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国有哪些产业已被外资彻底控制

合集下载

外资控股中国的行业

外资控股中国的行业

1外资操纵国内企业知多少.....................................据“研究进展中心一年前(2006年7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一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操纵:中国28个要紧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操纵权。

玻璃行业、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伙;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操纵;20%的医药企业在外资手中。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电话等行业,外资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

”(见丛亚平《利用外资八思》)这还仅是一年前的情形,此刻外资兼并又有了新的恶性进展。

凡外国资本对我国企的兼并,其结果无一不是在廉价占有我优质资产和庞大市场份额而大发横财后将我企业品牌和技术通通垄断抹杀,并将所有债务、失业、金融风险、穷困及堆积如山的严峻社会矛盾全数留给我。

这方面私募基金(PE)与专业跨国公司并无实质性区别,但私募基金、投资银行的兼并却多了一个二道贩子剥层皮。

在金融业方面,2004年新桥资本(也是PE)最终控股深圳进展银行,广东进展银行现已被美国花旗银行持股36%,其余各大国有银行及金融机构外资持股均已达25%(其中PE占相当大比例)。

造纸行业我国造纸企业约3600家,产量5600万吨(2005),近10年来,生产和消费均以10%以上速度增加,产能占世界10%,消费占世界14%,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多数企业资金欠缺、技术装备和原料均严峻依托国外,低档产能多余,高级纸供不该求。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际纸业巨头如芬欧汇川、斯道拉恩索、印尼金光集团等,纷纷以合伙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如2005年,国际纸业和太阳纸业在兖州共建合伙公司,投资亿美元上30万吨液体包装纸生产线,华泰集团2006年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在山东东营合伙建设年产20万吨的高级超压纸项目等。

外资垄断的产业

外资垄断的产业

外资垄断的产业
手机:芯片及产品前三名,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苹果
电脑:芯片、操作系统、软件开发系统、办公系统、音视频系统及产品,AMD、Intel、微软、惠普、戴尔、东芝
平板电视:液晶面板、芯片、产品,三星、索尼、夏普
数码相机:CCD、芯片、产品,三星、索尼、柯达
汽车:
飞机:
造船:
发动机;船用、车用
精密机床:
快餐:
日化:洗发水、化妆品、香水、高档服装
奢侈品、保健品
肉类;火腿、产业链
农业:种子
婴儿用品:奶粉、
医疗器械、疫苗、药品
装备制造
:国有资本将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在七大行业绝对控股,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和海运等,并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形成30-50家拥有自主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盘点当今世界那些被美日德等西方国家垄断的领域

盘点当今世界那些被美日德等西方国家垄断的领域

2019年世界500强中只排名427位,德国人厉害的是,世界500强中80%的公司却都是它的客户。

著名的SAP(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软件就属于这家公司的产品,它是ERP(Enterprise-wide Resource Planning,芯片设计生产必备神器)解决方案的先驱,也是全球排名第一的ERP软件。

可以说,几乎每分每秒,SAP软件都运行在全世界120多个国家、超过172,000家企业的机房里。

有人说,一旦SAP断供,三分之一的芯片企业会死得很难看。

日本的工业软件发展相对差一些。

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在软件销售方面仅次于美国,因为日本本土的工业软件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品牌。

日本企业更愿意在制造业的硬件方面下功夫,不愿意花太多精力去研发软件。

日本人他们更青睐于软件的外包开发。

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而日本一家就占了十分之一。

比如经常帮日本写代码国家就是印度、中国和爱尔兰的码农。

虽然日本没有十分全面的工业软件产业,但日本在某些方面仍然颇有建树,这主要源于日本企业及其喜爱嵌入式软件的开发。

比如日本的精密机床、机器人和汽车,成为日本世界级品质的嵌入式软件的三大载体。

日本所有带有数字接口的设备,比如手表、微波炉、手机、数字电视、汽车等都使用嵌入式系统,并且这种嵌入式软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日本的这种方式,让日本小精尖的电子产品称霸全球几十年时间。

可以说,制造业的最核心技术其实就是工业软件,其中包括:逻辑编程、数据建立分析、设备驱动、程序更改、传感器应用等,这些全部都需依赖软件技术。

德国西门子、美国GE、法国施耐德之前为了维持他们传统的垄断地位,疯狂并购世界上的工业软件公司。

比如2016年11月,德国西门子以45亿美元收购了全球三大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之一的Mentor。

当前,进入中国工业领域的重要工业软件,包括研发类的CAD、CAE、CAM、CAPP,信息管理类的ERP、CRM、HRM,及生产控制类的MES、PCS、PLC,总共占比接近40%。

警惕国内种子企业被国外资本掌控

警惕国内种子企业被国外资本掌控

警惕国内种子企业被国外资本掌控警惕国内种子企业被国外资本掌控近日,隆平高科发布公告说,公司与VilmorinHongKongLimited 签署了设立合资合同的框架性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2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公司。

这一新闻事件使人联想到,海外种业巨头拥有优良的种子,通过与国内种业公司合作,有可能逐步挤占国内原有种业公司的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担忧,如果国产种业不能加快研发,掌握合资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任由目前的态势发展,未来中国的种业有可能受海外种业巨头的控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反过来讲,一粒种子也可以击垮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危及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据统计,中国种子市场份额已由2001年的2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00亿元左右,成为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未来10年增长潜力更为显著,必将吸引更多的种业集团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全国已有49家持有效证照的外资企业,杜邦、孟山都、先锋、拜耳等国际种业巨头纷纷涉足国内市场。

从具体作物看,自2000年至今,外资企业在中国共审定玉米品种84个,占3.05%,尽管总体份额不大,但一些品种推广速度很快。

在蔬菜种子市场中,“洋品牌”占据新、奇、特品种市场,控制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

在种业竞争格局中出现的国际种业巨头身影引人瞩目。

根据相关规定,国际种业在国内生产销售粮种需要与国内种子企业组建合资公司,并由中方控股合资子公司。

但分析人士担忧,随着国际种业巨头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控制力也将逐步增加,进而威胁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近年来,外资在我国种业市场的不断渗透,挤压了我国种子企业的经营空间,一些企业生存艰难,甚至沦为外资操控的“棋子”。

而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很多外资种业巨头拥有深厚的国外政治背景,业内人士称,一旦这些外资企业完成对我国种业的垄断,可能以此为砝码,不仅要求巨额的垄断利润,甚至可能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安全。

外资控制中国三分之二工业门类

外资控制中国三分之二工业门类

外资控制中国三分之二工业门类
是在XXX年同时发生的是XX的X泡沫崩溃,演变成新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的资本大量流向基本建设和劳动力素质都是第一的中国,所以进入XX世纪的第三个年头,中国在XXX年变成了外商投资FDI第一的国家,超过了X国。

由于大量的外资产业进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完整的工业化布局。

也就是说中国在XX世纪一百年追求产业资本,终于在XX世纪的第一个五年、XXXX年成了世界工业产品总量最大的国家,无论是钢材、水泥、玻璃还是其他都3经是世界最大。

也就是产业资本总量最大的国家。

但是,大类产业的三分之二是外资控制。

这也是今天当美国打贸易战的时候,中国并不那么紧张的原因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点也是中国一直公开向国际社会宣称的。

总之,产业资本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基本完成。

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

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

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这事实说明,中国经济不仅不是私有化的问题,而是经济殖民化的问题。

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 5 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 21 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从行业上看,银行、保险、电信、汽车、物流、零售、机械制造、能源、钢铁、IT、网络、房地产等,凡此种种,这些热门行业都已经有外资进入。

并购方阵营中,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最多,占比超过30%,欧盟企业次之,约占27%,其余来自东盟和日本等。

从资金来源看,国外收购资金主要包括两种:跨国企业、QFII 及各种私募基金,而且,近年来国际私募基金逐渐成为并购的主角。

“精英”喜欢说,开放国门,与狼共舞.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不是与狼共舞,是以身噬狼.《士兵突击》里老A和702团的演习较量,702团长自己评价这次演习说,攻不成攻,守不成守.号称攻方的三五三团全过程中就无隙发动像样的攻势.守的蓝军打一开始倒以劣势兵力四面出击,三五三团重装部队的数量优势和火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至今连蓝军指挥部位置都没能确定.不过换成"精英"来评价这次演习,他们会厚着脸皮说,谁说我们输了.我们还俘虏了一名中校.还是让我们看看各行各业被外资掌控的情况把:1.矿产贵州烂泥沟金矿远景储量在150吨以上,云南播卡金矿探明储量为150吨,辽宁营口市猫岭金矿远景储量达300吨,这三个世界级大型金矿都被境外资本轻易拿走了控制权,外资控股分别为85%,90%,79%.2.银行1).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

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郎咸平:中国28个产业中已有21个被外资控制了

郎咸平:中国28个产业中已有21个被外资控制了

郎咸平:中国28个产业中已有21个被外资控制了作者:郎咸平来源:新浪博客 2009-04-20郎咸平:可怕的是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有21个被外资控制多数资产,也就是外资是最大的股东。

新世纪周刊4月29日讯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判定违反《反垄断法》而取消。

很多人因此对《反垄断法》有看法,也批评政府的做法。

我觉得我们政府不但应该反对此次收购,而且我们做得还不够多,因为汇源果汁已经是外资企业大量收购中国企业的尾声。

其实一开头我们就该注意外资企业收购中国企业的问题。

我有很充足的证据。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报告,在中国已经开放的产业当中,每个产业排名前五名的企业都有外资介入。

举个例子,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企业全部合资;电梯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的5家厂商都由外资控股;家电,18家国家级定点企业中有11家与外资合作;医药,20%在外资手中,渠道那就别谈了;汽车销售额的90%来自于国外品牌。

更可怕的是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有21个被外资控制多数资产,也就是外资是最大的股东。

你说外资效益这么好,他在中国设工厂,对我们也是有利的,他聘用我们的工人,他还要进货,还要销货,对我们中国市场是有帮助的,你何必这么样的排斥外资?那我举个例子。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指出,未来三五年中国的零售市场的百分之七八十将为外资所席卷,包括沃尔玛、家乐福等等。

有人听起来觉得,这个没什么,反正家乐福那么好,场地这么大,灯火辉煌,服务态度良好,而且产品种类齐全,不像我们的小商店,爱理不理,态度讨厌,产品种类非常不齐全。

所以外资收购有什么不好呢?他一样要进货,一样要出货。

就这么简单吗?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举一个灌溉的例子。

如果你问农民,你怎么做灌溉?农民当然会教导你了,他说灌溉很简单,你把这水闸打开,然后让水去灌溉。

但是你要灌溉之前,要挖沟渠,水闸打开之后,就让这个水顺着沟渠流到需要水的农田,这叫灌溉。

那如果你问他,如果你打开水闸之前忘了挖沟渠怎么办?那你肯定挨骂了,你笨。

国货被洋货倾轧的例子

国货被洋货倾轧的例子

国货被洋货倾轧的例子在这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之中,我国的市场逐渐产生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国货品牌,比如说银鹭、娃哈哈、苏泊尔等等。

但是很有些品牌很多人都以为是外资的品牌,其实在中国有不少的外资品牌的前身都是国货,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被外资收购。

而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国货品牌,这个品牌本应该能够成为民族的骄傲,但是后来却逐渐被外国资本攻占。

一、银鹭曾风靡市场。

说起国货大家第一反应一定都是华为这样的大企业,这些企业确实目前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国货领头企业,国货品牌也逐渐壮大起来。

目前我国也已经有大量的国货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但是与此同时大家可能发现以前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国货好像逐渐都减少了出现的身影,比如银鹭。

银鹭算得上是我国国货的老品牌了,说起银鹭大家都能想到八宝粥和花生牛奶。

但是现在市场上八宝粥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牌子,而花生牛奶也越来越少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银鹭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被外资给吞并了。

我国很多的国货品牌都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外资吞并。

有的品牌可能在被外资吞并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有的可能因此一蹶不振。

吞并以后的银鹭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市场上饮料品牌的层出不穷,银鹭也逐渐被人们忘却了。

银鹭在有一段时间几乎是垄断了国内饮料的市场,八宝粥和花生牛奶更是每家每户都喝过的。

据了解,银鹭此前的年销量也突破了一百万。

银鹭的创始人陈清水是福建一个小村庄的人,这个村庄中的蔬果资源很好,因此他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最先在罐头行业进行冲击,但是刚开始由于这个村庄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而且消息也不好传播出去,因此陈清水的这个工厂可以说赔得很惨。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陈清水开始对八宝粥进行研究,重新生产八宝粥,也正是八宝粥让陈清水的银鹭走上了其他地区,一举成名。

后来的花生牛奶更是垄断了全国的饮料行业。

这个村庄的每家每户也因为陈清水的原因富裕起来。

二、银鹭被雀巢收购。

后来在雀巢进入中国市场以后,银鹭有着最高端的生产线,因此银鹭也成为了雀巢在中国的代工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主:中情局制造移民潮时间:2012-05-20 22:53:00 点击:3049 回复:60举报回复收藏分享更多楼主看看中国有哪些产业已被外资彻底控制中国拼命将血汗钱买入不断贬值的美债欧债,美欧阔佬们拿着中国的钱干了什么呢?他们在处心积虑地收购中国核心资产。

等于中国借钱给美欧以便美欧阔佬将中国收购。

同时美欧对中国苛刻无礼,天天指责中国,煽动周边小国欺凌中国,瓜分中国领土。

同时还一再要求中国继续多借钱。

天下还有这么奇怪的事吗?听说中国准备买一千亿欧元有毒资产送钱给欧洲,这就是一个圈套。

美欧不是真穷真急,真穷为何存着那么多黄金,为何中国前围后堵,煽动周边小国挑衅中国,为何耗巨资去干预利比亚?为何对中国军事、高科技通通禁卖?从香港联交所的公开资料可以查到,无论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

还是中煤、中铝、中国神华等资源性企业。

中国各种垄断性国营企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十大股东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国的企业、基金。

高盛之于工行,美铝之于中铝,美国人用美元买中国企业股票,中国卖股票收美元买美国国债。

截至2010年底,美国企业、基金和个人投资者拥有中国A股股票价值1000多亿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价值约2000亿美元,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价值约300亿美元,合计3300亿美元。

据商务部《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重要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己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

美国标准普尔500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每年就用这样方式从中国赚取超过8百亿美元,按其14倍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国的资产价值约11000亿美元。

加上其他中小企业在中国投资,美国企业在中国拥有的资产价值,高达15000亿美元。

再次,超过一万亿美元的美欧热钱潜伏在楼市、高利贷等市场。

综合算来,西方列强在中国埋伏下的钱,已经超过了中国外储。

他们并不显富,而是让中国去露富,并装可怜从中国骗钱。

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时机成熟就做空中国,让中国倾刻间变得一无所有一穷二白。

请看外资掌控下的中国市场据《中国产业地图》(中国并购研究中心)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啤酒行业:6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其余全部合资;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化妆品: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医药行业:20%为外商控制;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90%!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1998年仅出资 3.75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2003年又收购了乐凯20%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在高科技领域:如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早已从中赚够了。

近期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意在赶尽杀绝。

国内手机行业除了自有品牌外没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2005年以来全部亏损,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纷纷退出市场。

在流通领域,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

随着外资的延伸,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

零售业是最能吸纳劳动就业人口的领域,任由外国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前来掌控。

业内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业命脉,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领我国的流通渠道,中国的企业终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

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轮胎工业,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国人手里。

剩下的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条件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

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上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轮胎跨国公司法国米其林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组建轮胎合资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独资与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能力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70%以上。

除电力,军工等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以外,外资在我国水泥行业(建材业)、钢铁行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行业、机械制造行业(普通机械、专用设备、电气设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化行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玻璃行业、酿酒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行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供水供气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行业(煤炭采选业)、日用化妆品行业(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行业(食品加工业)、造纸行业(造纸及印刷品业等行业)、纺织行业、建筑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塑料制造业、工艺品及其制造业等行业中,都占有较高股权和市场控制权,经济刺激计划和巨大需求给予了外资丰厚的回报,充分享受了我国经济高速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1)水泥行业:2009年全国水泥行业总产能16亿吨,外资控制产能5、6亿吨以上,控制力及总产能占30-40%以上。

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瑞安建业后,占西南四省18%以上份额;华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购,占华中10-20%份额;摩根斯坦利收购山水集团30%股权后,环渤海市场份额第一;爱尔兰CRH收购吉林亚泰后,获取东北市场;产销量全国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资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亚洲水泥、山水水泥、华润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权被港资和外资控制……(2)机械行业:2008年,机械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2%,外资股权控制率为35.2%,总体控制力度达40%以上,机械制造业5大细分行业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外资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60%,金属制品业为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2%,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约为30%。

凯雷收购徐工85%股权,起重机和压路机占国内市场50%以上,国内136种工程机械产品,徐工占一半以上;国内装载机行业排名第7的山工机械被卡特彼勒全资收购,新加坡丰隆、美国高盛、美国国泰持有国内最大的独立柴油引擎制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权;无锡威孚是国内柴油燃油喷射系统最大厂商,德国博世持有其67%的股权;韩国全资的斗山工程机械8年在中国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销售额已达徐工的1/3;西北轴承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90年代末,德国舍弗勒利用西北轴承陷入困境,与其合资成立富安捷铁路轴承,将其市场争压过来,后全资收购;瑞典SKF全资收购皮尔轴承;无锡轴承、烟台轴承被美国TIMKEN全资收购,并控股襄轴集团;全国化工设备第一生产基地,锦西化机透平厂被西门子控股70%的股权;德国ZF集团收购全国齿轮行业排名第二的杭州齿轮厂70%的股权;美国加纳基金控股沈阳机床30%的股权;英国特雷克斯收购北方股份25%的股权,北方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矿用汽车开发和生产基地;玉柴机械占据国内小挖机9.3%的市场份额,美国汉鼎收购其43%的股权……(3)汽车行业:外国品牌销售占90%以上,虽然外资股权占比不超过50%,但无论技术、品牌还是研发等,外资实际控制力均高达60-70%以上。

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华晨、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北汽现代、北京吉普、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天津一汽丰田、长安雪铁龙等中国汽车销量最大的公司,外资股权均为50%,不包括外资中小企业,外商在华投资和合资控制的53家大型汽车公司,销售额1万亿元以上,占汽车市场总销售额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有60%以上的份额;而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和摩托车配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企业亦高达70%以上;汽车制造行业橡胶轮胎,法国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轮胎等外商独资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产能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占有中国汽车轮胎市场80%以上……(4)钢铁行业:2008年,钢铁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 6%,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并购有控制,阿塞洛-米塔尔、俄罗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资觊觎中国钢铁行业纷纷受挫,即使这样,外资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股权控制度仍超过10%,市场控制度超过12%,如阿塞洛?米塔尔收购华菱钢铁33%股权;德意志银行和阿塞洛?米塔尔收购中国东方钢铁47%的股权(河北津西钢铁 29%股权);法国圣戈班收购徐钢100%的股权;美国凯雷收购江都钢管49%股权;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钢28%的股权;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钢、马钢股份、重庆钢铁,14%、22%、30%的股权被摩根大通等外资和港资控制;唐山国丰钢铁,香港中港占股51%;港资占股65%的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分别收购日照钢铁、日照型钢30%的股权,收购日照轧钢25%的股权,后与山钢重组……外资大规模并购国内钢铁业不成,再生一计,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矿山巨头利用手中掌握的铁矿石资源,不断涨价,对钢铁行业进行合围。

可以想象,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亿吨,行业分散度高,众多中小或民营钢企面临淘汰和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下,外资受欢迎的程度会有多高;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外资绕过国家设置的重重限制,不少钢企,将再次落入外资控制之中。

(5)石化行业:2008年,石化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0%,国家对外资准入石化产业有所限制,即使这样,除海外上市外,外资绕过重重障碍,通过来华设厂,并购等手段,石化行业外资股权控制度已达18%,市场控制度为20-3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外资市场控制度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料加工业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纽约、香港上市,外资与港资占股11%,海外融资额29亿美元,9年时间,向海外分红派息竟然高达119亿美元,分红派息竟为融资额4倍;中石化2000年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资与港资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纽约、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资与港资占股目前高达 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纽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资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团子公司中国蓝星20%的股权。

国内原油和化工产品供不应求。

如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首次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13.9%;液化天然气累计进口553.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65.8%;口硫磺1216.7万吨,同比增长44.6%;进口甲醇528.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6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