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之比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比喻修辞教案

初中语文比喻修辞教案

教案:初中语文比喻修辞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修辞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比喻修辞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3.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修辞进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的概念和作用2. 比喻修辞的基本结构和类型3. 比喻修辞的运用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比喻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时间就像一把利刃,能刻骨铭心。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比喻修辞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比喻修辞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比喻修辞的概念,比喻修辞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达到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比喻修辞的作用是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意图。

3. 讲解比喻修辞的基本结构和类型(15分钟)教师讲解比喻修辞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三部分。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词是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是用来进行比喻的事物。

同时,教师介绍常见的比喻修辞类型,如明喻、暗喻、借喻等。

4. 比喻修辞的运用方法(1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比喻修辞,包括选择合适的喻体、注意比喻的贴切性和创新性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示范,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比喻修辞。

5. 练习和反馈(10分钟)学生进行比喻修辞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每组学生尝试运用比喻修辞编写一段话。

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反馈,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改进的建议。

6. 总结和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喻修辞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比喻修辞的素材和参考书籍,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拓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比喻修辞的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比喻修辞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的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比喻修辞进行写作的能力。

比喻的几种用法教学设计

比喻的几种用法教学设计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典型形式:甲代乙。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比喻的种类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且用比喻词“像”、“似”、“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典型形式:甲像乙一样。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
典型形式:甲是乙。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学段
中段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程名称
比喻的几种用法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在小学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必须掌握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结合实际教学,应该让学生理解比喻句的基本类型,成分,构成的方法等。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了解用比喻表达的基本效果;
2、练写比喻句,提升用比喻实行表达代。(表示想象)
我们能从诸多的国学经典,像《诗经》、《论语》、《史记》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示举例的引词)
相似点: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弯弯的月亮像一艘小小的船。(形状像)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圆形、大、热)
树上的石榴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形状像、颜色同)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初中语文 比喻 教案

初中语文 比喻  教案

初中语文比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的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比喻的概念和作用。

2. 比喻的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 比喻的运用技巧。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比喻句,如“春风拂面”、“细雨如丝”等。

2. 提问:比喻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二、讲解比喻的概念和作用(15分钟)1.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 比喻的作用: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三、学习比喻的运用技巧(20分钟)1. 比喻的构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2. 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等。

3. 举例讲解各种比喻类型的运用技巧。

四、练习比喻的运用(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本体,如“阳光”、“大海”等。

2. 每组运用所学到的比喻技巧,创作一个比喻句,并解释其意义。

3. 各组展示成果,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五、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强调比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运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

2.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比喻句,下次上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喻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比喻的运用技巧,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在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比喻句。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比喻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练习。

同时,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作品,积累更多的比喻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运用比喻手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运用比喻手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运用比喻手法的文章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喻手法的含义及应用。

2.理解比喻手法对于小说、诗歌创作的作用。

3.学会带有比喻句的解释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比喻手法的含义及应用。

2.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比喻的认识3.培养学生发现和应用比喻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法。

2.情景演示法。

3.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1.20分钟的课堂讲解。

2.30分钟的分组讨论。

3.20分钟的互动游戏。

五、教学内容1.比喻手法的定义比喻手法是指将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出事物间的共同点,并从中突出被比较事物的特征,加强表达效果。

2.比喻手法的应用比喻手法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中。

在诗歌和小说中,作者常常使用比喻来表达其情感和思想,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生动性。

3.比喻句的解释和应用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例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喻句。

例如:“月亮像一轮银盘。

”这个比喻将月亮和银盘进行了比较,突出了月亮的圆形和光亮。

“大海像一面巨大的明镜。

”这个比喻将大海和明镜进行了比较,突出了海洋的广阔和明亮。

在讲解完这些例子后,老师可以接着提问,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比喻,以帮助他们掌握和应用比喻手法。

六、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理解比喻的含义并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或展示,带领学生了解比喻手法的含义。

例如,可以让学生看一张描绘小猫吃饭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将猫和人作比较,从而理解比喻是将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中比喻的使用例子,如诗歌、小说的片段以及童话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比喻的艺术表达和作用。

3.让学生自己动手写比喻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编写比喻句子,并和同学分享,从而培养他们发现和应用比喻的能力。

4.课堂互动游戏在课堂的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检验学生对于比喻技巧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对比喻技巧的兴趣和记忆力。

通过以上步骤的教学,学生可以自发地理解和运用比喻手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文艺水平和技巧水平。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二、教学准备:一年级《小池塘》中一段优美的比喻句。

几组形状、颜色相似物体的图片。

三、重难点: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四、教学过程: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中这样一段话: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写得美吗?它呀!美就美在用了四个比喻句。

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就拿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一句来说,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物,白云和白鹅。

它们具有相似之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并且形状也类似。

像这样,把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喻句,也叫作打比方。

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句子: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恩。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句话中的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呀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比喻句。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联系两者的关键词叫作“比喻词”。

3、巩固练习。

那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请开动脑筋找一找吧!恩,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

《比喻》 微课教学设计

《比喻》 微课教学设计

修辞手法——比喻教学目标:1、了解用比喻表达的基本效果;2、练写比喻句,提高用比喻进行表达的能力;3、在学习中感受巧妙表达的愉悦。

教学重点:如何用生动的比喻来扮靓自己的语言教学难点:运用感官在比喻句中寻找相似点教学预设:第一课时一、叮当显身手师:比喻的三种类型把初次接触修辞的小叮当可给弄糊涂了。

你们帮帮它吧。

从上面选中一个序号并点击,告诉叮当出现的句子是什么类型的比喻句。

1、明喻: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刺猬的身体好似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2、暗喻: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

3、借喻:他摇晃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蓬草= 凌乱的头发)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幼苗= 儿童)备注:只有喻体(本体和比喻词不出现)二、叮当有问号师:带有比喻词的就一定是比喻句吗?大家来判断一下吧。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解析:他们都是同类,这是拿他和哥哥的长相在进行比较②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玲,王东等等。

--表示例举③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④读完了《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表示想象解析:这是在进行回忆。

因此,比喻句的判定标准: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要合情合理。

三、叮当爱唱歌师:因为比喻能使句子显得更加鲜活生动,浅显易懂,所以在作文、诗歌、歌曲各种文学体裁中都能看到比喻句的身影。

小叮当特别喜欢唱一首歌,歌中就有比喻句。

会唱的一起唱起来吧。

(播放歌曲《七里香》)师:大家一起说是什么歌?生:周杰伦的《七里香》师:你们喜欢他的歌吗?生:(喜欢)师:喜欢他的歌的哪一点呢?生:旋律很美、歌词写得好、特别等师:有同学说歌词写得好!老师选了《七里香》里的几句话,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是不是这样的呢?(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大家一起朗读,带着你们喜欢的感觉把作曲者那种美好的情感、味道读出来。

3.比喻之暗喻和借喻教学设计

3.比喻之暗喻和借喻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采用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重点难点
能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明喻
暗喻又称“隐喻”。隐藏了比喻词,只出现本体和喻体。常用“是”“等于”“成为”“变为”等联结。
它的构成形式是:“甲成了乙”或“甲是乙”。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语文
教材版本
各教材版本通用
知识点名称
暗喻、借喻
设计者
吴海飞
视频时长
6:21
微教案
设计思想
对于即将升中的学生来说,系统、全面地梳理小学阶段的知识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本微课以修辞手法为专题模块,把学生常用的六种修辞手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把学生不常用的五种修辞手法进行了简
讲解例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因为借喻隐藏了本体和喻词,因此我们在辨析的时候要多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和背景知识认真辨析。
四、温馨提醒
1.感情要鲜明,构思要创新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要有相似点。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
微反思
修辞手法(比喻之暗喻和借喻)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上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他们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在分析问题中,他们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
学习目标
1.巩固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
2.能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初中比喻拟人教案

初中比喻拟人教案

初中比喻拟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
1. 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及用法。

2. 比喻拟人写作的技巧。

3. 实际操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比喻和拟人的概念。

举例:比喻是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共同点,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拟人是赋予非
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

2. 讲解比喻拟人的用法:
比喻: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共同点,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有感情、动作和思维。

3. 比喻拟人写作技巧:
(1)观察生活,发现美好事物。

(2)抓住事物的特点,巧妙运用比喻拟人。

(3)注意语言的通顺,避免生搬硬套。

4. 实际操作练习:
(1)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一段话。

(2)分享并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导改进。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对比喻拟人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 学生作品中比喻拟人的运用情况。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比喻拟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事物,提高写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方法—比喻运用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比喻的特点及运用比喻的方法。

2、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

教学设想通过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比较,认识运用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

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比喻的特点及其运用比喻的方法,通过练习,学习运用比喻句。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5分钟)同学们上午好!我姓张,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在今天的课开始的时候,我先出一个小谜语,大家来猜一猜。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这是什么呢?大家猜猜看(花生)。

大家都知道这是花生,那么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什么呢(花生壳、花生皮、花生米)?对的,在这个谜语中,花生的果壳、果皮、果肉全部通过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全部变成了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屋子、帐子、胖子呢(比喻)?大家知道了修辞手法有多么神奇了吧,下面再来看一下下面的故事。

有一条狗叫小白,它很乖,深得小义爷爷奶奶的宠爱。

奶奶夸奖它:“小白呀,像我的一件小棉袄一样贴心!“爷爷附和道:“小白这小子还真粘人!“同学们,仔细读一下这两句话,同样是夸奖小狗,但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吗(不同,一个是比喻,一个是拟人)?同学们真聪明,都猜出来了,第一句用的是比喻,第二句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小学及中学阶段是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学会区分各种修辞手法并掌握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必须具有的阅读能力之一。

下面我们先对修辞手法进行一次复习,大家辨析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八大常见修辞手法复习:(30分钟)①我说你猜:听老师读句子,准确猜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拟人)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4.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排比)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6.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借代)7.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反问)8.他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吗?是的,他是。

(设问)②我讲你忆:伴随老师所讲的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调动以前学习的记忆,巩固所学。

我们首先来学习修辞手法中的比喻三、比喻及其比喻的类别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比喻及其比喻的类别1、分析例句,认识比喻的表达效果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1)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仿出的线一样。

(2)春雨很细。

现在,探讨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生1 生2教师总结:相同点:内容相同:都表现了春雨很细。

不同点:第一句话运用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

第二句话较平实。

可见比喻使描写更生动、形象,使道理浅显易懂。

2、认识比喻及其比喻包含的类别(1)、那么在这句话中被比喻的事物是什么?比喻的事物是什么?连接两者之间的词是什么?被比喻的事物是春雨,我们又叫做本体。

比喻的事物是线,我们又叫做喻体。

比喻词(2)、现在老师再问,春雨和线是同一类型的事物吗?他们是不同类型的事物。

为什么能够比喻呢?因为他们有相似点:很细。

(画图示意)练习:那听老师现在再说一个例子:一盘豆芽,像一堆凝固的音符。

豆芽和音符是同一类型的事物吗?不是为什么能够比喻?形状相似(画图示意)练习:那老师现在问:描写夏天的雨我们常常怎么写?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噼里啪啦的落了下来。

(画图示意)由此我们得出,比喻简单说就是打比方,详细说来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运用比喻这个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呢?可以在描写一事物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既然比喻能使我们的文章生动,丰富,得高分。

那么我们就要在平时写作当中恰当的使用比喻句,来给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由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

做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

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

根据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下面我们来看这几个例句:(1)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当中。

明喻(2)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中给你指引方向。

暗喻:本体和喻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本体是喻体,喻词常常由表判断的词是、成为、变为这些词来充当。

(3)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双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好了,讲完这一部分,让我们来共同判断一下下面的句子属于比喻当中的那一种类别。

(1)母爱像冬夜里的一床丝绵被,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睡。

(2)那头蛮牛做事十分冲动。

(3)那次以后,我们之间多了一堵墙,不像以前那般友好了。

(4)一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5)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桃李天下春满园。

三、纠正思维误区是不是含比喻词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呢例如:(1)他长的像他爸爸。

作比较(2) 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表猜测(3) 东北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

表举例四、学习运用比喻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感情要鲜明例如:(1)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的一株红髙梁那样纯朴可爱。

例(1)写的是鬼子军官,例(2)写的是我们的战士,一恨一爱,感情鲜明。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如:妹妹快活的好像林中的小鸟。

妹妹和小鸟是不同类的,但却有相同点:快活。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悉,运用比喻时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例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瞌睡人的眼”是熟悉的,用来形容昏暗、微弱的灯光,十分巧妙。

4、采用什么方法能想到具有相似点的喻体?联想:通过一个事物,想到与之相类似的另一个事物。

母爱是黑夜里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那么从母爱为什么能想到明星呢?那这个联想是凭空来的吗?不是,这个需要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丰富的知识,因此我们平时多读书,多观察,多练习、多思考。

才能写出好的比喻句,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板书设计:例句:(1)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仿出的线一样。

(2)春雨很细。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本体喻体比喻词不同类型事物相似点比喻的定义:比喻的类别:比喻的误区比喻的运用:那好,我们这节课讲到这里,为了巩固这堂课,也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习作能力,老师给你们准备一些优美的段落,同学们要认真的背一背。

1、幸福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温暖如春;幸福是一股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幸福是风中期待的眼神,幸福是雨中撑开的雨伞,幸福是炎炎烈日下的草帽,幸福是纷纷冬雪中的棉袄。

幸福,就是乌云缝隙中的一缕暖阳;幸福,就是寒冷中捧在手中的一杯热奶茶;幸福,就是夜里温暖的被窝。

2、幸福是一种收获的欣喜,幸福是一种满足的喜悦,幸福是一种成功的开心的。

总之,幸福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3、珍惜幸福,更需要于我们的付出,我们要学会关心、照顾父母、孝顺父母,还有要学会感恩父母,不要等到了像“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那时我们就会倍加悲痛。

我们要及早地认清幸福,珍惜幸福。

4、幸福是什么?如果用颜色来形容,幸福应该是温暖的黄色、热烈的红色;如果用声音来比喻,幸福又是激越的高音,低婉的小调;如果用味道来打比方,幸福则为甜蜜蜜的滋味,是远赴外地的游子吃到的母亲亲手烹调的家乡菜。

幸福是独处的寒梅,是那种能在平凡中寻找欢乐,能用乐观开朗的心去面对生活的心灵,用心灵去认真地品味幸福。

幸福只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剂。

敞开心灵,幸福并不遥远。

5、其实幸福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的心能否感觉到它,你是否真正的认识到它的存在,而你又是否真正的给予别人幸福,是否自己真正拥有幸福。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四季生命》春天是温暖的、幸福的,它无忧无滤,尽情的欢歌,尽情的跳跃。

它哭得是风和细雨,闹的是清风拂面,穿的是嫩绿的花衣,给人一种天真无邪、纯朴善美的感觉。

夏天是激昂的、美丽的感觉。

它狂傲不羁,说哭便是倾盆大雨,说怒就是赤火连炎;它绽放出五彩的花朵,张吹嫩绿的叶子。

伸出那高大的枝干,它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力量。

秋天是丰满的、成熟的。

它已舍去那难以羁勒的脾气,换来的是一种和谐,一种成熟。

它那富有活力的绿叶,变的深沉,那一切的力量的化作累硕的果实,它变得成熟、感慨,不时的发出几声猿鸣。

冬天是安详的、凄凉的,它已是满心的失茫,生命即将离它而去,它变得颓颓的。

狂风怒吼着,在生命挣扎着最后的一刻,一张雪白的毯子,伤心的盖住了它,祈祷着另一个春天。

人的生命何尝不是这样,随着一声哭啼,来到这个世界,度过了天真的童年,蓬勃的青年,丰满的少年,与凄凉的暮年。

但人和季节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的生命不能重来,我们只有一次生命,因此我们更加珍爱我们的生命,我们都希望能在“秋天”多收获些,能够在冬天过的安详,我们渴望我们的生命能够充实,能够辉煌。

然而这一切渴望的实现,都需要我们在“夏天”的累计。

我们不断的向生命呼唤:“我们怎样才能在‘夏天’累计,我们才能让你辉煌,怎么才能让你无悔与安详!”生命说到:“只有你不懈努力,找到你真诚的梦想,”我才能无悔的离去,才能够感到安详和辉煌一、阅读下面的句子,填表格(1)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2)一盘豆芽,像一堆凝固的音符。

(二、下面的句子可以联想到什么?1、他无腔无调的哼哼起来,声音像()。

2、他长着雪白的一个脸皮,只是胖些,那脸蛋子一走一哆嗦,活像()。

三、填空1、父亲的脸颊时(),记录着家庭的酸甜苦辣。

2、父亲的身躯是(),常为儿女遮挡风雪雨霜。

四、仿造下面句式,运用比喻再写三个关于母爱的句子,母爱是冬夜里的一床丝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睡。

母爱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