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名人
普京简介

希望中国可以跟世界上大部分 国家和平相处,互帮互助,在 国际的大舞台上越走越好。
镜头1· 铁腕
“哪里有匪徒,就打到哪里”
2000年5月,普京登上俄罗斯政治舞 台的中心,成为俄联邦第三届总统,这一年 被俄罗斯人称为“普京年”。上任伊始,他 就以重振大国形象为己任,大力推行带有明 显实用主义色彩的大政方针,将国力衰退的 俄罗斯逐步带上了复兴之路。 无疑,普京是俄罗斯人当前梦寐以求 的铁腕人物。他在走路时总是摆动手臂,给 人以强健的军人的印象。他开着战斗机掠过 战乱的车臣上空,声言:“哪里有匪徒,我 们就打到哪里。如果在厕所里抓到土匪,就 直接把他塞进便池里。”访问在车臣作战的 俄罗斯士兵时,普京没有像往常一样进行视 察,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具象征意义的做法— —在猎刀上签名。
“就像瑞士表”
——“我想要莫斯科的政府、地方政府和俄联邦境内的联 邦行政机关,就像瑞士表,不停地运转,直到大选和大选后的 2008年3月和5月间。”(2007年9月,普京在索契会见瓦尔代 俱乐部成员时的讲话) ◇“你们觉得布什很轻松吗”
——“领导太多,最后拍板的还是国家元首。这当然是份 不轻的担子……这涉及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大国也好, 小国也好。你们觉得布什很轻松吗?”(2008年2月,普京在 大型记者会上的讲话)
普京对中国的影响
普京当选,对于中国而言,是重大机遇。当今世界,实际是中俄美三足鼎立的 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中国、俄罗斯两强并立。中俄联手对一超,则世界力量 相对平衡,美国不敢恣意妄为。随着中国、俄罗斯不断实现伟大复兴,中俄联 手所爆发的反霸力量,必将超越美国的霸权力量,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也 必然压住世界走向单极化的趋势,实现东方压倒西风这一历史巨变。
镜头2· 果敢
•在国际舞台上,普京频繁出访改善俄 罗斯的外部环境,与美国总统布什半年 之内“四度握手”,使俄美关系从相互 驱逐外交官的恶化态势急剧升温。对于 美国单方面退出美苏1972年《反导条 约》,普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美国的 决定是“错误的”。这虽然让人觉出一 丝无奈,但普京言语之间包含的主要信 号却是:当前奉行灵活务实对外政策的 普京政府,“改善对美关系并非战术性 外交策略,而是以维护俄罗斯利益为前 提的战略性外交政策调整”。
[数学家欧拉简介]数学家欧拉名人故事
![[数学家欧拉简介]数学家欧拉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534abe5cc175527062208ae.png)
[数学家欧拉简介]数学家欧拉名人故事欧拉(L.Euler,1707.4.15-1783.9.18)是瑞士数学家。
生于瑞士的巴塞尔(Basel),卒于彼得堡(Petepbypt)。
父亲保罗·欧拉是位牧师,喜欢数学,所以欧拉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熏陶。
但父亲却执意让他攻读神学,以便将来接他的班。
幸运的是,欧拉并没有走父亲为他安排的路。
父亲曾在巴塞尔大学上过学,与当时著名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ohannBernoulli,1667.8.6-1748.1.1)及雅各布·伯努利(JacobBernoulli,1654.12.27-1705.8.16)有几分情谊。
由于这种关系,欧拉结识了约翰的两个儿子:擅长数学的尼古拉(NicolausBernoulli,1695-1726)及丹尼尔(DanielBernoulli,1700.2.9-1782.3.17)兄弟二人,(这二人后来都成为数学家)。
他俩经常给小欧拉讲生动的数学故事和有趣的数学知识。
这些都使欧拉受益匪浅。
1720年,由约翰保举,才13岁的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学生,而且约翰精心培育着聪明伶俐的欧拉。
当约翰发现课堂上的知识已满足不了欧拉的求知欲望时,就决定每周六下午单独给他辅导、答题和授课。
约翰的心血没有白费,在他的严格训练下,欧拉终于成长起来。
他17岁的时候,成为巴塞尔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年轻的硕士,并成为约翰的助手。
在约翰的指导下,欧拉从一开始就选择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研究的道路。
1726年,19岁的欧拉由于撰写了《论桅杆配置的船舶问题》而荣获巴黎科学院的资金。
这标志着欧拉的羽毛已丰满,从此可以展翅飞翔。
欧拉的成长与他这段历史是分不开的。
当然,欧拉的成才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他能背诵前一百个质数的前十次幂,能背诵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的史诗Aeneil,能背诵全部的数学公式。
直至晚年,他还能复述年轻时的笔记的全部内容。
数学名人故事简写

数学名人故事简写数学名人故事(一)格奥尔格·康托尔(Cantor,Georg Ferdinand LudwigPhilipp,1845.3.3-1918.1.6)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人。
生于俄国圣彼得堡。
父亲是犹太血统的丹麦商人,母亲出身艺术世家。
1856年全家迁居德国的法兰克福。
先在一所中学,后在威斯巴登的一所大学预科学校学习。
康托尔,1862年入苏黎世大学学工,翌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数学和神学,受教于库默尔(Kummer,ErnstEduard,1810.1.29-1893.5.14)、维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Karl TheodorWilhelm,1815.10.31-1897.2.19)和克罗内克(Kronecker,Leopold,1823.12.7-1891.12.29)。
1866年曾去格丁根学习一学期。
1867年在库默尔指导下以解决一般整系数不定方程a某2+by2+cz2=0求解问题的论文获博士学位。
毕业后受魏尔斯特拉斯的直接影响,由数论转向严格的分析理论的研究,不久崭露头角。
他在哈雷大学任教(1869-1913)的初期证明了复合变量函数三角级数展开的唯一性,继而用有理数列极限定义无理数。
1872年成为该校副教授,1879年任教授。
由于学术观点上受到的沉重打击,康托尔曾一度患精神分裂症,虽在1887年恢复了健康,继续工作,但晚年一直病魔缠身。
1918年1月6日在德国哈雷(Halle)-维滕贝格大学附属精神病院去世。
康托尔爱好广泛,极有个性,终身信奉宗教。
早期在数学方面的兴趣是数论,1870年开始研究三角级数并由此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数学成就——集合论和超穷数理论的建立。
除此之外,他还努力探讨在新理论创立过程中所涉及的数理哲学问题.1888-1893年康托尔任柏林数学会第一任会长,1890年领导创立德国数学家联合会并任首届主席。
数学名人故事(二)戴维·希尔伯特,又译大卫·希尔伯特,D.(David Hilbert,1862~1943),德国著名数学家。
普希金的资料简介

普希金的资料简介普希金是一位十分著名的作家,其作品也一直有着十分高的赞誉,普希金的诗歌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美。
俄国诗人,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普希金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普希金的资料简介普希金,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大的诗人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始创人。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
普希金的生平事迹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
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 ,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
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
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利哈乔夫:俄罗斯文化大师

员。 父 亲,谢 尔 盖 ・ 哈 米 伊 洛维 奇 ・ 哈 乔 夫 ,毕 利
业 于 圣 彼 得 堡 一 所 新 开 办
பைடு நூலகம்
和 安德 烈耶夫 ,以及 其他 著名的作家、 艺术 家、作 曲家和演 员。对 小利 哈乔 夫来 说 ,在 度假村 中,他最 喜欢 的地 方就是度假村的剧院 。因为在 剧院里 , 这些 著名的艺术 家经常举 行歌 舞 会和 诗 歌 朗诵会。如 利哈 乔夫所 说 ,这 些 从不 认识 的 名人 .在 这里 很容 易就 认
煌 的时 期 之一 ” 我 沉 醉 于 2 ,“ 0世 纪初
蕾舞 剧 的熏陶 下成长 起 来的。利 哈乔
夫 从 小 除 了接 触 比 较 高 雅 的文 化 之 外 ,
俄 罗斯 文化 复兴 的异常 紧张与浓 烈 的
气 氛 之 中 。 这 是 在 俄 罗 斯 唤 起 独 立 的
年的 十月革命、苏 联 国内战争 、苏 联 肃反 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德 战争、 苏联 经济 萧条时期 、苏联 解体 、俄 罗
斯 转 型 时 期 等 。 艰 辛 的 岁 月 磨 炼 了 利
9
他 的父母 也无 形 中使 他 结识 了俄 国当 时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每 年夏天 ,利 哈乔 夫的全 家都到
哲 学思 维 时代 ,诗 的繁 荣时代 ,美 的 感 受时代 ,宗教 的不 安与 寻觅时 代” 。
w。 ddcunu e r
利 哈乔 夫的 父亲是 一个 英俊 、充 满热 情 的小 伙子,十分 酷爱 舞蹈 。在一 个
舞 会 上 ,利 哈 乔 夫 的 父 亲 结 识 了 自己 的 妻子。在 1 9世 纪 末 2 O世 纪 初 那 个
柴可夫基斯简介

柴可夫基斯简介柴可夫基斯(Nikolay T chaikovsky),1840年4月9日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
他父亲是一名宫廷乐师,母亲也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得柴可夫基斯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岁开始学钢琴,3岁正式登台演出。
9岁时跟随著名小提琴家罗萨里奥学习小提琴。
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里,他还受教于作曲家尼古拉•斯克里亚宾(Nikolay Sclerovian)和伊万•费迪曼(Ivan Federman)。
15岁时,他已经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小提琴手之一。
1867年,柴可夫基斯与著名女钢琴家安妮塔•涅特卡(Anetta Nedlova)结婚,婚后一直生活在圣彼得堡,并致力于交响乐事业。
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多部交响曲,其中包括《悲怆》、《第一叙事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作品,并尝试作曲歌剧、芭蕾、室内乐等体裁的作品,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价。
1880年,柴可夫基斯回到祖国克里米亚半岛的首府辛菲罗波尔,担任当地剧院的首席指挥。
由于连年战争,使其经济状况急剧恶化,为维持生计,不得不接受大量的指挥邀请。
他曾先后去过美国、奥地利、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其间又结识了许多音乐家,这些经历对他的音乐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 1 —1884年,柴可夫基斯移居莫斯科,任职于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直到去世为止。
在此期间,他完成了《斯拉夫舞曲》(The Slavic Dances, Op.6)、《四季》(Four Seasons, Op.7)、《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Symphony No.2, Op.74)等经典作品,其中《斯拉夫舞曲》至今仍被视为欧洲音乐中最美的乐曲之一。
— 2 —。
普希金简介

大文豪简历
亚历山大· 谢尔盖耶维奇· 普希金 (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 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 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历1 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 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 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 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 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 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 基),“青铜骑士”。
推荐理由
•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 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 品被译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 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 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 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
经历
• 亚历山大 · 谢尔盖耶维奇 · 普希金 1799 年 6 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 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 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 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 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 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 仅 37 岁。他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 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 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
诗歌:1、哀歌 2 、茨冈 3 、为了遥 远的祖国的海岸 3 、够了,够了, 我亲爱的 4 、我的朋友,时不我待 5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6 、我曾经 爱过你 7 、 自由颂 8 、巴奇萨拉的 喷泉 9 、致大海 10 、致凯恩 11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12 、迟开的花 朵更可爱 13 、十月十九日 14 、枉 然的赋与 15 、枉然的馈赠 16 、你和您 17 、当 我以臂膊 18、当我紧紧拥抱着
•
小说: 1 、Leabharlann 得大帝的黑奴 2 、书信小说 3 、亡人伊凡 · 彼得洛维奇 · 别尔金小说集 4、射击 5、暴风雪6、棺材老板 7、驿 站长 8、村姑小姐 9、 戈琉辛诺村源流 考 10 、罗斯拉夫列夫 11 、杜布罗夫斯 基 12、 黑桃皇后 13、基尔沙里14、埃 及之夜 15 、 上尉的女儿 16 、 宾客聚集 别墅 17. 我们在别墅里度过了一晚
普京简介_普京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普京简介 姓名:普京 性别:男 出⽣年⽉:1952年10⽉7⽇ 籍贯:俄罗斯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 学历: ⼤学 爱好: 柔道、滑雪、⾜球 现任职务: 俄罗斯总统 普京,1952年10⽉7⽇出⽣于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
197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国⽴⼤学系,此时与在该校任教的索布恰克(圣彼得堡前任市长)相识,索⽒曾担任普京的论⽂导师。
1975年,加⼊苏联克格勃,在克格勃第⼀局(对外侦察局)负责德语⽅向国家(西德、东德、奥地利、瑞⼠)情报侦察⼯作,曾被派往东德⼯作。
1990年返回列宁格勒后,作为克格勃⼈员派驻列宁格勒国⽴⼤学,担任校长国际事务助理。
此时再次与索布恰克相逢,并随索进⼊第⼀民主列宁格勒委员会⼯作。
1990年担任索助⼿,⾃1991年起担任圣彼得堡市政厅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
⾃1994年担任圣彼得堡市政府副主席、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我们的家园-俄罗斯”圣彼得堡分部主席。
1996年出任索布恰克选举委员会主任,索落选后,普京是惟⼀追随他的⼈。
1996年,在丘拜斯的举荐下,普京进⼊总统办公厅⼯作,⾃1998年起担任叶利钦办公厅主任尤马舍夫的第⼀助理。
1998年7⽉被任命为俄联邦委员会秘书。
1999年8⽉9⽇,叶利钦总统解散斯捷帕申政府,提名弗拉基⽶尔-弗拉基⽶尔维奇-普京为新总理。
1999年12⽉31⽇,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
普京⾃出任总理以来,政绩显著。
半年来,他基本完成了三项重要任务:地举⾏了杜马选举;经济停⽌⼗年滑坡,出现回升;坚决⽤兵车⾂,有⼒地打击了当地⾮法武装和恐怖分⼦。
普京不久前发表竞选纲领强调,俄罗斯应当⾛富民强国之路。
他主张向贫穷开战,从经济和精神上振兴俄罗斯;防范官僚和犯罪集团对市场经济的侵害;恢复公民的个⼈尊严,从⽽增强崇⾼的民族尊严;从本国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
2000年3⽉27⽇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宣布,据俄总统⼤选初步结果显⽰,弗拉基⽶尔-普京在在已统计出的94.27%的票数中获得了52.52%的选票,即在第⼀阶段当选俄罗斯第三任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彼得堡名人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
1809年4月1日出生在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密尔格拉德县大索罗钦镇的一个地主家庭里。
果戈理主要的作品有:《五月之夜》(或:女落水鬼)(1831)、《圣诞节前夜》(1832)、《伊凡·费多罗维奇·什邦卡和他的姨妈》(1832)《旧式地主》(1835)《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1834)《涅瓦大街》(1835)、《鼻子》(1836)、《画像》(1842)、《外套》(1842)、《马车》(1836)等等。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
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
圣彼得堡对于普希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在那里他度过了自己生命中重要的部分。
普希金十一岁就离开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市郊的皇村学校上学接受教育。
直到一八三一年元月结婚时﹐他才搬家到莫斯科。
他经常往返于莫斯科与彼得堡两个城市之间。
在彼得堡他结识了大量的各界人士。
正是在彼得堡,果戈理有幸结识了他,这对果戈理以后走上创作道路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与普希金的友情与交往传为文坛的佳话。
后来,果戈理被誉为“俄罗斯散文之父”。
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 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
普京精通德语,喜爱运动,特别爱好桑勃式摔跤、柔道和山地滑雪,大学时代荣获过桑勃式摔跤冠军,是1974年列宁格勒的柔道冠军,并入选运动健将候选人之列。
他性格坚韧,有极强的耐力,很少表露感情。
普京曾于1994年作为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率团访华。
2000年7月、2002年12月和2004年10月以总统身份访华。
2006年3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
文章来源:/CityGuide/detail_2_1_1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