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课《昆虫记》教学设计公开课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昆虫记》名著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昆虫记》名著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昆虫记》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作家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大致内容。
2.使学生分组合作,借助课件中提示卡片及自己制作的昆虫档案,梳理部分昆虫的信息,了解关于昆虫的科学知识。
3.使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4. 让学生理解《昆虫记》的科学研究求真、文学表现求真,都源于法布尔的“求真"精神,都源于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作家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大致内容。
2.使学生分组合作,借助课件中提示卡片及自己制作的昆虫档案,梳理部分昆虫的信息,了解关于昆虫的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1.使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2.让学生理解《昆虫记》的科学研究求真、文学表现求真,都源于法布尔的“求真”精神,都源于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PPT、任务卡、昆虫标本(或其他奖励)。
【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翻开“昆虫的史诗"。
1.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请大家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
2.同学们已经对法布尔而《昆虫记》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翻开这部“昆虫的史诗",去看看我们熟悉的昆虫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二、小组合作,走进昆虫的世界。
1.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由每组的组长上台点击PPT中任意礼盒图片,抽取“盲盒”。
每个“盲盒"中各有一种昆虫的图片及相应的任务。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昆虫记》产生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帮助学生理解《昆虫记》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概述《昆虫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读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2 教学步骤引入《昆虫记》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困惑。
3.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深入思考。
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提供相应的解答和资源。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课堂的互动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延伸与拓展4.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宽阅读视野。
组织学生参观昆虫博物馆或进行户外观察,加深对昆虫的了解。
邀请作者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作品背后的了解。
4.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昆虫主题的艺术创作,展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开展昆虫保护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和研究。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推荐5.1 教学资源提供《昆虫记》的文本材料,包括电子书和纸质书。
提供相关的昆虫知识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提供阅读指导和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
5.2 教学推荐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其他昆虫主题的小说或诗歌。
推荐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改编,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名著阅读《昆虫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著阅读《昆虫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名著阅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文段分析和资料助读,探究法布尔观察昆虫的奥秘。
2.通过赏析文段和合作交流,探究法布尔的写作手法。
3.体会《昆虫记》科学性和文学性的文本特征。
教学重难点通过文段分析和资料助读,探究法布尔观察昆虫的奥秘;体会《昆虫记》科学性和文学性的文本特征。
教学过程导入:上课,早上好,我亲爱的学生们,今早我看到了一只大黄蜂在我的车玻璃上,想起最近我们一起阅读的《昆虫记》这本书,其中也有关于大黄蜂的介绍吗?谁来说一说?你来说一下。
非常好,你用简短的几句话就把黄蜂的相关特征说的恰到好处。
可见你是真阅读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许多同学向老师反馈了问题。
我把其中相对集中的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法布尔的“观察”1.为什么法布尔说蝉在地下生存四年,难道他观察了四年?蝉在地洞里时,法布尔如何知道它在洞里的生活,还知道的这么仔细?(崔XX等11人)2.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细微之处的?他怎么能看到这么微小的昆虫特征的?(吴XX、蔡XX、张XX等7人)3.法布尔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去观察昆虫?(李XX、王XX等5人)4.法布尔不是对生命十分热爱吗?他不是非常尊重昆虫吗?为何还要把小条纹蝴蝶的触须剪掉呢?甚至用刺激性的东西来实验。
(董XX等3人)二、《昆虫记》的魅力1.书中对某些昆虫的习性并没有做合理的解释,对昆虫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也没有具体说明,为什么我读起来还很有趣,很吸引人呢?(于XX等5人)2.书里面除了写作者看到的,为什么很多地方写的是作者想象的?(刘XX)三、虫性与人性1.法布尔是怎样想到要把昆虫写成人的,进而表现人性的?作者为什么要赋予蛔蛔人的品性?(王XX、翟XX等4人)2.为什么昆虫会有人的情感?(崔XX、张XX)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有关于法布尔观察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提问,再归纳总结学生问题。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2.思维发展与提升: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法布尔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4.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昆虫记》的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内容。
教学难点:法布尔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三、教学设想《昆虫记》是法布尔耗尽毕生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记下的笔记。
后来编写成书,共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
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教学时,要紧扣法布尔的个人趣事与《昆虫记》选文,让学生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从而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一个文章用拟人写怎么样?难。
一本书用拟人写怎么样?太难。
十本书都是拟人写怎么样?可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作者就做到了。
板书题目:《昆虫记》。
二、走近法布尔1、出示不同版本《昆虫记》的封面图片,请同学欣赏。
2、出示下面一段文字,介绍法布尔。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
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圣雷恩村一户农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昆虫记》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设计通过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教学中运用教育部“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理念,带领学生通读作品,用思维导图梳理作品的内容;精读重点章节,引导学生体会科普作品的语言特色、法布尔记述自己研究过程写作语言的生动形象;深度学阅读,学生各个学习小组通过将作品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阅读活动相结合,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阅读成果。
整个阅读活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读原著,品语言,感受昆虫世界的奇妙,感悟生命的多彩,敬畏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在初始阅读活动——合作探究阅读活动——综合展示阅读活动中,提高思维品质,落实语文学科素养,通过评价标准促进了学生们的表现,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一、作品内容梳理:《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鲁迅先生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虽然是一部科学百科作品,但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的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
书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全书用拟人化的手法,读起来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观的昆虫。
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情感。
如:“已经慌了神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忘到脑后去了。
"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杨柳天牛则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
在作者笔下的这些昆虫,是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我们甚至能想像昆虫在活动的画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
蝉在歌唱,蟋蟀在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让我们对大自然的油然而生敬意。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名著阅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结:两者都写了的外形,A段的语言更生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螳螂外形的漂亮,姿 态的优美。
.活动二:变一变,读一读
过渡:书中像A段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不仅被写得活灵活现,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场景, 他也写得趣味横生。下面就让我们选取写绿头苍蝇产卵的这段文字来读一读,继续感受其语言的生动性。
小结: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勤劳和懒惰,有热情和冷酷。法布 尔以人性观照虫性,以虫性映照人性。
2,屏显《昆虫记》下面一段文字,学生思考: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春天来临,美国山楂树开花了,蟋蟀齐鸣。我走在路上,看见了一只死眼鼠和一条被石头砸死的蛇。二者的死 都是人为的。假鼠正在掘土刨坑,驱除虫害,正巧有一农夫正在翻地,他的铁锹一下子把它拦腰斩断,扔到一边。 而那条蛇,它是被春意融融唤醒的,来到了阳光下,脱去旧衣,换上新衣。正在这时,被人发现。此人便说:“啊! 你这个可恶的东西,我要为民除害J他便说边用石头把它的脑袋砸个稀巴烂。这条保护庄稼、在消灭害虫的激烈战斗 中帮助过我们的无辜的蛇,就这么一命呜呼。
三、第二站一一昆虫美文馆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到达本次列车通往的第二站:昆虫美文馆。一起去见证法布尔作为文学家有趣的写作 之法!
.活动一:比一比,读一读
以下哪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屏显《昆虫记》、《辞海》中写螳螂外形的文字,分别请两名同学朗读。
1.轻盈的体态,优雅的上衣,淡绿的体色,罗纱般的长翼。它没有张开像剪刀一样的大颗;相反,它只有一张 尖尖的小嘴,似乎是啄食用的。前足大腿像个扁平的纺锤,内侧有两行钢锯。一《昆虫记》
阅读指导课《昆虫记》教学设计公开课精编版

阅读指导课《昆虫记》教学设计公开课精编版引言《昆虫记》是法国作家尚-亨利·法贝尔创作的一部科普作品,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昆虫的种类、习性、生态等知识。
作为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它既具有知识性,又能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兴趣。
本文以阅读指导课的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份精编版的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昆虫记》。
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记》的作者及其作品背景2.掌握《昆虫记》中常见昆虫的名称及其特点3.能够通过阅读《昆虫记》中的插图和文字描述,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4.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昆虫记》的作者尚-亨利·法贝尔以及其作品背景教学重点•《昆虫记》的作者及其作品背景教学准备•电子版或纸质版《昆虫记》•PPT或投影仪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或趣味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介绍《昆虫记》的作者尚-亨利·法贝尔,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3.讲述《昆虫记》的作品背景,包括创作动机、受众对象等。
4.分析《昆虫记》作品的特点,如语言简洁明了、插图生动,适合初中生阅读等。
5.展示书籍封面、插图等相关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形象地认识《昆虫记》。
第二课时:认识《昆虫记》中的昆虫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昆虫记》了解其中常见昆虫的名称及其特点教学重点•《昆虫记》中的常见昆虫及其特点教学准备•电子版或纸质版《昆虫记》•昆虫标本或昆虫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或昆虫标本,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翻阅《昆虫记》中相关章节,找出与之对应的昆虫名称和特点。
3.教师通过讲解或导读,帮助学生理解并记住每种昆虫的名称及其特点。
4.制作一个小游戏或小测验,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昆虫的生态习性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昆虫记》中的插图和文字描述,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教学重点•昆虫的生态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准备•电子版或纸质版《昆虫记》•PPT或投影仪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昆虫的生态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昆虫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考。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人手一本《昆虫记》(卷一)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1、多媒体展示各种昆虫的图片。
你们认识这昆虫吗?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2、有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处坐落在荒岛上的民宅,并取名为荒石园。
专门喂养、观察各种昆虫,就是这些小昆虫,伴他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35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2、老师也对法布尔做了一些了解,咱们一起来看看。
法布尔,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出生于一户农民家庭,年幼的他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
宁静秀美的“荒石园”是法布尔最钟爱的实验室,长时间行走在这一片青葱里,他细致地观察、研究“虫子”,他每一天、每一夜都在用爱记录、赞美虫子。
艰辛的付出,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
以生花妙笔写成的`《昆虫记》,誉满全球,《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所以人们称《昆虫记》为“昆虫的史诗”。
三、了解内容1、认识封面2、认识目录当我们要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呢?对,我们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看看目录,你对哪个章节很感兴趣,为什么?看,一个章节介绍了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或繁衍状况,我们在读这种科学著作时,可以先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开始读。
四、走进昆虫,感受写作方法,学习阅读方法欣赏书中片段1、老师这里有一段对某种昆虫的描写,你能根据这段描写猜出是哪种昆虫吗?出示片段,生齐读: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绿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记》阅读指导
【教学目标】
1.交流展示这一阶段阅读《昆虫记》的收获。
2.梳理法布尔的写作风格。
3.总结这一阶段阅读《昆虫记》所运用到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同学们,开学初我们已经开始共同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了,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展示下这一阶段的收获,好吗?
一、作者印象
1.同学们,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什么?(生自由回答)
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不尽的享受。
好,那么请几个同学来说说对法布尔的印象(课件)
3.其实在这本书中也介绍了作者,谁发现了?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出示作者简介)
一般情况下,一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的折页都会介绍作者、作品、或者作者的其他作品,有时还介绍同一系列的书籍。
二、走进《昆虫记》。
1.通过这一阶段的阅读,相信你们对昆虫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敢不敢接受挑战?(敢)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昆虫)
2.请同学阅读下面一段话,猜猜它描写的是什么昆虫?
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肤色,轻薄如纱的长翼。
它的颈部柔软,头可以任意转动,看起来温柔可人。
现在它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表情很庄严,宽阔的轻纱一样的薄翼,像面纱一样罩着。
它前腿弯曲,伸在半空,好像修女在祈祷。
(课件出示段落,学生猜昆虫)
3.有读过这一段落的同学举手,说说你们的感受。
4.师小结:是呀,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有美又丑,有善有恶,有勤劳有懒惰,有热情有冷酷。
像这样的描写,书里还有很多,你们在阅读时摘抄了哪些段落?说说你的体会。
(生上台展台上展示,说感受)
5.师小结:我们发现了,正是因为法布尔把昆虫当人来写。
让它们拥有了人的喜怒哀乐,人的善恶美丑,所以,他的文章才更加引人入胜。
这就是法布尔的写作风格之一(相机板书:
写作风格:赋予人的色彩)
6.不知道同学们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目录,找出有包含“蜂”字的标题,用横线标上记号,数数几个?
老师做了统计,《昆虫记》中介绍的“蜂”就有11种之多。
其实,这些蜜蜂都是大同小异,如果让我们来区分肯定会一头雾水,一起来看看法布尔是怎样区分他们的,描写他们的。
舍腰蜂:它的身体很有意思,中间部分非常瘦小,但后部却是非常肥大的,而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由一根长线连接起来的。
矿蜂:这是一种细长型的蜜蜂,腹底有一条明显的沟,沟里藏有一根刺,这根刺可以沿着沟来回地移动,它的身上有红色的斑纹。
赤条蜂:它身材小巧,身段玲珑,细细的腰,腹部分成两节,上面小,下面大,黑色的肚皮上围着一条漂亮的红色腰带。
无翅黄蜂:它身上长着红、白、黑相间的条纹,它没有翅膀,形状就像一只难看而又多毛的大蚂蚁。
樵叶蜂:樵叶蜂是白色的,身上带着条纹,通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
金蜂:它全身闪耀着金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的光芒。
7.读了这些片段,你知道怎样区分这些蜜蜂了吗?看看这两只蜜蜂,谁认得?(课件出示,生答)
8.你区分出它们的依据是什么?
9.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蜜蜂,法布尔怎么会区分得这么清楚?而我们为什么一读他的描写,也能区分清楚呢?(生自由答)
10.师小结(相机板书:细致观察,细腻描写):
正是因为法布尔的细致观察,所以能区分各种蜜蜂,正是因为他的细腻描写,我们才能身临其境,各类昆虫在他笔下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这就是法布尔的写作风格。
11.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试着模仿他的这种写作风格,写自己喜爱的动作呢?(生上台展示)
三、回顾阅读经历,总结阅读方法
同学们,想从一本书中得到丰富的营养,要有良好的读书方法。
回顾一下这一阶段的阅读经历,说说你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生自由答,师相机板书)
1、制作昆虫名片
2、仿写
3、边读边记
4、前后联系、对比读
……
四、好书推荐
读完《昆虫记》,相信你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把这本书介绍给其他班的小伙伴们看了,请你写写推荐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