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复兴区城区建设发展战略分析

合集下载

邯郸冀南新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邯郸冀南新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邯郸冀南新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年)邯郸市人民政府2010年10月目录一、战略意义----------------------------------------------------------2 (一)重要性和紧迫性----------------------------------------------2 (二)比较优势和可行性-------------------------------------------4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7 (一)战略定位-------------------------------------------------------7 (二)发展思路和指导原则----------------------------------------8 (三)发展目标-------------------------------------------------------9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10 (一)产业体系-------------------------------------------------------10 (二)主导产业-------------------------------------------------------10 (三)关联辅助产业-------------------------------------------------14 (四)重点支撑项目-------------------------------------------------15 四、空间布局----------------------------------------------------------16 (一)马头生态工业园----------------------------------------------17 (二)商城工业园----------------------------------------------------18 (三)林坛工业园----------------------------------------------------18 (四)新坡工业园----------------------------------------------------19 (五)生态农业观光园----------------------------------------------19 (六)凤凰山—溢泉湖风景园-------------------------------------20 五、支撑体系---------------------------------------------------------20(一)土地------------------------------------------------------------20 (二)供水------------------------------------------------------------21 (三)污水------------------------------------------------------------22 (四)供电------------------------------------------------------------22 (五)交通------------------------------------------------------------23 (六)通讯------------------------------------------------------------23 (七)燃气------------------------------------------------------------24 (八)供热------------------------------------------------------------25 (九)服务------------------------------------------------------------25 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7 (一)生态建设------------------------------------------------------27 (二)环境控制------------------------------------------------------27 (三)产业准入------------------------------------------------------29 七、政策建议---------------------------------------------------------29 附图一:邯郸冀南新区区域位置图附图二:邯郸冀南新区区域范围控制图附图三:邯郸冀南新区核心区规划结构分析图附图四:邯郸冀南新区核心区产业分布图附图五:邯郸冀南新区核心区土地利用规划图邯郸冀南新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年)邯郸冀南新区位于河北省最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区的中心位置,邯郸市主城区南部,规划范围包括核心区、协调区两部分,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

2024年邯郸最新规划

2024年邯郸最新规划

2024年邯郸最新规划一、城市整体规划2024年,邯郸市将实施一项全新的城市规划,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规划将分为城市中心区、生态保护区、工业区、居民区四个主要部分。

城市中心区邯郸市中心区将进行全面改造,强调提升城市的商业和文化功能。

新建的地标性建筑将成为市中心的代表,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热点。

同时,城市中心区将注重绿化和环境改善,打造宜居宜商的城市中心。

生态保护区为了改善城市环境,邯郸将划定生态保护区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这些区域将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也是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

生态保护区将建设各种公园、湿地和绿地,提高城市绿化率,营造美丽的自然环境。

工业区邯郸市将继续推动工业升级,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工业区将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居民区居民区规划将注重人居环境和生活便利性。

规划内将建设多种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超市等,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居民区也将注重交通便利和公共服务设施,让市民享受便捷的生活。

二、交通规划2024年,邯郸市将继续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提升城市通行能力。

规划中将着重建设城市快速路、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完善城市交通系统。

同时将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三、旅游规划邯郸市旅游规划将注重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规划中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景点,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四、教育规划邯郸市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规划中将优化学校布局,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五、医疗规划邯郸市将加强医疗资源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规划中将建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增加医疗设备,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保障市民的健康。

结语2024年邯郸市的新规划将带来全新的城市面貌和发展机遇。

城市将以更高的质量,更好的服务,更美好的环境回馈给市民,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邯政办规〔2019〕2号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邯政办规〔2019〕2号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正文:----------------------------------------------------------------------------------------------------------------------------------------------------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邯政办规〔2019〕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对口有关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1月22日关于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政策为贯彻落实《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邯政办字〔2017〕70号),大力发展我市装配式建筑,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现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2017〕3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支持政策:一、分区分类逐步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

丛台区、复兴区、邯山区、峰峰矿区、永年区、肥乡区和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发文之日起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2020年1月1日起要达到50%以上;其他县(市)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2019年2月1日起要达到10%以上,2020年1月1日起要达到20%以上;东区范围内政府投资性项目,要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农村居民自建住房,鼓励采用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单体装配率应符合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基本规定(本文所称的建筑单体装配率,是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邯郸北部新城发展前景

邯郸北部新城发展前景

邯郸北部新城发展前景邯郸北部新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邯郸市的主要发展区域之一。

该地区目前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邯郸北部新城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交通条件优越。

新城位于107国道、京广高速公路和德石铁路附近,交通便利,与京津两大城市对接紧密,未来有望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

这将为新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投入。

其次,新城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

邯郸北部新城的面积较大,拥有很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可以有效满足新城发展的需求。

这将为新城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带来更加具有竞争力的项目。

而且,新城周围还有不少农村和农田,可以进行城乡一体化的开发,打造现代化的城市农业和生态农业。

再次,邯郸北部新城在经济发展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作为邯郸市的主要发展区域之一,新城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

新城正在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创业企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同时,新城还拥有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和商业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这些因素将为新城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新城的建设理念和环境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

邯郸北部新城强调绿色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城市环境的整治和保护,推行生态环保产业。

新城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环保的建设,倡导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活方式。

这将为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之,邯郸北部新城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加上政府的积极推动和环境保护的理念,新城将成为邯郸市乃至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发展极点,为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做出积极贡献。

邯郸市规划格局

邯郸市规划格局

为推进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向纵深开展,更好更快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邯郸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1至2013年在全市深入开展城镇建设上水平工作。

到2013年,邯郸市三年累计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60万以上。

建设宜居城市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据了解,根据规划邯郸市将推进城镇污染减排工程,城市中心区重污染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市、县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并稳定保持在320天以上,好于一级标准天数明显增加;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湖泊、水库型水源地暂不考虑总氮指标);建成区段河流水质稳定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将全部完成升级改造任务,并实现联网在线监控。

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分别达到95%和35%以上,县(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省级重点镇和现状人口1万以上的镇建成污水处理厂。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县级市和50%的其它县建立“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垃圾处理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建成3个以上省级精品公园,重点部位绿化养护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服务标准,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地覆盖率分别达到47%和50%以上,争取进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

每个县建成1个以上精品公园,所有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县城,30—40%的县城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争创人居环境奖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建保税区建大交通提升邯郸实力邯郸市将启动建设冀南新区,推进邯钢工业区、经济开发区、广府生态文化园区、漳河生态科技园区。

单元控规

单元控规

1.经验借鉴目前国内几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济南等),在《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提出了一写新的方法、思路和控制体系,这些都为控规编制技术与管理方法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比较这些城市控规编制的思路与创新内容,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根本性转变:1.1.由“技术理性”向“公共政策”的思维转变随着《行政许可法》、《物权法》、《城乡规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出台和修订,使城乡规划工作面临深刻的变革。

政府角色由管理者逐渐向服务者的转变,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也逐步开始显现。

从国内几个主要城市的发展来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思路正逐步由原有的“技术理性”向“公共政策”属性转变。

而这种转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现由“运动员”向“裁判员”的角色转变。

通过建立分层的控制体系,实现由单纯的追求“地块指标赋值科学性”向制定“单元总量动态平衡规则”的思维转变,由“关注比赛结果”向“制定游戏规则”转变,从而真正实现了控规从“技术成果”向“管理政策”的价值转换。

第二,强化公益性设施的控制和保障。

比较国内主要城市的控规编制办法,控制内容上均重点突出了强制性内容的控制,强调优先控制和保障各类公益性设施的布局,更体现了关注民生、民权的政策倾向与公平性,因而更凸显公共政策的属性特征。

1.2.由“刚性控制”向“刚柔并济”的方法转变比较北京、南京、武汉、成都、广州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可以看出,整体的控制方法正逐渐由“刚性控制”为核心向“刚柔并济”的方向转变。

第一,明确分类控制内容从编制内容来看,几个城市均将控制的核心内容划分为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控规“什么都管”、“控制过死”的问题。

北京(新城)在新城总规之后,增加了街区层面的控制内容,街区层面的控制指标作为强制性控制指标,是地块层面指标落实的依据,在管理方面,街区层面作为控详的公示内容,同时是地块指标修改的最小编制范围。

邯郸城市规划2010-2020

邯郸城市规划2010-2020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与作用邯郸市曾进行过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邯郸的历版城市总体规划都是在特定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完成的,针对当时城市发展的需求,或对重大项目选址,或对行政区划调整等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对指导当时的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邯郸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人口与用地规模均已突破了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

本次规划在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新的发展形势,对城市的区域经济地位、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城镇体系结构以及城市化格局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邯郸和谐社会的能力。

2. 按照《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邯郸市在河北省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充分发挥其区域中心城市作用。

基于邯郸市域各城镇的现状条件和发展潜力,合理布局城镇。

按照梯级推进思路,加快发展中心城区,积极培育中小城市,择优扶持重点镇,逐步完善城镇体系。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依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根据《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

结合邯郸市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

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河北省南厢地区以及市域地区、城区与郊区、旧区与新区、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4. 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邯郸市规划草案

邯郸市规划草案
4、禁止开发区域:指生态服务功能较强的区域,主要包括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三小节 都市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第72条 都市区产业布局总体目标
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联系便捷、城乡互动的以新兴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为主体,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新型都市区产业功能空间,打造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带,实现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相互契合的联动效应,以达到协同集成、综合互济的整体功效,从而构建和谐、现代化的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
七纵:京珠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邢峰高速、107国道、106国道、邢都公路、曲魏公路构成的南北向主要公路。
第23条 铁路运输
1.高速铁路
京郑高速客运专线在京珠高速公路以东控制走向,在人民路以北,设置铁路客运站。
2.国家铁路
新增邯黄铁路(邯郸至黄骅港),承担货运功能,线路从邯郸南站出线,在曲魏公路与309国道交叉前形成会让站;原邯济铁路、邯长铁路增加客运功能,以原线改建为主;保留邯郸站、峰峰(临水)站的客运功能,以满足东西邯长、邯济铁路客车接入;提升峰峰(临水)站作为东西向铁路客运区间站。
环城高速将进一步拉近主城区与8个卫星城的时空距离,构建以中心城区为龙头,8个卫星城协调分布的格局,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驱车沿邯郸市区中华大街北行,15分钟就直达永年县城。这一路线使人们不必再绕行107国道,永年作为距邯郸最近的卫星城也由此融入大邯郸范围。
都市区内的交通规划甚至还考虑到预留轻轨线路。一号线向西与武安连接。二号线可以接通峰峰城区。“新的都市区域规划,要求有新的公交体系来适应。”据邯郸市发改委主任张晓波介绍,《邯郸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战略规划》已经明确,将以构建区域公交中心为目标,重建公交运营机制,统一公交客运主体,推进公交向主城区外延伸,逐步形成主城区——卫星城——各县城及连通周边城市的公交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郸市复兴区城区建设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文章基于SWOT分析,根据复兴区的实际,提出了建设集约.生态.文化.宜居新钢城的城区发展总体目标,并详细就产业、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景观系统、环境保护、绿色建筑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复兴区;发展;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the revival District of actual construction intensive ecological culture. The new Frank livable urban development overall objective and detailed,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landscape syste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spects of green building.Keywords: renaissance zone; development; analysis
复兴区概况
复兴区是邯郸市的工业主城区,位于邯郸市区西部。

区内公路、铁路纵横交织,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乡村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5万人。

复兴区SWOT分析
复兴区的优势
邯郸市处于晋冀鲁豫四省的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四通八达,而复兴区地处邯郸市西大门,向西与武安、山西等资源丰富区域方便对接。

区内有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以及邯郸机场,京广、邯济、邯长铁路、107国道紧临全区。

便利的交通是该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复兴区是邯郸市的重、化工业区,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产业发展潜力大。

邯郸市钢铁冶炼企业主要分布在复兴区,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都座落在这里。

汽贸城、物流基地、商贸、餐饮休闲等项目逐步落户,化工厂整体搬迁等对邯郸发展北部区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复兴区历史悠久,区内历史遗存丰富。

其中举世闻名的赵王城遗址就位于区内。

还有王朗城址、新石器时代的百家村遗址、彭家寨遗址,战汉时期的百家村墓群、西小屯墓群、郝村墓群、王郎墓群、插箭岭等历史遗迹。

复兴区位于邯郸市西部,地势较高,向西可远眺紫山、禇山,区内更有“三河、两渠”(沁河、渚河、输元河,高级渠、南水北调总干渠)穿越而过,未来
还要建设邯郸五河绕城的西湖,复兴区拥有中心城区独有的山水景观优势,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优质资源。

复兴区的劣势
土地资源紧缺,用地结构复杂,用地矛盾突出。

向南、向西、向北发展均受到现实条件制约;存量和增量土地资源缺乏;区内城乡混杂、村企混杂,“城中村”、“企中村”、“旧厂区”分布众多,开发难度大;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之间矛盾突出。

产业钢铁独大,钢铁及其相关产业占二产产值的95%。

区内其他企业由于落后的工艺和落后产能,多数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发展动力不足。

第三产业逐步兴起,比例较低。

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造成了区内经济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受邯钢钢铁生产和物流影响,复兴区粉尘污染、氮氧化物等污染严重,成为邯郸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是邯郸对外形象宣传和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短板,同时也是成为制约复兴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瓶颈。

复兴区的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较落后,城市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并且随着未来保障性住房和新开发地产项目的入住,人口增加,结构复杂,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的矛盾将更加凸显,社会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区内缺乏景观特色,城市河流景观、园林景观、建筑色彩、建筑形态、地标性的景观节点建设较为滞后,没有形成连续的景观系统。

复兴区的机遇
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必须靠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实现以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为特点的低碳生态化转型成为国家、河北省和邯郸市转型发展的一致需求。

复兴区发展方式的低碳生态转型对实现邯郸市的转型发展宏观战略至关重要,也为复兴区争取市区资金和政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发展地区,也是河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地区。

围绕冀中南地区发展,邯郸作为四省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冀中南地区地位重要,为培育复兴区的产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邯郸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成语典故为全国之最。

但围绕文化产业发展仍未取得理想的成果。

复兴作为赵王城遗址、赵苑公园等著名历史文化遗址的所在地,可以率先在全市开展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复兴。

复兴区的挑战
在宏观经济方面,伴随着全球经济疲软,世界经济形势趋于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内需求也存在放缓压力,房地产市场、投融资平台、民间借贷等领域潜在风险增大。

另外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化转型给复兴区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

邯郸市十二五时期的“绿色增长”、“低碳发展”的着力点、重点和难点都是复兴区。

一直以来复兴区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粉尘等,影响复兴区的人居环境,同时也带给了人们复兴区脏、乱、差的印象,如何克服这些污染的影响发展“绿色复兴”必将是该区发展的一大挑战。

复兴区发展总体目标
通过对复兴区SWOT的分析,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和河北省、邯郸市的各项战略方向,提出复兴区建设发展总体目标为:
集约.生态.文化.宜居新钢城。

以邯钢低碳生态转型为基础,建设集约、生态、宜居、文化复兴为目标,将邯钢循环工业园和复兴城区乃至邯郸西部整体发展进行整合,实现由资源依赖、简单外延的粗放型发展向节约资源、强调内涵的集约型发展转变,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尊重文化传承、尊重地方精神、提高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建设宜居新钢城。

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强化钢铁及其配套产业核心职能的培育。

首先,保障邯钢产业区的职能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其次,围绕西环外围地区的空间整合,按照生态工业学的共生原理,合理布局,打造以钢铁为龙头、以制造业为支点的专业化产业集群。

第二,加快推进服务业的成长。

重点围绕总部经济区和汽贸物流园区的建设,积极培育会议会展、现代物流、金融结算、休闲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职能,同时结合商业街区的建设,加快生活性服务职能的完善。

第三,充分挖掘和整合包括赵王城、赵苑等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和拓展以旅游为核心的特色服务职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交通发展分析
第一,建设复兴区的物流交通体系,重点强化和理顺邯钢及周边地区的物流交通组织。

配合邯钢产业区的建设及内部工作流程的具体安排,加快邯钢货运专用停车场的建设;对西环路道路断面改造为主辅路断面(四块板),从根本上改
善和减少邯钢货运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和影响。

第二,构筑特色化的慢行交通体系,推进“邯郸绿道”建设。

积极推进城市慢行交通的建设,形成以自行车系统与步行系统相结合的特色“绿道系统”。

结合“三河一湖”(输元河、沁河、渚河和西湖)的环境改造打造城市滨水绿道;结合城市公园、街头游园与“森林复兴”的建设打造森林绿道;结合公共中心环境与休闲商业街区的建设打造都市绿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