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

合集下载

和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和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和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和家长沟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技巧:
1. 倾听:家长通常希望被倾听和理解,所以要保持耐心,认真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担忧。

2. 尊重: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权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避免过度争论或批评。

3.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找一个平静和适合交流的时机,避免在争吵或冲突的情况下进行沟通。

4. 温和的语气和非语言表达:采用温和友好的语气,用肢体语言和表情传达诚挚的态度,增强沟通的效果。

5. 引用事实和数据:在沟通过程中使用证据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更有说服力。

6. 提供解决方案:在家长与你的意见存在分歧时,思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合作和共同进步。

7. 清晰明了地传达: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术语。

8. 寻求共同目标:强调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使家长意识到你们的合作和沟通是为了孩子的最佳利益。

9. 接纳不同观点:尊重家长的个人观点和价值观,接受他们的不同意见,并进行合理的讨论。

10. 定期沟通:与家长定期保持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进展和需求,促使双方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与家长沟通的十个技巧小学

与家长沟通的十个技巧小学

与家长沟通的十个技巧小学与家长沟通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解决问题,并提高家庭和校园之间的合作。

下面是与家长沟通的十个技巧:1. 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与家长的良好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教育者应该尊重家长、倾听他们的观点,展示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

2. 倾听并确认理解:在与家长交流时,关键是倾听。

教育者应该给予家长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考虑。

同时,为了确保自己理解正确,教育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总结或提问来确认自己是否理解正确。

3. 清晰和明确的表达:教育者应该学会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使用容易理解的语言。

避免使用行话或专业术语,以免让家长感到困惑。

4. 掌握正确的时机:与家长沟通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尽量避免在家长急于离开或情绪不稳定时进行沟通。

5. 积极回应:当家长提出问题或反馈时,教育者应该积极回应,避免忽视或拖延。

及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或提供支持。

6. 引导性提问:通过引导性提问,教育者可以帮助家长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方式有助于家长的参与和积极性。

7. 合作解决问题:家长和教育者一起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方式。

教育者应该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计划和目标,并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8. 正面反馈:教育者应该及时给予家长正面反馈,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赞赏和认可。

这种正面的反馈可以增强家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9. 尊重和尊重多样性:在与家长交流时,教育者应该尊重家长的观点和文化背景。

尊重多样性,不做任何歧视性的言行,以维护良好的沟通关系。

10. 真诚和开放:教育者应该以真诚和开放的态度面对家长。

坦诚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困惑,并接受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这种坦诚和开放有助于建立互信关系,促进更好的沟通。

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是教育者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上述十个技巧,教育者可以更加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和校园氛围。

如何与家长沟通

如何与家长沟通

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与家长沟通(通用19篇)社会中的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在职场中职场政治和个人能力同样密不可分,职场中的精英们个个有能力,懂政治,这一点官场最为尤甚。

个人能力表现为时间掌控能力、知识水平、现场问题解决能力,职场政治能力表现为判断自身所处环境的能力。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如何与家长沟通(通用1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与家长沟通篇1一、孩子生气时,父母要保持冷静。

孩子火冒三丈时,父母可千万别跟着激动,否则接下来只会吵得不可开交。

此时父母的最高行为原则是:孩子越火,父母越冷。

二、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希望受到尊重。

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空间,允许他们保有自己的隐私,侦查举止会破坏孩子对家长信任。

父母和孩子可以制订一个专属的“孩子的隐私合同”,写下什么事情父母可以知道,哪些事情属于孩子的隐私。

三、批评孩子的行为,而非人格特质。

告诉孩子,他有些地方做错了。

当父母批评行为本身,孩子知道他只要改进行为,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目中形象。

父母如果对孩子说“你这个笨蛋!”“你这个不争气的人!”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他这个人有成见,可能打消了改变的念头。

四、当孩子分享心事时,不要做出早就了解的模样。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的感受是独特而唯一的,所以当大人一眼就看穿他们的行为动机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无趣而且不愉快。

当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成长的心得,父母应该积极配合,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听孩子的心声。

五、当顾问,不当领导。

在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时,父母说话时的语气十分重要。

如果用命令口吻,可能会吃闭门羹,换一种语气就会更贴近孩子的内心,如“我建议你可以考虑……”六、不说“但是”。

有些父母常希望和孩子交流,于是他们耐着性子听完了孩子要说的事,接下来就说:“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错的。

”父母使用“但是”一词,会让孩子渐渐感受到父母并为未认真倾听自己,不过摆姿态,从而厌倦交流。

家长可以用“如果……会更好”句型来取代“……但是……”七、澄清语意的沟通法。

与家长的沟通方法

与家长的沟通方法

与家长的沟通方法一、倾听孩子的想法首先,家长们要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他们需要有人来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因此,家长们要时刻给孩子提供一个倾诉的空间,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

不要急于给孩子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先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倾听,家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疑虑,找到更合适的沟通方式。

二、尊重孩子的意见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

因此,在沟通时,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而是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与他们平等地交流。

通过尊重孩子的意见,家长们可以建立起更加亲密和信任的关系。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为了与孩子良好地沟通,家长们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方式。

首先,家长们要注重言行一致,要做到言传身教。

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让他们从中学会如何正确的沟通。

其次,家长们要注重细节,要多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再次,家长们要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和矛盾。

最后,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特点和性格,灵活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关系。

四、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有各种情绪和情感,有时候会暴躁或情绪低落。

家长们要鼓励孩子表达情绪,不要随意批评或责备他们。

要给孩子一个宽容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倾听孩子的情绪,家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五、及时解决矛盾和冲突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家长们要及时解决矛盾和冲突,不要让矛盾不断积累,影响家庭和睦。

在解决矛盾时,家长们要冷静理性,不要动辄大声呵斥或用暴力手段。

要充分倾听孩子的意见,找到矛盾的根源,通过理性的沟通解决问题。

六、设立奖惩机制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家长们可以设立奖惩机制。

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 孩子呀,要像朋友一样和爸爸妈妈说话呀!比如,你今天在学校遇到了特别好玩的事情,就可以兴奋地和他们说:“爸妈,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一件超搞笑的事,你们肯定想不到!”别总是闷着不说呀!
2. 一定得认真听家长说话哦,不要心不在焉的。

就像你希望他们认真听你说一样,当他们在和你讲话时,看着他们的眼睛,那感觉多好啊!比如说妈妈在跟你讲她的经历,你要专注地听,别走神呀!
3. 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呀,别怕爸妈不理解。

哎呀,就像你在田野里尽情地奔跑呼喊一样,把心里的话大声说出来!“爸爸,我真的好想周末去公园玩呀!”
4. 哎呀,可别老是发脾气呀,心平气和地沟通不好吗?假如你不高兴了,别直接嚷嚷,试着说:“妈妈,我现在心情不太好。

”这样不是好多了吗?
5. 试着理解家长的立场呀,他们也是经历过很多的呢!就好像你理解小伙伴为什么那样做一样,去体会他们的感受。

比如爸爸让你早点睡觉,那是为了你的健康呀,你可以说:“我知道爸爸是为我好啦。


6. 用幽默的方式沟通呀,会让气氛轻松很多呢!比如开个小玩笑逗逗爸爸妈妈,“妈妈,你看我像不像个小猴子呀,哈哈。

”这样多有趣呀!
总的来说,孩子和家长沟通一定要真诚、互相理解,这样家庭氛围才会更温馨和谐呀!。

跟家长沟通的技巧和话术

跟家长沟通的技巧和话术

跟家长沟通的技巧和话术1. 引言沟通这事儿,听起来简单,但真到了跟家长说话的时候,往往就像在走钢丝,既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又不想让对方觉得你在顶嘴。

嘿,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让这场“谈话”变得轻松又愉快。

1.1 了解家长的心态首先,咱们得站在家长的角度想想,他们可是为了我们操碎了心,心里常常是“虎视眈眈”的。

这时候,轻松幽默的开场白能缓解紧张气氛,比如可以说:“爸妈,我今天没有带坏消息来,只有好消息哦!”这样一来,老爸老妈的心情就会稍微好一些。

1.2 使用简单的语言接下来,沟通的时候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毕竟复杂的术语可能让他们听得一头雾水。

“我最近在学校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就比“我面临学业压力”要亲切得多。

这样可以让他们觉得我们还是那个人,没变。

2. 表达感受2.1 用故事打动在沟通过程中,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让对方更容易理解。

“前几天,我在课堂上出了一道题,结果傻傻的错了。

”这种叙述既真实又能引发共鸣,家长听后肯定会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心里也会默默为你加油。

2.2 不要逃避问题当然,咱们也不能回避问题。

“我知道你们对我成绩有点担心,但我会努力的!”这种积极的态度可以让家长看到希望,觉得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3. 聆听与互动3.1 注意倾听沟通是双向的,别光顾着说,记得给爸妈留点时间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很想听听你们的建议!”这句话就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重视,心里美滋滋的。

3.2 创建轻松的氛围最后,营造一个轻松的沟通氛围。

吃顿饭,或者在家里一起看电视,顺便聊聊。

这种非正式的环境会让大家都放松,交流也会更加顺畅。

4. 结尾所以,跟家长沟通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只要用心去交流,别忘了幽默和感情。

掌握这些小技巧后,沟通将变得简单又愉快,最终达到最佳效果,绝对能让双方都受益!。

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技巧

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技巧

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技巧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有哪些?下面店铺整理了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留下好印象抓住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力争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应该说,与大部分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就是第一次家长会。

家长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都想借此尽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

在家长会上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信服自己。

为此,就该精心准备,把自己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设想、计划以及准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告诉家长,并简洁明了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我们班的班训是“诚实、守信、自觉、认真”;目标是“各科学习,全面提升”。

二是让家长敢于接近自己。

于是,说话的时候就应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让家长感觉亲切、随和而又热情,并给家长留下联系电话,希望多与家长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这样,就会让家长觉得自己是个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2、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

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就该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首先应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如,初一时我班有个男孩子,家住隔壁镇,由于路程远所以住宿,但他比较娇气,总是想家而哭,甚至因此不想在本校读书了,而家长比较疼爱他,就也想帮他转学。

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跟家长沟通时,首先对孩子想家的念头及家长的担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长分析锻炼孩子离家生活自理能力的好处,先说服了家长;而在跟该学生交流时,我先肯定他的优点,循序渐进的引导他认识自己目前的弱点,再与他一起分析这种弱点带来的危害性,然后跟他商榷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他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

跟家长的沟通技巧

跟家长的沟通技巧

跟家长的沟通技巧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效解决问题和达成共识。

下面是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1. 倾听:在与家长交流时,要专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问题。

听取他们的观点可以帮助你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担忧。

2. 表达尊重:对家长表达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尊重他们的意见、决策和经验,即使你不同意。

尊重是建立互信关系的重要基础。

3. 温和、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家长交流时,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使用温和、客观的语言,避免攻击性和指责性的言辞。

4. 解决问题的导向:家长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或担忧。

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和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上,而不是争吵和指责。

5. 使用明确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确保你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清晰明确。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技术性词汇或复杂的句子。

同时,注意你的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以确保你的表达与你的意图一致。

6.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家长交流,确保你们能够专注和有足够的时间讨论问题。

7. 维持沟通的持续性: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保持经常性的分享和反馈。

定期联系或会面,以便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8. 共同合作:与家长合作,努力实现双方的共同目标。

共同努力可以增加双方的动力和合作意愿。

记住,与家长的沟通是建立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重要途径。

通过尊重、倾听和合作,你可以建立积极的家校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方园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年第03期
家长是否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如何有效地沟通,是沟通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师要学会“沟通五步法”,试着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一、客观描述事实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会产生很多问题,很多时候有些问题我们需要和家长沟通解决。

那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将学生的问题客观描述清楚。

客观描述事实要求教师做到对事情的前因后果用叙事的手法讲述清楚即可,而不是携带自己的看法或者情感态度去描述问题,带着自己情感的描述,很多时候会将问题扩大或者缩小。

学生之间碰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课间打闹,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在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是非观有限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发生打闹的情况。

针对孩子打闹的问题,在和家长描述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分寸。

扩大问题或者缩小问题,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一)过分地扩大问题
过分地扩大问题,或者说在描述的时候没有用合适的语言,很容易把小事扩大。

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父母爷爷奶奶都十分宠爱,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课间特别喜欢欺负同学,课上又喜欢顶撞老师。

于是老师和孩子的父亲进行了沟通,由于孩子的种种行为对老师造成了很多麻烦,所以在讲述问题的时候老师的言语是比较严厉的。

孩子的父亲虽然宠爱孩子,却是个严父,最后回家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失手给孩子的脸上留下了一个疤痕。

本来通过合理的沟通、正确的描述、家长合理的教育,这件事情并不会发生。

所以可见过分地扩大问题很危险。

(二)过分地缩小问题
过分地缩小问题,或者说在描述的时候含糊其辞,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最后可能是更多的麻烦。

孩子在校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大家都不希望发生的,不过发生后教师一定要做到的就是及时通知家长,与家长进行沟通。

某校出现过这样一起意外事故,学生在课间打闹时,学生戴着眼镜,眼镜破碎划破了脸颊。

班主任老师及时送到医务室对孩子进行初步的消毒,然后立刻通知家长。

在沟通过程中由于对孩子伤口的错误估计,此外也抱着大事化小的心态,在对孩子伤口的描述上不够详尽。

家长及时到校送孩子就医,可是乡镇医生认为伤口过深,需要去市里医院缝合。

家长得到医生这样的答复,心中对老师就产生了埋怨和质疑。

其实这件事情完全可以通过客观描述事实来避免,却由于过分地缩小问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综合上述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客观描述问题的重要性。

二、说出我的感受
在客观描述孩子问题情况后,教师应当表达自己对于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意见。

家长在和老师的沟通交流中最看重的不是问题的本身,而是如何去解决自己孩子的这些问题。

所以在客观描述孩子问题后,教师要“说出我的感受”。

学习生活中,教师最多碰到的就是学困生问题,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很多老师会碰到这样的一种家长,使得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

“什么都懂的家长”:生活在信息时代,很多家长能接触到各种各样新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这就造成了很多家长成了教育专家。

面对孩子出现的学习问题,家长就会使用各种理论给自己的孩子编造借口和各种理由。

如果这个时候教师把沟通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家长,那么我们这次沟通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反倒是听了一通家长的教育理论。

所以面对什么都懂的家长一定要抢到沟通的主动权,说出我的感受。

因此,要做到有效的沟通,一定要对家长说出我的感受,给予家长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一些意见。

三、探索他的需求
在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或者意见之后,教师应当做到的是了解家长对于学生的需求。

当然大部分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不过在多元化的今天,每个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不仅仅是成绩这一个方面。

所以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应该让家长表述出自己对于孩子的一些其他需求。

四、提升他的能力
在和家长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家长提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我们怎么办,或者老师我实在没有办法了。

这个时候我们沟通重点就是如何让家长提高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能力。

沟通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经历沟通五步法前三步的沟通之后,家长会了解孩子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知道了老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甚至也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或者说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如何解决问题,就要教师分享自己的教育方法或者提出一些家庭教育上的意见,家长在情感态度上会很愿意接受。

而一个愿意接受改变的心态,就是能力提升的第一步。

通过讲述教育理论、分享教育方法,甚至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那么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问题也会有效地得到解决。

当然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提升家长能力的这一步,教师需要的是耐心与恒心。

五、制订新的计划
在沟通五步法前四步都做好的基础上,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已经是基本完成了。

不过学生是一个时刻变化成长的个体,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一个固定的计划是不可能一次成功
的。

所以在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就要做到第五步:制订新计划。

在了解孩子问题的核心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大致方向后,教师与家长通过经常的沟通交流,针对孩子的问题,及时地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计划,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那么这样的家校沟通也是更有效的。

总而言之,做好沟通五步法:客观描述事实、说出我的感受、探索他的需求、提升他的能力和制订新的计划,必然会使我们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有效。

【作者单位: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花溪小学江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