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审核:【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学习目标】识记60、7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表现,知道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要求】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形成原因:①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
②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③地域接近,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④美苏冷战威胁西欧,使西欧国家认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⑤为促进经济发展(根本原因)2、过程:①1951年:②1958年:③1967年:欧共体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3、进一步发展:欧洲一体化建设4、意义:①经济:大大促进了西欧②政治:推行独立自主的思考:美国席位变化的原因①②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一)战后初期日本的政策和经济状况:(二)日本崛起: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为什么?②前提条件:③高度重视科技教育:④经济建设:⑤外部条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2、概况:3、影响:①政治:外交政策的变化:②经济:三足鼎立:③挑战美国霸权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二战后,②它们在国际上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的召开①概况:时间 地点②内容:A 、通过了《 》确立了 宗旨B 、不结盟的含义:3、意义 :①标志着 ②开始改变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四、中国的振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恢复国民经济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中国从1956年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到1966年之前,虽然遇到过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
第25课多极化趋势

4、影响
(1)经济上: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西 欧在经济上日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对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政治上:西欧各国摆脱美国控制的倾 向日益加剧,力图推行一种独立自主的外 交政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1)进行民主化改革(进一步铲除生产关系中 的封建因素) (2)制定符合国情的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外 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实行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3)重视科技和教育。(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 革命的成果,引进大量先进技术) (4)美国的扶持(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对日 本的政策由惩罚、占领变为扶持) (5)朝鲜战争的军事订货(朝鲜战争使日本获得 了大量军事订单,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2、表现:
1956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 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1)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 以美日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形成了日本、美国、 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4、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给我们的启示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947 1955
两极格局 的形成 两极格局发展到美苏争霸的新时代 直至最终的瓦解
1991
标志性事件: 美苏两极(冷战)格局形成\发展及终结 1947: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标 六七十年 1955: 代之际 志性事件: 1991:
①欧洲走向联合②日 本成为经济大国③第 三世界兴起④中国成 为政治大国⑤社会主 义阵营瓦解
俄罗斯:已经复苏,正在恢复其大国地位 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不可忽视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应该怎样顺应这 一历史潮流?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两极格局瓦解

不结盟运动旳兴起
和平共处旳原则是替代”冷战“和可能发生
旳全方面核灾祸旳唯一方法。所以,这些原 则——涉及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 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旳方式和措施旳权利—— 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旳唯一基础。
首届不结盟运动会场
不结盟运动旳标志
(三).不结盟运动
条件 •目 旳 时间 地点 政策
影响
④目前世界发展旳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
①西欧国家之间旳联络日益亲密;(根 本原因) ②摆脱依附地位,抵抗美苏威胁;
③共同旳历史文化遗产。
2.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2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 经济共同体
1958年欧洲 原子能共同 体
统一关税与外贸
欧
洲
共 合一
发展
同
体
欧
洲 推动
联 盟
共同旳农业政策 趋向货币一体化 趋向政治一体化 共同旳外交政策
(4)经济战略:日本政府制定了合乎国情 旳经济发展战略。
3、日本经济旳崛起产生怎样旳影响?
①经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 二经济大国;
②政治:实施以日美关系为轴心旳全方位 外交并主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③世界格局: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 立旳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增 进了世界格局旳多极化发展。
趋向军事一体化
3.欧洲联合旳影响材料一: 美国与欧共来自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旳比重
国家或 组织
美国
欧共体
1955年
36.2% 17.54%
1960年
33.73% 17.53%
1965年
31.27% 18.68%
1970年
30.21% 19.32%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不属于马歇尔计划的范畴。
5.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
第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 是当今世界的哪一国家(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 D.中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日本经济崛起后积极谋求政治大 国地位,要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结合材料中“世界的第一张圆桌” 分析,A、D两项都已经属于常任理事国,德国没有与日本类似的要求。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区分能力。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 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从材料内容也可 以看出欧共体主要涉及经济范畴,不涉及军事领域,故 D项错误。
3.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
)
A.使西欧各国摆脱了苏联的控制 B.是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C.是一个政治军事同盟 D.使美国丧失了霸权地位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能力。西欧各国在二战后未受到苏 联控制,A项错误。欧共体成立时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 C项错误。欧共 体成立后到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D项错误。
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日本新干线电车
战后的日本
繁华的东京银座商业区
战后初期的日本 六七十年代的日本
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思考:
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 因:
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 课
材料1、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 “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 材料2、二战后日本教育的情况: 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发达国家平 均为7%)居世界首位。 1950年,日本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就已达到 99%。
冲击了两极格局, 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 趋势的发展。
日本经济腾飞的影响:
外交: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 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 全方位外交。 政治: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国际格局: 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 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高一历史一第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

授课题目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史实,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②通过阅读、分析各种史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学案、多媒体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补充,并且积极展示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合作双赢”的精神和“顺应时代发展”的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抓住机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欧洲走向联合日本的崛起难点理解新兴力量崛起途径的多样性、过程的曲折性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因材施教设计导入新课:孙中山的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联系学习法,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一种责任感。
)讲授新课: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60、70年代)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背景:①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严重下降,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②20世纪50年代,欧洲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③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形成:1967年,正式建立欧洲共同体3、发展:①建立关税同盟;②实行共同农业政策;③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因材施教设计4、影响:①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②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美国开始重视欧洲的地位;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的崛起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②实行民主化改革;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④制定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2、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3、影响: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②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1、原因:
2、联合过程: 3、影响:
(1)对西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2)对欧美关系: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经济上成 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 国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3)对世界: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4)ziyi世界,三足鼎立
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经济滞胀 Go back
5、二战后,美日之间由经济上的扶植转 为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 A、美国有能力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 B、美国将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 C、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都在恢复发展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 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内部合作 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D、西欧各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Go back
10、二战后,西欧国家为能在美苏两大集团 对抗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 经济发展步伐,采取的措施是: A、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B、成立欧洲共同体 C、加强军事力量,发展战略核武器
(1)内因 (2)外因
2、影响:
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 济大国
材料: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 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 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 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 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 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 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 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学案)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重难点问题:1.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2.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三足鼎立局面说明了什么?【课前预习】 背景: ①二战后国际地位下降;②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加强了联系③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过程:1951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1958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三大共同体合并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建立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 加强______________。
影响:①经济上,促进西欧经济实力增强,成为_______________②政治上,推行_____________政策,美国霸权地位严重削弱,推动世界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
崛起原因:①二战后,______国扶植;②美国占日期间推行的__________改革(条件);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制定___________,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④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后勤基地标志: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仅次于美国。
影响:①由“一边倒”到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_______________;②资义世界经济领域____________三足鼎立,冲击两极格局(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是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兴起原因:民族独立;美苏对峙争夺标志:_______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基本原则和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①标志_______________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②开始改变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欧共体的形成过程、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的振兴,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补充相关资料与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欧洲走向联合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概况及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感。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欧共体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难点:理解多极化趋势教学方法:讲述法、史料阅读法、课堂讨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世界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保持一种均势的局面。
但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原因【师生互动】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根据书中内容归纳出现实原因、根本原因、政治原因,结合下面材料归纳出思想原因。
材料“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者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介绍欧共体的性质、采取的措施以及1993年发展为欧盟。
3、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关 系是否始终如一呢?世界局势又会朝 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 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 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 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 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 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 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 此走上了合作之路。欧洲 的联合,也将会实现资源 优化配置,促进欧洲经济 的发展。
—德尼兹等《欧洲史》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 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展开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 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 的发言权,并正在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席位。
合作探究:通过讨论探究西
欧发生的变化。
⑴.经济: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⑵.政治: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政策,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的地位。 ⑶.增强了与美苏抗衡的实力,推 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欧共体总部大厦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பைடு நூலகம்大国
1、日本为什么会迅速崛起?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3、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第三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有人称资本主义阵营 为第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为第二世界,民族独立国 家为第三世界。这些说法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局势,思考不结盟运动 的背景有哪些?
(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诞 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但在发展中处于弱势; (2)世界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 联的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 大爆炸后的日本
左上角:战后的日本人民 右上角:驻日美军住所 左下角:麦克阿瑟将军
“二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着怎 样的国际国内局势?
国际: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对日本实行 了单独占领。 国内:国土荒芜,经济衰退,民不聊 生。
重建后的长崎
日本的汽车工业
时间
1952—1960年 1961—1970年
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统 一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梦想。
1、欧共体形成的背景
(1)国际地位的下降,不得不依靠美国恢复经济和对抗
苏联。
(2)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和美苏抗衡.
(3)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4)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统一的欧洲是欧洲 人的梦想。
合作探究: 你认为欧洲联合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欧洲要实现联合还 有哪些有利条件?
战后欧洲国家严重削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 可以单独和苏美相抗衡。
共同的区域地缘关系以及共同的文化底蕴也 是欧洲加强联合的有利因素。
法国和德国的和解也促成了欧洲的联合。
形成:
(1951年)
欧洲煤钢 共同体
(1958年)
欧洲经济 共同体
材料一: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8.2
2.8 2.7
7.5
4.8
5.8
11.2
4.1 2.8
4.8
5.8
5.6
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呈现什 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特点?
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飞速发展
1、美国的大力扶植。
2、战后日本实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 铲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3、重视科学和教育,制定外向型的经济 发展战略。
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欧罗巴,希腊神话中的公主,欧罗巴 与万神之王宙斯相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她 所居住的大地被命名为欧罗巴,即今天的 欧洲大陆。从古自今,一个统一的欧洲就 是欧洲人的欧罗巴梦想。
从古罗马的查尔曼皇帝、法国的亨利 四世、拿破仑到德国的希特勒无不曾经试 图实现这个梦想;康德、卢梭、尼采等思 想家也把它作为终极理想。
(1958年)
欧洲原子 能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 1967 )年
发展:1、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2、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政治上的 联合倾向也不断增强。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 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 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 行主席、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
结合上面材料思考,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对 其外交、政治、和世界局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 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2、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冲击了两极格局。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和军事大国
自卫队有七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第一”,分别是: 扫雷技术、“反潜作战” 、常规潜艇、F2战斗机、 高技术导弹、F15的一流飞行员和维护员 、高竞 争率和优秀的教育体制
2、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1)不结盟的含义:
第一次不结盟国
(2)不结盟运动诞生的标志是 家和政府首脑 会议的召开。
时间是 1961年,地点是 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
一、欧共体的形成
1、欧共体形成的背景 2、欧共体形成的过程 3、欧共体形成的影响
战后苏联势力的扩展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 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 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 源地” ——丘吉尔
二战后西欧国家在世界局势 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 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
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 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没有任何一个 国家可以单独和美苏抗衡.
日本的人均收入
1972年
1980年
1988年
1709美元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
7868美元
1.9万美元
50年代初 1970年
1979年
1987年
110亿美元 2000亿美元 突破万亿美元 2.3万亿美元
日本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例
1950年 1.5%
1975年 8.3%
1982年 13.6%
到了七八十年代,日本一跃成为 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