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

2014年4月28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占地约100万平方米,校园第一期工程已经展开,图书馆、宿舍等大楼预计于2016至2017年陆续落成。

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2014年开始招生。一期阶段(2014~2017年)在校生规模为3300人,二期阶段(2018~2021年)为6200人,三期阶段(2022~2025年)为11000人。

开设3个本科课程,设理工、经管、人文与社科三个学院。

招生规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本科生招生将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学校将按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学位证书,同时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研究生的招生将实施香港中文大学学位教育,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管理机关: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新闻回顾:香港中文大学获准在深圳办学

人民网香港3月26日电香港中文大学今天表示,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办学,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合作办学的形式,经过5年的规划和筹备,目前正式获得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下一步将全球招聘教师,规划学科发展和招生工作。

香港中大称,深圳分校的理事会由香港中大与深圳大学各委任8人组成,理事长由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担任。学校将开设理工、经管、人文与社科三个学院,将分阶段招生,长远办学规模为11000个学生,今年秋季将开设3个本科课程。

甄别区分

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媒体在报道时,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不得不说,这是媒体的一厢情愿,分校是分校,合作办学是合作办学。按照现在的办学模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取的还是合作办学模式。

引进境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到内地来办学,应该采取直接引进举办分校的模式,而不是只采取合作办学模式。直接举办分校,可采取举办校的招生、培养方式在我国内地招生、培养,不但可以促进内地高校的竞争,也可在内地真正建立起按现代学校制度治理的大学。在招生方面,境外高校的内地分校,可完全自主招生;在培养方面,境外高校的内地

分校,可用母体校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同时授予母体校的文凭。简单地说,就是自主招生、自主办学、自授学位。而不是把招生纳入我国集中录取体系,课程体系要求报批,而且必须授予国家承认的文凭。

但目前我国引进国外和香港地区高校到内地办学,都采取合作办学模式,这种合作办学模式,据称是为了起到“1+1>2”的效果,但从实践看,合作办学模式的共同走向是,把合作办学学校纳入整个教育体制之内,这些学校,从办学质量上看,相比内地高校值得肯定,但是从推进我国内地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看却价值有限。合作方式并没有推动内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只是为内地增加一所办学质量相对不错的高校而已。换言之,我国是以增加高教资源来考量引进知名大学办学,而非从推动教育改革角度来发挥引起高校的教改作用。

总体而言,新增的合作办学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内,地位是低于985高校,甚至低于211院校的,加之学费标准比较高,不少合作办学学校,在集中录取制度中,录取分数就在一本线上下,还有的合作办学高校,由于被纳入二本招生,录取分数就更低。

虽然合作办学的高校,基本上都实行理事会治理,在校内制度建设中,接近实行现代学校制度,推行教授治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政府和合作办学学校的关系上,还未摆脱传统学校的管理体系,学校并没有获得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这样一来,合作办学的改革,就与内地公办学校在校内进行的改革差不多,对其他高校的影响和辐射也就更加有限。

对于新建的合作办学学校,我国应大胆地让其自主办学、自授学位。我国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加,如果能把海外著名高校引进到我国独立办学,学校面向全世界招生,招来的学生就在我国内地的校园里学习全球课程,内地的校园和母体校的校园管理完全一样,这不就可让内地学生不出国就享有世界一流的教学吗?而且,如果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分校,内地自主办学,这对内地高等教育会带来真正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会大大加快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步伐。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地址: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建设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运中心西南侧、龙翔大道北侧,由龙岗北通道两侧地块组成。

校园总用地面积约100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5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校园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按在校生7000人规划建设,建筑面积301374平方米,投资估算150687万元人民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巿人民政府和深圳大学共同建立。学校是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才德兼备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并为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索新路。学校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前期以理工商为主,兼顾新型综合性交叉学科,实行书院制度,理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充分尊重学术自由、教师从全球招聘、同时,透过深化粤港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推动珠

江三角洲地区的长远综合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秉承中大的优良学术传统,力争成为扎根深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教育部于2014年4月28日正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学校筹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运中心西南侧、龙翔大道北侧,由龙岗北通道两侧地块组成。

香港中文大学介绍

港中大(深圳)计划从2014年起招生,最终招生规模将达到1.1万人。以内地优质生源为主,同时招收国际生和少量港澳台生源,毕业时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师资方面,将面向全球招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500亩,拟建设校舍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除本科外,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将在2014年启动。前期将首先开设理科、工科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后陆续开设人文、社科、法律等相关专业。

组成机构

作为亚洲知名的综合研究性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此番入驻深圳,被教育界寄予探索境内外合作办学新模式、促进两地学术交流的厚望。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官方网站消息,拟建的港中大(深圳)将采用双语(中英)教学,并着重通识及书院教育。港中大(深圳)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民主方式管理学校,充分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开放的

学术环境。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由港中大与深圳大学各委任八人组成,理事长由港中大校长出任,理事长拥有最终决策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为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长由港中大校长担任。理事会共有十六名成员,由港中大与深圳大学各委任八人组成。港中大(深圳)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开放的学术环境,以卓越的管治方式管理学校。

理事会

理事长:沈祖尧教授

副理事长:李清泉教授

成员

程伯中教授

邓学勤先生

李霞教授

廖柏伟教授

刘应力教授

陆观豪先生

梁定邦博士

阮双琛教授

宋海先生

华云生教授

吴启迪教授

徐扬生教授

杨纲凯教授

钟南山教授

秘书:莫咏仪女士

发展历程

2009年10月,港中大成立专责小组探讨在深圳设立校园的可行性,并在2010年2月6日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表达双方意向,在教育领域先行先试,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后定名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在2011年3月12日,港中大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同年7月4日,港中大与深圳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拟按合作办学形式,筹建港中大(深圳)。

在2012年4月,港中大内部设立多个筹划工作小组,就学术、校园发展、人力资源及财务的事宜积极探讨并给予意见。此外,自筹备工作开展以来,港中大曾多次举办咨询简报会,让教职员、学生、校友及关心中大发展的各界人士了解港中大(深圳)的发展,并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2012年10月11日,国家教育部于深圳龙岗区港中大(深圳)选址举行的仪式上宣布正式批准筹建中大(深圳),是港中大(深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3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及深圳大学签订详细办学协议,并组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

2013年8月1日,香港中文大学原副校长徐扬生正式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任期四年。

2014年4月,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办学情况

招生:高考与自主招生相结合,前两年招生人数较少

专业:全球金融、计量营销、风险管理、全球可持续发展、创新媒体、城市学、设计与制造、能源科学与工程、基因组与生物医学等(拟定)

生源:内地学生为主,自主招生三成为深圳生源

教师:全球选聘,薪酬基本向香港中大本部教师看齐

教学:采用中英文教学,重通识及书院教育

管理:理事会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尊重学术自由

学费:与校本部相近,设置多项奖学金

学位:学生毕业时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

经费:学费、捐款、政府补贴及科研资助为主

教学特色

学历学位:港中大(深圳)将采用港中大学术质量控制和学位颁授标准,由港中大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港中大(深圳)的学位课程。符合港中大学位要求的港中大(深圳)学生将获颁授港中大的学位证书,

而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完成学业并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将另颁发毕业证书。

中、英双语教学及国际化:港中大(深圳)采用中、英双语教学,着重语言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的领袖人才。港中大(深圳)师生均来自世界各地。港中大(深圳)将广邀认同中大理念的世界知名学者于大学任教,带领大学发展。

书院制:秉承中大的传统,港中大(深圳)建设以书院为生活中心的综合社区,为学生提供优质生活和学习环境。书院提供课外活动和体验式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文化品味以及社会责任感,平衡德、智、体、群、美多方面的发展,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关顾与辅导。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港中大本科课程重要的一环,亦是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港中大(深圳)的通识课程兼融中国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包括所有本科生必须修读的基础课程,让学生透过经典反思人类恒久关注的问题。

授权资格

2014年4月28日,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2014年开始招生。一期阶段(2014~2017

年)在校生规模为3300人,二期阶段(2018~2021年)为6200人,三期阶段(2022~2025年)为11000人。

教育部规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学生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应当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并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和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对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学校可依照以上条例、规定和协议,按照香港中文大学同类项目在香港地区招生标准自主招生录取,并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新华网4月28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教育部日前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

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2014年开始招生。一期阶段(2014~2017年)在校生规模为3300人,二期阶段(2018~2021年)为6200人,三期阶段(2022~2025年)为11000人。

据《广州日报》报道,校方介绍,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面向全国文史类及理工类考生招收300名本科新生,学费与香港中大相仿,大约是每学年9.5万元人民币。

《深圳晚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致的招生比例为:通过全国普通高考招生的学生占70%左右,广东省通过综合评估录取的学生占15%,境外港澳台占15%。因为2014年第一年招生,广东省的招生比例可能不止15%。

每年学费9.5万元

前述新华网报道,教育部规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学生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应当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并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和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对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学校可依照以上条例、规定和协议,按照香港中文大学同类项目在香港地区招生标准自主招生录取,并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据前述广日报道,“4+1”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完成4年本科学习之后,赴香港中文大学或其他海外院校完成1年硕士课程,5年时间就可以完成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的机会。

就如何保证教育质量与香港中大一致问题,校方负责人回应,“香港中大(深圳)采用香港中大的管理方法和学术评估体系,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开设所有专业均经中大教务会审核和监管以及资格认证;教授及院长的遴选由中大有关资深教授参与或主持;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方法(包括书院制)与中大一致”。

校方介绍,为了要保证与香港中大质量一致,要聘全球一流教授,保证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学费与香港中大相仿,大约是每学年9.5万元人民币,正在等待国家相关部门的最后批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表示,因为学校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英语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会要求报考的学生高考英语达到120分以上。

与香港中文大学比一比

另据《深圳晚报》4月11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称,对符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要求的毕业生,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学位证书由香港中文大学签发,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完全相同。

不过,有不少家长担心,在学术氛围和师资条件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无法与香港中文大学本部相比。不少家长也担心大学的氛围并未建立起来。

曾参加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宣讲会的家长林冰表示,自己的孩子目前在深圳中学读高三,马上就要面临选学校的问题。作为家长,他最担心的就是师资问题,“这关乎教学质量”。林冰说,如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老师都是港中大本部的老师“飞过来”,意义不大。“飞来飞去的,教学的稳定和质量无法保障”。林冰担心,这样的教学环境难保会成为类似于夜大的培训班。

而在学费方面,港中大(深圳)的学费每年约9.5万元人民币,而港中大本部的学费约10万港币,折算之后相差不大。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近年来港校由于其先进教育体制及理念在内地生源上占尽优势,在此趋势下,香港高校纷纷到内地合作开设分校区或合办课程。浸会大学早就与北师大在珠海合办联合国际学院,在常熟成立研究院,在内地扎根愈来愈深。浸大校长陈新滋认为,港校北上办学,贵在提供“香港模式”,这对刺激内地高校文化、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及两地教育的交流融合都有益处。

香港的科技大学、城市大学、理工大学、中文大学等都在深圳有了产学研大楼。此外,香港大学深圳分校区也已获批准,正在加紧建设中。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百度地图: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iIb8s

教育部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

广州4月28日电:记者28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

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2014年开始招生。一期阶段(2014~2017年)在校生规模为3300人,二期阶段(2018~2021年)为6200人,三期阶段(2022~2025年)为11000人。

教育部规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学生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应当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并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和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对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学校可依照以上条例、规定和协议,按照香港中文大学同类项目在香港地区招生标准自主招生录取,并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龙商绿源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

北京心情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

厦门市塑源工贸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

吴英蕴美汽配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

王金城火威数码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理学硕士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理学硕士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介 学校名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学校英文名称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学校位置中国 | 广东 | 深圳 2020 QS 世界排名暂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概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理事会管理机制,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的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截至2018年8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分为上园、中园、下园;辖4个书院、3个学院及研究生院,设有14个本科专业和11个研究生专业;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4500余人;学校已经引进教师约200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2名,IEEE Fellow13名。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专业简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够有效利用,处理,分析并深入剖析大数据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快速增长。因此,数据科学专业已在商业,自然科学,生命与医疗科学,以及其它科研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硕士课程项目旨在融合数据科学的基本理论、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分析及高可扩展性的知识发现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大数据科学及其分析领域打下扎实基础。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学制1.5年,毕业生将习得最尖端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并接触到支撑大数据技术的前沿理论与方法。 此外,学生将在毕业前参与一个实际研究课题项目来展示他们在商业、政府、安全、医疗、生物、自然科学、环境等领域中能够熟练运用数据科学的基本概念来设计创新的方法及应用。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专业相关信息

CCF2012海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华云生教授-BenjaminWWah

人物专访 CCF 2012海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华云生教授 关键词:科研 教学

华云生教授(Prof. Benjamin W. Wah)是香港中文大学常务副校长、伟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讲座教授、世界级计算机科学家,在非线性规划、多媒体信号处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网络等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著作甚丰,得过多项奖誉。他曾任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学院副教授、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电机及计算机工程学系Franklin W. Woeltge讲座教授等职,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及美国科学促进学会(AAAS)的会士(Fellow)。他曾在国内外多个学术机构及会议担任管理要职,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微电子系统结构学部主任,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协会(IEEE-CS)主席。2012年5月华云生担任香山科学会议大数据科研专题会共同主席,同年10月担任2012中国计算机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 华云生致力于寻找非线性约束规范型优化解法,将充分和必要条件纳入计算。他的团队成功将新研究的算法应用到大规模问题上,解决已有算法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有关应用已在同行评议杂志上刊出,多次在非线性规划国际竞赛中获得冠军。他的另一项研究涉及多媒体信号处理。他针对网络上实时流媒体的数据丢失问题,根据人的实际感知,开发新的编码器、优化音视频调度算法,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华云生在美国普渡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期间,培养了许多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有的已成为中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或院士。他一直致力推动大陆和香港两地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他于2005~2009年担任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的研究资助局(Hong Kong Research Grants Council,简称研资局)委员,并于2006~2009年担任研资局工程学学科小组主席。继后华云生于2011年10月担任研资局委员,2013年1月出任研资局主席。他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常务副校长以后,大力推动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2000年华云生担任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FIP)世界计算机大会的程序委员会主席。近十几年来他多次参加国内的学术活动,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有密切的合作。多年来,华云生不仅在教学方面硕果累累,他卓越的学术专业成就也广受认可,曾获多项国际荣誉,包括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颁发的计算机科学杰出校友奖,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颁发的W.Wallace McDowell奖、Tsutomu Kanai奖、Richard E.Merwin杰出服务奖以及2012年度CCF 海外杰出贡献奖。他曾在多本权威专业期刊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汇刊(如IEEE Trans. on Comput-ers, IEEE Tra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IEEE Trans. on Multimedia, IEEE Tra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IEEE Tra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发表研究论文。华云生编纂了不少书籍和期刊,是Wiley’s Encyclope-dia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8)的总主编。 问:您在海外从事科研这么多年,对于国外的科研方式您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华云生:科学研究工作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选题是科研工作的起点。因为有价值、有吸引力的课题会激发研究人员去思考、去学习、去研究。可以说,问题是未知世界最早的拓荒者。然而,选题的目标并不是随意地选取一个研究问题,而是要选择有价值有意义而被别人忽略的科学问题。因此,提出一个重要而别人未研究过的科研问题往往比研究一个已被别人多次研究的题目更有挑战。因为想找到一个有价值有创造性的课题,要有相当丰富的学习背景、学术知识和研究经验,既要懂得课题的来源,又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既要理解选题的价值及意义,又要富有想象力。此外,对选题也要有浓厚的兴趣。在一个受欢迎选题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固然有意义,但是提出一个真正原创的、对社会有意义但被其他人忽略的研究问题则更显价值。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找到合适的选题需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IT资源管理规则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IT资源管理规则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资讯科技服务处(ITSO)负责管理和维护学校拥有的 IT资源。为加强学校IT资源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则适用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内的IT资源的申请、使用、管理和归还的流程规范。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所有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拥有的、管理的IT资源。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所有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IT认证系统上注册的用户及在学校内使用IT资源的用户。 第四条用户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资源定义 第五条本规则中所涉及的学校IT资源即:个人办公电脑与公共电脑、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视听设备、IP电话机等相关的硬件设备以及应用软件、应用系统等。 第六条符合学校采购规定,由ITSO统一采购或来源于第三方经费,但经ITSO 技术建议采购的IT资源,ITSO 提供全部的技术支持。 第七条符合学校采购规定,来源于第三方经费,未经ITSO技术建议采购的IT 资源,ITSO仅提供紧急的有限的技术支持。 第八条针对个人购买的IT资源,如确实用于办公并经主管副校长审批后,ITSO 可提供紧急的有限的技术支持,如产生费用或其他法律责任,由个人承担。 第三章账号管理 第九条使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IT资源的所有用户必须经过注册。每个用户只允许申请一个用户账号,个人账户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第十条账号分类: (一) 所有全职职员(包含教学和非教学人员)和在校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都 可注册CUHK(SZ)账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理学硕士(兼读制)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理学硕士(兼读制)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介 学校名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学校英文名称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学校位置中国 | 广东 | 深圳 2020 QS 世界排名暂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概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理事会管理机制,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的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截至2018年8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分为上园、中园、下园;辖4个书院、3个学院及研究生院,设有14个本科专业和11个研究生专业;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4500余人;学校已经引进教师约200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2名,IEEE Fellow13名。 管理学理学硕士(兼读制)专业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理学硕士项目(工商管理理学硕士)为学生提供专业与实践结合的商业管理课程体系,引导和鼓励创新和创业实践。本专业毕业生将掌握商业管理的理论和技能,获得宏观视野,创新思维和战略决策力的多重提升。 学生修毕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可获得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的管理学理学硕士学位证书,证书可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 教学目标 本课程课程以管理与金融为核心,配备创业管理和投资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课程逐步让创业者更懂管理,让资本更懂产业。创业管理方向侧重管理技能,创新创业和企业家思维培养,适合创业者,有创业计划的管理者和关注机构转变创新的管理者。投资管理方向融汇中外金融理论与实物践踏,侧重财务管理技能,投融资理论及应用,逐步培养通晓金融市场特别是投融资领域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史上最全的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1同济大学2东南大学3天津大学4清华大学5重庆大学6华南理工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浙江大学11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可能是时间的问题~)12南京大学13山东建筑大学14湖南大学15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6大连理工大学17厦门大学18武汉大学19西南交通大学20沈阳建筑大学21南京工业大学22中南大学23昆明理工大学24合肥工业大学25深圳大学26郑州大学27武汉理工大学28华侨大学29河北工程学院30吉林建筑工程学院31广州大学32北京工业大学33青岛理工大学34上海交通大学35西北大学36天津城市建设学院37四川大学38河北建筑工程学院39苏州科技大学40福州大学41太原理工大学42宁波大学4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44湖南城市学院45云南大学46兰州理工大学47湖南科技大学48河北工业大学49山东科技大学50内蒙古工业大学目前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学科国内的牛校有: 1、8所同济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清华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东南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西安建大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天津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华南理工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重庆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哈工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上就是建筑规划老八校,排名不分先后,一般认为同济规划第一,清华建筑第一(清华没有城市规划本科) 2、2所华中科技大学2个二级博士点(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园林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国内老大 3、其次有一个建筑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有4所: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均为建筑设计与理论博士点) 4、另外2所:武汉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学校均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并有望取得建筑规划学科博士点。 5、昆明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深圳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等7所学校具有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参考资料:。。 回答者:白衣卿相hk|一级| 2010-7-3 11:45 第一名:同济大学,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四年制),当时的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五年制)。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 (不愧是国内城市规划的老大,坐拥背靠内陆,面向世界的良好地理位置,每年的报考者趋之若鹜,想不红都难啊,良好的国际交流更是加大了其的优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呈交成绩表附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呈交成绩表附页 TRANSCRIPT SUBMISSION COVERING SHEET 申请人请注意: 1.请填写此附页内各项。 2.请您向原毕业或现正就读之大学申请学业成绩表,由该大学把已密封之成绩表连同本附页寄至拟申请入学 的学校 /院部门。 3.若您获得多间院校颁授之学历,请自行复印本附页。 Notes for applicants: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plete all sections of this Transcript Submission Covering Sheet. 2.Apply to your former / current university for an official transcript. The official transcript should be put in a sealed envelope, together with this covering sheet, and to be sent directly to the School/Programme which you wish to apply for. 3.Make copies of this covering sheet for use if you apply transcripts from more than one university. I.个人资料 Personal Particulars: 姓名 ( 中文 )( 英文 ) Name (in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Englis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络电话电邮地址 Contact phone 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 addre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护照号码 ID/Passport 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拟报读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研究生课程 Postgraduate Programme applied for at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课程 Programme学位 Degree修读方式Mode of Study 全日制 Full-time 学院/课程办公室地址 Address of School/Programme Office 中国广东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Room 318, Office of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远楼318室Dao Yuan Build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人文社科学院办公室2001 Longxiang Blvd.,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P.R. China 邮编: 518172 Postal code:518172 III.申请人教育背景 Information on University/Institution Attendance: 致:签发学业成绩表之负责人 上述申请人现向本校申请攻读研究生课程,请将其学业成绩表一份密封后,连同本附页寄至有关学院 / 课程办公室(地址详见第II 部分)。 To :Officer responsible for issuing transcripts The applicant whose name appears above is applying for admission to a postgraduate programme at this University. Please send the official transcript in a sealed envelope together with this covering sheet to the relevant School / Programme (please refer to Section II for the address).

2018年深圳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2018年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深圳教育改革先锋人物(3名) 徐扬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高洁深圳市高级中学 胡红梅深圳市龙岗区如意小学 教书育人模范(2名) 严杰夫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吴希福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 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年度教师”(5名) 涂欣深圳市福田区梅园小学 罗璐菁深圳市桂园中学 肖永合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 林映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 赵查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 十佳校长(10名) 鲁江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 宋宜深圳市第二幼儿园 沈志良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

曾卫东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 王树宏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小学 巨晓山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 汪大木深圳市宝安职业教育集团 毛展煜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 孙伟琼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高级中学 曾见阳深圳市龙华区龙华第二小学 十佳师德标兵(10名) 李晓滨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刘红宇深圳中学 冯云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 叶建中深圳市桂园中学 李文龙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中学 雷凤晖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校 刘美芳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 李建群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花城小学 唐冬如深圳市坪山区六联小学 张传华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中学 十佳青年教师(10名) 曾启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2 —

赵妮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 林国炜深圳外国语学校 隗彦巍深圳科学高中 潘涛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彭丽深圳市第八幼儿园 章君果深圳市翠园中学 解慕宗深圳市龙岗区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 刘慧深圳市龙华区清湖小学 顾启淋深圳亚迪学校 先进单位(57个) 深圳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办公室 深圳大学教务部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深圳市开放职业技术学校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俄语语言中心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系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教务处 — 3 —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硕士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 经济学硕士 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简介 学校名称香港中文大学 学校英文名称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学校位置中国 | 香港 | 新界 2020 QS 世界排名46 香港中文大学概述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是一所亚洲顶尖、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等重点研究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也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及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该校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以书院制和中英双语并重为特色,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亚洲首家AACSB认证成员,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所在地。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成;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只允许有一所大学存在的铁律,同时掀起了香港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既是英国殖民史的分水岭,也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具有一定时代意义。 经济学硕士专业简介 经济学硕士课程的目标是提供严格的经济学培训 使学生能够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 该计划将适合那些希望继续学习经济学相关学科或需要扎实的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技能的在私营和公共部门寻求专业职位的人 经济学硕士专业相关信息 专业名称经济学硕士 专业英文名称MSc in Economics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何添楼

Venue:Room 201, 2/F, Ho Tim Build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何添樓

學生輔導專業文憑課程 Professional Diploma Programme in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DGC) & 家長教育專業文憑課程 Professional Diploma Programme in Parent Education (DPT) & 學校訓導及課室管理專業文憑課程 Professional Diploma Programme in School Discipline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DSD)

課程目標

學生輔導專業文憑課程 z幫助學員了解輔導的本質、理論及其發展歷史。 z提高學員的自我認知,把握感受和情緒的能力。 z改善學員的溝通技巧。 z教導學員輔導學生的方法及技巧。

家長教育專業文憑課程 z透過檢視個人於人生不同階段的家庭經驗,讓學員反思親子關係的性質及其對家庭成員所能產生的影響,從而瞭解為人父母的心路歷程,並掌握有效的養育方式及有助父母與子女均能持續成長的家庭生活。 z讓學員提升與家長溝通的能力,增加有關的 知識和技巧,以能在學校或社區推行及評估家長教育方案。

學校訓導及課室管理專業文憑課程 z讓學員了解學校訓導背後的理論原則。 z讓學員明白教育管理的關鍵在於團隊建立和自我充實。 z讓學員了解學生的需要,並設計一些能令學生更加投入課堂學習的教學策略。 z教導學員談判的技巧和有效處理問題學生的方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 2014年4月28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占地约100万平方米,校园第一期工程已经展开,图书馆、宿舍等大楼预计于2016至2017年陆续落成。

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2014年开始招生。一期阶段(2014~2017年)在校生规模为3300人,二期阶段(2018~2021年)为6200人,三期阶段(2022~2025年)为11000人。 开设3个本科课程,设理工、经管、人文与社科三个学院。 招生规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本科生招生将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学校将按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学位证书,同时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研究生的招生将实施香港中文大学学位教育,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管理机关: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新闻回顾:香港中文大学获准在深圳办学

人民网香港3月26日电香港中文大学今天表示,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办学,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合作办学的形式,经过5年的规划和筹备,目前正式获得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下一步将全球招聘教师,规划学科发展和招生工作。 香港中大称,深圳分校的理事会由香港中大与深圳大学各委任8人组成,理事长由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担任。学校将开设理工、经管、人文与社科三个学院,将分阶段招生,长远办学规模为11000个学生,今年秋季将开设3个本科课程。 甄别区分 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媒体在报道时,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不得不说,这是媒体的一厢情愿,分校是分校,合作办学是合作办学。按照现在的办学模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取的还是合作办学模式。 引进境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到内地来办学,应该采取直接引进举办分校的模式,而不是只采取合作办学模式。直接举办分校,可采取举办校的招生、培养方式在我国内地招生、培养,不但可以促进内地高校的竞争,也可在内地真正建立起按现代学校制度治理的大学。在招生方面,境外高校的内地分校,可完全自主招生;在培养方面,境外高校的内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浙江招生计划将翻番.doc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8年浙江招生计划将 翻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8年浙江招生计划将翻番(二) 数够高了,但没想到几乎每个学生的英语能力都还跟不上我们的英文教学。”徐扬生说,好在学生聪明,底子好,花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不需要在心里中英翻译,可以自如交流 而另一方面,去年港中大(深圳)在广东省实行的综合评估录取办法则是好评如潮。所以今年,港中大(深圳)也计划在我省开展“三位一体”招生。如此一来,今年想报考港中大(深圳)的考生,除了正常提前批填志愿,按高考成绩录取外,也多了新途径。 港中大(深圳)在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实施办法,目前还没有完全敲定。但记者也打听到了广东去年的综合评估录取具体办法。采用631制,60%是高考成绩,30%是学校对考生的综合测试,还有10%则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徐扬生说,学校的综合测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是各1小时的中英文写作,而面试的宗旨就是要考考生想不到的,没法提前做准备的,“例如去年我们有小组辩论式面试,也会出过类似‘假如一个宋朝人突然在今天活过来,你会如何向他介绍世界’等题目。” 但可以肯定的是,港中大(深圳)在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时,一定会考英文交流。换言之,英语好的同学绝对有优势。

希望浙江父母别太宠孩子了 去年,港中大(深圳)从浙江招走了20名学生,文科生8人,理科生12人。就读一学期后,他们在港中大(深圳)的表现,也受到不少人关注。 身为浙江人的徐扬生给出了“很好”的评价:“很巧,我们在浙江招收的都是本来成绩非常好,但高考失利的同学,他们在大学里表现得很出色。” 此外,徐扬生也顺道点评了下他心中的杭州学生,“灵活度在全国算是最好的,综合素质也能排到中上游,但用功程度只能说一般。”徐扬生说,他也有一句话想带给浙江的父母:相比广东、香港等地,浙江的父母相对更宠孩子,父母们还是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 2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建筑学尝试_董春方

中华建筑报/2013年/5月/21日/第011版 评说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建筑学尝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董春方 城市高密度,曾经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和香港、东京、纽约或者荷兰等地区、城市或国家相关,无论高密度是“拥挤文化”,还是人类“生存的梦魇”,似乎并不能引起大多数建筑学者的关注。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甚至就是在今天,城市化结果的典型表现便是城市密度的激增。 对于中国和绝大多数高密度人口的亚洲国家来说,就人口密度和适宜居住的有限用地这两项制约因素来考虑,已经别无选择,必须接受紧缩的城市空间和发展模式。事实上对于像中国这样人口总量很大的高速发展国家,或者人口密度很高的多数亚洲国家,密集化的城市结构不仅仅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选择,而且早已是历史上或现实中的经验和存在。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紧缩的城市和高密度的城市环境是他们从事建筑创作和研究的现实与预设以及难以回避的一种前提条件。 建筑师或建筑学者应该懂得一点处理高密度的艺术 紧缩城市必然促成中心城区或城市局部地区高密度区的形成,有些地区甚至形成极端的高密度现象。一方面,紧缩城市为城市空间和功能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也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提供了条件。城市高密度地区提供了密集而丰富的生活,并且这种生活意味着高效率,节约了时间和精力;高密度城区创造了城市生活的活力并产生令人振奋的景象和魅力,而密集的建筑集群能够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界面更加连贯和统一,并有助于完善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密集的城市空间环境使城市气氛变得活跃而且促进城市生活和文化活动以及相关城市功能和设施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些城市高密度地区,城市交通处于瘫痪边缘,空气污染严重,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过度拥挤,而且空间质量不符合人类宜居环境的理想要求。建筑物的接近和疏散以及人们的出行变得异常艰难。如果还是以传统方法应对高密度所带来的挑战,其结果无疑只会加剧高密度地区城市和建筑空间的恶化,愈加远离人类宜居的要求。传统建筑空间的思维和操作方式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下将失去效力,因此,建筑师或建筑学者至少应该懂得一点处理高密度的艺术。 由于城市本身具有复杂性,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等一系列的难题,同时城市使用者的生活体验和工作方式存在种种差异,建筑师或建筑学者面对高密度状态常常感到困惑而力不从心,探索研究建筑应对策略也变得愈加艰难和充满不确定性。那么,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作为建筑创作和研究的一种预设前提时,建筑师或建筑学者究竟能够做些什么? 荷兰MVRDV:寻找并利用空中的空间 荷兰建筑学领域对城市高密度与建筑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这也许源于荷兰强烈的土地稀缺危机感。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居住用地也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也许是一直生活在土地稀缺、人口密集的国度中,密度研究成为荷兰当代建筑师关注和思考的一个迫切问题,也成为许多建筑师和建筑学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我认为密度是一个‘生存策略’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地球很小,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利用空间……对于中国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题目,因为它有助于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案,在保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之间达到平衡。问题在于,密度本身如何能够成为对城市有利的要素,以及你如何解决矛盾?” 这是荷兰建筑师事务所MVRDV的马斯于2003年在北京接受访谈中的一段话。在大多数建

一 建筑学视野下的“自我建造”

一建筑学视野下的“自我建造” 1乡土建筑研究的启示 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题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的主题展览并出版了同名著作,这一已为我们所熟悉的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其实,该书真正的价值并非在于向人们展示了散见于全球各地民间乡土建筑的魅力,而在于它指出了“乡土建筑”是一个长期被建筑学“正史及主流”研究所忽略的领域,并由此向建筑学提出了尖锐的问题。该书的副标题是“非谱系建筑之简介”(Non-pedigree Architecture),明确提出了这些乡土的(vernacular)、无名的(anonymous)、自发的(spontaneous)、土著的(indigenous)、乡野的(rural)、并非带有“高贵”血统的民间建筑的价值所在。在书中,鲁道夫斯基博士认为:来自于无名工匠建造上的哲理和智慧,超越了经济和美学范畴,无论从地域性或世界性的意义来看,它们都涉及如何生活、如何尊重他人生活以及如何与邻人和平相处等非常艰难且日益复杂的问题[1]。同时,鲁氏也感叹到:“那些无名的工匠们,不只深深体会到限制社会增长的必要性,而且也领悟到建筑本身的极限。他们很少为了追求利润和增长而置大家的幸福于不顾。”[1] 在鲁氏之后,研究乡土建筑的理论和成果为数不少。其中可以发现:将“乡土建筑的自我建造”在价值观与方法论层面上提升至与正统建筑学进行抵抗地位的理论研究及创作实践已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走向。 A.拉普卜特(Amos Rapopport)的《住屋形式与文化》(House Form and Culture)一书在建筑界几乎人人皆知。然而,人们多纠缠于其中的“决定住屋形式”是何种因素这样的内容上,却不大关注书中更有价值的有关乡土建筑建造模式方面的研究。拉普卜特认为建筑可以分为“壮丽设计传统的”和“民间传统的”两大类。而在民间传统的类型中,又可分为“原始建筑”和“乡土建筑”,乡土建筑又可以分为“工业化之前的乡土建筑”和“现代的乡土建筑”。虽然拉普卜特承认工业文明时代建房方式必然发生改变,但他对乡土建筑建造过程及其方式的认识则使我们受到启迪。关于这一部分,在书中有这样一些线索:乡土建筑的设计过程是一个“模型加调整”的过程;民间传统的建造与乡土的真实生活及其地缘息息相关,体现了空间形式与生活模式的关联;在建造过程中,工匠和使用者双方都明白所要用的类型、形式、模式,因而,建造者和使用者是有充分默契的;民间传统的建造有利于集体和社会的管理及控制,它最终是一个被集体所认可的聚落图式;前工业化的房屋建造的价值在于其表达了人的需要和愿望,体现了对人格的尊重,它没有外来强权的介入(比如那些自以为是的艺术设计师)[2]。 建筑理论家保罗·奥立弗(Paul Oliver)及其研究团队在乡土建筑的研究上有着相当的广度与深度,并对乡土建筑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奥立弗撰写了《房屋符号与象征》(Shelter,Sign and Symbol)、《房屋与社会》(Shelter and Society)等一系列著作,90年代又编撰了《世界乡土建筑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一书。在奥立弗看来:自20

夯土建筑

作品一四川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示范项目 作品二贵州新场村无止桥

作品三甘肃大滩村_云南沙力坪村无止桥 提名理由 从2005年至今,无止桥团队一直在不断努力,先后有600多名志愿者修建了14座无止桥。2010年完成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项目——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综合示范项目,目前该项目的建造方法和技术策略正在西南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提

名人:叶长安) 人物介绍 无止桥团队是由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发起,有香港、内地、台湾及海外多所高校组织参与,并由在校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共同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该团队透过大学生、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志愿者,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心协力为内地贫困农村地区修建桥梁及建筑。 团队以“联系、改善、启发”为愿景,以求加强内地与香港的沟通交流,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以及维护地方传统智慧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每个项目的设计建造都遵循以下原则:人力为主,以策安全;就地取材,永续利用;引进科技,减低砍伐;发掘民间智慧,融汇先进技术。 主要贡献 无止桥团队,缘起于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的吴恩融教授为帮助中国西北的一个贫困村落解决学生上学过河难的问题,发起的一项名为“良桥助学梦成真”(A Bridge Too Far)的建桥计划。该计划由60多位来自香港各界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志愿者村民亲手架设桥梁。之后,该项目获得了包括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建筑奖在内的十多个国际奖项,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为继续发扬无止桥的精神,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无止桥慈善基金在香港正式成立。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无止桥的大家庭中,先后组建了自己的无止桥团队。至今已参加的大学有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台湾东海大学等在内的近20所高校。已有超过600名志愿者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甘肃、陕西、安徽等地修建了14座无止桥。 无止桥团队在2009年至2010年完成的建桥项目有:甘肃的少地村无止桥、甘肃省太白村无止桥,四川省的白石寺村无止桥、马鞍桥村无止桥、河口村无止桥、云南省的放马坝村无止桥、宝山村无止桥、沙力坪村无止桥以及贵州省的新场村无止桥等。 此外,2010年无止桥团队完成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项目——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综合示范项目。四川省攀枝花地区于08年8月30日发生了6.1级地震,位于主震区的马鞍村是受影响最严重的村落之一。全村大部份农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毁坏,急需重建。然而,受偏远的地域所限,极少的媒体去关注,外界对马鞍桥村的关怀及援助十分匮乏。在西部地区,仍有很多个与马鞍桥村情况相似的村落需要重建和发展。重建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利用当地现有的废墟材料和自然材料,建造一个抗震、舒适、经济且生态可持续的家园。 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示范项目旨在探求一条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利用现有资源,建造抗震房屋,同时做到经济、宜居、人性化,并且可以被村民学习及传承下去。从2009年初底到2010年末,来自香港中文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校的志愿者团队相互配合,与当地村民一起完成了这个意义深远的项目。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有: 修建桥梁解决村组交通问题。 组织全村39户村民各家派代表一起修建两座示范农宅,学习抗震夯土建筑的技术和方法。然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39户村民利用所学的方法各自重建自己的家园。 在当地进行抗震夯土建筑性能测试及实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 设计招标文件(资格评审阶段)

目录 1 项目说明 (5) 1.1 项目名称 (5) 1.2 招标人 (5) 1.3 招标平台 (5) 1.4 项目概况 (5) 1.5 招标目的 (6) 1.6 招标范围 (6) 1.7 资金来源 (6) 1.8 项目进度要求 (7) 2 设计费 (7) 2.1设计费 (7) 2.2设计取费标准 (7) 2.3设计费分配比例 (7) 3 招标日程安排 (8) 4 第一阶段———报名及资格评审 (8) 4.1报名条件 (8) 4.2报名文件 (8) 4.3报名文件递交 (9) 4.4资格评审 (9) 4.5 资格评审结果 (9) 5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竞标 (10) 5.1投标文件及递交 (10) 5.2方案评审 (10) 5.3方案评审结果 (11) 5.4其它 (11) 6 争议及保密 (11) 6.1争议 (11) 6.2保密 (12) 7 语言及计量单位 (12) 7.1语言 (12) 7.2计量单位 (12) 8 知识产权和解释权 (12)

8.1 知识产权 (12) 8.2解释权 (13) 9 资料索取 (13) 10 联系人 (13) 11 项目定位 (14) 12 项目情况 (14) 12.1区位及范围 (14) 12.2基地周边情况 (16) 12.3基地现状情况 (17) 12.4气候特点 (19) 13 规划建筑设计要求 (19) 13.1校园规划设计目标 (19) 13.2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原则 (20) 13.3交通规划要求 (22) 13.4分期建设要求 (24)

经典建筑作业 学习排版

经典+NB的作业&竞赛篇(亦可学习排版): 2010大学生建筑设计观摩评选获奖及牛B作业特写: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getalbum.do?id=395911268&owner=222159239&ref=share1#thu mb UA创作竞赛: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getphoto.do?id=2901957546&owner=230864889&ref=share 日本新人建筑战作品选: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photo/232531666/album-400880509?curpage=&t=#thumb 同济10000元奖学金规划设计作业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getalbum.do?id=402988199&owner=248718991&ref=newsfeed&sfet=10 4&fin=47&ff_id=256140903#thumb 08全国大学生建筑获奖作业下载[五年级](作者相册还有1-4年级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getalbum.do?id=288272324&owner=267104337&ref=newsfeed&r ef=share1#thumb 08年全国大学生建筑参赛作业--三年级(全)(作者相册还有1-4年级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photo/221153683/album-266984109?ref=share1#thumb 2010revit杯大学生优秀作品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getalbum.do?id=401739588&owner=261276065&ref=newsfeed&s fet=103&fin=6&ff_id=284130939#thumb 同济毕业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photo/231900549/album-387928665?ref=share1 天津大学留校作业: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getphoto.do?id=3028880583&owner=298767995&ref=share 专业课作业汇总: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getalbum.do?id=299013176&owner=243005848&ref=share1 重大的一个强人: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photo/234038124/album-338238704?ref=share1#thumb 清华某人的耶鲁大学申请作品集: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getalbum.do?id=377229808&owner=273839743&ref=share1#thu mb 美国建筑学及城市设计大学生的作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getalbum.do?id=384215046&owner=284858379&ref=share1#thu mb 2010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毕业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photo/250693996/album-374741553?ref=share1#thumb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学生作业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photo/268071404/album-372258190?ref=share1#thumb 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二年級學生作業(作者相册还有很多)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photo/254853272/album-279933409?ref=share1#thumb 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公共建筑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8970567.html,/getalbum.do?id=366666549&owner=284879503&ref=share1#thu mb 毕设不是快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