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考的古诗词默写填空题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默写填空题训练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默写填空题训练小学语文古诗词默写填空题训练1.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XXX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讨人喜爱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不知XXX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诗人XXX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
而我则最喜欢春天的花柳,“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XXX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刚刚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放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
(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XXX渔火对愁眠。
(2)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秋“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XXX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
”XXX临终前还告诫儿子:“XXX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XXX发出了“但使XXX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而XXX却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XXX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酒能消愁,XXX说:“何故解忧,唯有XXX。
”酒能令人心慌意乱,XXX说:“XXX将出换美酒,与XXX消万古愁。
”酒能增进友谊,XXX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XXX”写出了XXX的百看不厌。
古诗词填空(含答案)

小升初毕业班语文专项训练——古诗词六年来,我们诵读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还记住了不少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现在,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去领略其中的奥妙……下面给大家收集了几乎涵盖小学六年所有的古诗考点,望大家认真记忆哦,加油! 1、我们读过的古诗中,赞美春天的有_贺知章_写的《__咏柳__》,描写送别情景的有 李白 写的《___送孟浩然之广陵___》,反映军旅生活的有__王翰__写的《___凉州词__》,抒发爱国情怀的有__陆游__写的《__示儿__》。
2、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日子里,我们常常想起老师的谆谆教诲。
当我们淘气贪玩耽误了学习时,老师教育我:“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当我们为写作而烦恼时,老师启发我们:“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退缩时,老师鼓励我们:“锲而不舍,__金石可镂___。
” 3、 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 ,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
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
5、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方面的名人名言,并标明出处。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
——莎士比亚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王贞白6、 焦裕禄心里装着三十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局面,他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语)7、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可以引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8、六年的学习生活,老师对我们倾注了满腔的热血,由此想到了_一日为师,终身为父_____的名言,以此表达你对老师的热爱和赞美。
回想起老师多年来对我们的教育,我们不由得吟诵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诗句。
9、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__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
(小升初)六年级语文《古诗词课内外默写》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小升初)六年级语文《古诗词课内外默写》专项练习题-带答案1.根据课文内容、古诗文和名言警句填空。
(1)【雨中看人】烟衰雨笠,诗里常客:“黑云翻墨未遮山,”是苏轼的喜悦;“,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韩愈的欣喜;“渭城朝雨邑轻尘,”是王维的离愁;“,润物细无声”是杜甫的赞叹。
(2)【月中寄情】月有圆缺,触景生情:“移舟泊烟渚,”是孟浩然的羁旅之愁;“,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王建的思乡之情;“明月别枝惊鹊,”是辛弃疾的愉悦之乐。
(3)【心向远方】心有光芒,奔赴远方:“捐躯赴国难,”是曹植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快走踏清秋”是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
(4)【书中悟理】阅读经典,寻找自我:“太阳他有脚啊,,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光;“树欲静而风不止,。
”让我明白要孝敬父母;“,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让我懂得民族精神的可贵;“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
”让我明白了做事要一心一意。
2.在横线上填写课文内容或合适的名言和古诗文。
(1)去的尽管去了,,,又是怎样的匆匆呢?(2)“,明月何时照我还。
”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乡愁,“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
”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乡愁。
(3)诗情即性情,诗品即人品。
“不要人夸好颜色,”是诗人王冕的人格写照,“,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人生境界。
(4)遇事不必钻牛角尖,要灵活变通,古人告诉我们:“穷则变,,“3.根据你的积累,把下面诗句子补充完整。
(1)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2),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3)鞠躬尽瘁,。
——诸葛亮(4)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伯牙鼓琴》(5)我们在《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里体会到思乡之苦;我们在《竹石》“,任尔东西南北风”体会到了坚贞不屈。
4.默写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
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5.填空(1)“飞花令”是我国古人玩的一种文字游戏,选取一个字为主题,说出相应的诗句。
四年级上册(期末易考)复习专项.必背课文古诗词文言文填空默写

四年级语文(上)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相关拓展期中、期末易考必考(以下内容常考形式:填空、选择、判断)1.《观潮》1.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
2.《观潮》记叙的是一次的盛况。
作者生动描绘了、、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表达了作者之情。
4.“潮来前”的景象(闷雷滚动、一条白线):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好像。
顿时,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人群又。
5.作者按由及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
(声如“”,形如“”、“”):很快向我们移来,,变粗,。
再近些,只见,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
6.默写《浪淘沙》,作者代的。
,。
,。
◎“八月涛声吼地来”对应文中:。
◎“头高数丈触山回”对应文中:。
◎“须臾却入海门去”,对应文中:。
◎“卷起沙堆似雪堆”。
对应文中:..。
7.“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是句,说明了.。
8.描写潮水的诗:。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刘禹锡《浪淘沙其七》)2.《走月亮》1.细细的溪水,流着,流着。
的鹅卵石。
哟,卵石间有多少啊,每个,都!哦,阿妈,白天,而我,用,……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看看,看看。
3.《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写我和阿妈走月亮的、_______、、,表达了,以及。
4.文章反复出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使用了手法,既是全文的,串起了全文,又表达了。
3.《现代诗两首》1.《秋晚的江上》作者;《花牛歌》作者,代表诗作《》。
6.《花牛歌》四行诗写出了这是一头、、、的牛。
整首诗写出了一头的牛,也表达了。
7.《秋晚的江上》描绘了黄昏时的景象;《花牛歌》呈现了的美好。
4.《繁星》1.《繁星》作者,原名,著有《》《》《》等多部作品。
2.文章写了作者三次看星星,分别是从前在里、三年前在、如今在。
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是因为..。
2022-2023学年小学语文四年级寒假衔接专题练习:10 古诗词默写与填空

2022-2023学年小学语文四年级寒假衔接专题练习:10古诗词默写与填空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2分)下列与“落日的余晖反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相对应的诗句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C.独立忘情草,野人耕夕阳。
D.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2分)下列诗句中没有蕴含人生哲理的一项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2分)画线部分应填入的诗是哪一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A.难酬蹈海亦英雄B.蹈海难酬亦英雄C.难酬苦海亦英雄D.苦海难酬亦英雄4.(2分)四(1)班的小明、小红和小花等同学在对名言“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进行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明:“这是汉代学者王充说的,‘智能之士’指的是有学问有才智的人。
”B.小红:“‘不学不成’的意思是靠努力学习而成才,不学习也能成才,但是不会聪明。
”C.小花:“‘不问不知’说的是多问才能明白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这句名言就是告诉我们要多努力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和智慧。
5.(2分)小刘同学在准备《问,是学的起点》的演讲稿,他想选一句古语证明自己的观点。
下面哪句古语不太适合()。
A.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B.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C.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D.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2分)下列诗句中,不是出自于边塞诗的一项是()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2分)为下图的山水画配上诗句最合适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D.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小学语文古诗词默写

小学语文古诗词默写小学语文古诗词默写一、填空题1、诗词填空。
却看妻子愁何在。
__旧别西风__。
白日放歌__须纵酒__。
__青春__。
__作伴__。
”这几句诗出自唐朝诗人XXX的《赠花卿》。
我还读过他的不少诗,如《登高》和《春望》。
2、按要求填空。
1)《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中,写我国古代人们飞天梦是通过“__飞升、超脱、神仙__”三个出自神话的成语来记述的。
2)“爆竹声中一岁除,__春风送暖入__。
”这两句诗选自XXX的《元日》,描绘的是哪个节日的情景?__春节__。
我还知道其他描写节日的诗句,如“__明月__。
__照山河__ ”。
3、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XXX《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__柳暗花明又一村__”的意外惊喜;幸福就是XXX的“采菊东篱下,__悠然见南山__”的悠闲自得;幸福就是XXX的“但愿人长久,__千里共婵娟__”的美好祝愿。
4、在古诗中填写花名。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_荷花__别样红。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石榴__村。
3)__XXX__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XXX。
4)__洞庭__潭水深千尺,不及XXX送我情。
5、在古诗中填写山名。
1)京口瓜洲一水间,__淮阴__只隔数重山。
2)不识__庐山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相看两不厌,只有__华山__。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__阴山__。
6、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诗句。
1.一夜风吹雨打,落花遍地,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吟诵起XXX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__化作春泥更护花__”。
2.深秋,寒气袭人,菊花绽放。
百花之中,我独爱菊。
正如XXX所说的“不是花中偏爱菊,__此花开尽更无花__”。
3.离别故土已有几年了,今夜听到家乡的民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此时此刻,XXX的诗句“__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最能代表我的心声。
7、在古诗中填写颜色。
1)野径云俱__白__,江船火独明。
2)春风又__绿__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年级语文诗词歌赋默写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语文诗词歌赋默写试题答案及解析1.根据提示,请你用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或诗词佳句来表达意思。
(2分)(1)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极其珍贵的,请写出一句有关俗语:(2)“”,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
(填诗句)【解析】略2.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
(5分)《草原》一课中,总结全文的诗句是“”这句诗的意思是:(3分)《浪淘沙》一诗中,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是。
表现作者想象和追求的诗句是(2分)【解析】略3.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①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②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③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④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⑤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的诗句。
⑥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⑦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解析】略4.诗句大挑战。
积累描写雨的诗句。
,吹面不寒杨柳风。
,青草池塘处处蛙。
,草色遥看近却无。
,客舍青青柳色新。
,天气晚来秋。
【答案】沾衣欲湿杏花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天街小雨润如酥渭城朝雨浥轻尘空山新雨后【解析】略5.信息袋袋裤。
“……此曲只应天上有……”这是课文里的一句诗句,请你搜搜相关资料。
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全诗。
(2)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朝的,号称,是著名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有、、、。
(3)你认为作者引用诗歌的用意是什么?(4)“此曲”在文中代表什么?你认为作者这样说好吗?为什么?【答案】(1)苏醒干渴烦忧卷曲(2)突然、忽然。
声音杂乱、吵闹。
(3)拟人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冬去春来,田野上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4)这样写来,使暖雨过后春天逐渐来临的景象与阴霾、灰色、污秽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急迫心情。
小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专项训练(二)(含答案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塞下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_______________
犹有花枝俏:___________________
6.诗句翻译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参考答案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解析】
【详解】
略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8.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卜算子是它的(_____)。
9.这词的韵脚字是哪些?_________。
10.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