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语文 22《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共47张PPT)

二年级上册语文 22《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共47张PPT)
二年级 语文
我会记
二年级 语文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 奶酪,高兴极了。
二年级 语文
扌拌
二年级 语文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 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二年级 语文
我会记
奶酪 捡到 小哥儿俩 开始 拌起嘴
帮 不匀 嚷 瞧了瞧 便 剩下 整块
二年级 语文
形声字
我会记
加一加
奶酪 捡到 小哥儿俩 开始 拌起嘴
二年级 语文
二年级 语文
二年级 语文
狐狸分奶酪
二年级 语文
谢 谢!
二年级 语文
二年级 语文
⑪ ⑧ ⑨ ⑩
狐狸为什么要帮助小哥儿俩分奶酪呢?

② ③ ④
二年级 语文

② ③ ④
二年级 语文

② ③ ④
二年级 语文
二年级 语文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二年级 语文
二年级
一看结构 二看占格 三看关键笔画
语文
奶始吵 仔 咬
左右等宽
左窄右宽
二年级 语文
上左下右结结构构
二年级 语文
二年级 语文
我会读
翘舌音
奶酪 捡到 小哥儿俩 开始 拌起嘴
帮 不匀 嚷 瞧了瞧 便 剩下 整块
二年级 语文
我会读
翘舌音、后鼻音
奶酪 捡到 小哥儿俩 开始 拌起嘴
帮 不匀 嚷 瞧了瞧 便 剩下 整块
二年级 语文
我会读
奶酪 捡到 小哥儿俩 开始 拌起嘴 帮 不匀 嚷 瞧了瞧 便 剩下 整块
二年级 语文
狐狸分奶酪 (第一课时)
《狐假虎威》
《称赞》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课文原文
22 狐狸分奶酪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

”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

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

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半块奶酪。

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是匈牙利民间故事,译者刘星灿,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024年度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1)

2024年度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目录CONTENTS01课程背景与目标教材版本及内容概述教材版本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内容概述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狐狸如何巧妙地将一大块奶酪分给两只小熊,最终自己吃到了整块奶酪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分享、公平和诚实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懂得分享、公平和诚实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年龄较小,对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对于分享、公平和诚实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通过具体情境进行深化理解。

学习者特征分析02教学内容与方法知识点梳理与整合简要介绍《狐狸分奶酪》的故事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通过课文中的生字词,扩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式和语法结构,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课文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句式和语法讲解德育元素挖掘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朗读指导法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01020304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实物模型课堂游戏辅助教学手段运用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重点句式等,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利用实物模型进行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使用教学挂图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反思参考3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反思参考3份)

《狐狸分奶酪》《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狐狸为两只小熊分奶酪,结果把奶酪吃得一点儿也不剩的故事。

讲授课文时,我以“狐狸给两只小熊分了几次奶酪?”“每一次分奶酪的结果是什么?”导入课文的研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把握主体内容。

在第二课时中我通过不断地发问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在学生们畅所欲言后,文章的哲理也就水到渠成地被找到了。

最后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如果让你来为两只小熊分奶酪,你会怎么分呢?这样既增强了学习趣味性,又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本文的寓意。

《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有较深的哲理,兄弟之间本该相互谦让,两个人都想占便宜,结果却让别人钻了空子,便宜了狡猾之人。

对成员内部来讲, 要团结,不计较,如果过于贪心,很可能到最后得不偿失。

学生要明白这些有难度,一般停留在狡猾等层面,分析熊兄弟也是必要的。

我推荐学生阅读“狐狸”群文阅读选文, 包括教材后面的狐狸养鸡系列, 因为群文能打开学生人文教育的眼界, 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24. 《狐狸养鸡一》教学反思:体会狐狸的矛盾心理是不容易的,世间万物都有善良的一面,就算是坏人, 也有善良的时候。

我引导学生要学习本课文特别是写狐狸的心理活动, 写得十分生动, 例如小鸡们在狐狸的身上睡觉等细节写得很具体。

要求学生角色扮演,如小鸡,狐狸,老鼠等,感受狐狸在特别的环境中如何逐步转向善的一面。

《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有较深的哲理,兄弟之间本该相互谦让,两个人都想占便宜,结果却让别人钻了空子,便宜了狡猾之人。

对成员内部来讲,要团结,不计较,如果过于贪心,很可能到最后得不偿失。

学生要明白这些有难度,一般停留在狡猾等层面,分析熊兄弟也是必要的。

我推荐学生阅读“狐狸”群文阅读选文,包括教材后面的狐狸养鸡系列,因为群文能打开学生人文教育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揭习题导入1.小朋友,狐狸是我们故事中常见的主角,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损人利己)2.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3.板书课习题,齐读课习题。

(板书:狐狸分奶酪)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教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nǎishǐchǎozǎijíyǎodìɡōnɡ奶始吵仔急咬第公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捡到奶酪哥俩开始拌嘴嚷着瞧一瞧轮流剩下帮忙整块方便发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教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诵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相互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课文原文及赏析
课文原文:
《狐狸分奶酪》
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大奶酪,他们高兴极了。

可是,怎么分呢?他们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只狐狸看见了,说:“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小熊们说:“我们有块大奶酪,不知道怎么分。

”狐狸说:“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


狐狸接过奶酪,一会儿掰成两半,一会儿又掰成四块,一会儿又掰成八块……奶7酪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全都进了狐狸的肚子。

小熊们一看,都愣住了。

赏析:
《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公平公正,警惕他人的不良企图。

故事中的两只小熊捡到了一块大奶酪,但是他们在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上产生了争执。

这时,狡猾的狐狸出现了,它主动提出帮助小熊们分奶酪。

然而,狐狸并非真心帮助小熊们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他们的矛盾,一步步将奶酪据为己有。

这篇课文通过狐狸的行为,揭示了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如自私、贪婪和欺诈等。

同时,也教育孩子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能轻易相信他人,更不能被他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

此外,课文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能够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接受教育和启发。

总的来说,《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课文,既能让孩子们学习到语文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认知能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狐狸分奶酪一、背景介绍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故事》,有一篇故事叫做《狐狸分奶酪》。

此故事讲述一只聪明伶俐的狐狸智慧地将两个小老鼠所带来的奶酪分给它们两个人。

二、故事概述有一只狐狸,特别饿,它沿着树林边缘寻找食物。

这时,它发现了一块奶酪,但是奶酪太大它一口也咽不下。

此时,两只小老鼠悄悄地接近,两只小老鼠也很想吃这块奶酪,于是,它们跟狐狸讨价还价,双方让步,最后狐狸智慧地将奶酪分成兩份给老鼠。

三、主要内容1、小老鼠想法:小老鼠想要把整块奶酪分成三等份,貌似这样勾结起来,大家能少损失。

可是,狐狸发现了老鼠的计划,打破他们的计划。

2、狐狸的反应:狐狸很智慧,他给出了一个方案,把奶酪分成两份,每个都大约一半。

两只老鼠照着狐狸的建议做了,狐狸就可以吃到满足的食物了。

3、后续活动:随后,小老鼠劳作着,把整块奶酪分成兩块,并帮助狐狸将一块奶酪拿回它的窝,然后就安慰着彼此,从此每天以奶酪为食,不再挨饿了。

四、故事中的人物分析1、狐狸:狐狸是本故事的主角,它非常聪明,把难题轻轻松松地解决了,而且把大部分奶酪留给自己,保护自己免受挨饿。

2、小老鼠:小老鼠是狐狸与之较量的对手,老鼠也不是庸人自扰,他们各发奇招,毫不示弱;而最终,也让自己得到了公平的对待。

五、故事启发本故事展示了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和角色体系。

狐狸以其聪明伶俐的谋略把故事用一种自己满意的结果调和了,可以从中看出优胜劣汰的竞争,以及道德的重要性。

《狐狸分奶酪》系列故事,尽管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却折射出了许多生活的真实细节,反映了带有社会的角度,有助于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正确的道德行为。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22狐狸分奶酪--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22狐狸分奶酪--课件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从哪里看出来的?
讲故事比赛
小组内讲一讲有关狐狸 的小故事,并在班内展示。
把《狐狸分奶酪》的故事 讲给爸爸妈妈听。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开丹放花Fra bibliotek;,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23 狐狸分奶酪
第一课时
捡酪俩始拌帮 嚷瞧便轮剩整
奶急
第二课时
认真读课文, 想一想狐狸做了一件什么事?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狐狸是如何分奶酪的?
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 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 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 小熊,会怎么做?
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2 狐狸分奶酪【教学要求】1.会写本课的“奶、始”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酪、捡”等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做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公平,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本课的“奶、始”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酪、捡”等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nǎi chǎo zǐ jí yǎo dìshǐɡōnɡ奶吵.仔.急咬第始公.①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捡.到奶酪.哥俩.均匀.拌.嘴嚷.着瞧.一瞧剩.下帮.忙整.块方便.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齐读,理解记忆。

(3)识记生字借助动作演示识记“拌、嚷、瞧”,并识记理解字义。

加一加:借助熟字识记:“两一俩”。

借助图片识记:可借助图片认识“奶酪”,随机识记“酪”字。

换一换:“扔”减“扌”换“女”就是“奶”。

是“第”。

猜谜语:“去掉上边,只留下边”是“公”,一把刀”就是“急”。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读好长句子,把句子读正确、读顺利: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本文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课件出示6)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借助课文的语句说一说。

“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块奶酪。

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奶吵仔急咬第始公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奶、第”并讲述:(板书:奶第)(课件出示8)“奶、第”田字格课件“奶”:左右等宽,左高右低,女字旁靠近竖中线,“乃”的横折折折钩的第二折刚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撇稍短,收笔在竖中线上。

“第”:上短下长。

第八笔写在横中线上,第十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

竖折折钩要比上面的横折写得宽大。

(2)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3)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4)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

课堂作业新设计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女()()⺮()()亻()()2.看拼音写汉字。

jí yǎo dì shǐɡōnɡ着()()一口()一开()()平3.比一比,再组词。

奶()仔()吵()妈()行()抄()答案:1.奶妈第答仔他2.急咬第始公3.奶奶仔细争吵妈妈自行车抄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具准备狐狸、两只小熊的头饰,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认读词语,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10)捡到 奶酪 哥俩 开始 拌嘴 嚷着瞧一瞧 剩下 帮忙 整块 方便2.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分得怎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狐狸分奶酪)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11)(1)一开始,两只小熊捡到奶酪时是怎样的心情?(高兴极了)(2)后来,他们为什么拌起嘴来了?(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3)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分这块奶酪?(学生自由回答)过渡:我们来看看狐狸是怎样为他们俩分奶酪的。

2.读第3~6自然段。

(课件出示12)(1)指名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这四段话。

(2)思考:狐狸是怎样为小哥儿俩分奶酪的,(不满意,因为分得不匀,一块大,一块小。

)(3)狐狸第一次分得不匀,那该怎么办呢? 3.读第7~9自然段。

(课件出示13)(1)学生分小组读。

(2)根据上面的方法自由讨论。

①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课件出示14)(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②小哥儿俩都说了什么?(课件出示1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③狐狸有把奶酪分好吗?(课件出示16)(没有,他最后把奶酪吃光了)4.读第10、1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0、11自然段,指导读出两只小熊生气的语气,以及狐狸狡猾得意的语气。

(2)两只小熊为什么生气?(课件出示17)(3)你觉得狐狸的话对吗?为什么?出示狐狸的话。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少吃一口。

” ①不对,他这是狡辩。

②不对,小熊的奶酪自己没吃上一口,却统统被狐狸吃了,呢?(板书:不公平。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1.正确评价狐狸。

(1)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件出示19) 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骗了小熊兄弟。

狸。

(板书:狡猾) 2.如果你是小熊该怎么做?(课件出示20) ①不让狐狸分,自己分吃,大一点儿小一点儿没关系。

②亲兄弟学会礼让,哥哥让着弟弟。

师相机指导,团结的重要性,不团结就会给坏人可乘之机。

(板书:团结、礼让) 课堂作业新设计1.说一说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2.比一比,再组词。

奶( ) 吵( ) 仔( ) 咬( ) 轮( )扔( ) 抄( ) 子( ) 校( ) 论( )3.读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案:1.故意把奶酪掰成一块大,一块小,再咬成不一样的大小的两半,再轮流咬,直至一点儿不剩。

2.牛奶 争吵 仔细 咬着 轮流扔下 抄写 儿子 学校 无论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要团结一致,不要斤斤计较,否则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板书设计:22 狐狸分奶酪公平?一块大一块小不公平。

狡猾团结礼让【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学时,我以《狐狸分奶酪》为例,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通过初读,了解文中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在扫除字词障碍后。

再细读,感受狐狸的形象。

围绕“公平?不公平。

”这条主线,分析课文,总结出狐狸狡猾的本性。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二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

说一说:狐狸的做法对吗?狐狸是个怎样的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该怎么做?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敏捷,学生的回答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

不足之处:要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狐狸分奶酪》讲述的是有只狐狸看见两只小熊正在抢夺一个奶酪,狐狸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想要吃奶酪的狐狸帮忙分奶酪,故意分成一大一下,两只小熊都不满意,就这样被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狐狸心满意足地走了,但是两只小熊却没有奶酪吃了。

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地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

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关于团结的名言警句1.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

——法国谚语2.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伊索3.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4.上下同欲者胜。

——孙武5.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6.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谚语7.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孙权8.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邓中夏课后作业:一、连一连。

rǎng shǐ qiáo jiǎn shèng捡嚷剩始瞧二、看拼音,写词语。

yǎo yágōng píng niúnǎi zǐxìdìyī三、根据要求写句子。

奶酪全被他吃光了。

(改为“把”字句)四、课文整体梳理。

你能给这小哥儿俩想出一个分奶酪的办法吗?说说你的办法。

五、重点段落品析。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火们,你们秒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

”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1.在文章画线部分的句子中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2. 和捡到了一块奶酪。

3.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拌嘴?六、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

开始帮忙方便整个二、咬牙公平牛奶仔细第一三、他把牛奶全吃光了。

四、略五、1.火——伙秒——吵2.熊哥哥熊弟弟3.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

六、为了方便整个学校的师生,村民民开始自发组织修这段通往学校的路,老师们看见了,也过去帮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