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
大一语文常考知识点

大一语文常考知识点1. 文言文知识点在大一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
常考的文言文知识点包括:-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包括多音字、并列句、倒装句、虚词的使用等;- 文言文的基本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 文言文的常见篇章结构:包括记叙文、夹叙夹议、议论文、对联等;- 文言文的常见修辞方法:包括描写、叙事、议论等。
2. 现代文知识点现代文是大一语文中另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
常考的现代文知识点包括:- 现代文的基本语法:包括主谓一致、虚拟语气、倒装语序等;- 现代文的文章结构: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包括描写、抒情、议论等;-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包括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3. 古诗词知识点古诗词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之一,也是大一语文常考的内容。
常考的古诗词知识点包括:- 古诗词的基本韵律: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古诗词的基本格律:包括平水韵、双调等;- 古诗词的作者及作品:包括李白、杜甫、苏轼等;- 古诗词的题材和意境:包括山水田园、咏物抒怀等。
4. 阅读理解知识点阅读理解是大一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常考的阅读理解知识点包括:-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阅读文章,抓住文章的核心思想;- 掌握文章细节:理解关键词汇、概念和具体事实等;- 推理判断能力:通过已有的信息推断和判断文章中未提及的内容;- 文章结构分析:了解文章的开头、发展和结尾,掌握文章的逻辑关系。
5. 古文阅读知识点古文阅读是大一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常考的古文阅读知识点包括:- 古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包括查字典、理解词义、推测上下文等;- 古文的注释理解:了解古文中生僻字的释义和古文的注释内容;- 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古文,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 古文的背景知识:了解古代文化、历史事件等对于古文阅读的帮助。
综上所述,大一语文常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和古文阅读。
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

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1. 三纲五常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伦理观念。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
2. 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赋、文言小说等多种形式,代表作品有《诗经》、《红楼梦》等。
3. 典故典故是指古代文献中的引文或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故事,常用于修辞和比喻手法。
如 "望洋兴叹" 来自《红楼梦》。
4.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技巧,包括比喻、夸张、对仗、排比等。
常用于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5. 修辞格修辞格是修辞手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比喻、拟人、借代、象征等,常用于修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6. 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形式,代表作品有杜甫、李白等人的诗作。
7. 修辞三问修辞三问是指修辞手法应当回答的三个问题:为什么用、怎么用、用在哪里。
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8. 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对中国社会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9. 文字学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与语言学、古文字学等有关。
通过文字学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
10. 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研究的学科,包括文学批评、文学评论理论等。
通过文学评论,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内涵。
以上是大学语文常见的百科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还可以进一步详细了解相关内容。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第一课天之道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4.背诵、默写全文5.主题思想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学常识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二、论证方法: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三、修辞手法: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四、成语演化:1.既来之,则安之2.分崩离析3.祸起萧墙4.开柙出虎5.季孙之忧6.大动干戈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五、重点字词1.过:动词,责备2.与:语助词六、通假字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七、特殊句式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八、重点字词1.是:例句出处释义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2.疾:例句出处释义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传》妒忌3.止:例句出处释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停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禁止、阻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只是、仅仅4.见:例句出处释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看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拜见、偈见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相当于“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xiàn,出现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见解、见识5.过:例句出处释义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走过、经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过分、过于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错误、过失(名)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责备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错(形)故尝与过宋将军《大铁椎传》拜访、访问第三课《国人之于国也》一、文学常识1.孟子的主张、地位2.《孟子》作品的作者、特点3.孟子散文的特点二、论证方法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三、修辞手法1.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排比)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全注意!本文给出的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全是经过精心整理和归纳的,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学科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我们要讲解的知识点:一、汉字基础知识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
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对于学好语文非常重要。
这包括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其特点,汉字的结构、构造和书写规范,以及常用字的读音、意义和用法等。
二、语法基础知识语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语法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语法基础知识包括词法、句法、成分和句子成分的基本概念,词性、时态、语态和语气的用法等。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工具,也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学习修辞手法有助于我们提高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反复、对偶等。
四、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文学流派、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五、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大学语文学习的核心。
通过阅读与鉴赏,我们可以理解作者的意图,分析作品的主题和结构,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六、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写作技巧,我们可以提高文章的结构、条理和表达,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七、修养与情感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人文修养和情感素质。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深邃思想和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文给出的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在语文学科中取得好成绩,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愿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大学语文知识点

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大学语文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1、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 305 篇。
其内容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等,各具特色。
2、散文先秦散文中,《论语》以简洁的语录体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庄子》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叙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成就颇高,如韩愈的气势磅礴、柳宗元的清新自然等。
3、小说明清时期的小说达到鼎盛,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影响深远。
二、现代文学1、诗歌郭沫若的《女神》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2、散文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如《热风》《华盖集》等。
朱自清的散文清新优美,《背影》《荷塘月色》等作品脍炙人口。
3、小说茅盾的《子夜》展现了社会的复杂面貌。
巴金的《家》《春》《秋》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衰落。
三、外国文学1、古希腊文学《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 19 世纪文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法国社会的全景。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革。
四、文学理论1、文学的本质探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还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达。
2、文学的体裁了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特点和创作规律。
3、文学批评掌握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如社会历史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等。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大一专科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大一专科一、汉字和词汇汉字是中文的基础,在大一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汉字,比如基本的笔画顺序和规范书写。
此外,了解常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必要的。
二、语法和句子结构了解语法和句子结构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
在大一阶段,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并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句式和短语。
三、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阅读理解是大学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同时,我们还需要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修辞手法和文学常识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在大一专科中,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如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发展等。
五、作文和写作规范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大一专科中,我们需要学会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准确表达观点,并注意文章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六、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
在大一专科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词汇和语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七、修辞和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使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在大一专科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提高自己的修辞能力。
八、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在大一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培养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九、修辞和格律修辞和格律是古代文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通过学习修辞和格律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在大一专科中,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和格律,如对仗、平仄等。
十、写作和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最全知识要点汇总

大学语文最全知识要点汇总
本文将汇总大学语文学科的各个知识要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诗歌
-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运用特殊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形式。
- 诗的韵律:诗的韵律又称诗的格律,包括押韵、字数、句数等方面的要求。
- 诗的体裁:古代的诗歌主要包括诗、赋、曲、辞等,而现代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如自由诗、长诗、短诗等。
散文
- 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以较为自由的文体形式展现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作品。
- 散文的特点:散文以自由灵活的文体为特点,叙述性强,篇幅无限制,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 代表性作品:《醒世恒言》、《幽梦影》、《过秦论》等。
小说
- 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基础,通过人物塑造
和情节安排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长篇散文作品。
- 小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写作和题材特点,小说可以分为言
情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等。
- 代表性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古代文言文
- 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文言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具有严谨、庄重、经典的特点。
- 古代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包括运用修辞手法、借古讽今等方
式来表达思想和意境。
- 代表性作品:《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
现代文学名著
- 现代文学名著的特点:现代文学名著通常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真实反映社会现象和人们生活的作品。
- 代表性作品:《围城》、《活着》、《解忧杂货店》等。
以上是大学语文最全知识要点的汇总,希望能对学习语文的人们有所帮助。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入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使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从民歌营养中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其著名作品《离骚》、《九歌》、《天问》等,是我过古代文学积极浪漫主义的典范。
3、先秦散文中用散文写的史籍称历史散文,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百家写的散文称诸子散文,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有《论语》、《孟子》、《庄子》。
4、赋是战国后期发展成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代,故名汉赋。
分骚赋、大赋、小赋三种。
骚赋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大赋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枚乘的《七发》。
小赋代表作有杨雄的《酒赋》、张衡的《归田赋》。
5、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这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达到史传文学的高峰。
6、乐府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第三个重要阶段的产物。
《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7、建安文学是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这一时期的文学,其主要作家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和刘桢)和女诗人蔡琰(文姬)。
8、东晋陶渊明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篇大多数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而且形成一种平淡醇美的独特艺术风格。
名篇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9、南朝乐府民歌产生在南方长江流域,内容多是情歌,其中长篇抒情诗《西洲曲》艺术性最高。
北朝乐府民歌题材广泛,有牧歌、战歌、情歌等,其中长篇叙述诗《木兰诗》成就最高,其他名篇有《敕勒歌》。
10、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
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干宝的《搜神记》。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11、南北朝是我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迅速而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以多种文体和多位作家为对象的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较系统而完整的文学创作专论陆机的《文赋》,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的《诗品》,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巨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古代文章总集萧统的《文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
一、一要点:语文包括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知识
1.语言文字知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1)文言实词:古今意;常用文言实词具体含义
(2)文言虚词: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
(3)文言句式:使动句式、意动句式、名词做状语、名词做动词、判断句、被动句、倒序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句式。
2.文学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
(1)作者基本情况(字号、朝代、主要思想或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代表作
(2)作品基本情况(出处、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特色、地位
(3)文体基础知识:4种文体知识的具体考核
①议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对比、类比)
驳论的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②记叙文:
叙述方式:顺序、倒序、平叙、插叙
人物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
③诗歌:
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自然天成、融情于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诗词部分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就是诗词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其中六种间接抒情是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知识重点与难点。
借景抒情又分为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四种,这四种借景抒情的区别就在于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多少。
直接抒情:
《湘夫人》,《长恨歌》,《声声慢》《一句话》《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自然天成:《饮酒》
借景抒情
融情入景:《湘夫人》《秋兴》《长恨歌》
移情于景:《声声慢》《长恨歌》《秋兴》《再别康桥》
因情造景:《湘夫人》《长恨歌》《雨巷》
诗歌的抒情
借事抒情:《蒹葭》《湘夫人》《鹧鸪天》《再别康桥》《八声甘州》《长恨歌》
借举止抒情:《行路难》《长恨歌》《饮酒》《鹧鸪天》《摸鱼儿》《再别康桥》《八声甘州》
间接抒情
借比喻抒情:《虞美人》《长恨歌》《声声慢》(自喻)《摸鱼儿》《再别康桥》
借象征抒情:《行路难》《一句话》《蒹葭》《早雁》《摸鱼儿》《雨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借典故抒情:《行路难》《鹧鸪天》《摸鱼儿》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借代等。
④小说: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个性特点、人物描写法
心理刻画:直接间接、心理描写
表现方法:倒叙、前后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对比、铺垫、烘托、反衬、类比、象征➢倒叙: 《哭小弟》《马伶传》《金鲤鱼的百裥裙》
➢托物言志:《秋夜》
➢以小见大:《香市》《苦恼》
➢对比:《苦恼》《都江堰》《种树郭驼橐传》《西湖七月半》《香市》
➢铺垫:《纪念傅雷》
➢侧面烘托:《哭小弟》《马伶传》《张中丞传后序》
➢反衬:《香市》《冯谖客孟尝君》《张中丞传后序》《马伶传》《张中丞传后序》
➢类比:《种树郭驼橐传》《我与地坛》《蚂蚁大战》
➢欲扬先抑:《冯谖客孟尝君》《都江堰》
➢象征:《秋夜》《我与地坛》《蚂蚁大战》《爱尔克的灯光》《都江堰》
➢拟人:《秋夜》《都江堰》《蚂蚁大战》
➢
3.文学作品阅读分析:背景、主要内容、写作特点、提升写作能力
二、记住语文中的“二”
(1)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2)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3)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4)二种说明文类型:
事理说明文(阐述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类说明文。
)
事物说明文。
(5)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6)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理论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