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_春节作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相关推荐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9篇)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1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百节年为首”,山东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
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腊月二十三”一到,家家户户要蒸大枣饽饽、炸面鱼、杀猪、做豆腐、宰鸡,打冻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
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
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
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
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
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
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正月初一凌晨挑选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这时拜年开始了,先放一个开门的鞭炮,打开吉祥的大门,迎接拜年的人们,大人们开始忙活起来,爸爸放鞭炮,满地的红地毯似的纸屑,预示着来年的吉祥如意;妈妈做可口的饭菜。
再就是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
家里忙完了,就给家族里的人拜年了,家家户户串门拜年,空气里弥漫着鞭炮的火药味,回荡着人们的祝福声。
正月初一早上吃有钱的饺子,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
除夕过大年也就结束了,真是“ 爆竹声声辞旧岁,合家欢乐迎新春”。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2在寒假里,那五花八门的节日习俗,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过年的气氛是从何时浓起来的呢?或许从“腊八”那天就已经开始了。
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找齐那八样食材,在锅里煮。
家乡的春节1500字精选作文

家乡的春节1500字精选作文一乡一风俗,每个地域的人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故而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其中渗透了当地的文化与风土人情,有着自已独特的魅力。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希冀。
我的老家湖南也有对春节独有的表达方式,从祖辈开始,一直传承至今,可谓底蕴深沉。
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
打糍粑是必不可少的。
老家的风俗:说起得越早打糍粑代表来年丰收就越大。
所以每家每户都会早早起来制作糍粑,他们用石器将糯米饭捣碎打成粘状,放在模型里压制成圆圆的饼,外表光滑、美观。
吃法可以煎、烤、煮、炸、蒸都行。
但常日,我们喜欢把糍粑放在微微明灭的炭火上渐渐烘烤,火气不能太大,要不外皮焦糊,内里却生硬。
而且还要不停的翻烤,让它两边受热均匀,糍粑在火气下渐渐鼓胀,表皮微黄并隆起,外皮喷着热气裂开笑口,糍粑就大功告成了,喜欢甜的在里面放上沙糖裹起来,那吃味真是别具一格。
一到过年,当地人都要用红糖拌好煮熟的糍粑来招待客人,象征家庭甜甜蜜蜜、圆圆满满,以表吉利。
还有猪血丸子、腊鱼、腊肉、腊板鸭、甜酒等等也是当地人过年必备的食物。
大年三十拜祖宗,这是当地特有的习俗。
焚香送亮,家宅祭祖,大人们携着小孩,带着鞭炮、香烛、纸钱等,上祖坟祭祖。
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烟雾弥漫中,大家将纸钱大把大把烧与于祖先坟前,点两根烛,燃三根香,跪下忠诚磕三个头,以示对他们的思念。
祭拜完祖坟回来,往往是下午四五点,天近黄昏。
这时,留在家里的女人杀鸡宰鱼,农村家里有条件的还会杀猪宰羊,准备丰富的饭菜,桌上的菜愈丰富表示这一年愈丰收,看的孩子们那叫一个口水直流。
当然在吃年夜饭之前,拜堂屋是免不了的。
在农村,每家都会有一个地方留作供奉祖先,这即是堂屋了。
除夕夜的鸡鸭鱼肉肘子等大碗大碗在上餐桌前,必须先放置到堂屋供奉祖先,在祖宗牌位前的桌上摆满佳肴和酒水,大人小孩认认真真、恭恭敬敬地拜过了,才移到餐桌上开始吃年夜饭,这代表了湖南人尊亲敬祖的美妙品德。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25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2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家乡的春节虽不如老舍笔下北京春节那般隆重,从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九历时一个多月,但对于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是人们劳动一年后欢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美好祝愿。
我家的春节差不多就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时候,很少有人闲着无事。
全家人忙着洗衣服,换床单,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的气象。
当然了,对联、窗花、日历是必不可少的,理应在前几天完成,所以这里我不做描述。
三十这天,重要性仅次于洗衣服的应该算是做年夜饭了,大人在一边忙活着洗菜切菜,孩子们蹦蹦跳跳,想尽办法帮个忙,却总插不上手,只有干着急罢了。
年夜饭的品种照例是很丰盛的,依旧是鸡鸭鱼肉之类,但小孩子白天中无事时吃尽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这些珍奇,只好随便选几样来一品好坏,往往遗下一大堆剩菜,让劳动一番的大人们目瞪口呆。
但无论如何大人们是不会恼的,因为剩菜剩饭此时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是孩子们的自由时间了,桌上摆好糖果、水果和各类糕点,想吃就吃。
全家人喜气洋洋,其中当属孩子最欢喜,因为可以靠几句甜言蜜语换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压岁钱。
如果你问他们明天的愿望,应该就是多来点拜年的了。
除夕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守岁这一着却不是我能接受的,听完倒计时的钟声,刚想闭上眼睛睡个好觉,窗外就“劈里啪啦”地响起了礼花声,弄得人睡意全无,却又筋疲力尽。
正月初一的习俗近年来越发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阳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饭,便上街闲逛。
街上的商铺为了在新年的第一天从人们的口袋里弄到更多的进账,不惜破坏正月初一关门停业的老规矩,大张旗鼓办起了“新年大甩卖”之类的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过年的食物储备、购买新衣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样。
关于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38篇)

春节作文1500字关于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38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作文1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作文1500字篇1西方有西方的年,东方有东方的年,中国的年便的春节了,所谓,春节无非就是辞旧迎新,对旧的一年的收获总结,对新的一年的展望迎接。
当然劳累了一年,也是应该歇歇了。
往常的春节都是亲人团聚在一起,大人忙在厨房里,孩子们坐在一起看电视,吃东西。
再就是等着品尝美味佳肴了,那种沐浴在亲情。
喜悦。
和睦之中的感觉,真是美极了。
如今,旅游也更是成了春节的新时尚,但对于收入平凡的家庭来说,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
其实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搞一点新式花样,便会使这个春节多姿多彩了,所以在我的提议下,今年春节这样过!反客为主做为孩子的我们,平时都是父母为我们做好一切,饭来张口,茶来伸手,这使我们逐渐变得有些像家里的客人了。
所以今年春节,我们便要反客为主。
参与到生活之中。
第一项便是做饭。
刚进厨房的时候,还有些手忙脚乱,无处下手,可后来,便和妈妈的锅碗瓢盆应和上了,只不过,妈妈用这些工具奏出是交响乐,而我这里发出的声音却是瓢盆大战。
洗菜,本以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做起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怎样洗才会干净,怎样才会使菜不烂,更重要的是还要使菜的色泽保持鲜艳,于是我学着妈妈的动作一点一点的做,虽然速度很慢,慢的像蜗牛一样,但质量还是可以保证的,这一次下厨可是“不白走一回”,看着妈妈井井有序地做着每一道菜,将血淋淋的肉变为香味怡人的蒸肉时,我真是受益匪浅啊,——原来做每一件事都是熟能生巧啊!知识博览吃饱了喝足了,千万不要忘了学习知识啊,因为能量储存的太多,如果不及时释放出来,会发胖的啊!既然是放松,就不要捧书本了,与前辈们坐在一起谈古论今,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吗?从远古的英雄,谈到今日的伟人,从军事谈到文学…对了,古诗词既脍炙人口,又富含哲理,与大人比比对对,不是更富有韵味了吗?妈妈,爸爸可都是文科高手,不过我也不差。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春节作文1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除夕前一两天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忙得手忙脚乱,买鸡呀,买鱼呀,买鸭呀……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和被都清洗干净,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除夕除夕夜家家热热闹闹。
主户们准备着一年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团圆饭。
煮好饭后,大大小小必须”祭祖宗”,然后用焚香祷祝。
最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能体现出家乡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放鞭炮。
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绝。
烟花”嘭”一声,响彻云宵,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人人脸上扬溢着幸福的微笑。
有一首诗这么写:”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年。
”所以,人人都不睡觉,都要守岁,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没有除夕那么喜气洋洋。
潮州人在正月初一不能讲脏话,不能哭,不能打架……这一天还不能扫地,应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说是堆金积玉。
到了晚上,长辈要给小辈钱,而且都是用一块红纸包着,这称为”压肚腰:意味一年都富富裕裕。
然后,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后辈先祝福长辈,长辈再给小辈期望。
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所以,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向亲戚朋友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正月初二,三到了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一提,什么饼干呀,什么糖果呀,什么瓜子呀……虽然礼物都颇薄,但礼轻情义重,表达了对家乡的切切思念。
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每个角落。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15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15篇)家乡的春节作文1春节,总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除夕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春节中最热闹也最重要的高潮了。
这一天早晨,家里贴上了对联,粘上了窗花,钉上了中国结,这么一来,就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氛围。
这一天,我也十分高兴,不仅是为了新春的到来,更是因为晚上的年夜饭与压岁钱。
中午,奶奶除了做午饭,还要准备晚上的年菜:千层堡啦,素鸡啦,蛋饺啦,春卷啦,豆干啦……数不胜数。
我呢,也在一旁衬着学着奶奶和妈妈的样子做点菜。
但照葫芦画瓢出来的东西,大多都是残次品,只有一下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杰作”才算看得过去。
好在奶奶并不在意这些,全部大人大量地照收不误,我心里也喜滋滋的。
年夜饭终于大驾光临了,但说到底,就是做饭嘛。
不过,这“年夜饭”的头衔都得了,怎么也不能草草了事。
于是,奶奶登场了,和着中饭做的那些,变出了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
我就以迅雷之势把餐桌袭卷了一遍,饱了,也就满足了。
等到8点钟,大家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其乐融融地守岁。
后面的去亲戚家拜年就乏味多了,远远及不上除夕的那股热闹劲。
二舅五叔家各溜一圈,又回到家里,回到温暖的窝里。
春节,也就随之远去了……春节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大节日,可不能马虎了,图的就是吉祥、热闹。
一家人聚在一起,挺好;春节,挺好。
家乡的春节作文2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一年当中最热闹、最忙碌、最特别的节日。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夕了。
除夕这天,一大早人们都早早起来,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
整条街道张灯结彩,红红火火,一派热闹、喜庆的氛围。
早饭过后,一些中老年人和孩子们聚拢到村委会门口的广场,抄起锣鼓,走街串巷,一路上敲锣打鼓好不热闹!他们经过十字路口时,总会停留下来,猛敲一阵,惹得周围的大人小孩出来围观,他们反而越敲越起劲!大人们看一会儿就各自散去,而孩子们却紧跟不舍,跟着他们走过大街小巷。
此时的小孩子们也不怕累,只是陶醉地跟在后面看。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15篇)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15篇)家乡的春节的作文(1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春节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1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流传着中华民族的各式各样的传统民风民俗。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风貌;自己的民族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
与众不同的节日,与众不同的地方穿着打扮都不同;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小吃;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一不体现出绚丽多彩的地域特色,都展现着每个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我们的家乡也有自己的别具一格的节日与习俗。
在每一年的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过年吃的、用的、穿的。
这也许只是大人们在过年时做的准备。
不只是他们忙,我们的小孩也忙。
小孩们为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七杂八的东西,这些是在集市上卖的花生、瓜子、开心果等食物;第二件大事就是买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
如鞭炮、空竹等玩具,并且在除夕的晚上还要吃团圆饭。
我们家乡的春节在除夕的这一天就正式开始了。
除夕前家家户户准备好了各种吃的东西,接下来就是万象更新了,每家每户的门前都会挂上五彩缤纷的灯笼,都会贴上红红的对联,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一家人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我们家乡的春节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要穿新衣,家家都要放开门红。
在这一天里,所有的人都会在家里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地度过。
我们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初一开始就是第二个高潮了。
在初二初三的这几天里,大家都会去走亲戚,互相拜年,这就是礼尚往来。
而拜年的礼节基本上是小辈给晚辈拜年的,而我们小孩也是最佳的时候,因为可以收到一个个红包,还有好多好吃的。
拜年过后,就是元宵节上市。
元宵节时,我们乡村的家家都会吃饺子或者汤圆,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
吃团圆饭时,餐桌上必须有一条鱼,代表家里年年有余。
春节的作文1500字(精选29篇)

春节的作⽂1500字(精选29篇)春节的作⽂1500字(精选29篇) ⽆论在学习、⼯作或是⽣活中,⼤家都跟作⽂打过交道吧,作⽂是⼀种⾔语活动,具有⾼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篇什么样的作⽂才能称之为优秀作⽂呢?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春节的作⽂1500字,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作⽂篇1 过⼏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春节了,关于春节,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每⼀⽚记忆,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内⼼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脑海中闪过往昔的节⽇,交织成了美丽的、⽆穷的节⽇的韵味。
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的⽓氛。
很⼩的时候,家⾥⾯还没有电灯,平⽇⾥点⼀盏⼩油灯。
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
记得每年的除⼣下午,⽗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
天⼀⿊,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的,照的满屋通明。
从除⼣到正⽉⼗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童年的春节,还有⼀种灯让⼈难以忘怀,就是那些现在看来很简单,当时却带来⽆穷乐趣的灯笼。
⽗亲的⼿很巧,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找来⼀些秸杆,⽤⼩⼑削削刻刻,⼏⽀秸杆做成了灯笼的⾻架,再⽤五颜六⾊的糖纸把四⾯糊好(这些糖纸都是⼀年中慢慢攒下来的),就成了⼀个别致的灯笼。
节⽇⾥,天⼀⿊,就和弟妹们每⼈提着⼀只灯笼,出门和邻居家的孩⼦们玩⼉,那时别⼈家孩⼦的灯笼多数是彩纸糊成的,⽽我们的灯笼⽤糖纸,即透亮⼜鲜艳,引得别⼈好⽣羡慕。
现在的灯笼多是专业化制作出来的,⽐起过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觉却少了些什么。
春节贴年画,也是⼀道美丽的风景。
童年的春节,⼏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墙纸,很多年画贴在崭新的墙上,看上去满⽬清新⽽漂亮。
有胖胖的男孩⼉⼥孩⼉抱着⼤鱼咧嘴笑,有⾝着各种各样⾐服的⼈们在舞蹈,还有带故事情节的象连环画那样的年画,许多⼩幅的画组成了⼀⼤幅画,很喜欢这样的年画,不光可以看画⼉,还总是缠着母亲给读那些⼩幅画下⾯的⽂字,知道了画中的⼈在做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春节作文1_春节作文
我的家乡有一句口头禅: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就是说,腊八饭一吃人们就迷了,只要是上街,见什么东西都往家里买。
我的家乡有一句民谣: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腊月二十三祭灶,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家家都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鸡,肉,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这是因为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七关门,到正月初八才开张。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民谚:二十四,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我的家乡还有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
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七的习俗。
宰年鸡、赶大集。
家家户户,大街上全都热闹了起来。
腊月二十八的民谣,二十八,把面发,二十八,打糕蒸馍贴
花花。
我的家乡,每到春节前夕,一般的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
年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春节必备佳品。
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意思。
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家家都要上坟去祖祭祖。
这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大年三十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重头戏是贴春联,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我在一旁看看热闹,有时还插嘴评论几句,这时爷爷会用一句童言无忌赶走我。
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小孩子们都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领到了红包之后才肯睡觉。
大年初一,放过开门炮仗后,人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初二,是女儿回娘家,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女儿都必须在同一天归来。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
据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
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这天,你会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旗子,这是护送老爷的旗子。
旗子是以前老爷留下的,十分有价值。
正月初七,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都要吃元宵。
处处张灯结彩,整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这天月晚,大家会到庙里去看别人演戏,灯火越亮,观众就越多。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的人家,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
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家乡的春节作文1
天津春节的时段广义上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
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
但狭义上讲,天津春节当天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腊八节是在农历腊月初八。
这一天,家家开始熬腊八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豆子、米、干果,给孩子们做还要放红糖、白糖。
还有腊八蒜,把大蒜剥了皮,泡入醋内,再加白糖,拌匀。
过年时,人人吃饺子。
等吃饺子时打开,那蒜就呈翠绿色了,给白白胖胖的饺子又添了一种美味。
准备过年,大人们忙,孩子们也忙。
福字、吊钱儿、灯笼、窗花都是要买的(也有的自己做)。
孩子们更是在烟花摊前挑来挑去,不买一大兜不行。
最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买各种各样的糖、蜜饯、干果。
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要买齐全了。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孩子们吃着糖瓜儿,等着天黑。
吃饭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放焰火。
屋内的人听到外面的烟花声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烦。
那些烟花把黑夜衬托得无比美丽。
这一天孩子们也要吃糖,街上卖的糖有长方形也有瓜形,这些糖统称为糖瓜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嚼在口中又黏又甜。
关于腊月二十三,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有个神为灶王神,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
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
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
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坏话别说。
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
让他别说坏话。
今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吃的糖瓜儿,就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而制成的。
最忙的日子莫过于二十三之后了。
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一次,各种食材更要准备充足,因为大多数的店铺都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什么鸡、鸭、鱼、肉、米到了正月初一绝对难买。
到了除夕,全天津都沉浸在热闹的海洋。
家家都忙活着年夜饭,酒肉的香气飘散四方。
大人孩子一大早就穿上新衣裳,收拾好自己就跑出去把对联、福字贴在门外,屋内就在窗户的玻璃上贴窗花、吊钱儿。
家家熬夜,每晚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工作的人也都放假了,抢票赶回家和家人过年、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年级很小的孩子,所有人都要守岁。
转天是正月初一,虽然还有些放焰火的孩子,但比除夕到腊月二十三这三天的少多了,全天津大部分人都在休息。
有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去到亲戚家串门,给亲戚家孩子送红包;有的全家在家里接待客人(倒不分什么男女老少)。
好多地方都有庙会。
极爱逛庙会的是孩子们,是为了看花灯,买些新年专卖的小玩意儿和小吃。
正月初六店铺开门,但也不是全部,还是有少数铺子继续休假。
开门的铺子也不忙,还是可以抽点空去逛庙会。
正月十五又是一个高潮元宵节。
一个个圆圆的小汤圆儿,是孩子们的最爱。
街上,家家户户倒不至于张灯结彩,但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灯笼。
孩子们有的找大人领着到街上玩儿,有的在家里欣赏家中的纱灯。
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
孩子们再歇些日子就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上班了。
天气渐渐转暖,春天就快来了。
这便是天津的春节。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