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方法指导课

合集下载

《昆虫记》阅读前指导课

《昆虫记》阅读前指导课

《昆虫记》阅读前指导课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法布尔,及其《昆虫记》的价值。

2. 了解《昆虫记》的大致内容及所记载的主要昆虫特点。

3. 学会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三、学习线路图:课前预习——初步了解——探究展示——拓展延伸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蝉的生命简史】
就近栖身(半小时)(三个半小时后)离枝飞去
落地寻觅(五星期后)
(二)【研学过程】---探究、展示
【研学活动一】读作者。

展示展示前言、作者简介、作品简介、作家点评等内容,安排阅读,完成下面作家简历。

【研学活动三】读昆虫,制作昆虫小名片。

展示:
昆虫名片制作
【研学活动四】品读细节,做好旁批。

(三)【巩固拓展】---运用
阅读要求:
1、在20天内完成全本书的阅读,完成阅读计划表。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制作2张昆虫名片。

(小组长分配任务,组内不可重复)
3、阅读过程中,做好精彩句段的品读和旁批。

4、每人写一篇读书心得。

(四)、自我评价
课堂评价1、我这节课的表现是(优/良/中/差)
2、小组对我的评价是(优/良/中/差)
3、老师对我的评价是(优/良/中/差)
反思与困惑1、对本节课内容掌握:()A. 很好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2、对本节课还困惑的是:。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昆虫记》产生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帮助学生理解《昆虫记》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概述《昆虫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读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2 教学步骤引入《昆虫记》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困惑。

3.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深入思考。

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提供相应的解答和资源。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课堂的互动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延伸与拓展4.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宽阅读视野。

组织学生参观昆虫博物馆或进行户外观察,加深对昆虫的了解。

邀请作者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作品背后的了解。

4.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昆虫主题的艺术创作,展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开展昆虫保护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和研究。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推荐5.1 教学资源提供《昆虫记》的文本材料,包括电子书和纸质书。

提供相关的昆虫知识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提供阅读指导和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

5.2 教学推荐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其他昆虫主题的小说或诗歌。

推荐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改编,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

八年级语文阅读《昆虫记》教学辅导教案

八年级语文阅读《昆虫记》教学辅导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以阅读理解为主,以《昆虫记》这篇文学作品为材料,通过阅读并理解文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材内容紧扣生活实际,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了解昆虫的一些生活习性和特点;(3)学习文学欣赏的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掌握准确抓取关键信息的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昆虫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情景模拟。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1)回忆昆虫的一些特点和生活习性;(2)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昆虫的各种形态和多样性;(3)通过播放一段与昆虫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对昆虫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2.阅读理解(20分钟)让学生阅读《昆虫记》的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1)从文章中找出至少两种昆虫的生活习性;(2)文章写了哪些昆虫,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4)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3.讨论和解读(15分钟)4.情景模拟(15分钟)以一个昆虫的视角,学生们模拟昆虫的生活场景,并通过讨论和表演,展示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5.设计活动(15分钟)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昆虫进行研究,并编写一篇文章,介绍选定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通过小组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

七、达标检测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下题目:(1)《昆虫记》是以什么视角来描写昆虫的?(2)文章中写了哪几种昆虫?它们的生活习性分别是什么?(3)你觉得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吗?请在纸上写出你的理由。

专题06《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指导及专题探究课件

专题06《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指导及专题探究课件

蜣螂 第一次被人们谈到,是在过去的六七千年以前。古代埃及的农
民,在春天灌溉农田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种肥肥的黑色的昆虫从他们身 边经过,忙碌地向后推着一个圆球似的东西。他们当然很惊讶地注意到 了这个奇形怪状的旋转物体,像今日布罗温司的农民那样。
从前埃及人想象这个圆球是地球的模型,蜣螂的动作与天上星球的
有一次,法布尔走在路上,看见一群蚂蚁在搬一只死苍蝇,就掏出放大镜趴在地上观察。 农夫们上工时看见他卧在野地里。等收工回来,仍看见他趴在原地一动不动,大家都认为他是 “中了邪”。
还有一回,为了捕捉一只昆虫制作标本,他追着虫子跑了几百米,就在要捉住虫子的一 刹那,他担心自己会因奔跑的惯性而用力过猛,碰坏了小虫子的腿,就故意摔了一跤,减缓冲 力。这一跤差点跌断了法布尔的一条腿。
寄生虫 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 蟹蛛 迷宫蛛 狼蛛 克鲁蜀蜘蛛 舞蛛 蜘蛛的电报线 食素的昆虫 昆虫的几何学 喜爱昆虫的孩子

兴趣与遗传 神秘的水塘 石蚕 神圣的甲虫 蝉 舍腰蜂 螳螂 不会迷失的精灵 矿蜂 萤火虫 被管虫 天牛 朗格多克蝎子 樵叶蜂 采棉蜂和采脂蜂

西班牙犀头 恩布沙 白面孔螽斯 黄蜂 喜好冒险的蜂螨 快乐的蟋蟀 娇小的赤条蜂 西西弗斯虫 捕蝇蜂 蝗虫 金步甲 松毛虫 孔雀蝶 卷心菜毛虫
1875年,法布尔决定远离城市喧嚣,专心实现自己的昆虫学研究。 他带领家人,前往乡间小镇塞里尼昂。在这里,他经过四年努力,1879 年,终于把20多年的观察资料编撰成《昆虫记》第一卷出版。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一小笔钱,在小镇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 荒地上的老旧民宅。他用当地的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 号——荒石园。此后,法布尔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 年复一年,不知疲倦的从事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汇成一卷又一卷的 《昆虫记》。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充分了解前言的内容,体会前言对读书学习的帮助作用。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句,领悟法布尔的精神。

3、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2、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他写了著名的《昆虫记》,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昆虫记》的前言,一起来了解一下法布尔和他的作品。

二.走进名著
1、法布尔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对他以后的成长有什么重要影响?
2、法布尔是如何进行研究与写作的?有何特别之处?
3、人们对法布尔的评价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
三.结合选文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前言后面的《昆虫记》节选——《蟋蟀的乐器》,加深对法布尔及其《昆虫记》的理解。

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选文是如何体现法布尔的精神以及《昆虫记》既是一部生物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的特点的?
四、阅读其它选文
五、课后作业
1、摘录前言和选文中你认为好的句子与段落,或者对你有启迪意义的句子或段落。

2、写下自己阅读本篇前言及选文的感受。

(300字)
3、自选题:选读《昆虫记》中的其他篇目,并写下读后随想。

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4、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某种昆虫或者其他小动物,用文字细致地描绘出来。

5、结合前面所学习的内容,尝试着给自己所喜爱的一本书写一篇前言,向同学进行推荐;也可以为自己的习作集写一篇前言。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图片、设置悬念、名家点评等手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2. 让学生初步了解名著《昆虫记》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3.让学生学会运用“速读制名片,精读悟人性”的方法阅读名著。

课前准备:给学生发学案,让学生完成预习部分:根据已有经验,分组试读不同昆虫文段,勾划出昆虫外形、住所、习性等有关信息,选择最有感触的两、三处作批注,并填写“昆虫名片”。

老师课前批阅后,选择优秀作业作为堂上预习反馈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以“虫趣”导入出示蜘蛛织网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昆虫?(蜘蛛),你们知道蜘蛛是怎样织出这么复杂又漂亮的网吗?出示萤火虫图片,问:这是什么昆虫?(萤火虫),可爱迷人的萤火虫竟然是凶残的肉食动物,你相信吗?出示蟋蟀图片,问:这是什么昆虫?(蟋蟀),不起眼的蟋蟀却能建造出排水合理,阳光充分的一流住宅,你听说过吗?同学们,昆虫界还有很多神奇与未知会让你惊叹不已,有一本书就告诉我们常见昆虫的奇妙知识,你知道是哪一本书吗?(《昆虫记》)(二)作品抢读激趣导入1.赛读一:法布尔知多少。

看哪个同学对作者的介绍更详细、更丰富。

2.赛读二:《昆虫记》知多少。

看哪个同学对该名著的内容了解得更多。

(让学生先介绍,教师视情况补充。

)答案示例:1.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法布尔被誉为“昆虫之父”、“昆虫诗人”,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法布尔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和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全书共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介绍几种昆虫。

它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以人性照应虫性,虫性、人性交融,渗透着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引言《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沙尔尔·波尔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描写昆虫世界的奇幻童话。

它既带有科学性,又富有想象力,适合作为中学生的阅读材料。

本文将为您设计一堂针对《昆虫记》的阅读指导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二、课前准备1. 教师提供《昆虫记》原版书籍给每个学生,并要求他们提前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

2. 教师准备PPT,包括相关昆虫知识和故事背景的介绍,以及活动设计等。

三、课堂教学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昆虫记》封面图片以及一些精选段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他们提出一些关于昆虫的问题。

2. 概述故事情节(10分钟)教师通过PPT介绍《昆虫记》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探讨主题(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昆虫记》表达的主题,如友情、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具体的故事细节作支持。

4. 阅读与分析(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开始阅读《昆虫记》指定的章节,并帮助他们分析小说中的角色性格、环境描写和情节发展。

学生可以借助PPT中提供的相关昆虫知识,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细节。

5. 情感共鸣(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谈他们对小说中悲伤、温情或其他情感的体会,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学生可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情共鸣。

6. 创作活动(20分钟)教师提供绘画或写作活动,让学生根据《昆虫记》中的形象或情节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或场景进行绘画或写作,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创意来展示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喜爱。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并提出他们对于进一步学习的问题或期望。

四、课后延伸1. 观看电影版或戏剧版《昆虫记》。

2. 推荐其他类似题材或作者的作品给学生,扩展他们的阅读兴趣。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昆虫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法布尔的生平及作品特点。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昆虫记》的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

2. 《昆虫记》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价值。

3. 选取《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品读分析。

4.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特点,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简介、作品背景及作品特点。

2. 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品读精彩片段,分析作品主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讨论。

4.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及作品背景。

2. 讲解《昆虫记》的作品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名著。

3. 选取《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品读分析,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哲理。

4. 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讨论。

5. 布置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

3. 学生阅读心得体会的丰富性和深度。

4.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欣赏并推荐其他文学作品。

七、教学资源1. 《昆虫记》原著或学生版改编本。

2. 法布尔的生平和作品的资料图片。

3. 阅读指导手册或相关worksheet。

4.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文本内容和图片。

5. 网络资源,用于拓展有关昆虫和生态学的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概述作品特点。

2.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作品选段,讨论作品中的自然观察和哲学思想。

3. 第三课时: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讨论作品中的生命教育和生态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记》方法指导课
中心小学王欣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恰当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书,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习恰当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书,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三、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昆虫记》,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教学策略描述】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读书方法:
1.看封面;
2.看作者;
3.看内容简介;
4.看目录;
5.看插图;
6.上网查、阅资料;
7.制作昆虫名片。

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会阅读,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产生阅读期待。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同学们一定从书中领略到了昆虫世界的神奇,并感受到了经典文学的魅力!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交流读书心得。

(二)回顾梳理——交流读书方法:
师: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他专为“虫子”写出十卷本的书,不能不说是奇迹。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所以人们称《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有人说《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更是人的一生中不可不读的书,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
1.看封面,阅读前言、序言、内容提要
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
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出示“阅读前言、序言、内容提要”等等。

阅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色等最快的方法。

尤其是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可以先去读这些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的封面,读一读扉页上的内容,具体的说说通过读这些内容你对《昆虫记》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
2.阅读目录
除了内容提要,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咱们一起读一读目录,谁来说说,你的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
咱们一起读一读目录,谁来说说,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
卷一
第一章圣甲虫
第二章大笼子
第三章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
第四章栎棘节腹泥蜂
第五章高明的杀手
第六章黄翅飞蝗泥蜂
第七章匕首三击
第八章幼虫和蛹
第九章高超的理论
第十章朗格多克飞蝗泥蜂
第十一章本能的技能
第十二章本能的无知
第十三章登上万杜山
第十四章迁徙者
第十五章砂泥蜂
第十六章泥蜂
第十七章捕捉双翅目昆虫
第十八章寄生虫·茧
第十九章回窝
第二十章石蜂
第二十一章实验
第二十二章换窝
附录
师:看,一个数字代表一个种动物,一个鲜活的生灵,书中一共有22个精彩生动的故事,都是很有趣的。

3.继续交流其他的读书方法?(如读几遍书、写读书笔记、做批注、制作昆虫名片等等)
师小结:大家交流了很多适合自己的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时我们可以先读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然后给自己拟定一个读书计划,并按期看完。

有不了解处,去查工具书,或请教老师或者家长,还可以随手写简要的笔记,这些读——记——写的方式都是好习惯。

另外,读书至少要读三遍以上,第一遍要通读,大概了解一下全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遍要品读,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注意到各章各段结构;第三遍要精读,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并且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感悟写法,尝试运用。

其实读书,既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不仅是读《昆虫记》,读任何一本书都要这样做。

(三)片段指导——交流内容及感悟:
1 老师这里有一段对某种昆虫的描写,你能根据这段描写,猜出这是一种什么昆虫吗?教师出示片段。

2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肤色,轻薄如纱的长翼。

它的颈部柔软,头可以任意转动,看起来温柔可人。

现在它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表情很庄严,宽阔的轻纱一样的薄翼,像面纱一样罩着。

它前腿弯曲,伸在半空,好像修女在祈祷。

3、学生自由读,互相讨论,猜猜这是什么昆虫,并说说自己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4、教师出示螳螂的图片,揭示答案:螳螂。

请学生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写得怎样?
5、这段话的确写得很精彩,这是老师从一本书上摘抄下来的,在这本书里,这样精彩的描写还有很多呢。

6、《昆虫记》描写了几十种昆虫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光蜜蜂就有11种之多,其实这些蜜蜂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让我们来区分肯定会一头雾水,想看看法布尔是怎样区分他们,描写它们的吗?
7、出示几个蜜蜂描写的片段,让学生对比区分它们的不同。

舍腰蜂:它的身体很有意思,中间部分非常瘦小,但后部却是非常肥大的,而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由一根长线连接起来的。

矿蜂:这是一种细长型的蜜蜂,腹底有一条明显的沟,沟里藏有一根刺,这根刺可以沿着沟来回地移动,它的身上有红色的斑纹。

赤条蜂:它身材小巧,身段玲珑,细细的腰,腹部分成两节,上面小,下面大,黑色的肚皮上围着一条漂亮的红色腰带。

无翅黄蜂:它身上长着红、白、黑相间的条纹,它没有翅膀,形状就像一只难看而又多毛的大蚂蚁。

樵叶蜂:樵叶蜂是白色的,身上带着条纹,通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

金蜂:它全身闪耀着金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的光芒。

8、读了这些片段,你知道怎样区分这些蜜蜂了吗?谁能来说说,怎样一眼就区分出这几种蜜蜂呢?
9、几乎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各种蜜蜂,法布尔怎么会区分得这么清楚的呢?而我们为什么一读他的描写,也能区分清楚了呢?
小结:正是因为法布尔观察细致,所以可以区分各种蜜蜂,正是因为他描写细腻,我们才可以身临其境。

各类昆虫在他的笔下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

这就是法布尔的写作风格:观察细致、描写细腻。

如果你打开这本书,那么你能感受到这一个个小昆虫仿佛就在你的眼前快乐地舞蹈,快乐地歌唱,快乐地生活。

(四)走进书本,总结阅读方法。

1、老师还是要提醒大家,想从一本书中得到丰富的营养,还要有良好的读书方法。

老师推荐的第一种读书方法是做昆虫名片。

请大家读完一种昆虫就为它做一张小小的名片。

名片的样式老师已经设计好了,等大家读完书后,我们还要进行最佳昆虫名片的评比。

2、老师推荐的第二种方法是前后联系,边读边想。

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昆虫,有的不止一次提到,这就需要你前后联系着看,才能理解描写的内容,才能区别各种昆虫的不同。

3、如果你在课外阅读中还有其它的好方法,也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

例如:批注是阅读
方法指导:
一画画出字、词、句。

二查借助工具书查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字词。

三写批注修辞手法、词语感悟、写作方法或心得体会等。

四记背诵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

符号提示:
“○”画出不认识的字。

“___”画出喜欢的词语。

“~~~”画出优美句子及片段。

“══”画出重点句段(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

“▲”重点字词。

“?”用在有疑问的词、句末尾。

(五)感知作者,激发阅读兴趣。

1、《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从小就喜爱昆虫,并为此不断努力学习,投入毕生精力去研究,成为了著名昆虫学家,请同学们读读《昆虫记》里法布尔的一段话:
正是那些带着昆虫图案的书本激发了我学习的巨大兴趣,也正是它们,我才真正开始了启蒙教育。

我在学习上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父母对我的进步感到吃惊万分,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即使是在因贫困而退学的日子里,昆虫成了凄惨晦暗日子里的一道阳光,照亮并温暖了我悲伤的心。

我的经历正好说明不论学习什么,兴趣是最重要的。

希望我这么说了以后,你多少可以明白点什么。

2、读了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
3、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现在你对这本《昆虫记》一定充满了好奇,那么就请大家走进《昆虫记》,走进法布尔,好好地去享受书的乐趣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