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实验常见错误总结
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及措施分析临床医学检验是确诊疾病、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误差,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以及可能采取的措施。
一、人为操作错误临床医学检验需要由有经验的医学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也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
这些人为操作错误通常分为样本采集、标本处理、实验操作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例如,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同时,要求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监测和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二、样本质量差样本质量差是导致临床医学检验结果误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样本质量差可能包括样本采集不当、保存条件不当、污染或稀释等。
为了避免样本质量差产生的误差,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医护人员应该接受专业培训,学会正确的样本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
其次,医疗机构应该建立样本采集的质量控制标准,对所有样本进行质量检查,并及时处理问题样本。
此外,应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降低污染和稀释的风险。
三、仪器设备故障临床医学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保证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然而,仪器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错误。
为了避免仪器设备故障带来的误差,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医疗机构应该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和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其次,医护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熟悉故障排除方法。
此外,在检验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仪器设备进行质量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实验室管理不当实验室管理不当也可能导致临床医学检验出现误差。
例如,缺乏标准化操作流程、没有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缺乏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等。
为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及有效的质量控制

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及有效的质量控制药品检验是保障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有时会出现结果偏离的情况。
这些偏离可能由于一系列原因导致,这里将对一些常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检测方法不准确检验方法是药品检验的基础,如果方法不准确,检验结果就会偏离正确值。
质检单位必须严格按标准规范执行检验方法,遵循正确的样品处理和数据处理流程。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或调整,以确保方法的准确性。
二、样品不合格或存在干扰因素药品样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如果样品未能保持原有的特征或出现异常,就会导致检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
对于有可能存在干扰因素的样品,应在检测前进行预处理,并对样品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精准测定。
三、操作不规范或精度不高在药品检验中,检验人员的操作规范和精度对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如果操作不规范或精度不高,就会导致检验结果偏差。
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态度。
四、设备质量不达标药品检验需要借助专业仪器设备,设备的质量是否达标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
如果设备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就会导致检验结果偏差。
质检单位需要严格按照标准配置设备,并定期进行校准、维护和检修。
上述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每一个原因都需要每一项都去独立的控制。
对于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控制,要结合实际情况,从控制方面出发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一、对检验方法进行认真验证和评估质检单位要开展检验方法认证工作,确保检查方法准确可靠。
验证过程要涵盖不同类别和性质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天然药品和化妆品等。
同时,对于不同的要素或成分,要建立不同的检验方法来满足测试需求。
二、确保样品质量良好在药品检验中,保证样品质量是关键。
质检单位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作为样品,并采用正确和严格的样品处理程序。
实验室应为每批样品提供全面和详尽的质量数据,确定样品质量是否符合测试要求。
三、坚持操作规范质检单位应该对检验员进行有关科学研究和分析技能的培训,激发员工培养专业技能和钻研精神。
检验科易出现的差错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7 月28日 星期三 2021/7/282021 /7/2820 21/7/28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7月 2021/7/282021 /7/2820 21/7/28 7/28/20 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7/2 82021/7/28July 28, 2021
• 尿标本采取时,混入经血、精液、阴道分 泌物等,标本不新鲜或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容器不干净,使结果出现不应有的异常。 粪便标本混入其他污染物,破坏了有效成 分,使病菌死亡,标本不合格,送检时间太长, 标本量太少,未取到病变部分,使结果异常 按正常报告。
主要差错
• 2 、在仪器、设备、试剂方面引起的差错。 • 对所购置的仪器各部位名称,其性能、
现了未能及时更换,引发结果不正确。由于 工作量小,试剂溶解后放置时间过长失效, 导致结果的错误,或者所用试剂与仪器设备 要求不符,有时会对仪器造成一定的损害。
主要差错
• 3 、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及心理因素导致 的差错。
• 工作中不能全神贯注,思想开小差,对 已经稀释的标本最后结果未乘以稀释倍 数,忘记稀释标本或稀释倍数不对,标本取 错,将1份标本当做2份患者标本加样,同一 标本重复加样,写报告单时,将结果写错、 漏检、漏报,没有认真执行核对制度。
主要差错
• 1 、在检验标本的采取和处理方面存在的差错。
• 有些血标本没有按照实验室要求加入规定抗 凝剂,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如:草酸钾能抑制血 清乳酸脱氢酶、血清淀粉酶的活性,不能用于 Ca2+、K+ 测定,EDTA不能用于Ca2+、Na+和 含氮物质的测定。血液标本中抗凝剂比例不恰 当,例如:血沉血标本没有按抗凝剂与血液是 1∶4 的比例,抗凝剂量小,血液凝固或结果偏低; 抗凝剂量大,可使结果偏高;
给药差错分析防范措施

给药差错分析防范措施医疗卫生领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给药差错。
给药差错(medication error)定义为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因疏忽、不当操作或失误引起的预期不良事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领域中出现给药差错,其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
如何防范和减少给药差错现象是医疗卫生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给药差错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给药差错的原因1.相似药品使患者误服错误药物很多药品名称相似,在同一罐子里装药,监护人员容易出错。
2.常用量和最大用量混淆常用量和最大用量相差很大,如果医护人员不仔细阅读药品标签,容易发生错误。
3.与其他药品混淆如果药品被放在一个比较混乱的随手可得的位置,会出现与其他药品混淆的情况。
4.患者信息不全如果患者没有提供正确的身体信息,会提高错误的几率。
防范措施1.优化药品标识将药品标签打印清晰,以确保医护人员可以正确读取药品的名称、剂量、途径及防护等级。
2.保持安静维护一个安静的医疗环境,以确保医护人员可以集中注意力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医疗服务。
3.培训和教育组织培训会议和教育班,全面培训和教育各级医护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结果,并且提供给药差错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常用策略。
4.使用条码防止给药差错使用医疗信息技术系统,对每个患者进行一致、全面、及时、准确的数据采集,可有效避免给药过程中的差错。
5.安装货架分区和管理为每个药品设定一个固定的位置,以确保存储、供给和使用表现的一致性。
6.滴注泵的使用滴注泵能够很好地控制药品流量和滴速,在给药过程中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错误和疏忽。
,给药差错防范工作额不容小觑,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运用针对性的战略方案,以减少因给药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
从优化药品标识、组织培训会议和教育班、采用医疗信息技术系统到使用滴注泵,都是有效的防范给药差错的措施,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分析报告药品错误给药事件在医疗机构中属于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一季度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时段,特别需要重视错误给药事件的产生和防范。
下面是本医院一季度错误给药事件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一季度共发生30起药品错误给药事件,其中1类错误12起,2类错误15起,3类错误3起。
错误给药事件发生率为0.06%。
二、药品错误给药事件的分类及原因1.1类错误:涉及药物品种选择错误、剂量计算错误等。
①药物品种选择错误:由于医生在处方过程中疏忽或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错误药品选择。
例如,患者存在对其中一种药物过敏的病史,但是医生未查看病历,导致给予了该药物,引发了过敏反应。
② 剂量计算错误:医生在计算药品剂量时出现计算错误,导致给药剂量过高或过低。
例如,将药品剂量的单位计算错误,将毫克(mg)计算成克(g),导致药品剂量过高,产生毒副作用。
2.2类错误:涉及给药途径选择错误、给药时间错误等。
①给药途径选择错误:医生在给药时选择了错误的给药途径,不符合药物的药理特点和患者的临床病情。
例如,将局部药物给予口服或注射,导致药物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②给药时间错误:医生在给药时间上出现错误,未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给药。
例如,其中一种抗生素需每6小时给药一次,但医生将给药时间安排在了每12小时,导致药物浓度无法保持在有效水平,影响了治疗效果。
3.3类错误:涉及给药操作错误、药物稀释错误等。
①给药操作错误:医护人员在给药操作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给药剂量或给药途径错误。
例如,肌肉注射时未正确找到注射点位,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②药物稀释错误:在药物稀释过程中由于疏忽或操作不良,导致药物浓度错误。
例如,将需要稀释的药物直接注射给予患者,导致药物浓度过高,出现过敏反应。
三、错误给药事件的影响及对策1.对患者的影响:错误给药事件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产生不良反应、延误治疗等。
出现错误给药事件后,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保证患者的安全。
发错药原因分析及总结

发错药原因分析及总结发生药物错误,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
在医疗机构中,药物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为了减少错误的发生,必须对各种潜在的错误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药物错误的定义是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一切与药物剂量、用法、时间有关的错误。
药物错误可以分为医师处方错误、药师制剂错误、护士给药错误以及患者自我规定剂量错误等。
发生药物错误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包括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注意力、负荷和协作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工作条件、药品标签、制度设计等因素。
首先,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可能是导致药物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生、药师和护士都应该具备足够的药物知识,包括药物作用、副作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如果医务人员对药物的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对药物的误解或者错误的理解,从而导致错误的用药决策。
例如,医生可能会错误地使用具有相同名称但具有不同剂型的药物,或者使用药品的适应症不当。
医生和药师还应该按照规定的用药指南和标准治疗方案来规范用药工作,以避免犯错误。
其次,医务人员的注意力也是导致药物错误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医疗机构中,医生、药师和护士都要处理大量的病人,每天要处理数十个病人的用药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很容易出现疲劳、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从而导致错误的发生。
例如,医生可能在处方中漏掉某种药物,或者药师将错误的药物制剂交付给护士。
此外,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也是导致药物错误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要完成许多不同的任务,包括诊断、治疗、药品制剂、病历记录等。
由于工作量的压力,医务人员很容易陷入匆忙和急躁的状态,从而导致错误的发生。
例如,药师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核对药品的制剂是否正确,护士可能因为忙于其他工作而疏忽了给药过程中的某些细节。
此外,工作条件也可能导致药物错误的发生。
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复杂、嘈杂、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较多,可能会导致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错误。
例如,药师在制剂过程中可能会被其他病人咨询打扰,护士在给药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其他紧急事件而分心。
临床实验研究常见错误的是

临床实验研究常见错误的是临床实验研究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治疗方法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原因,研究人员在实施临床实验时常犯一些错误。
本文将探讨临床实验研究中常见的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改进临床实验的质量,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1. 样本选择的偏差在临床实验研究中,样本选择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研究人员有时候可能会面临样本选择的偏差。
例如,他们可能只选择特定病情的患者,或者只选取符合自己预期结果的样本。
这种偏差会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准确性,并且无法推广到整个人群中。
为了避免样本选择偏差,在临床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应该采用随机选择的方式来确定样本,以确保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参与研究。
此外,样本的数量也应该足够大,以提高统计学的可靠性。
2. 控制组的设置不合理在临床实验研究中,控制组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准确评估研究物质或方法的效果。
然而,有时候研究人员可能会设置不合理或不够严谨的控制组,导致研究结果的误导性。
为了设置合理的控制组,研究人员应该充分了解研究物质或方法的特点,并设计严密的实验方案。
他们需要选取与实验组相似的个体,并尽可能消除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3.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的不当在临床实验研究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研究人员在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时常常存在不当的情况,导致研究结果的失真。
为了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应该明确数据收集的目的和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数据收集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数据分析时,研究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并严格遵循数据分析的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可信度。
4. 研究结果的解读和报道不全面临床实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可靠的研究结果,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解读和报道。
然而,研究人员有时候可能会对结果进行不全面的解读或报道,导致研究结果的失真。
用药错误报告分析及整改措施

用药错误报告分析及整改措施药物错误是指在药物处理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包括药物处方、配药、给药等环节中的错误。
药物错误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健康威胁,因此对药物错误进行及时分析和整改措施的制定十分重要。
本报告将对一起药物错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事件的背景:在某医院的药房,发生了一起用药错误事件。
患者约翰逊因腰痛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并开具了一份处方给他。
药房工作人员在打印处方后,错误地配药,并将错误的药物交给了患者。
患者在服用后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被紧急送往急诊救治。
我们对这起事件进行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因素:药房工作人员在处理患者的处方时,出现了操作失误。
这可能是由于工作疲劳、缺乏专业知识或者处方模糊不清所导致。
此外,患者本身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应该在取药时核对药品的名称和剂量。
2. 组织因素:药房内缺乏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对药物配药过程中的检查和核对环节不完善。
药房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也不够顺畅。
这些组织因素都可能导致药物错误的发生。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培训和教育:对药房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对药物管理的培训,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2. 引入信息化系统:在药房中引入信息化系统,包括电子处方和药物配药系统。
通过电子处方,可以减少处方模糊不清的情况,而药物配药系统可以辅助工作人员进行药物的准确配药。
3.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药房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对药物配药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4. 加强沟通和合作:药房工作人员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每次配药前应进行多人核对,确保药品的名称和剂量无误。
5. 强调患者责任:对患者进行教育,告知他们核对药品信息的重要性。
提醒他们在取药时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和剂量,并与医生进行进一步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实验常见错误总结.txt实验室中常犯错误01. 做实验要按规程,减压一定要用园底瓶,不可用锥形瓶,容易内吸爆炸,如果仅仅是回收溶剂,尚无大碍,如果是旋去溶剂得样品,萃取整个水浴锅,工作量…………^y !}(A>0wqT2. 有时候文献不一定完整,如果你按照文献去做,后果我曾经按照四面体的一篇文献做硝化反映,文献说是一个小时滴完,我就***正儿八经的想1h滴完,我都计算出一分钟滴多少滴,结果,炸了,***,害死我了,差点破相、改变我的人生观,原因是没有观察温度,温度几乎在5秒钟之内上升100度,不炸才怪,所以,按照文献做反应的时候,如有可能,多思考一下,可能文献写的比较简单,不妨做实验之前多研究讨论一下。
pwu8LQ3b{O;% #.d$cU3. 切记不可逞能,如果是危险的,但是自己认为难度并不是很难的,自己一时逞能,结果可能会害了自己。
我们实验室水泵经常发生问题,我们自己捣鼓捣鼓,也就不以为然,有一次我爬桌子修水泵,脚下一划,反正结果是小腿逢了三针,还不敢告诉老板,只是休息了半天,第二天腿以瘸一瘸的就去做实验了,那个,不是滋味,所以,做实验,一定要小心,不能逞能。
AK$h S M)&jE<'`%]\8{z"在用旋转蒸发仪蒸除溶剂时,一定要等压力稳定,溶剂蒸出时,人才能离开。
特别是在蒸除象二氯甲烷这样的低沸点溶剂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否则,终产物掉入水中,那才是欲哭无泪啊 G=Qslrtg sA}Xh-出状况的是作为保护气的N2。
连续72小时的反应在进行到第二曰下午的时候,自认为一切都很稳定了,半小时的晚饭归来,发现溶剂全被吹干,还好处理及时没有发生严重事故,但我的反应啊彻底泡了汤,欲哭无泪。
检查下来,氮气瓶的阀门出的问题,半瓶氮气一股脑儿的冲进反应器。
2 ~zo)G0 所以由阀门控制的一定要注意控制阀哦! 7ql&UIeQ!:7aXT*D$除了要注意贴好样品的标签以外,还应保证好样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放置,如存放在圆底烧瓶中的液体样品,有时一不小心,则可能前功尽弃、欲哭无泪。
u{/!BCKE标准磨口仪器,在使用完后,一定要及时拆卸,否则,时间一长,磨口则可能粘得很紧。
|RdiM&C7 h>l有一次,我做LiAlH4反应,除水。
外用制冷剂,因为太大意,没用加料漏斗,结果LiAlH4漏出了,烧了起来。
大家可能不会犯同样的错。
9m:qQ1[\还有更惨痛的,做中试放大,几步之后,投料万余,有机溶剂提取前忘了酸化,结果可想而之,没提出多少碱。
而母液也因为别人用桶,倒了!!!痛苦! TN=MZ{L所以,不能太自以为是。
SAa hkXgXR1nnK市售聚酰胺有一定的粒度规格,常用的为60-90目和80-100目,填料前一定要过筛分级。
曾经一次用国产聚酰胺(80-100目)装填,事先没过筛,湿法和干法各上了一根柱,结果洗脱液洗不下来,是因为颗粒过细,将整根柱堵死了。
于是将其过筛,80-100目只占了1/6,大部分是超细粉,超过120目。
于是将筛出的80-100目的重新装填,洗脱液能顺利洗下。
此外,装柱前只能辅一薄层脱脂棉,不能太厚,也不能压得过实,否则洗脱液也无法洗下。
此外,填好柱后,顶部必须用滤低压住,勿用棉花。
CDz-IQi"> y\#O A其实有些东西是个人习惯问题,今天做实验时,要用大烧杯,看到实验台上放着一个,里面盛这点水样的东西,就顺手拿来用鼻子一嗅,顿时感觉失去了嗅觉,两眼流眼泪!这已经是第N次了,我想着今天把它写在丁香圆上,会改掉这个坏习惯(正确操作我想大家都知道),不然真要失去嗅觉了415 95x:d45JTqg&1. 实验需要针对不同的试剂戴不同的手套,千万不能图方便。
2. 一定在实验前检查好所用仪器。
OZCX_R:L%h -c减压蒸馏3教训: Jmln*-,Ol71 接收瓶一定不能侥幸用锥形瓶。
O;qerEi`后果——不堪重压,炸!!/=x) 9J2 做完立马拆装置。
t` R#pQ后果——冷却后拆比登天还难; yIwAJl7Xf3 别空悬锥形瓶。
nlsQf3后果——叮当! `e t0i.擦桌子的重要性: ;Cdrjx我的一个同学没擦净桌上的油,结果点燃了桌面,连带自己的衣袖! :7t~p&J-%aU4d e^提一点,开始做实验的时候,你也许不会忘记通水通电,拉真空。
但是千万记得离开的时候要把水电关上,不管多晚都要跑一趟。
否则,一早起来,实验室满地污水,费时劳神打扫还罢了,更重要的是老板对你还有好脸色 m}]bP用冷凝水的时候,千万记住把排空出口用抽气塞塞住,冷凝管要足够长,冷凝水要足够快,否则,溶剂蒸发完了哭都来不及。
随时防备停水的可能,最好半小时看一趟,如果要离开的时候,拜托其他人照看一下,实验如果要过夜,最好是用容量大一些的热水泵打循环,不要开加热开关。
或者干脆停了。
[XWY-q#用玻璃仪器的时候,最好是买品牌货,比如可以向天玻或者是上海亚玻(我们最近向亚玻订购了一批。
电话:),否则,我自己下面的经历就会重演。
我曾经在用真空水泵抽滤的时候,刚开始没事,但是等到真空度打到最大的时候,抽滤瓶(不知名品牌)爆了,通风橱里沾满了物料,几天的工作一下子全费了。
而且,清理现场的工作,就用掉了一天的时间,至今,通风橱里还有当时的残料。
而且,我们曾经向制作玻璃仪器的个体户订购过很多定做的仪器,虽然说东西是做出来了,但是在使用过程之中,问题不断。
我自己做过统计,订购一百件仪器,能够正常使用到一个月的,不到40%。
而且,不要相信他们先拿过来的样品,样品可能是他们请高手特制的,等大单子下了的时候,拿到手的就是他们自己制作的低劣货色了。
举个例子,我们订购了50只抽气空心塞,结果,在一个月内,折断的的就是十几个,连带损失掉了一批四颈烧瓶和几天的工作成果。
而且,明明在晚上开始实验的时候,一切正常。
第二天早上,却看到四颈瓶居然被震断了,一切重头再来。
现在,凡是没牌子的玻璃,我都不敢用了。
其实,玻璃质量,完全可以用超声波来测试,通不过测试的,一律拒绝。
奉劝各位老板,别光图省钱,做实验的人是容不得假的,人工浪费还是小事,很多好不容易得到的结果,随时可能错肩而过。
HTK79 +~y%8uHL:每天离开实验室应该注意: q1sK:)Hu+1.该放回冰箱的东西是否放回了,冰箱门是否关严了。
s5T$>+ a2.公用的东西是否还原了。
je1f\-N453.要清洗的仪器,瓶子是否泡上了。
8-;YeEW 54.仪器的电源是否关掉了。
"Zd4e2>{M\5.试验台面是否清理了。
bE _=L=NG6.试验记录是否及时写了。
/gZrn d7.明天要做什么心里是否有个谱! A2VN% dB8.门窗是否关好了。
:Xc%_&)ALS\ }_8在进行分馏操作时有的朋友经常容易犯错误,下面总结了几点经验:2%"2~d71. 在仪器装配时应使分馏柱尽可能与桌面垂直,以保证上面冷凝下来的液体与下面上升的气体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和质交换,提高分离效果。
[=079UN-X2. 根据分馏液体的沸点范围,选用合适的热浴加热,不要在石棉网上用直接火加热。
用小火加热热浴,以便使浴温缓慢而均匀地上升。
UA$X-jP3.液体开始沸腾,蒸气进入分馏柱中时,要注意调节浴温,使蒸气环缓慢而均匀地沿分馏柱壁上升。
若室温低或液体沸点较高,应将分馏柱用石棉绳或玻璃布包裹起来,以减少柱内热量的损失。
mh;< 3反应尽量用三口瓶而不是圆底瓶,除非你的反应条件已经摸的很准了 |Iei!jmkN(*.Q|VZ1. 用电热套直接敞口加热含易燃易挥发性液体,这主要是实验室安全意识不够,或者对所用药品的理化性质不了解 (jb9Uk_t2.需要回流冷凝时忘开冷凝水,下班忘记关水拔插座,这些都曾经发生过事故的。
这些对于新手尤其常见,所以只要仔细就好,反应前下班前要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 RB+3.使用烘箱时,烘含大量低沸点溶剂的料,这样容易使烘箱爆炸,我们合成所曾发生过两次。
x!5b" "4.投料要注意,投料前要核对是否是所投药品,我们实验室的一位老师傅在做一次氰化反应时投错了料,险些引起纠纷 }AfX0[!OWs;S=|9,7~1,冰箱里的瓶子一定要规范放置,贴好标签(用记号笔是靠不住的,哪怕是几天也有可能掉色),否则,过不了多久谁都记不住,就要清理,如果误倒了重要的产物,很麻烦。
玻璃仪器掉了滑落,无论多重要都不要用手去接,本人就有一次去接冰箱里掉出来的瓶子,虽然接到了,但瓶子被撞破,我被划了一道大口子,缝了好几针.有的时候人有去接掉了东西的本能,我感觉就是这样,看到滚下来一个东西,自然就要去接,但是我们应该心里警觉,先在这里打个预防针,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去接”。
s<3-cvF<2,称试剂,看来很简单,但是也是我们做实验的基本功,重在细心和耐心,下面谈谈本人的一点点感受。
最开始,我拿起硫酸纸就开始称,也不管天平稳定没有,周围的情况怎么样,结果称量不准,只能返工,如果遇上超级贵的样品,且已经混进其他称量样品里,那损失就更大了。
在万分之一的天平上称量比如毫克的样品时,首先你要做好准备工作,把硫酸纸剪好,最好剪成长方形的小纸槽(2厘米*5厘米大小),因为称量纸太大不容易将所有试剂转入反应瓶中。
然后你要确信万分之一的天平此时很稳定,此时最好把旁边的窗户关闭,然后请天平所在台面的同学离开台面,你自己也不要碰台面,称量前用你剪的称量纸测试一下天平的稳定性,记下纸的重量,然后拿掉纸,天平如果回零,那证明可以开始称了,……称好你要的毫克后,拿起称量纸,此时,天平应该显示你的纸的重量(是负数,因为开始称量时你已经去皮了),如果此时天平正确显示纸的重量,那这毫克基本称准了,此时你不要消去天平上的数字,等最后你把试剂小心且完全的装入瓶中,再次把纸放上天平,如果此时天平又回零了,证明这次称量已经圆满结束了。
U\OfB'DnO3ij/8f对于易聚合药品的注意事项: pXn(#n<偶师兄经常用减压蒸馏的方法纯化丙烯酸(主要目的是除去丙烯酸中的阻聚剂)可由于经常做的缘故,就不太注意以为没有危险。
可有一次为了省事就多做了一些(超过了瓶子的三分之二)结果当偶师兄发现情况有些不对时,就凑到瓶子旁看了看,点子是真背啊,瓶子中的丙烯酸因为聚合并放出大量的热发生炸裂,崩到师兄的眼睛里,师兄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并被及时送到医院,所幸没造成什么影响。
可是仍给我们这些后辈们吓坏了。
"J我得到的教训是: zNTcy1Sthk1.一定要按照规则做实验,不能图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