和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联合之路。处在两极 .战后国际形势和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联合之路。 形势下, 形势下,地位衰落的西欧普遍认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抗衡美 只有联合才能维护欧洲在世界的地位。 、苏,只有联合才能维护欧洲在世界的地位。 5.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美国推 .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 行马歇尔计划有一个前提, 行马歇尔计划有一个前提,要求西欧国家联合起来向美国提一个总的 援助计划,要求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并允许西德加入北约, 援助计划,要求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并允许西德加入北约,在北约 内解决重新武装德国的问题。这就缓和了法国对德国的恐惧感, 内解决重新武装德国的问题。这就缓和了法国对德国的恐惧感,也使 法德关系缓和下来,有意或无意地加快了欧洲的联合。 法德关系缓和下来,有意或无意地加快了欧洲的联合。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2)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65年4月8日,6国
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合并3个共同体,统称欧洲共同体。目 前欧盟有25个成员国,人口4.55亿。成员国有:法国、联邦德国、意
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
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动脑筋
面对科索沃危机,美 国是怎样做的?又是以什 么为借口的?
米洛舍维奇 克林顿
VS
中 国 驻 南 联 盟 大 使 馆
许杏虎
朱颖
邵云环
科索沃战争
结局? 原因? 影响?
动脑筋
面对科索沃危机,美 国是怎样做的?又是以什
么为借口的?
“人权高于主权”
It is a good idea!
Are you agree with he? Why????
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 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具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称“北大西洋联盟”“北大西洋 集
团”, 简称“北约”。是战后美国为了维护其在欧
洲 的霸权地位,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 1949年4月4日,美、加、比、法、卢、荷、英、丹麦、 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 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 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18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 年正式加入该组织。1996年接收波兰、捷克和匈牙利。 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原华约国家、独联体 及波罗的海3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 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 案。1997年5月,为“把北约与伙伴国的政治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国家与伙伴国家外长共同决定 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 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 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萨达姆· 侯赛因
从科索沃到伊拉克,我 们看到了什么?
• 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 漫长的、曲折的斗争过程。单 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 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 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这种看法不对,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捍卫“人 权”和维护“正义”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 进行了轰炸,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原则,以美国为首 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不仅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给 南联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灾难,而且对欧洲与世界 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 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是美国企图利用它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实 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 目标。
教学目标
一、掌握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 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 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 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 三、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 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 例。
俄罗斯
美国
中国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五大国首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2000年9月7日)
英 国 首 相 布 莱 尔
2000年9月6~8日由中国倡议的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 国首脑会议在纽约举行。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 斯之间综合国力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进程。“一超多强”格局将在今 后较长时期内存在,其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
材料一说明,尽管美国的人权法案通过了近200年, 并一再标榜“人权”,美国国内仍存在种族歧视、民族 不平等问题。事实上,“美国在参加和尊重国际人权公 约方面一直保持着很差的纪录”。 材料二说明,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投掷的大量贫铀 弹,对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破坏。显然,这 也是与它标榜的“人权”相违背的。 可见,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是美国企 图利用它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 主义,实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 全球战略目标。 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将人权与各种 援助甚至互惠性的贸易往来挂钩,不接受把人权作为交 往的条件,认为这有损于国家的主权完整和国家尊严。
2024年度专题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3讲

专题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3讲$number{01}目录•引言•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力量对比•地区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表现•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多极化趋势下的全球治理挑战•结论与展望01引言12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概述地区性力量崛起地区性力量的崛起也是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些地区性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超多强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即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也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逐渐崛起,形成多个强势国家。
多极化趋势加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更加平衡。
多极化趋势的背景与意义•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存度提高,为多极化趋势提供了经济基础。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动了各国经济、军事等实力的变化,使得一些新兴国家得以迅速崛起。
•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推动了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平等参与和协商合作,为多极化趋势提供了政治基础。
•世界和平与发展: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使得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对比更加平衡,有助于减少冲突和战争的风险。
同时,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也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02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力量对比美国:霸权地位动摇与调整经济实力相对下降随着其他国家的经济崛起,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逐渐减少。
政治影响力减弱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单边主义行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质疑和反对。
军事优势受到挑战其他国家的军事实力逐渐增强,对美国的军事优势构成挑战。
一体化进程加速欧盟在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
对外政策更加积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
面临内部挑战欧盟内部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移民问题、恐怖主义等挑战,需要成员国共同努力解决。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课件_-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传统安全是指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安全 ; 非传统安全是指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到或很少见 过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 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 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 移民、海盗、洗钱等。 目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恐怖主义、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毒 品走私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传播、自然灾害等跨 国性问题日益突出。
2009年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出口大国,GDP规模 正在逼近世界第二(日本50490亿美元,中国 49100亿美元)。面对中国的崛起,某些大国作 为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失衡心态加剧,对中 国的防范意识加强。这种失衡心态、防范意识通 过挑动民族主义情绪,客观上加大了中国的安全 风险。在中印边境争端、中日东海划界争端、围 绕力拓间谍案的中澳争端中都可以看到这类因素 的影响。此外,区域外某些大国插手中国周边事 务进一步加剧了本已存在的风险。
当前国际局势总体保持稳定,求和平、求 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二战结束后60多年的时间没有再打世界大战。当今世界在 核背景下,处于核恐怖下的和平,利益之争是一种常态。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大国要考虑发动大国战争的危险性, 要考虑成本、代价。 在上世纪80年代初,里根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当时的美国、 苏联、日本三国科学家共同研究一个重大课题,就是“核 冬天理论”,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同时使用当时核 武器的20%,那么世界就出现一个核冬天,几百亿吨的尘 埃腾空而起,遮天蔽日,地球的气温下降几十度,绝大部 分人被冻死,还剩下一部分人得各种疾病,最后人类全部 死亡。因此,武器太先进了,杀伤力太大了,拥有核武器 的国家更慎重了,反过来世界总体也更安全了。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21张ppt)

2、表现:
冷战
欧洲:德国分裂(1949) 亚洲:朝鲜半岛分裂(1948)
(重点欧洲)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热战
(重点亚洲)
亚洲:朝鲜战争(1950 — 1953) 亚洲:越南战争(1961—1973)
3、影响:
(1)积极: ①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世界总体保持和平; ②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亚非拉国家掀起了不结盟运动,促进第三世界崛起。
(2)消极:
①恶化了国际关系(两大阵营对峙); ②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不断,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
探究: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 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②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③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界各地有驻军;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并拥有占世界3/4的黄金储备量。
杜鲁门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 家比它强大。 ……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 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材 事实料力仅3次:主于要(美苏国国联;家二苏战军政后驻治)扎拥在力有欧量世亚界许对上多比最地强区发大;生的19陆变49军年化,苏整联个爆军
高二历史复习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课标及其解读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 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 基础知识梳理
【时空坐标】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课件

2018年经典名言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24、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5、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26、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7、人生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28、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29、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30、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些美丽的诱惑。 31、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32、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不舍昼夜。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第1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 人民版必修1

(2009年高考江苏卷 年高考江苏卷)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 年高考江苏卷 年 谈话时说道: 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 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 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 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 解析]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 解析 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 实现“苏美合作” 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 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 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 项正 确。 [答案 C 答案] 答案
(2009年高考海南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 年高考海南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年高考海南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 后称 杜鲁门主义” 和欧洲复兴计划 后称“ 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 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 即马 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 解析] 杜鲁门主义” 解析 其目的是维护或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现,其目的是维护或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具有鲜明的意识 形态的色彩, 项正确 项正确。 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政治干预, 形态的色彩,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政治干预,马歇尔 计划的特点是“经济援助” 项与C项不是其共同点 计划的特点是“经济援助”,A项与 项不是其共同点;D项只符合马 项与 项不是其共同点; 项只符合马 歇尔计划,故本题选择 项 歇尔计划,故本题选择B项。 [答案 B 答案] 答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二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对苏联等发动冷战,北约 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冷战对抗局面的形成。美苏争夺世 界霸权,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991年,随着苏联 的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阅卷手】
【方法总结】1.概念型选择题的特点:(1)指对历史基本概念 进行阐释的选择题。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 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 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 (2)考查形式有: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 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 念的阐释;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项 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性概 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要用到历史概念。
【精讲精析】A项二战后,美国于1947年提出欧洲经济复兴计划, 称为马歇尔计划,目的是扶持和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遏制 共产主义,是冷战的一个经济方面的表现,符合材料信息,正确。 B项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美国为控制世界经济,确立其 货币霸权而采取的措施,是针对世界所有国家的,不仅是针对苏 联,错误。C项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虽属于对付苏联,但是属 于军事组织非经济手段,错误。D项美国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 总协定》属于二战后美国建立以其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控制世界 经济霸权的手段,不仅是为了对付苏联,错误。 答案:A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及第三世界 等新兴力量的崛起,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及多极化趋势, 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 极格局崩溃。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呈现出 “一超多强”的局面。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天下 并不太平。
概念型选择题 【典例】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 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 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解答方法 (1)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 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2)本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 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 不同的就要被淘汰。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3)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的界定, 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4)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 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