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备课 北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本章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了分数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章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内容。

小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能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

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同时为后面的小数乘法教学做好铺垫。

学生已经掌握了“元、角、分”并初步认识了小数。

从学生已学知识的角度看,解决本章节的几个重点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知道小数部分的各数位名称以及相互关系,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3.让学生经历动手量一量和在方格纸上涂色等过程,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计算并估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5.通过学习,学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有关小数加减法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教材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另一部分是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是在“元、角、分与小数”和米、分米、厘米以及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单元则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小数的应用范围有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1.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范围是比较广的,除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标签以外,像赛跑的成绩,跳高、跳远的成绩以及身高、体重、体温、视力的表示等,都要用到小数。

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让学生自己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使学生初步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此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兴趣。

2.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人们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也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同时在新的教学大纲中,也强调了估算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放在首位。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
板书设计
小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作业布置
小册
教学反思
对于小数的计数单位很多孩子仍是理解不清楚,主要是对数位顺序表理解不清楚,需找一些合适的习题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透彻
九江市鹤湖学校______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
单元主题
小数的意义三
总课时第3ຫໍສະໝຸດ 时教学内容本课教学 主要内容
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2)1元钱平均分成10份,2份是( )元。(可以渗透0.2元=2角)
1元钱平均分成100份,27份是( )元。(0.27元=27分)
(3)第一页“认一认”:学生尝试完成。
还可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7等。
2、小结:
=0.1 =0.2 =0.7···你发现了什么?【提示:一位小数就表示( ),表示十分之几都可以写成( )小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能进行简单得分小数转化。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分小数转化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辅助
教具多媒体
课件
学科资源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
备注(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共同测量黑板的长:( )米
数部分相同时,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0.69<0.8
4、 如果几个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2.97<3.13<3.08
5、 汇报2:
6、
针对两种比较方法,请同学们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二、 试一试
应用上面总结的两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两组分数的大小。 1、 根据题意是比较在0.48米与0.5米的大小。应用法一,首先比较整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复习课 北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复习课 北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回忆小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能够通过图形、表格、计算等不同形式,理解小数的意义。

3.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完成简单计算。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复习小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复习小数的意义。

3.复习小数加减法运算方法。

4.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小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复习
1.老师讲解小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并回顾小数的几种表示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小数的读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2. 小数的意义复习
1.老师以图形展示小数的意义,并让学生通过简答题回忆小数的意义。

2.老师出示表格,让学生从表格中理解小数的意义,并完成相关计算。

3. 小数加减法运算方法复习
1.老师解析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分别进行示范。

2.学生自主完成小组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老师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学生自主完成小组练习,并将答案与其他组对比,讨论解题步骤和答案的正确性。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实践、分组练习等。

在小组练习环节,学生积极性较高,但是在实际问题计算环节,部分学生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与辅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小组协作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小数的意义与运算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整体备课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整体备课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
加减法》单元整体备课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主要围绕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展开。

在备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小数的意义
1. 小数的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小数的由来和实际意义。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授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表示方法。

3. 小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大小关系。

二、小数的加减法
1. 小数的加法:教授小数的加法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法规则。

2. 小数的减法:教授小数的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减法规则。

3. 小数的加减法综合练习:设计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加减法计算。

三、小数的应用
1. 小数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小数的解决问题:设计一些小数运算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充分准备教学材料,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
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规则。

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和拓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2. 培养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的加减计算。

3.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投影仪、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创设一个商店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引出小数的概念。

2. 讲解小数的意义:讲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例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

3. 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例题1:3.2 + 1.5解:3.2 + 1.5 = 4.7例题2:4.8 2.1解:4.8 2.1 = 2.74. 练习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5. 实际问题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问题1:一件衣服原价32元,打八折后是多少元?解:32 0.8 = 25.6 元问题2:小明有2.5元,他买了一支铅笔1.2元,他还剩下多少元?解:2.5 1.2 = 1.3 元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a. 5.6 + 2.3b. 7.8 3.1c. 4.5 + 1.22. 作业答案:(1)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1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来引入小数的意义,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灵活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熟练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主要是理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我准备了电子白板、教学卡片、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比如购物场景,来引入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们理解小数的意义。

2. 小数的计数单位:我会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们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包括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

3. 小数的加减法:我会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们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小数的加减法,以及异分母小数的加减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小数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巩固他们对于小数的加减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小数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练习,巩固他们对于小数的加减法的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学生们对于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进行额外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运用小数的加减法,比如在购物时进行价格的计算,让学以致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这是帮助学生们理解小数意义的关键。

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讲解和掌握,这是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掌握。

2.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运算,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小数吗?小数又是如何进行加减运算的呢?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10分钟)1. 讲解小数的定义:小数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数,它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2. 举例说明小数的读写方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3. 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读写练习,巩固小数的读写方法。

三、小数的加减法运算(15分钟)1. 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规则进行运算。

2. 举例说明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先对齐小数点,然后进行整数部分的加减运算,最后进行小数部分的加减运算。

3. 引导学生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练习,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技巧。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小数,那么你们能想到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小数的加减法来解决呢?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使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小数的读写和运算技巧。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小数的引入对学生来说是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小数的实际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2.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2.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小数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和答案。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小数的概念,如超市商品的价格,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存在。

然后,教师展示一些小数,让学生尝试读写,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小数的意义,如1元可以分成10角,1角可以分成10分,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分位和计数单位。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组成,如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结构。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如给出两组小数,让学生计算它们的和或差。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如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到高位计算等,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如小数接龙、小数猜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小数意义的认识,后一部分是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比大小”、“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

“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扩展对小数意义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学习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学会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预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1、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时安排:(建议15课时)
小数的意义(一)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二)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三) 1课时
小数的意义练习 1课时
比大小 2课时
买菜 1课时
比身高 2课时
歌手大赛 2课时
练习一 2课时
单元检测及小结 2课时
小数的意义(一)(总第 1 课时)
小数的意义(二)(总第 2 课时)
小数的意义(三)(总第 3 课时)
小数的意义练习(总第4课时)
比大小练习(总第6课时)
买菜(总第7课时)
比身高(总第8课时)
比身高练习(总第9课时)
练习一(总第12课时)
练习一(总第13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测试题
一、专心填一填(每空1分,共26分)
1、100.0103读作( ),五十点五零写作( )。

2、6.09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9在( )位上,表示( )个( )。

3、把
“1
” 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用小数表示是( ),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

4、0.4里面有( )个0.1,0.025里面有( )个0.001。

5、请根据下面这段话填空:
星期天,阳阳走了1.02千米,到文具店买了一块0.3元的橡皮,去水果店卖了8千克10克的大西瓜,一共用时0.75小时。

1.02千米=( )米 0.3元=( )角 0.4小时=( )分 8千克10克=( )千克
6、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

7、比较大小:
703克千克
二、用心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越大。

()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3、7.68+0.3-7.68+0.3=0 ()
4、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
5、整数一定比小数大。

()
三、精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
1、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后,不改变数的大小,错误的是()
A.0.2=0.200
B.4.08=4.008
C. 3=3.000
2、大于4.6小于4.7的小数()
A.一个也没有
B.有无数个
C.有9个
3、1里面有100个()
A.0.1
B.0.01
C.0.001
4、下列各数中,最接近4.98的数是()
A.4.97
B.4.99
C.4.981
5、0.64米是1米的()
A.百分之六十
B.千分之六十四
C.千分之六百四十
四、细心算一算(36分)
1、口算(10分)
4.1-0.5= 0.96-0.7= 6+2.7=
5.3-0.6= 5.35-3=
3.8+4= 2.8+0.8= 0.36+0.64= 7-0.4= 10.3-7=
2、用竖式计算(8分)
38-33.4= 12.8+3.76= 8.4-2.35= 9.8+19.2=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8分)
13.75-5.28-4.72 2.25+4.8+0.75 8-7.19+3.83
9.65-(7.03+1.65) 8.4-7.85+3.2 2.58-(3.5-2.42)
五、我会应用。

(23分)
1、我会耐心分析。

根据统计表在方框中填空。

(4分)
2、笑笑在超市挑了三件东西,排骨12.40元、金针菇8.20元、沐浴露39.9元,她拿
出50元钱够不够?如果不够还应补多少钱?(5分)
3、小红原有19.04元钱,买本子用去了7.8元,妈妈又给了他4.5元。

小红现在有多
少元?(4分)
4、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

接口处共用去绳
子0.25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4分)
5、我会思考(6分)
《海洋世界》《趣味折纸》《童话大王》《数学家的故事》
8.18元 8.30元 7.82元 7.11元
(1)书店里新购进了4种书,张红都很喜欢。

她只有15元,能买哪两本书?
(2)李静买了其中两本书,她付给售货员16元,问:她买的是哪两本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