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获奖方案

合集下载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获奖方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获奖方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获奖方案
项目名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获奖方案(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Campus) Master Plan Winning Proposal)
建筑师:Rocco Design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点:中国,深圳
占地面积:10,014,000㎡
项目面积:301,370㎡
设计时间:2012年
完工时间:2015年
摄影:Rocco Design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公关部
Rocco建筑事务所、地球重力建筑公司以及Wang Weijen建筑事务所,赢得了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建设的国际竞标权。

校园的一期工程预计在2015年完成。

新校区的建筑理念以“学术集群,校园绿色,自然地形”为基础。

建筑团队的目的不仅仅要包括大学建筑的硬件方案,还要通过总体规划策略探讨社区的建立以及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

建筑团队认为:项目最终要完成一个关系紧密相连的社区共享服务,以及其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即具有成功且富有意义的校园生活。

总体规划灵活多变,将未来有可能实现的一系列相关设施考虑其中。

规划涵盖了可持续发展、接口和集成与自然的融合,并且将重点放在如何加强高校社区与多学科的合作与知识创新等方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奖学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奖学金

『博文奖学金』
1、申请条件(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申请):
(1)三门选考+英语为413分及以上
(2)学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
2、奖学金额度:4年12万(3万/年)
3、申请时间:5月15日前
『入学奖学金』
1、申请条件:高考成绩在浙江省排名前1500名的优秀学子。

(5月15日前申请“博文奖学金”并在6月1日获得其资格的学生亦可申请)
2、奖学金额度:4年12万至48万不等(纯凭高考成绩入学,奖学金发放对象为浙江省排名前100名、前500名、前1000名、前1500名的优秀学子,奖学金额度分别为四年48万、38万、19万、12万)
3、申请时间:高考出分后
看了这两个奖学金是不是激励了你对“港中深”的热情?更棒的是这两个奖学金是可以叠加的哦,最高可达60万!。

港中深综评笔试通过率

港中深综评笔试通过率

港中深综评笔试通过率
据说港中深的初审通过率超过90%,按照校长的说法是:给每个报名的孩子一个考位,力争不在高考前打击孩子的信心。

确实暖心。

香港中文大学世界排名很高,比肩复交,商科实力非常强,实习机会又多又好,世界名校申研通过率很高,课程体系与国际同步,院士、诺贝尔得主、图灵得主、海外名师一大把……不是做广告,这是人家摆在那的优势。

缺点也很明显:深圳校区毕竟年轻,而且无论是毕业证还是学位证都赫然标注深圳字样,虽然教育部留学中心可以认证学位但国内多数一线城市不承认留学身份,由于课程体系不同于国内,读研之路只能单向向外,就业大概率在大湾区、港澳地区、国外,孩子她妈不舍得她走远。

学习压力大,据说绩点低于3.0的非常少,稍高点奖学金起步绩点3.3(当然这点也可以看成港中深的优势)。

孩子最爱的专业是小语种但是对经济学类专业也比较感兴趣,高三还抽空看了大半本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亚当.斯密、纳什……张口就来。

了解了香港中文大学以后她也不排斥,甚至希望到本部读,被我劝退了,香港虽好,但是现在不稳定,年轻人容易受到蛊惑,走上歧途。

再说了本部现在正在经历校长续聘事件,估计港府甚至ZY 都不满意,会不会打压也说不准。

深圳毕竟在国内,安全和稳定优于香港本部,保守一点,就报了港中深综合评价招生。

实际上这一点在江苏提前批裸分也能看得出来:本部低于深圳校区,文科收分只有603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入职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入职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入职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的入职制度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政策策定的,具体程序如下:
1. 岗位招聘:学校会根据需求,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并要求应聘者提交相关材料,如简历、个人陈述等。

2. 笔试和面试:应聘者通过初步筛选后,可能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环节,以进一步评估其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3. 入职合同:经过面试和综合考察,学校将与合适的候选人签订入职合同,并约定相关待遇、福利、工作内容等。

4. 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后,学校会进行相关的入职培训,包括学校文化、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方面的介绍,以帮助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5. 岗位安排:根据职位要求和员工的能力和特长,学校会将新员工安排至相应的岗位,并指派导师或上级领导进行指导和帮助。

6. 工作管理:学校会定期进行员工绩效考核和工作管理,以确保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情况,具体的入职制度可能会因个人情况及学校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如果你有具体的问题或需求,建议直接咨询学校的人力资源部门或招聘相关部门。

港中深综评学考要求

港中深综评学考要求

港中深综评学考要求
港中深综评学考要求指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综合评价学生的考核要求。

这些要求通常涵盖学生的学术成绩、课外活动、品德表现等方面。

具体来说,学生在学术成绩方面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包括课程考试成绩、论文或项目成绩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参与一定数量的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学术竞赛等,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经历。

品德方面,学生需要表现出良好的品行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比如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

总的来说,港中深综评学考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术能力、综合素质和个人品行,鼓励学生在多个方面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2014年4月28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占地约100万平方米,校园第一期工程已经展开,图书馆、宿舍等大楼预计于2016至2017年陆续落成。

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2014年开始招生。

一期阶段(2014~2017年)在校生规模为3300人,二期阶段(2018~2021年)为6200人,三期阶段(2022~2025年)为11000人。

开设3个本科课程,设理工、经管、人文与社科三个学院。

招生规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本科生招生将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

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学校将按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学位证书,同时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

研究生的招生将实施香港中文大学学位教育,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管理机关: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新闻回顾:香港中文大学获准在深圳办学人民网香港3月26日电香港中文大学今天表示,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办学,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合作办学的形式,经过5年的规划和筹备,目前正式获得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下一步将全球招聘教师,规划学科发展和招生工作。

香港中大称,深圳分校的理事会由香港中大与深圳大学各委任8人组成,理事长由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担任。

学校将开设理工、经管、人文与社科三个学院,将分阶段招生,长远办学规模为11000个学生,今年秋季将开设3个本科课程。

甄别区分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推荐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推荐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机密推荐书CONFIDENTIAL RECOMMENDATION第一部分(由申请人填写)Section I (To be completed by the applicant)申请人姓名( 中文 )Name of applicant ( in Englis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报读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课程Postgraduate programme applied for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第二部分(由咨询人填写)Section II (To be completed by the referee)1.您认识申请人多久及如何认识?For how long and in what capacity have you known the applica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就表中所列各项资料将申请人与您所教导之其他学生或共事之雇员作一比较。

How would you rank the applicant in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students you have taught or other employees you have worked with or supervised?3.您认为申请人的学术成绩能否准确地反映其学术研究的能力?In your opinion, is the applicant’s scholastic record, as you know it, an accurate index of his / her scholastic ability?能 Yes ❑ 否 No ❑若您的答案是「否」,请略述有关申请人之独立研习或研究工作表现。

贝有添奖学金实施方案

贝有添奖学金实施方案

贝有添奖学金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激励和支持优秀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决定设立“贝有添奖学金”,以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科研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奖学金设置。

1. 本次奖学金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等级,分别设置奖金2000元、1500元、1000元和500元。

2. 每个学年设立一次奖学金评选,评选对象为全校在校学生。

3. 获奖学生名单将在学校官方网站和校园公告栏上公布,以示公开、公平。

二、评选条件。

1. 一等奖,平均学分绩点3.8以上,无不及格科目,在校期间无违纪违规行为。

2. 二等奖,平均学分绩点3.5以上,无不及格科目,在校期间无违纪违规行为。

3. 三等奖,平均学分绩点3.2以上,无不及格科目,在校期间无违纪违规行为。

4. 优秀奖,平均学分绩点3.0以上,无不及格科目,在校期间无违纪违规行为。

三、评选程序。

1. 学校将每学年学生的学习成绩、考勤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候选人名单。

2. 学校成立评选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3. 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并在学校官方网站和校园公告栏上公布获奖名单。

四、奖学金管理。

1. 学校设立专门的奖学金管理办公室,负责奖学金的评选、发放和管理工作。

2. 学校将建立奖学金获得者档案,对获奖学生进行跟踪和管理,以激励他们在学术上不断进步。

3. 奖学金资金来源于学校的教育经费,保证奖学金的发放和管理。

五、奖学金宣传。

学校将通过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对贝有添奖学金进行宣传,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并争取奖学金。

六、奖学金效果评估。

学校将定期对奖学金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奖学金评选标准和管理办法,确保奖学金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七、奖学金实施方案的保密性。

学校将严格保护奖学金评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对评选过程进行保密,确保评选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

通过贝有添奖学金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获奖方案
项目名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获奖方案(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Campus) Master Plan Winning Proposal)
建筑师:Rocco Design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点:中国,深圳
占地面积:10,014,000㎡
项目面积:301,370㎡
设计时间:2012年
完工时间:2015年
摄影:Rocco Design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公关部
Rocco建筑事务所、地球重力建筑公司以及Wang Weijen建筑事务所,赢得了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建设的国际竞标权。

校园的一期工程预计在2015年完成。

新校区的建筑理念以“学术集群,校园绿色,自然地形”为基础。

建筑团队的目的不仅仅要包括大学建筑的硬件方案,还要通过总体规划策略探讨社区的建立以及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

建筑团队认为:项目最终要完成一个关系紧密相连的社区共享服务,以及其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即具有成功且富有意义的校园生活。

总体规划灵活多变,将未来有可能实现的一系列相关设施考虑其中。

规划涵盖了可持续发展、接口和集成与自然的融合,并且将重点放在如何加强高校社区与多学科的合作与知识创新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