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AF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解析

图11 Four wire Type A/F 传感器 工作原理1
5. 四线型A/F 传感器工作原理
基本工作原理 进入排气检测室的排出气体,被扩散层控制在一定量, 因此,对氧化锆元件加载电压,当浓度低时将排气检测 的氧气吸到大气检测室,而在浓度高时从大气导入室吸 入到排气检测室内,这样就可以用排气检测室内的A/F 来得到理论空燃比。为了使排气检测室内保持理论空燃 比,加载电压后使氧气移动时,与排气A/F相对应的氧 气就会通过氧化锆元件。由于通过AFS+与AFS-间的电 流值与其氧气量是成比例的,因此通过测定电流,就可 以得到此时的排气的A/F。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3. 两种 A/F 传感器
图6 四线型 A/F 传感器
现在本田车上所使用的A/F传感器有二种。 • 四线型 A/F 传感器(极限电流式) 这种A/F传感器的连结器处有四个接线头,其主要 用于L4车,从外观上看与氧传感器基本没有变化, 因此比较难以区分。 图7 五线型 A/F 传感器 • 五线型 A/F 传感器(泵氧式) 这种A/F传感器是:连接器的传感器侧有五个接线 头,在ECM/PC侧有七个接线头。在传感器侧的连 接器处有一个电阻(是制造时,用于识别个体差 异),主要用于V6车,它与Four wire Type 相比, 在浓度低一侧精度很高,因此价格也较贵。 图8 五线型 A/F 传感器 传感器连接器
Page-1 © 2006广州 Honda Motor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图1 氧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转换特性) 1. 概述 以前氧传感器只可能检测到排出气体浓度高低。因此,就会出现如 图1所示的样子,就是以理论空燃比为界,反复出现浓度或高或低 的现象。这样的话,要使A/F能够不断保持在理论空燃比就显得非 常困难。 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出量,近年来,我们引进了可以线性检测空 燃比的传感器,代替了以前使用的氧传感器,这就是Air Fuel Ratio (A/F) Sensor 。这种传感器不但能检测出排出气体的浓度高低, 同时也可以正确地检测出实际的空燃比状况。如图2,采用了这种 传感器,不但可以控制高精度的空燃比,同时可以大大地减少燃料 费用上升以及有害气体的排出。 目前所销售的本田车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A/F传感器。 如果参照S/M,就可以判断出哪辆车已经采用了A/F传感器,并且, 由于它不像氧传感器是采用电压,而是采用电流检测,因此根据 HDS数据清单,就可以识别出是否可以适用于对象车。 图3 A/F 传感器与氧传感器 O 2 传 感 器 输 出 浓度高 理论空燃比 浓度低 图2 五线型A/F传感器输出特性(线型特性) A/F 传 感 器 输 出 浓度高 理论空燃比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C0
1A d
式中:ε1——介电常数。
(6-6)
当θ≠0时,则
C1
1 A1
d
C0
C0
(6-7)
可以看出,这种形式的传感器电容量C与角位移θ是成线性关
系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 结构
图6-6为圆柱式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在初始的位置(即 a=0) 时,动、定极板相互覆盖,此时电容量为
的条件相同。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一、调频电路
调频测量电路把电容式传感器作为振荡器谐振回路的一部分。 当输入量导致电容量发生变化时,振荡器振荡频率就发生变 化,将频率的变化在鉴频中变换为振幅的变化,经过放大后 就可以用仪表指示或用记录仪器记录下来。
调频接收系统可以分直放式调频和外差式调频两种类型。外 差式调频线路比较复杂,但是性能远优于直放式调频电路。 其主要优点是选择性高,特性稳定,抗干扰性能强,灵敏度 高。
一般来说,差动式要比单组式的传感器好。差动式传感器不 但灵敏度高而且线性范围大,并且有较高的稳定性。
绝大多数电容式传感器可制成一极多板的形式。几层重叠板 组成的多片型电容传感器具有类似的单片电容器的(n-1) 倍电容量。多片型相当于一个大面积的单片电容传感器,但 是它能缩小尺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 结构
二、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
由式(6-1)可知,电容量C与极板距离d不是线性关系,而
是如图6-2所示的曲线关系。若电容器极板距离由初始值d0
缩小△d,极板距离分别为d0和d0—△d,其电容量分别为
C0和C1,即
闭环af马达的工作原理

闭环af马达的工作原理
闭环AF(Active Field)马达是一种精密的定位驱动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流控制。
闭环AF马达内部包含一个永磁体和一组线圈,通过控制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调节马达的输出功率和位置。
马达内部还配备了位置和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马达当前的位置和速度。
传感器将收集到的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以实现对电流的精确控制。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电流控制:控制器根据所需的输出功率和位置要求,通过调节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控制马达的转动。
根据Fleming 左手法则,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与马达内部的永磁体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使得马达转动。
2. 位置反馈:马达内部的位置传感器会持续监测马达的转动位置,并将实时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实际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差异,调整电流控制方式,使马达能够精确地达到目标位置。
3. 速度反馈:马达内部的速度传感器会监测马达的转动速度,并将实时速度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通过比较实际速度与目标速度的差异,进一步调整电流控制方式,以确保马达能够稳定地达到目标速度。
通过不断反馈和控制,闭环AF马达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
运动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领域。
AF摄像头工作模式原理

AF摄像头工作模式原理AF(Auto Focus)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有两种方式,根据控制原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自动对焦通过相机发射红外线,根据反射回来的射线信号确定被摄体的距离,再自动调节镜头,实现自动对焦。
被动式对焦有一点仿生学的味道,是分析物体的成像判断是否已经聚焦,比较精确,但技术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低照度条件下难以准确聚焦,多用于高档专业相机。
一些高智能相机还可以锁定运动的被摄体甚至眼控对焦。
有的手机平台上引出的GPIO口控制或者是Sensor中集成的AF算法,不需要单独使用MCU,有的手机平台是靠MCU集成AF算法,比如MTK的6228。
Sensor 的AF算法是在ISP(DSP)的fireware里面的,就是MCU.对于Sensor带有AF功能的一般通过I2C下命令就行了。
手机平台如果是采用IO口控制的话,软件必须有AF的算法,根据图像的清晰度通过IO口控制马达的驱动IC使VCM或者Step(步进电机)动作。
实际上和音圈的原理是一样的,首先对马达供给有低到高的直流电VCM的转子由低到高走完全程,在走的过程中使用IC读取SENSOR固定位置上的亮度数值并记录实时电流数值,到达顶端后在供给马达在sensor亮度值最高时的电压,用VC开发会比较快。
镜头直接就可以拧进VCM马达的镜头槽中的,在你给VCM 进行控制时可以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时PWm控制方式,还有的是IIC的控制方式,在控制信号输入到驱动芯片时,驱动信号便发出电流来驱动VCm马达,使VCm马达机构上下移动,所以就实现了自动对焦的目的。
基于DSP的自动对焦系统,自动对焦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和各类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国外AF技术已经非常普遍,照相机、摄像机、显微镜、内窥镜等成像系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我们国家这个方面应用比较少。
传统的自动对焦技术较多采用测距法,即通过测出物距,由镜头方程求出系统的像距或焦距,来调整系统使之处于准确对焦的状态。
霍尼韦尔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霍尼韦尔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霍尼韦尔电流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值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霍尔效应来检测电流。
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导线时,会在导线两侧产生一个电势差。
具体地,霍尼韦尔电流传感器通常由一个霍尔元件和一个磁场发生器组成。
磁场发生器会在电流导线周围产生一个弱磁场。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影响到霍尔元件。
霍尔元件是一种带有金属板的半导体材料。
当该材料中的电子受到磁场影响时,会产生一个靠近导线的侧面电荷集体运动,而在另一侧面则会产生相同的数量的电子洞集体运动。
这种侧面移动会引发霍尔电势差的产生,即在材料的两个侧面之间会产生一个电压差。
通过测量霍尔电势差的大小,可以推算出导线上的电流值。
通常,霍尼韦尔电流传感器会将霍尔电势差转换成可测量的电压信号,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总之,霍尼韦尔电流传感器利用霍尔效应来测量电流值,通过测量霍尔电势差来推算出导线上的电流值。
这种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在许多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种类

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种类传感器是用于感知环境中其中一种特定物理量或化学量的装置,它能将这些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化为可测量或可观测的电信号、热信号、光信号等。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基础设备。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电阻式传感器:利用物体或环境的特定物理量改变电阻的原理,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2.电容式传感器:利用电容变化来测量物理量的变化,如湿度传感器。
3.压阻式传感器:利用物体压力改变电阻的原理,如力传感器。
4.半导体传感器:利用半导体材料特性和传感器结构来感知物理量或化学量的变化,如气体传感器。
5.光电传感器: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来测量光强度或接收光信号,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电导、光电效应场。
6.气体传感器:利用气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物理或化学反应来检测气体浓度或特定成分,如CO2传感器、甲醛传感器。
7.液位传感器:利用液位的高度变化来检测容器内物质的液位或液体的压力变化。
8.加速度传感器:利用质量加速度与惯性或弹性元件之间的作用来检测物体的加速度变化。
传感器的种类相当广泛,常见的传感器包括:1.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常用的有热电偶、热电阻、半导体传感器等。
2.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变化,常用的有电容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共振式传感器等。
3.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的强度、光的频率、光的方向等,常用的有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导等。
4.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或物体的湿度变化,常用的有电容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共振式传感器等。
5.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气体浓度或特定气体成分,常用的有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等。
6.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物体的加速度变化,常用的有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微机械式加速度传感器等。
7.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液体的液位变化,常用的有浮球液位传感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等。
传感器原理结构

传感器原理结构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物理量、化学量或者生物量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感器原理和结构。
一、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压力变化来检测和量化压力的传感器。
根据原理的不同,压力传感器可以分为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
电阻式压力传感器采用了电阻片成型材料,当受到压力作用时,电阻片的阻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获得压力的大小。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利用了压电效应,当受到压力作用时,压电晶体会产生电荷。
通过检测电荷的变化,可以得到压力的大小。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则是利用了压力改变电容量的原理。
当受到压力时,电容器的电容量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压力的数值。
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常用于温度控制、环境监测等领域。
根据原理的不同,温度传感器可以分为热敏电阻、热电偶、热电阻等。
热敏电阻是利用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来测量温度的。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得到温度的数值。
热电偶则是利用温差产生电力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热电偶由两根不同材料的导线组成,当两端温度不同时,就会产生电力。
通过测量电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温度的数值。
热电阻也是利用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来测量温度的。
与热敏电阻不同的是,热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得到温度的数值。
三、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是用来检测光线强度或者光的存在与否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光电自动控制、光通信等领域。
常见的光敏传感器有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等。
光敏电阻是利用光照对电阻值的影响来检测光线强度的传感器。
在光照条件下,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获知光线的强弱。
光电二极管则是利用光照产生电流的原理来检测光的存在与否。
AF摄像头工作模式原理

AF摄像头工作模式原理AF(Auto Focus)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有两种方式,根据控制原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自动对焦通过相机发射红外线,根据反射回来的射线信号确定被摄体的距离,再自动调节镜头,实现自动对焦。
被动式对焦有一点仿生学的味道,是分析物体的成像判断是否已经聚焦,比较精确,但技术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低照度条件下难以准确聚焦,多用于高档专业相机。
一些高智能相机还可以锁定运动的被摄体甚至眼控对焦。
有的手机平台上引出的GPIO口控制或者是Sensor中集成的AF算法,不需要单独使用MCU,有的手机平台是靠MCU集成AF算法,比如MTK的6228。
Sensor 的AF算法是在ISP(DSP)的fireware里面的,就是MCU.对于Sensor带有AF功能的一般通过I2C下命令就行了。
手机平台如果是采用IO口控制的话,软件必须有AF的算法,根据图像的清晰度通过IO口控制马达的驱动IC使VCM或者Step(步进电机)动作。
实际上和音圈的原理是一样的,首先对马达供给有低到高的直流电VCM的转子由低到高走完全程,在走的过程中使用IC读取SENSOR固定位置上的亮度数值并记录实时电流数值,到达顶端后在供给马达在sensor亮度值最高时的电压,用VC开发会比较快。
镜头直接就可以拧进VCM马达的镜头槽中的,在你给VCM 进行控制时可以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时PWm控制方式,还有的是IIC的控制方式,在控制信号输入到驱动芯片时,驱动信号便发出电流来驱动VCm马达,使VCm马达机构上下移动,所以就实现了自动对焦的目的。
基于DSP的自动对焦系统,自动对焦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和各类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国外AF技术已经非常普遍,照相机、摄像机、显微镜、内窥镜等成像系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我们国家这个方面应用比较少。
传统的自动对焦技术较多采用测距法,即通过测出物距,由镜头方程求出系统的像距或焦距,来调整系统使之处于准确对焦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电流(IL电流 mA) 0mA
由于氧化锆元件不会产生电动势,根据ECM/PCM对B向加载的电压,使 电流 氧气由排气侧向大气侧(B’)移动,强制性地使排气检测室的A/F达到 理论空燃比。氧化锆元件在特性上,不能使排气检测室内比理论空燃比的 图B Four wire Type A/F传感器的电流特性 浓度高(注1),即使再加大加载电压流过的电流也不会增加。(增加是 指向A方向流动的氧气)。这个称为极限电流,测定出这个时候的电流值 A/F=13 就可以得到A/F。
特性修正
传感器的电流特性是根据内部阻抗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ECM/PCM从加载在A/F传感器上的电压与检 测出来的电流,以一定间隔来检测内部阻抗。 其内部阻抗与传感器的激活状态有关,也可以判断 出是否被激活。
AFS+ ,AFS-间的电压
Page-9 © 2006广州 Honda Motor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3. 两种 A/F 传感器
图6 四线型 A/F 传感器
现在本田车上所使用的A/F传感器有二种。 • 四线型 A/F 传感器(极限电流式) 这种A/F传感器的连结器处有四个接线头,其主要 用于L4车,从外观上看与氧传感器基本没有变化, 因此比较难以区分。 图7 五线型 A/F 传感器 • 五线型 A/F 传感器(泵氧式) 这种A/F传感器是:连接器的传感器侧有五个接线 头,在ECM/PC侧有七个接线头。在传感器侧的连 接器处有一个电阻(是制造时,用于识别个体差 异),主要用于V6车,它与Four wire Type 相比, 在浓度低一侧精度很高,因此价格也较贵。 图8 五线型 A/F 传感器 传感器连接器
Page-4 © 2006广州 Honda Motor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图9 四线型 A/F 传感器构造 4. 四线型 A/F 传感器结构
前端部分的构造如图9所示,在氧化锆元件与加热器之间设有一个排 出气体不能进入的大气导入室。氧化锆元件与扩散层之间有一个排 出气体检测室,这是为了限制扩散层通过的排气量。而在氧化锆元 件的大气侧与排气侧各有一个白金电极。 与氧传感器的主要不同就是扩散层,还有就是在ECM/PC传感器两 个电极上加载了电压。A/F就是通过流过电极间的电流值来进行判断。 这个电流值如图9所示,浓度高时为正值,浓度低时为负值。端子线 共有4根,分别是氧化锆元件二个电极上的2根,以及加热器的正负 极的2根。 图10 四线型 A/F传感器输出特性 A/F 传感器输出 观察此断面 大气检测室 加热器 扩大 排出气体 电流 AFS扩散层 排气检测室
观察此断面 扩大 排出气体 电流 AFS扩散层 排气检测室
电极AFS-
O2 AFS+
氧化锆元件 电极AFS+
Honda Motor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图A 四线型A/F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 排出气体 四线型A/F 传感器详细的工作状况 浓度高的情况(混合气浓度高,氧离子少) 氧化锆元件会产生电动势,从而对A向加载电压。对与此相反方向的B则 是由ECM/PCM来稍加电压,形成电动势大,且朝向A的加压状态,所以 氧气由大气侧向排气侧(A’)移动。另外,由于从扩散层进入的排出气 体受到限制,与吸入的氧气反应,排气中的HC或CO也受到限制。由于这 些作用,排气检测室内的A/F在达到理论空燃比之前,氧气就一直在移动。 因此,氧化锆元件中是只流过为达到理论空燃比所必要的氧气,这时通过 检测电流就可以得到排出气体的A/F。 浓度低的情况(混合气浓度低,氧离子多) 扩散层 AFSA’ B’ AFS+ O2 B 电流 A
ECU
IL(HDS))
AFC
Rs
A/D k Vafo A/D Vafc
化学反应 图E所表示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际上是氧气作为2O2-流动于氧化锆元件内。
AFV
空然比传感器
图E
Four wire Type A/F传感器电极的化学反应
浓度高的区域
浓度低的区域
电动势
Page-10 © 2006广州 Honda Motor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A/F=14.6 A/F=18 0v A/F=23
注1:强制地使其达到浓度高时,在氧化锆元件中发产生逆电动势,即使 加大加载电压流动氧气的电压也不会增加。使电流变得不能流动。=极限 电流
AFS+ ,AFS-间的电压 Page-8 © 2006广州 Honda Motor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IP Cell 负电极与VS Cell 的负电极都采用共同的接线 (VCENT)。 这种类型的A/F Sensor 为了使输出值的误差降到最小,在生产后要对每个传感器特性偏差进行全数检查,为了可以用ECM/PCM 来修正误差,针对其偏差量要在A/F传感器的连结器部位装配一个的电阻。因此连结器的传感器侧会有5根接线,而在ECM/PCM 侧有7根接线。
电极AFS-
0 mA AFS+
O2
氧化锆元件 电极AFS+
浓度高
理论空燃比 A/F=14.7
大气检测室
浓度低
Page-5 © 2006广州 Honda Motor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图16五线型A/F传感器构造 3
IP
VCENT
VS
加热器+ 加热器LABEL电阻+ LABEL电阻-
Page-12 © 2006广州 Honda Motor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7. 五线型 A/F传感器工作原理 此传感器主要是在如下所示的三个阶段工作 1) 大气导入室的氧气浓度要比排出气体检测室高。如果开 始VS元件与通常的氧传感器浓度一样,浓度高时,输 出1V左右电压,而浓度低时,则输出0V,如为完全理 论空燃比时则输出0.45V。总之,VS元件就是检测排气 检测室现在的浓度是高还是低。 如果可以从VS元件可以得到浓度高的电压(0.45V以 上),加载在IP元件上的电压就可能将氧气吸入到气体 检测室,使气体检测室的A/F达到理论空燃比。相反, 如果得到浓度低的电压(0.45V以下),利用IP元件将 氧气从气体检测室吸出,使气体检测室的A/F达到理论 空燃比。VS元件的电压在不是0.45V时就一直这样工作。 之后,为了使VS元件电压维持在0.45V,就要调整加载 在IP元件上的电压。 此时,可以利用检测流过IP元件的氧气量来检测A/F。 由于这个量也与流过IP元件的电流值是成比例的,这样 传感器就通过检测IP电流从而得到A/F值。 其特性如图16所示,由于是利用流过Vcent的电流来进 行检测,就可以检测出浓度高时的负电流,浓度底时的 正电流。 图17五线型 A/F传感器工作原理4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四线型A/F传感器 追加信息 这种类型的传感器生产厂家是DENSO。(2006年到 现在) 图C 四线型A/F传感器的电流特性
传感器电流(IL电流mA) 0mA
A/F=13 A/F=14.6 A/F=18 0v A/F=23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四线型A/F传感器测量 实际上电流值ILI不能直接用ECM/PCM来测量,要利用 并联电阻Rs来变换为电压,再将此电压增幅以及AD变换 来测定。 图D Four wire Type A/F传感器的等价回路
Page-1 © 2006广州 Honda Motor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On Board Diagnosis
汽车技术培训
AIR FUEL RATIO(A/F)传感器结构与功能 图1 氧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转换特性) 1. 概述 以前氧传感器只可能检测到排出气体浓度高低。因此,就会出现如 图1所示的样子,就是以理论空燃比为界,反复出现浓度或高或低 的现象。这样的话,要使A/F能够不断保持在理论空燃比就显得非 常困难。 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出量,近年来,我们引进了可以线性检测空 燃比的传感器,代替了以前使用的氧传感器,这就是Air Fuel Ratio (A/F) Sensor 。这种传感器不但能检测出排出气体的浓度高低, 同时也可以正确地检测出实际的空燃比状况。如图2,采用了这种 传感器,不但可以控制高精度的空燃比,同时可以大大地减少燃料 费用上升以及有害气体的排出。 目前所销售的本田车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A/F传感器。 如果参照S/M,就可以判断出哪辆车已经采用了A/F传感器,并且, 由于它不像氧传感器是采用电压,而是采用电流检测,因此根据 HDS数据清单,就可以识别出是否可以适用于对象车。 图3 A/F 传感器与氧传感器 O 2 传 感 器 输 出 浓度高 理论空燃比 浓度低 图2 五线型A/F传感器输出特性(线型特性) A/F 传 感 器 输 出 浓度高 理论空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