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仪器、仪表及设备的检定、校准问题汇总

合集下载

仪表校验管理中的5个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仪表校验管理中的5个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仪表校验管理中的5个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讨论仪表校验的管理,包括校验策略、如何确认那些无法校验的仪表、如何确认仪表测量值的代表性、如何将QC检测仪器校验与确认工作结合起来、如何进行校验失败的调查。

问题1:仪表、测量装置和检测仪器,是否处于正确的校验策略之下?校验策略,通常根据测量值的意义决定。

我建议的校验策略如下,并且建议将每种仪表校验周期的风险分析,记录在仪表数据库中(例如使用如下代码):关键仪表的测量值有重要影响,例如A. 关键工艺参数,或者直接影响关键工艺参数。

B. 产品质量报告值,或者对产品质量报告值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

C. 指示安全隐患,通常这是国家强检的项目。

D. 设备性能的重要指示。

E. 重要的经济核算。

关键仪表应当定期校验或确认。

校验周期的制定,可以参考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并且考虑其故障频率。

非关键仪表测量值没有重要影响,例如F. 非关键工艺参数。

G. 为工作提供方便、或者仅仅提供信息的测量值。

非关键仪表应当定期校验、确认或者检查;如果定期检查,那么检查方法应当能够发现其出现故障。

问题2:某些仪表、测量装置或检测仪器无法校验,如何处理?校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测量值能够溯源到国家标准,最后溯源到SI单位(见图1)。

这是为了保证国际贸易、法规管理和技术交流中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例如,客户所在国家的药典规定某个药品的HPLC纯度不低于98.0%;公司自己测出来有98.5%。

那么,如何保证公司的测量值与客户的测量值一致?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HPLC进行校验。

因此,用于产品放行的测量值、以及用于判断法规符合性的测量值(例如压力容器的法规符合性),应当可追溯到国家标准和SI单位,这样与国家标准、法规要求或者顾客要求相比较才是有意义的。

偶尔我们会遇到一些无法校验的仪表,比如一些超高压电子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等,而且这些仪表往往是关键仪表。

这些特殊仪表,或者世界上只有少数机构能够校验,时间和成本花费非常昂贵;或者校验需要进行破坏性的拆卸,因此校验变得不现实;也有部分仪表的无法校验是由于供应商的设计不当造成的。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计量器具检定工作是保障国家质量监督和技术监督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检定工作的效率和结果准确性。

本文将就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提高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存在的问题1. 检定过程繁琐在进行计量器具检定时,需要进行多个步骤的操作,包括准备工作、检定操作、记录数据等。

这些步骤繁琐且耗时,影响了检定工作的效率。

2. 检定设备不合格一些计量器具检定设备性能不稳定,准确度不高,对待检计量器具的检定结果影响较大。

一些老化的设备可能由于长期使用而导致精度下降,从而影响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3. 人为因素影响由于人为因素(例如工作人员的水平、经验、工作状态等)的影响,检定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检定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者技术水平不够造成的误差,会影响到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二、改进措施1. 引入自动化设备针对检定过程繁琐的问题,可以考虑引入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操作。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检定结果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检定工作的效率。

2. 定期维护检定设备为了解决检定设备不合格的问题,可以定期对检定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定期的维护和校准可以确保检定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准确度,从而提高检定结果的可靠性。

3. 加强人员培训针对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可以加强对检定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

通过加强人员的培训,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检定结果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检定工作的质量。

4. 制定规范检定操作流程为了规范检定工作流程,可以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对每一个检定步骤都做出详细的规定。

对于操作规程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检定工作能够按规定的流程进行,从而提高检定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定期维护检定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和规范检定操作流程等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

力学计量仪器检定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探索

力学计量仪器检定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探索

力学计量仪器检定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探索
力学计量仪器检定是确保仪器精准度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对于各类实验室和生产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力学计量仪器检定时,我们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对策,以确保检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可靠。

一、力学计量仪器检定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力学计量仪器检定时,常常会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1. 仪器精度不稳定:力学计量仪器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使用频率等。

在检定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仪器的精度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影响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2. 标准器的准确度:力学计量仪器检定需要使用相应的标准器进行比对和校准。

标准器本身的准确度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影响到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3. 人为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力学计量仪器检定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的执行情况等都会对检定结果产生影响,甚至对检定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二、对策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力学计量仪器检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可靠。

具体的对策探索如下:
1. 建立稳定的检定环境:针对仪器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检定环境,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波动,以确保仪器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检定,提高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4. 使用先进的检定设备和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检定设备和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的检定设备和方法,我们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检定的效率和准确性。

5.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操作流程、数据记录、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检定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计量器具在现代生产中已成为必需品,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计量器具检定是保证计量器具在使用时能够准确、可靠的测量的重要手段。

计量器具检定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近年来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整个行业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本文将对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问题一:检定仪器设备老化、使用年限较长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生产的不断发展,检定仪器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但是,许多地方的计量机构设备普遍老化、使用年限较长,导致其检定精度和稳定性下降,检定时间过长,操作难度较大,检定效率低下。

改进措施:1、更新检定仪器设备,以提高检定精度和稳定性。

由于现在许多地方的计量机构工作环境较差,设备普遍老化,需要加强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对于老化的设备可以采取调整、维修、返厂维修等方法来保持其精度和稳定性。

2、加强对检定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避免设备长时间运行而导致出现故障。

同时要严格按照生产环境、运行时间等要求来对设备进行保养,定期检查等。

问题二:标准不统一或与国际标准不符近年来,由于很多计量机构的检定标准与国际标准不符,导致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此外,很多地方的计量机构的检定标准不统一,也会影响其检定结果的一致性。

1、加强对计量标准的学习和研究,要求计量机构对于发现的不符合国际标准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并及时予以修订。

此外,计量机构还应当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检定工作。

2、加强各省市间的沟通合作,建立专业知识平台,共同探讨计量标准问题,并加强标准的统一性。

问题三:检定人员素质不高检定工作需要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才能胜任,但是,当前计量机构中部分检定人员素质较低,处理问题能力不足,甚至出现了一些不专业的现象,导致检定结果不准确,质量得不到保障。

1、加强对检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检定技术,特别是针对新入职员工,应该加强足够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计量检定技术。

设备仪器检测常见问题答疑

设备仪器检测常见问题答疑

设备仪器检测常见问题答疑仪器设备是检验检测活动过程中必不行少的紧要工具,仪器设备的状态与及精准度是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日常的仪器操作都是人为进行操作的,在使用确定时间后,仪器会受到四周因素的影响,如灰尘、空气、移动、湿度等都会显现或多或少的误差,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及保养同样也要引起重视。

一、我想问一下咱们试验室里面的钢板,铜板制样是用什么设备切割呢?什么设备制样比较方便呢?答: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比较方便二、计量溯源后确认设备是否满足检验检测要求,请问确认日期是否可以与校准日期是同一天还是可以晚一天?答:计量确认的日期可以晚于检定/校准报告的日期,这个是机构工作的客观实际情况,没有违反任何规定。

不过要注意的是:设备检定校准回来以后,在计量确认之前,最好不要投入使用。

由于此时设备能否满足使用要求还是未知的。

三、GB/T50082—2023规范进行电通量测定时采用自动设备间隔时间为10分钟记录数据,但是依据7.2.4.2计算式It—在时间t (min)的电流(A),精准明确到0.001A,请问初始电流0.04117精准明确到到0.041A等于41mA?答:可以。

不低于规范要求的精度就可以。

四、对于检定校准设备要填写确认表,那么对于钻芯机设备应当填什么表,对于这种设备能不能自检?答:钻芯机这类设备没有计量属性,其对检测(取样)结果的影响较小,一般在采购的时候进行验收,合格即可满足使用。

另外,日常使用(例如:设备出入库时,设备使用之前)中注意察看设备,确保其处于功能正常的状态即可。

这种设备无需检定校准,也无需特地的自检。

五、请问自动手记设备生成的设备使用记录是不是与手写的设备记录具有同样的溯源性?可以用自动打印的替换手写的吗?答:是的。

自动手记设备生成的设备使用记录可以等同于手写记录。

机构需要做好数据信息的管理工作:对这些导出的设备使用记录做好传输、存储的管理,就可以了。

六、没有使用的设备可以不校准吗?答:这个要分情况,假如这个设备平常不用,公司资质范围内的项目也没有用到这个设备,那这台设备可以贴停用标签,不必校准。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计量器具检定工作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工作流程不规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检定结果不准确。

通过问题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专业技能培训。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培训、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等改进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评估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以保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总结来看,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通过改进措施来解决,为未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做好准备。

【关键词】计量器具检定工作、问题、改进措施、效果评估、背景介绍、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方案实施、问题总结、改进建议、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量器具检定工作是确保各类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贸易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部分计量器具检定仪器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了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部分检定人员技术水平不够,无法准确操作和判断。

部分单位对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疏漏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改进设备更新、加强人员培训、加大单位宣传力度等措施的实施,相信我们能够解决现有问题,提升工作水平,促进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持续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检定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够、设备仪器不完善、检定标准不统一、检定数据存储管理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影响了检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找出改进措施,提升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检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量器具检定工作是确保计量器具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到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对国家贸易、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在实际的检定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检定过程不规范、设备老化、人员素质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检定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了提高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将从检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改进措施的提出,进一步推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检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检定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延误问题。

由于检定工作需要进行复杂的测试和校准,可能会导致工作时间过长,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检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由于检定工作的数据结果对于计量器具的精准度和准确性至关重要,一旦数据出现错误可能会对后续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检定工作中也存在着设备不稳定的情况,影响了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来提高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可以优化检定流程,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延误。

加强对检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及时维护和更新检定设备,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检定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解决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改进措施1改进措施1:提升检定设备和技术水平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检定设备和技术水平不足,导致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需要引进先进的检定设备,如精密的校准仪器和计量仪器,以确保检定过程的准确性和精度。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计量器具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因此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也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解决。

本文将就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人员素质不足在目前的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由于技术人员的工作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对于计量器具检定的重要性和敬业精神还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

这就导致了在检定过程中存在疏忽大意和工作不严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检定设备不完善目前一些单位的计量器具检定设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老化和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一些设备可能已经达到了使用寿命,性能下降,导致了检定的准确性和精度无法得到保证。

一些单位对于检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也不够到位,导致设备的故障率较高,对于检定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隐患。

3.管理体制不健全在一些单位中,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难以做到对于检定过程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导致了检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瑕疵和问题。

在管理体制上,对于技术人员的考核和监督不够到位,以及对于检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也缺乏一定的制度和规范,这就给了一些不良行为以可乘之机。

二、改进措施1.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对于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必须加强,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其检定技术和操作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其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教育。

在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及时的发现和纠正问题出现。

2.设备更新和维护工作对于检定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单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以保证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仪器、仪表及设备的检定、校准问题汇总通过查阅相关计量法律法规,以及我个人对计量的理解,对计量要求得出如下结论:一、除了一些极大型企业,可以设立计量检定室、配备检定员外,一般企业对于强检计量器具应送到有资格的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的单位进行检定。

二、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方式,由企业根据生产和科研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在本单位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测试,任何单位不得干涉。

但对检定条件及检定人员的资格有一定要求(具体资格要求见下文)。

三、对于虽列入59种计量器具目录,但实际使用不是用于贸易结算等四类领域的计量器具,可不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

四、计量检定与计量校准有较大的区别(具体区别见下文),对于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公司可进行计量校准(自校、外校或二者相结合),但对计量校准有要求(具体要求见下文)。

有关计量的具体内容如下:1、计量总体要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决定对企业使用的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企业使用的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是指除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

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企业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

二、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方式,由企业根据生产和科研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在本单位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测试,任何单位不得干涉。

三、企业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当进行强制检定。

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企业不得使用。

2、计量人员的资格要求计量人员进行计量工作,就要求在专业技术方面或专业管理方面的相应的水平,是否具有这种水平要有权威性证明,也就是资格证明。

资格证明实际上是一种对计量人员的确认,是通过考核证实其具有进行某项计量工作的能力,考核的内容和考核的方法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并将考核结果做出记录存档。

目前,对计量人员有以下几种考核形式和证明方式:(1)按国家、地方及部门检定规程对计量设备进行检定的人员,应按国家制订的有关检定员管理办法,按所能够从事的检定项目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检定员证。

单位主管部门颁发和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两种形式。

检定员证书上应标明所能进行的检定项目。

执行国家、地方及部门校准规范对计量设备进行校准人员,可参照检定人员考核发证办法取得校准人员证。

对既无检定规程、又无校准规范的计量设备,可由本单位编制校准规范,并对从事此项计量设备校准的人员进行考核,由本单位颁发校准人员证。

对于用测试、校验、比对等方法确认计量设备计量特性的人员,也可按上述方法取得资格证明。

3、计量环境要求环境条件是计量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影响测量工作能否方便地进行,特别重要的是它将影响测量结果的正确和仪器的使用寿命。

在环境条件中主要应考虑温度、温度变化率、照明、振动、灰尘控制、电磁干扰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其他方面的要求:计量室工作环境的噪声、计量室总电源接地要求、对供电电源稳频的要求4、检定与校准的区别1)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

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

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

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

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2)对象不同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

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等。

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人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因此,检定的对象主要是三个大类的计量器具。

这就是:A、计量基准(包括国际[计量]基准和国家[计量]基准B、[计量]标准C、我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规定,“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检定。

”在这个明细目录中,已明确规定59种计量器具列人强制检定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明细目录》第二款明确强调,“本目录内项目,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检定。

”这就是要求列人59种强检目录中的计量器具,只有用于贸易结算等四类领域的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

对于虽列入59种计量器具目录,但实际使用不是用于贸易结算等四类领域的计量器具,可不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

3)性质不同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

这是一种技术活动,可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为计量器具或标准物质定值的过程。

组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规定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

自行规定校准周期、校准标识和记录等。

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

其中的检定规程协定周期等全部按法定要求进行。

4)依据不同校准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的要求。

在《校准规范》中,组织自行规定校准程序、方法、校准周期、校准记录及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校准规范》属于组织实施校准的指导性文件。

检定的主要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设备检定必须遵守的法定技术文件。

其中,通常对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计量特性、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及检定结果等作出规定。

计量检定规程可以分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三种。

这些规程属于计量法规性文件,组织无权制定,必须由经批准的授权计量部门制定。

5)方式不同校准的方式可以采用组织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组织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校方式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从而节省较大费用。

组织进行自行校准应注意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放松要求。

例如,必须编制校准规范或程序,规定校准周期,具备必要的校准环境和具备一定素质的计量人员,至少具备高出一个等级的标准计量器具,从而使校准的误差尽可能缩小。

检定必须到有资格的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的单位进行。

根据我国现状,多数生产和服务组织都不具备检定资格,只有少数大型组织或专业计量检定部门才具备这种资格。

6)周期不同校准周期由组织根据使用计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确定。

可以进行定期校准,也可以不定期校准,或在使用前校准。

校准周期的确定原则应是在尽可能减少测量设备在使用中的风险的同时,维持最小的校准费用。

可以根据计量器具使用的频次或风险程度确定校准的周期。

检定的周期必须按《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组织不能自行确定。

检定周期属于强制性约束的内容。

7)内容不同与结论不同校准的内容和项目,只是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以确保量值准确。

校准的结论只是评定测量装置的量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不要求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校准的结果可以给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检定的内容则是对测量装置的全面评定,要求更全面、除了包括校准的全部内容之外,还需要检定有关项目。

检定则必须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测量装置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超出《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为不合格,在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之内则为合格。

检定的结果是给出《检定合格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1.尺:竹木直尺、套管尺、钢卷尺、带锤钢卷尺、铁路轨距尺;2.面积计:皮革面积计;3.玻璃液体温度计:玻璃液体体温计;4.体温计:体温计;5.石油闪点温度计:石油闪点温度计;6.谷物水分测定仪:谷物水分测定仪;7.热量计:热量计;8.砝码:砝码、链码、增铊、定量铊;9.天平:天平;10.秤:杆秤、戥秤、案秤、台秤、皮带秤、地秤、吊秤、电子秤、行李秤、邮政秤、计价收费专用秤、售粮机;11.定量包装机:定量包装机、定量灌装机;12.轨道衡:轨道衡;13.容重器:谷物容重器;14.计量罐、计量罐车:立式计量罐、卧式计量罐、球形计量罐、汽车计量罐、铁路计量罐、船舶计量罐;15.燃油加油机:燃油加油机;16.液体量提:液体量提;17.食用油售油器:食用油售油器;18.酒精计:酒精计;19.密度计:密度计;20.糖量计:糖量计;21.乳汁计:乳汁计;22.煤气表:煤气表;23.水表:水表;24.流量计:液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蒸气流量计;25.压力表:压力表、风压表、氧气表;26.血压计:血压计、血压表;27.眼压计:眼压计;28.汽车里程表:汽车里程表;29.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30.测速仪:公路管理速度监测仪;31.测振仪:振动监测仪;32.电度表:单相电度表、三相电度表、分时记度电度表;33.测量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34.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量仪:绝缘电阻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35.场强计:场强计;36.心、脑电图仪:心电图仪、脑电图仪;37.照射量计(含医用辐射源):照射量计、医用辐射源;38.电脑辐射防护仪:射线监测仪、照射量率仪、放射性表面污染仪、个人剂量计;39.活度计:活度计;40.激光能量、功率计(含医用激光源);激光能量计、激光功率计、医用激光源;41.超声功率计(含医用超声源):超声功率计、医用超声源;42.声级计:声级计;43.听力计:听力计;44.有害气体分析仪:CO分析仪、CO2分析仪、SO2分析仪、测氢仪、硫化氢测定仪;45.酸度计:酸度计、血气酸碱平衡分析仪;46.瓦斯计:瓦斯报警器、瓦斯测定仪;47.测汞仪:汞蒸气测定仪;48.火焰光度计:火焰光度计;49.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50.比色计:滤光光电比色计、荧光光电比色计;51.烟尘、粉尘测量仪:烟尘测量仪、粉尘测量仪;52.水质污染监测仪:水质监测仪、水质综合分析仪、测氧仪、溶氧测定仪;53.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仪;54.血球计数器:电子血球计数器;55.屈光度计:屈光度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