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人音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计划课题聆听《东方升起月亮》课型欣赏课时 1《茉莉花》是最早传到外国的一首中国民歌。
1840年,英国首任驻华大使的秘书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在他所写的《中国旅行》一书中记录了教材这首民歌,书中特别提到《茉莉花》。
由于《中国旅行》的巨大影响,186分析 4年至1937年间,欧美出版的多种歌曲选本和音乐史著述里,都引用了《茉莉花》从此,在国外就把它作为中国民歌的典范广泛传播。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体验、学情感受与探索创造活动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对分析音乐的整体感受为主。
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1、通过欣赏歌曲《东边升起月亮》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喜爱中国民歌。
教学 2、在欣赏《东边升起月亮》中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的去感受歌目标曲的优美。
3、欣赏并哼唱歌剧《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能说出它与哪首《茉莉花》的旋律相似。
教学重点:欣赏并哼唱歌剧《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能说出它与哪首《茉莉花》的旋律相似。
重点教学难点:通过欣赏歌曲《东边升起月亮》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难点了解,进一步喜爱中国民歌。
通过故事了解歌剧内容,在课件的帮助下让学生知道歌剧《图兰朵》教学的音乐背景。
通过音响的聆听感受曲调与中国歌曲《茉莉花》相同,并了策略解情绪和速度的不同。
真正感受到《东方升起月亮》给我们带来的不同魅力。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想课前补改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学生准备上课,唱上课问好歌。
二、导入新课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1、播放第一张幻灯片学生边看课件边师: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听故事。
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公主,名叫图兰朵,很美丽动人,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2019年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人音版

2019年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人音版东边升起月亮教学目标:一、能够欣赏《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
二、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东边升起月亮》,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一、让学生欣赏歌剧的风格。
二、聆听《东边升起月亮》,享受歌曲带来的享受。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
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朵,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你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
2、播放话剧片断: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朵,对图兰朵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朵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像没有猜中图兰朵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3、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朵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4、《东边升起月亮》的旋律响起: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
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的片断,称为《东边升起月亮》。
5、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剧《图兰朵》选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同学们还知道歌剧《图兰朵》有哪些选段?课下搜集一下,下一节课再一起分享!。
芬芳茉莉东边升起月亮教案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芬芳茉莉——东边升起月亮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及两首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民歌遗产感到自豪,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整聆听、体验、感受和初步模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欣赏使学歌曲的基础上,通过节奏、旋律使学生感受小调音乐的柔美、委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
【学情分析】《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我特地以小提琴独奏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讲述歌剧《图兰朵特》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在第二课时学唱歌曲的兴趣。
接着我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课,再让学生欣赏、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演奏风格的《茉莉花》,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同时,尽可能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导入】(二)、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1、许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动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学生:想)2、这个故事来自于我国古代元朝。
在14世纪中国元朝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叫图兰朵特,她长得非常美丽,但却残酷无情。
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出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的人,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的,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
后来,有一位王子卡拉夫决心冒杀头危险去猜谜语。
结果他对图兰朵特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
可这时候的图兰朵特不甘心了,想反悔。
王子看出了公主的心思,于是说,如果在天亮之前图兰朵特能猜到他的名字的话,他就情愿像没有猜中的人一样被处死刑。
2016年六年级音乐上册 第1课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人音版

东边升起月亮教学目标:一、能够欣赏《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
二、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东边升起月亮》,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一、让学生欣赏歌剧的风格。
二、聆听《东边升起月亮》,享受歌曲带来的享受。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
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朵,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你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
2、播放话剧片断: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朵,对图兰朵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朵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像没有猜中图兰朵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3、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朵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4、《东边升起月亮》的旋律响起: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
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的片断,称为《东边升起月亮》。
5、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剧《图兰朵》选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同学们还知道歌剧《图兰朵》有哪些选段?课下搜集一下,下一节课再一起分享!2。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东边升起月亮-人音版

今天的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尤其是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大家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讲授歌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音乐符号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反复举例和对比,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多给予他们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音乐知识。
(4)团队协作:在合唱过程中,如何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对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培养默契,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东边升起月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在夜晚欣赏过月亮的美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月亮的美丽和神秘感的兴趣,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首歌曲的奥秘。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合唱过程中存在声部不和谐、节奏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为了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合唱练习的环节,加强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用音乐表达方面,我觉得这次课程的效果还不错。学生们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提出许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说明他们在课程中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思考。今后,我会继续鼓励学生们观察生活,发现美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一. 教材分析《东边升起月亮》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歌词描绘了美丽的藏族风光,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藏族的音乐特色,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
歌曲的难度适中,节奏明快,适合六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藏族音乐特色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藏族的音乐特色,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东边升起月亮》,表现歌曲的优美旋律。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藏族音乐的独特韵味,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和欣赏,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东边升起月亮》的曲谱、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教学音频。
3.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藏族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藏族的美景。
同时,播放藏族音乐的音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藏族音乐的特色。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随后,展示歌曲曲谱,让学生对歌曲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同学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点评。
其余同学在台下观看,学习借鉴。
5.拓展(5分钟)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感受。
人音版220年六年级上册音乐1.4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音乐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一、教学内容1、聆听歌曲《东边升起月亮》。
2、聆听歌曲《茉莉花》。
3、拓展延伸。
二、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让学生知道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从而激发学生自豪感。
2、欣赏《东边升起月亮》,对我国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喜爱中国民歌。
3、通过《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两首歌曲聆听、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形式所带来的不同体验。
三、教学重点1、分析《东边升起月亮》的歌曲特点,认知图兰朵的人物形象。
2、通过本课欣赏,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四、教学难点1、听辨两首歌曲,能用语言表述出在风格上的差异。
2、通过对比节奏、节拍、速度,赏析歌剧《东边升起月亮》。
五、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直接导入:1、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将为你们介绍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普契尼。
2、普契尼简介。
3、师讲《图兰朵》故事。
4、总结:视频里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歌曲《东边升起月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直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新课1、完整聆听歌曲。
2、提问:大家有没有觉得这首歌的旋律很熟悉?3、跟着琴用“LU”哼唱歌曲旋律。
找一找,你在唱哪一句时遇到了困难?4、歌曲学会后找出旋律特色:按照音阶排列只有12356五个音。
5、出示《茉莉花》曲谱,聆听并作对比,总结出音乐中的中国元素。
6、图兰朵中的这首歌曲之所以具有浓郁的东方特色,是因为它和《茉莉花》一样都采用了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写法,只有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
(设计意图:以形象思维为主,鼓励和启发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学会观察总结。
)(四)曲式分析1、分组讨论,普契尼创作歌曲的方法。
2、师总结:普契尼是通过对《茉莉花》的速度、节奏以及加减音符变化才创作出今天听到的《东边升起月亮》。
3、讨论:歌曲情绪怎样呢?《茉莉花》曲调清新活泼、喜悦;《东边升起月亮》曲调低沉压抑、悲伤。
(设计意图:培养共同合作意识,启发学生思维,通过讨论、学习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东边升起月亮(精品)人音版

东边升起月亮1教学目标1,聆听《十送红军》,感受歌曲、体验歌曲,理解歌曲。
2,了解《十送红军》相关音乐背景知识,能初步哼唱歌曲旋律。
3,通过对《十送红军》的学习,了解江西的红色历史,教育学生发扬革命传统,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艰苦朴素、不怕困难、坚韧顽强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可更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已初步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易激发。
好的音乐素材更能吸引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教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尽量提倡自主学习,发扬学生个性,注重学生情感领悟与自学能力的培养。
3重点难点重点:聆听《十送红军》,感受歌曲、体验歌曲,理解歌曲。
难点:能随着乐曲哼唱歌曲旋律《十送红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江西是个好地方》。
介绍江西的人文地理,文化。
通过介绍江西红色土地和民歌,引出红色革命歌曲《十送红军》。
活动2【导入】导入【导入】教师引导初知音乐1,初次听赏《十送红军》,歌曲描述的是什么内容?(通过欣赏讨论交流引出歌曲的背景)2,通过描述内容,引发师提问:假如是你的爸爸、妈妈或同学、朋友要和你离别时,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回答)师归纳3,背景介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感受根据地的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情意,感受江西赣南民歌的风格特点)活动3【讲授】讲授活动3【讲授】认识新知感受歌曲欣赏彭丽媛演唱《十送红军》,初步感受歌曲的情感。
感受旋律,歌曲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反映了广大群众对红军的什么心情?3,分析旋律。
活动4【练习】练习活动4【练习】歌唱旋律,哼唱歌曲旋律欣赏情景剧视频,对比两种演唱方式的不同。
提出问题:(1)歌曲旋律,歌词有什么特点?(2)运用什么演唱方式?表达了什么情绪?3,分析歌曲,根据歌词理解十送红军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边升起月亮
教学目标:
一、能够欣赏《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
二、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东边升起月亮》,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欣赏歌剧的风格。
二、聆听《东边升起月亮》,享受歌曲带来的享受。
教具准备:
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
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朵,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你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
2、播放话剧片断:
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朵,对图兰朵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朵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像没有猜中图兰朵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3、播放到百姓的场面:
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朵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4、《东边升起月亮》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
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的片断,称为《东边升起月亮》。
5、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三、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剧《图兰朵》选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同学们还知道歌剧《图兰朵》有哪些选段?课下搜集一下,下一节课再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