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料含水率试验记录
碎石试验记录(行标)+含水率

次数
试样质量
m0(g)
压碎后筛余质量
m1(g)
压碎指标(%)
δe=
m0-m1
×100
平均值
m0
1
2
3
审核人:试验人:
八、含水率
烘干间隔
烘干时间
称量质量(g)
称量质量之差(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结论:
依据标准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试验条件
温度:℃
仪器设备:1.101-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2.XK3100B2型电子计重/计数秤3.方孔筛
4.YP20001型电子天平
编号
4.75mm筛筛余试样质量
m1(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
m2(g)
泥块含量%
ωc,L=
m1-m2
×100
平均值
m1
1
2
五、含泥量
烘干间隔
原样烘干时间
称量质量(g)
称量质量之差(g)
4.YP20001型电子天平
编号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m0(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m1(g)
含泥量%
ωc=
m0-m1
×100
平均值
m0
1
2
六、针、片状颗粒含量
依据标准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试验条件
温度:℃
仪器设备:1.针状规准仪、片状规准仪2.XK3100B2型电子计重/计数秤
第三次
第四次
结论:
依据标准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砂含水率试验方法

砂含水率试验方法
嘿,咱就说说砂含水率咋试验呗。
先得准备好试验要用的东西哇。
要有天平,能称出砂的重量。
还得有烘箱,能把砂烘干。
另外呢,还得有个容器,装砂用的。
就像做饭得先准备好锅碗瓢盆一样。
然后呢,从一堆砂里取一些样品。
这样品可得有代表性哦,不能随便抓一把。
就像去菜市场买菜,得挑好的买。
取好样品后,用天平称一下湿砂的重量,记住这个数。
接着把湿砂放进容器里,再把容器放进烘箱里。
烘箱的温度得调好,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太高了会把砂烧坏,太低了又烘不干。
就像烤面包,温度得合适,不然面包就烤不好。
在烘箱里烘一段时间后,把砂拿出来。
这时候砂就变成干砂啦。
再用天平称一下干砂的重量。
知道了湿砂和干砂的重量,就可以算砂的含水率啦。
用湿砂的重量减去干砂的重量,再除以干砂的重量,乘以100%,就是含水率啦。
在试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哦。
比如说称重量的时候要准确,不能有误差。
烘箱的温度和时间要控制好,不然结果就不准确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做砂含水率试验。
一开始大家都不太熟练,取样品的时候就有点随便。
结果算出来的含水率不太对劲。
后来我们重新取了样品,严格按照步骤来做,终于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从那以后,我们就知道了,做砂含水率试验可不能马虎,得认真仔细。
所以啊,砂含水率试验要准备好工具,取好样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
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
砂原始记录

砂试验原始记录(1)
代表数量:规格:产地:编号:试验日期:
试验名称
颗粒量
第一次g
第二次g
累计筛余平均(%)
试样质量
G(g)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m0(g)
筛孔尺寸
mm
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其中:含水率ωwc= ×100%表观密度ρ=( -αt)×1000堆积密度ρL= ×1000
(2)空隙率νL=(1- )×100%=其中:ρL为堆积密度,ρ为表观密度。
(3)氯离子含量ωcl= ×100%(4)贝壳含量ωb= ×100%-ωc
复核:试验:
试样总量
m1(g)
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
m2(g)
水+瓶+砂样
总质量
m1(g)
容量筒+砂样
总质量
m2(kg)
AgNO3浓度
(CAgNO3)(mol/L)
试样除去贝壳后的质量
m2(g)
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
m3(g)
水+瓶
总质量
m2(g)
容量筒体积
V(L)
空白体积消耗
V2(mL)
含泥量
ωc
含水率
ωwc(%)
水温(℃)
堆积密度ρL
(kg/m3)
样品体积消耗
V1(mL)
贝壳含量
ωb(%)
修正系数αt
表观密度ρ
(kg/m3)
氯离子含量ωcl(%)
平均值
ωwc(%)
平均值ρ(kg/m3)
平均值ρL(kg/m3)
建设用砂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规格型号
样品状态
检测依据
环境条件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检测内容
碱集料反应(快速碱一硅酸反应)
试件初始长度L(mm)
编号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试件基准长度
LO
(mm)
编号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1
1
2
2
3
3
膨胀端头长度A(mm)
试件各龄期长度L1(mm)
编号
3d
镭-226(Ra)
⅜t-232(Th)
钾-40(K)
样品质量(kg)
放射性活度(Bg)
放射性比活度
Ci(BgZkg)
放射性比活度之和
C(Bg∕kg)
内照射指数IRa
外照射指数Ir
不确定度(%)
坚固性
公称粒级(mm)
试验前质量Gl(g)
试验后质量Gz(g)
该粒级质量损失百分率Pi(%)
总质量损失百分率P(%)
7d
IOd
1
1
2
1
2
1
2
1
2
平均
2
平均
3
平均
试件在各龄期的
膨胀率4(%)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各龄期膨胀率平均值(%)
该项评定
检测说明
校核:
主检:
XX省JC/JL-01.0303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

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烘干后的砂试样与浅
盘的质量m2(g)。
3.称出浅盘的质量m3 (g)。
3/30/2024
7
(三)结果计算
=
1 − 2
× 100
2 − 3
计算含水率W(0.1%):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两次值差要小于0.2%
包含材料内部所有孔隙(含开口和闭口孔隙)的体
积。
试验目的
测定砂的表观密度,用于混泥土配合比设计
试验设备
天平(称重1000g,感重1g)、
容量瓶(500ml)、
烘箱、
含干燥剂的干燥器、
浅盘、
温度计、
烧杯(500ml)、
料勺、毛刷等。
试样制备
用四分法缩取试样不少于660g,置于温度为
(105±5)℃的烘箱中至恒重,并在干燥器中冷
却至室温。
试验步骤
⑴称取烘干试样300g(m0),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
量瓶中,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充分搅动以排
除气泡,塞紧瓶塞。
⑵静置24小时后,打开瓶塞测水温,然后用滴管加
水至水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
分,称其质量(m1)。
质量(m2)。精确至1g
2.紧密堆积密度的测定
取另一份试样,分两次装入容量筒内,装完一层
后,在筒底垫放一根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
击地面各25下,再装第二层,把垫着的圆钢转90度,
前后颠击各25下,加料至试样超出容器口,用钢尺
《土力学》含水率的测定实验

《土力学》含水率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原理1、实验目的: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也就是土在105C~110C下烘至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称为土的含水率,以百分数来表示。
含水率是标志土湿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含水率小,土干;反之,土湿润或饱和测定土的含水率,能够了解土的含水情况,计算土的孔隙比、饱和度和液性指数等其他理力学指标。
土的含水率试验是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实验原理:土样含水量是指土在105℃~110℃下烘至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称为土的含水率,以百分数表示。
实验方法: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炒干法等。
本实验使用烘干法测量土的含水率。
烘干法:烘干法是将试样放在温度能保持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量的方法,它是室内实验标准方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1)试样盒(2)电子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1g。
(3)烘箱:能控制温度范围为105℃~110℃。
三、实验步骤1、称试样盒质量。
记录试样盒的盒号,在天平上称量干燥试样盒的质量(应保证铝盒干净干燥,否则将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试验人员用数字钢印(也可使用铅笔标记,用以区分不同试样,避免混淆)在一个试样盒的盒身和盒盖上印上同样的编号,并将所有常用的试样盒(本次实验有三组共六个铝盒)的质量列成表,以备试验时查用(必要计算数据)。
2、称试样盒加湿土的质量。
取两份具有代表性的土样15~30g,(本次实验要求多组对照,共六份)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本次实验所用的是有机土,故取15~30g)放入试样盒,盖好盒盖,称试样盒加湿土的质量。
3、烘干土样。
揭开盒盖,将土样和试样盒一起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下烘至恒重。
黏质土的烘干时间不少8h,砂类土不少子6h,对含有机质超过主质量5%的应将温度控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重。
试验一含水率试验

实验一 含水率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了解土的含水情况。
土的含水率是指土在温度105~110℃下烘干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与达到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土的干、湿状态。
含水率的变化将使土物理力学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它可使土变成半固态、可塑状态或流动状态,可使土变成稍湿状态、很湿状态或饱和状态,也可造成土在压缩性和稳定性上的差异。
含水率还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液性指数等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建筑物地基、路堤、土坝等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二、仪器设备(1)保持温度为105~110℃的自动控制电热恒温烘箱; (2)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0.01g 的天平; (3)玻璃干燥缸; (4)恒质量的铝制称量盒。
三、试验方法及原理含水率试验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碳化钙气压法、炒干法等,其中以烘干法为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
这里只介绍烘干法烘干法是将试样放在温度能保持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量的方法,是室内测定含水率的标准方法。
1、操作步骤(1)从土样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5~30g (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 ),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 。
(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一起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下烘至恒量。
试样烘至恒量的时间,对于粘土和粉土宜烘8~10h ,对于砂土宜烘6~8h 。
对于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进行烘干。
(3)将烘干后试样和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
(4)将试样和盒从干燥器内取出,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 。
土工试验培训记录

土工试验培训记录培训项目:压实度(灌砂法)、含水率培训时间:2015-4-12~2015-4-15培训感受:自从来到龙湾项目也是刚刚接触土工路基方面的试验,对于我也是一个新的体验和学习,从理论试验到实践操作让我对土工方面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前我以为土工试验很简单,但是接触了以后我才知道我接触的原理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我要努力学习、理解和参透每项试验的步骤和细节。
下面我来讲述一下理论试验和实际操作的步骤。
理论步骤:1、标定砂的密度:(1)先将空的标定罐放在台秤上,罐的上口必须处于水平位置,罐的质量为V,准确至1g。
(2)向标定罐中灌水,一定要注意不要将水弄到台秤上或罐的外壁;将直尺放在罐顶,当罐中水面快要接近直尺时,再用滴管往罐中加水,直到水面接触直尺停止,拿下直尺,记下罐和水的总质量。
重复三次试验取平均值。
(3)理论公式:Ma=M1-M2-M3 密度公式:PS=Ma÷V(4)实操试验结果:灌砂筒内砂的总质量M1=18500g灌砂筒锥体砂质量M2=2760g罐砂入标定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3=6949实操结果:18500-2760-6945=8795砂密度结果:PS=Ma÷V 8795÷6260=1.40量砂的松散密度Ps=1.40标定罐的体积V=6260标定罐内的砂Ma=89752、试验步骤:(1)选一块平坦的试验地,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地面上;如果表面粗糙度比较大的话,则将盛有量砂M1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在下流时关闭开关;拿走灌砂筒,并称筒内砂的质量为M4,精确至1g。
(2)取走基板,将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打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地面上,按照基板中孔处凿洞洞的直径为100mm。
在凿洞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试样去处,放置在塑料袋内,密封,放置丢失水分,试洞深度不得小于10公分。
凿洞完毕称取全部试样,准确至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