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合集下载

第五课时: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及应用

第五课时: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及应用

知识梳理:知识点1 分式方程的概念及解法1.分式方程的概念;分母中含有 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名师提醒: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是区分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根本依据】2.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1)去分母:给方程两边都乘以________,把它化为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________.3.增根(无解):在进行分式方程去分母的变形时,有时可产生使原方程分母为 的根称为方程的增根。

因此,解分式方程时必须验根,验根的方法是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为 的根是增根应舍去。

【名师提醒:分式方程解法中的验根是一个必备的步骤,不能省略】提分必练:1.分式方程3x =2x -1的解是( )A .x =-3B .x =-35C .x =3D .无解2.若分式方程x x -1-m 1-x=2有增根,则这个增根是________.m=___________。

3.解分式方程2x -1+x +21-x=3知识点 2 分式方程的应用(高频考点)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六个步骤 (1)审:弄清题目中涉及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以及量与量之间的等量关系;(2)设: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双检验.A .检验是否是分式方程的解; B .检验是否符合实际问题; (6)答:写出答案. 2.常见关系 分式方程的应用题主要涉及工作量问题,行程问题等常见的公式及数量关系. 知识点3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 概念:只含有_____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的________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2.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提醒: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要特别注意强调a ≠o 这一条件2、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时要按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排列,并且一般首项为正】知识点4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而右边是一个非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形如ax 2=b 或(x +m)2=n(n>0)的方程. 配方法:1、化二次项系数为 即方程两边都 二次项的系数。

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1.25222345326235221224563522142451,得解这个整式方程)()()(,得)(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的值。

,即可求出然后再令,的字母系数方程,得。

可解关于根为原方程有增根,说明增m x m mx x x 11341=-==分式方程【知识要点】1、分式方程的定义2、解法3、为什么验根4、解分式方程与分式的化简要区别开来,切不可混为一体。

5、分式方程的应用 【典型例题】例1(1)05131=-+-x x (2)41451-=--+x x x 分析:去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求解后验根. 解:(1)方程两边同乘以)3(5+x ,得 0)3()1(5=+--x x ,解得 x =2 检验:把x=2代入方程左边, 得 . ∵左边=右边,∴x=2是原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同乘以(x-4).∴检验:把x=5代入方程左边, 得 ; 把x=5代入方程右边, 得145141=-=-x . ∵左边=右边,∴x=5是原方程的解.点评: 1.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转化为整式方程.其一般方法是方程两边同乘以各2.所得结果是否为原方程的解,需要检验. 例2、解下列方程.25615251583263522142451222-=--+++-+=+--x x x x x x x x x )(;)(分析: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去分母,所以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时,要找出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找最简公分母时,要注意把各分母按同一个字母作降幂排列,能因式分解的一定要先进行因式分解。

解: .4.063)55344365553553556535533256152515832222是原方程的解()()时,(检验:当,得解这个整式方程)()()(,得)()()方程两边同乘以()()()()()()()(=∴≠-=-++==+=++--++-+=-++++-=--+++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点评:检验是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骤,检验的方法是将整式方程得到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检验,使最简公分母不等于0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应舍去。

分式方程解法的原理及应用

分式方程解法的原理及应用

分式方程解法的原理及应用1. 分式方程的定义和形式分式方程即含有分式的方程,通常以分式形式表达,一般的形式为:\\frac{P(x)}{Q(x)} = R(x)其中,P(x)、Q(x) 和 R(x) 分别表示多项式函数,分子和分母的系数和幂次。

2. 分式方程的解法原理解决分式方程的方法主要包括化简、等式法、代换法等。

2.1 化简方法化简是解决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之一。

通过对方程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约分或通分等操作,将分式方程转化为较简单的形式,以便于求解。

2.2 等式法等式法是解决分式方程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设法使方程中的各项相等,从而建立一个等式,通过求解等式得到方程的解。

2.3 代换法代换法是解决分式方程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引入合适的变量或代换,将复杂的分式方程转化为较简单的形式,从而求解方程。

3. 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分式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利息、贷款等金融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解析贷款利率的分式方程,计算每月的还款额,帮助借款人做出合理的还款计划。

3.2 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在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分式方程常常用于描述复杂的物理现象和工程问题。

例如,分式方程可以用来描述弹性力学中的受力和变形关系,帮助工程师设计合适的结构和材料。

3.3 统计学和经济学领域在统计学和经济学领域,分式方程经常用于描述经济和社会现象的变化规律。

例如,在经济学中,可以通过分式方程来描述供求关系、价格变化等。

3.4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以上领域,分式方程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分式方程可以用来求解食物烹饪过程中的配方比例、化妆品的混合比例等。

4. 总结分式方程的解法原理主要包括化简、等式法和代换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分式方程在金融、物理学、工程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原理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技巧

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技巧

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技巧分式方程是含有分数的方程,其求解过程相对复杂。

本文将介绍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一、简单分式方程的解法对于形如$\frac{a}{x}=b$的简单分式方程,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求解:1. 将方程两边乘以$x$,消去分式:$a=bx$。

2. 将方程两边除以$b$,解出未知数:$x=\frac{a}{b}$。

例如,对于分式方程$\frac{2}{x}=3$,我们可以按照以上步骤解得$x=\frac{2}{3}$。

二、复杂分式方程的解法对于形如$\frac{ax+b}{cx+d}=e$的复杂分式方程,其中$a$、$b$、$c$、$d$和$e$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求解:1. 消去分母,得到线性方程:$ax+b=ecx+ed$。

2. 整理方程,将未知数放在一侧,已知数放在另一侧:$ax-ecx=ed-b$。

3. 合并同类项,得到线性方程:$x(a-ec)=ed-b$。

4. 解出未知数:$x=\frac{ed-b}{a-ec}$。

例如,对于分式方程$\frac{2x+1}{3x+2}=4$,我们可以按照以上步骤解得$x=\frac{7}{10}$。

三、分式方程的应用技巧1. 化简分式:在处理分式方程时,我们可以通过化简分式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对于分式方程$\frac{3x^2+6x}{2x}=5$,我们可以化简分式为$\frac{3(x+2)}{2}=5$,然后继续求解。

2. 注意特殊解:有些分式方程存在特殊解。

例如,对于分式方程$\frac{x-1}{x}=0$,我们可以通过化简分式得到$x=1$,但这并不是方程的解,因为分母为0时方程无解。

3. 检验解的合法性:在求解分式方程时,我们应该检验解的合法性。

即将解代入原方程,检验等式是否成立。

如果不成立,则解是无效的。

4. 借助整体思维:在处理分式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整体思维,将分数表示为整体,并通过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简化方程求解。

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一、目标与策略爭抡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目标:分式方程的概念以及解法;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分式方程的应用题。

重点难点:重点: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思想,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岀数量关系.难点:检验分式方程解的原因,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学习策略:经历“实际问题一一分式方程一一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学习与应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知识回顾一一复习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答:含有的叫做方程.使方程两边相等的............... …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二)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同一个,分式的值不变,这个性质叫做分式的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是:A A M A A M(其中M是不等于0的整式)(三)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或 ................... (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四)解下列方程:(1)9—3x= 5x+ 5;(2)y y 12 y 22 5I --知识要点一一预习和课堂学习■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尝试把下列知识要点内容补充完整,带着自己预习的疑惑认真听课学习。

请在虚线部分填写预习内容,在实线部分填写课堂学习内容。

课堂笔记或者其它补w充填在右栏。

详细内容请参看网校资源ID : #tbjx5#233542 - 知识点一:分式方程的定义.......... 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要点诠释:(1)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_______________ ;②含有 ____________ ;③分母里含(2 )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 _方程,女口:关于X的方程1 2 x和—卫7都是_____________ 方程,而关于X的x x 2 2x 1方程Lx 2 x和x 1d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

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分式方程是指含有分数形式的方程,其中包含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解决分式方程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解法和技巧,以及理解分式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并讨论其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的解法有多种方法,以下是其中常见的几种:1. 清除分母法:当分式方程中存在分母时,可以通过乘以适当的整数或者多项式的方法,将方程的分母消除,从而转化为含有整数或多项式的方程。

通过进行这样的清除分母操作,可以简化方程的求解过程。

2. 相同分母法:当分式方程中存在多个分式且分母相同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将这些分式相加或相减,生成一个分子相加或相减的新分式,从而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个更简单的方程。

然后,可以继续使用其他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3. 倒数法:当分式方程的分子或分母中含有复杂的表达式时,可以通过倒数的方式,将方程进行转化。

将方程的分母转化为分子,分子转化为分母,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最后得到一个更为简单的方程。

二、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比例问题:比例问题是分式方程的常见应用之一。

在计算比例时,常常需要解决分式方程。

例如,在商业领域中,计算销售增长率、成本与利润的关系等问题,都需要运用分式方程进行计算。

2. 涉及面积和体积的问题:分式方程在计算面积和体积相关问题时也很有用。

例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的面积、计算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等都可能涉及到分式方程的应用。

3. 财务问题:在处理财务问题时,分式方程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计算股票交易、利息计算以及贷款还款等问题时,常常需要解决分式方程来进行计算。

总结:分式方程是一种特殊的方程类型,运用特定的解法和技巧可以解决。

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不仅在数学学科中重要,也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应用不同的解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涉及分数运算的各类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分式方程是含有至少一个分式的方程,其解法与整式方程有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介绍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一、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关键在于将方程化简为整式方程,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解法:1. 通分法:当分式方程中含有多个分母时,可以通过通分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整式方程。

首先找到所有分母的公倍数,然后将方程两边都乘以公倍数,从而得到一个整式方程。

最后求解整式方程,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2. 消去法:当分式方程中存在相同的因式时,可以通过消去的方式将其化简为整式方程。

首先找出方程中的公因式,然后将其约去,从而得到一个整式方程。

最后求解整式方程,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3. 倒数法:当分式方程中含有一个分式的倒数时,可以通过倒数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整式方程。

首先将方程两边的分式取倒数,然后将其化简为整式方程。

最后求解整式方程,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二、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比例问题:比例问题通常可以表示为分式方程。

例如,某商品的原价为x元,打折后的价格为x/2元,求折扣后的价格是多少。

可以建立分式方程x/2 = 折扣后的价格,然后通过解方程求得折扣后的价格。

2. 水箱问题:水箱问题中常涉及到进水速度、出水速度等概念,可以通过分式方程求解。

例如,一个水箱的进水口每小时进水1/3箱,出水口每小时排水1/4箱,求水箱在多长时间内装满。

可以建立分式方程1/3 - 1/4 =水箱装满的时间,然后通过解方程求得水箱装满的时间。

3. 工作效率问题:工作效率问题中常涉及到多个人或物共同工作时的效率关系,可以通过分式方程求解。

例如,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需要5小时,如果甲的效率是乙的2倍,那么甲独自完成此任务需要多长时间。

可以建立分式方程1/甲的效率 - 1/乙的效率 = 5,然后通过解方程求得甲独自完成任务的时间。

总之,分式方程的解法与整式方程有一定的区别,可以通过通分法、消去法、倒数法等方式来解决。

数学知识点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数学知识点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数学知识点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数学知识点: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分式方程是指方程中含有分式的数学等式。

解分式方程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策略,以找到变量的值满足方程的条件。

本文将介绍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首先,我们将讨论如何解一元分式方程。

一元分式方程的解法解一元分式方程的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然后求解整式方程得到变量的值。

步骤一:转化为整式方程为了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通分或消去分母。

例子 1:解方程: 5/x - 2/(3x) = 1/4通分即可得到:15/(3x) - 2/(3x) = 3/(12x)化简为:13/(3x) = 3/(12x)例子 2:解方程: (2x - 1)/3 - (x + 1)/(2x) = 2/3将所有分式通分得到:2(2x - 1)/(6x) - 3(x + 1)/(6x) = 4/6整理化简为:4x - 2 - 3x - 3 = 4/6步骤二:求解整式方程得到整式方程后,我们可以使用常规的方程求解方法,将变量的值计算出来。

例子 1的继续:13/(3x) = 3/(12x)通过交叉相乘可得:39x = 36x整理化简为:x = 0例子 2的继续:4x - 2 - 3x - 3 = 4/6化简为:x - 5 = 2/6继续整理可得:x = 3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解一元分式方程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两个常见的应用场景:比例问题和物体混合问题。

应用一:比例问题比例问题是指涉及到数量比例关系的问题。

通过设立分式方程,我们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例子 3:甲、乙、丙三个人的年龄比例为5:3:2。

如果乙的年龄比甲大9岁,而丙的年龄比乙大8岁,求三个人的年龄。

设甲的年龄为5x岁,则乙的年龄为3x岁,丙的年龄为2x岁。

乙的年龄比甲大9岁,可以设立方程:3x = 5x - 9通过解方程可得:x = 4因此,甲的年龄为20岁,乙的年龄为12岁,丙的年龄为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目标认知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2.在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验根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3.通过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4.能够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体会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5.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进一步体验“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和应用”的过程;重点: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思想,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难点:检验分式方程解的原因,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知识要点梳理要点一: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要点诠释:1.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方程;②含有分母;③分母里含有未知量。

2.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如:关于的方程和都是分式方程,而关于的方程和都是整式方程。

要点二:分式方程的解法1. 解分式方程的其本思想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具体做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然后利用整式方程的解法求解。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去分母,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

注:分式方程必须验根;增根一定适合分式方程转化后的整式方程,但增根不适合原方程,可使原方程的分母为零。

3. 增根的产生的原因:对于分式方程,当分式中,分母的值为零时,无意义,所以分式方程,不允许未知数取那些使分母的值为零的值,即分式方程本身就隐含着分母不为零的条件。

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以后,这种限制取消了,换言之,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是原方程未知数的允许值之外的值,那么就会出现增根。

要点三: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主要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它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表示关系的代数式是分式而已。

一般地,列分式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清题意;2.设未知数;3.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4.解分式方程,并验根;5.检验分式方程的根是否符合题意,并根据检验结果写出答案.要点四:常见的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1.工程问题1.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2.营销问题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一商品成本价;2.;3.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4.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一成本价)×销售量.3.行程问题1.路程=速度×时间,,;2.在航行问题中,其中数量关系是: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3.航空问题类似于航行问题.规律方法指导1.一般地,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有可能使原方程中分母为0,因此应如下检验: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在弄清题意后,接着就是设未知数,设未知数对后面列方程起着关键作用,对于一道应用题,首先考虑设直接未知数,如果设直接未知数不奏效,就应考虑设间接未知数,就是把一个不是题目中最后要求的未知量设为未知数,求出该数后,再求出要求的数.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分式方程的定义1、下列各式中,是分式方程的是()A.B.C.D.思路点拨:要逐个检查是否符合分式方程的三个特征:A。

因为方程里没有分母,所以不是分式方程;B。

虽然有分母,但是分母里没有未知数,所以不是分式方程;C。

没有等号,所以不是方程,它只是一个代数式;D。

具备分式方程的三个特征,是分式方程。

答案:D总结升华: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分式方程的依据就是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方程;②含有分母;③分母里含有未知量。

举一反三:【变式】方程中,x为未知量,a,b为已知数,且,则这个方程是()A.分式方程B.一元一次方程C.二元一次方程D.三元一次方程答案:B类型二:分式方程解的概念2、请选择一组的值,写出一个关于的形如的分式方程,使它的解是x=0这样的分式方程可以是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分式方程是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能够使分式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分式方程的解.解析:x=0是方程的解,将x=0代入得,,,所以只要取一对a,b的值符合,例如取a=1,,得方程总结升华:此题是关于分式方程的开放题,答案并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就可以。

举一反三:【变式】在中,哪个是分式方程的解,为什么?解析:(1)当时,左边=,右边=0,是方程的解;(2)当时,左边无意义,所以不是方程的解;(3)当时,可得左边=右边,所以是方程的解。

类型三:分式方程的解法3、解方程思路点拨:在解分式方程的时候,要把分式方程变为整式方程。

原方程的两边都要乘最简公分母,方程等号右边的常数-2也必须乘最简公分母。

在找最简公分母的时候有时需要先把分式方程变形。

解析:方程两边都乘,得。

解这个方程,得检验:将代入分母,这时整式的值为0所以是原方程的增根,应舍去因此,原方程无解。

总结升华: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这一基本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想;但有时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增根,所以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1)=; (2)+=2.解析:(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x(x-1),得3x=4(x-1)解这个方程,得x=4检验:把x=4代入x(x-1)=4×3=12≠0,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4.(2)+=2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2x-1),得10-5=2(2x-1)解这个方程,得x=检验:把x=代入原方程分母2x-1=2×-1=≠0.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

类型四:增根的应用4、当m为何值时,方程会产生增根( )A. 2B. -1C. 3D.-3思路点拨:分式方程,去分母得,将增根代入,得m=3。

所以,当m=3时,原分式方程会产生增根。

答案:选C总结升华: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去分母,因为在转化过程中同乘了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可能出现使该整式值为0的解,因此,要验根,即把求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否为零,若为零,必须舍去。

举一反三:【变式】.若方程=无解,则m=。

解:原方程可化为=-.方程两边都乘以x-2,得x-3=-m.解这个方程,得x=3-m.因为原方程无解,所以这个解应是原方程的增根.即x=2,所以2=3-m,解得m=1.故当m=1时,原方程无解.类型五:分式方程的应用1、营销类应用性问题5.某校办工厂将总价值为2000元的甲种原料与总价值为4800元的乙种原料混合后,其平均价比原甲种原料每0.5kg少3元,比乙种原料每0.5kg多1元,问混合后的单价每0.5kg是多少元?思路点拨:市场经济中,常遇到营销类应用性问题,与价格有关的是:单价、总价、平均价等,要了解它们的意义,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式.解析:设混合后的单价为每0.5kg x元,则甲种原料的单价为每0.5kg(x+3)元,乙种原料的单价为每0.5kg(x-1)元,混合后的总价值为(2000+4800)元,混合后的重量为斤,甲种原料的重量为斤,乙种原料的重量为斤,依题意,得+=,解得x =17经检验,x=17是原方程的根,所以x=17.即混合后的单价为每0.5kg 17元.总结升华:营销类应用性问题,涉及进货价、售货价、利润率、单价、混合价、赢利、亏损等概念,要结合实际问题对它们表述的意义有所了解.同时,要掌握好基本公式,巧妙建立关系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类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因而成为中考常考的热点问题.举一反三:【变式】A、B两位采购员同去一家饲料公司购买同一种饲料两次,两次饲料的价格有变化,但两位采购员的购货方式不同.其中,采购员A每次购买1000千克,采购员B每次用去800元,而不管购买饲料多少,问选用谁的购货方式合算?【答案】设两次购买的饲料单价分别为每1千克m元和n元(m>0,n>0,m≠n),依题意,得:采购员A两次购买饲料的平均单价为(元/千克),采购员B两次购买饲料的平均单价为(元/千克).而>0.也就是说,采购员A所购饲料的平均单价高于采购员B所购饲料的平均单价,所以选用采购员B的购买方式合算.2、工程类应用性问题6.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6天完成,厂家需付甲、乙两队工程费共8700元,乙、丙两队合做10天完成,厂家需付乙、丙两队工程费共9500元,甲、丙两队合做5天完成全部工程的,厂家需付甲、丙两队工程费共5500元.⑴求甲、乙、丙各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多少天?⑵若工期要求不超过15天完成全部工程,问由哪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生活的工程应用题,涉及工期和工钱两种未知量.对于工期,一般情况下把整个工作量看成1,设出甲、乙、丙各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分别为天,天,天,可列出分式方程组.解析:⑴设甲队单独做需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天完成,丙队单独做需天完成,依题意,得①×+②×+③×,得++=.④④-①×,得=,即z=30,④-②×,得=,即x =10,④-③×,得=,即y=15.经检验,x=10,y=15,z =30是原方程组的解.⑵设甲队做一天厂家需付元,乙队做一天厂家需付元,丙队做一天厂家需付元,根据题意,得由⑴可知完成此工程不超过工期只有两个队:甲队和乙队.此工程由甲队单独完成需花钱元;此工程由乙队单独完成需花钱元.所以,由甲队单独完成此工程花钱最少.总结升华:在求解时,把,,分别看成一个整体,就可把分式方程组转化为整式方程组来解.举一反三:【变式1】某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做两天,剩下的工程由乙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答案】工程规定日期就是甲单独完成工程所需天数,设为x天,那么乙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天数就是(x+3)天.设工程总量为1,甲的工作效率就是,乙的工作效率是,依题意,得,解得.即规定日期是6天.【变式2】今年某大学在招生录取时,为了防止数据输入出错,264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分别由两位教师向计算机输入一遍,然后让计算机比较两人的输入是否一致.已知教师甲的输入速度是教师乙的2倍,结果甲比乙少用2小时输完.问这两位教师每分钟各能输入多少名学生的成绩?【答案】设教师乙每分钟能输入x名学生的成绩,则教师甲每分钟能输入2x名学生的成绩,依题意,得:,解得x=11经检验,x=11是原方程的解,且当x=11时,2x=22,符合题意.即教师甲每分钟能输入22名学生的成绩,教师乙每分钟能输入11名学生的成绩.3、行程中的应用性问题7.甲、乙两地相距828km,一列普通快车与一列直达快车都由甲地开往乙地,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是普通快车平均速度的1.5倍.直达快车比普通快车晚出发2h,比普通快车早4h到达乙地,求两车的平均速度.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实际生活中的行程应用题,基本量是路程、速度和时间,基本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应根据题意,找出追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解析:设普通快车的平均速度为km/h,则直达快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