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法则
什么是形式美法则

什么是形式美法则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形式美的法则在美的创造中的意义有:1、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我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2、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我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应注意:3、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时,首先要透彻领会不同形式美的法则的特定表现功能和审美意义,明确欲求的形式效果,之后再根据需要正确选择适用的形式法则,从而构成适合需要的形式美。
4、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端发展,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
当你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
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
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
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和谐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形式美的原理与法则

形式美的原理与法则形式美是指物体、艺术作品或设计的形式所具有的吸引力和和谐感。
它是一种美学概念,借助一定的原理和法则来解释人们对其中一种形式的美的感知和反应。
下面将介绍几个与形式美相关的原理和法则。
一、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指将整体分为两个部分,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
这个比例大约为1:1.618、它是最能引起人们审美共鸣的比例,被广泛应用于艺术作品和设计中。
黄金比例的运用,不仅可以使作品的形式显得和谐、美感强烈,更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物体或设计的左右两侧相对称的布局。
人们天生喜欢对称,因为对称体现了一种秩序和和谐感。
平衡是指物体或设计的各个部分在视觉上的平衡感。
均匀地分布色彩、形状和纹理可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感,使人们感到舒适和满足。
三、节奏与重复节奏是指物体或设计中形状、线条、颜色等元素的排列和变化所形成的一种节奏感。
重复是指其中一种元素在作品中的重复使用。
节奏和重复可以为作品带来一种动感和活力,增强整体的美感。
四、尺度与比例尺度是指物体或设计的大小与整体尺寸的关系。
比例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适当的尺度与比例可以使物体或设计的形式更加自然和谐。
尺度和比例的运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和效果来确定。
五、简约与纯粹简约是指在设计中剔除多余的元素,保留核心和最重要的部分。
纯粹是指作品的形式和结构是简洁而直观的,没有复杂的构图和装饰。
简约和纯粹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力量和张力,增强整体的美感。
六、对比与变化对比是指作品中形状、颜色、纹理等元素之间的差异。
变化是指作品中元素的变化和转化。
对比和变化可以提供一种有趣的观赏体验,增加作品的复杂性和深度。
七、重点与焦点重点是指作品中的主要元素或焦点。
焦点是指在作品中吸引眼球的位置或元素。
一个作品中可以有多个重点和焦点,它们在空间和位置上的布局可以决定作品的形式美。
合理的重点和焦点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以上是形式美中的一些原理和法则,它们互相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形式美的基础。
形式美法则

对比指不同的形态、色彩或质感、大小等要素组合
起来,突出个性,使之多种造型要素之间造成极大差异。 如刚而粗才能柔儿细,因繁而密,才能出简而疏,即 对比原理,大与小、高与低、黑与白、明与暗、粗与细、 长与短、胖与瘦、曲与直、凸与凹、动与静。
•
认识物与物的区别,其根据是对比。对比也称对照,如新 旧对比、黑白对比等。一般是性质相反而且相似要素较 少的东西,就可表示出“对比”的现象来。 调和与对比相反,对比强调差异,而调和的差异程度较小, 是视觉近似要素构成的。
•
形状渐变: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为另一个形象。 可以采用对一个形的压缩、削减、位移或两形公 用一个边缘等途径来实现从一个形到另一个形的 转化。有具象渐变和抽象渐变两种形式。
大小渐变:依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 理,将基本形作大小序列的变化。 给人以空间感和运动感。
方向渐变:将基本形作方向、角度的 序列变化。会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 增强立体感和空间感。
形式美法则
风凉
统 一 和 变 化
统一和变化 统一
是指由某种性质相同或者类似的形态要素并 置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致性或者给人以一致性的感觉。 统一并不是使多种形态单一化、简单化,而是使它们 的多种变化因素具有条理性和规律性。
变化是统一的对立面,是指由性质相异的形态要
素并置在一起所形成的对比。这种变化是以一定规 律为基础的,无规律的变化则会导致混乱和无序。 变化是一种对比关系。
左与右或者上与下为同形同量的形式,既有类似镜面 反射的对称,也有 多种中轴线的放射对称。 对称具有力学平衡性,是取得安定统一的最简单 的方法。
• •
•
•
均衡:均衡在空间中表面的视觉重量来分配的 空间或形态。 可以用任何一个或几个元素,也可以用明度、 形态、色彩等来创造均衡。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形式美的六大法则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它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齐一与参差、调和与对比、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视觉形态的平衡关系,可以分为以静感和以动感为主导的平衡形式两种。
对称是以形象和色彩在不同位置上的相同来求得统一。
均衡是图案在不同位置上量与力在视觉心理上的平衡,求得内在的统一。
对称(绝对的统一)主要是指在形状,重量,面积上,位置上的统一平衡。
均衡(变化的统一)是指量等形不等,是视觉心理上的平衡,稳定力学上的不平衡。
均奇与平衡是图案形象的外貌状态,一般以固定的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的等形等量或者等量不等形的表现。
所谓固定的中心就是依据中轴线出现的形式,这种形式在视觉上保持平衡,产生安定的效果。
均奇与对称是同义词,均奇是等量等形,对称有时等量不等形。
齐一与参差人类对形式美的认识和创造、运用,是逐步从简单发展到复杂的。
参差与齐一是最简单的形式美。
“参差齐一”是指按“一生一”的结构构成的形式规律。
“参差”是指在形式中有较明显的异和对立的因素,如差异色调等。
“齐一”是一种整齐划一的美,即形式是以特定形式因素组成一个单元,按照一个统一规律反复重复组成的。
按照“参差齐一”法则构成的形式能够给人以次序感受、条理感。
调和与对比对比是含有两个以上不同造型因素才能显示出来,是求得变化的最好方法,须依整体需要,可轻微,可显着,可简可繁。
形式美法则有哪些

形式美法则有哪些形式美是指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组合,达到一种美的效果。
在艺术创作中,形式美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作品更加完美、更加吸引人。
而形式美法则则是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以达到最佳的形式美效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不对称对称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元素在某一中心线两侧呈现出相似或相同的形式、结构或色彩,形成一种平衡的美感。
而不对称则是指元素在中心线两侧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结构或色彩,但仍然能够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感。
在艺术创作中,对称和不对称都有其独特的美感,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适合的对称或不对称形式。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艺术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尺度则是指艺术作品的整体大小。
艺术作品中的比例和尺度能够影响观者的视觉感受,艺术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来合理运用比例和尺度,以达到最佳的形式美效果。
节奏与重复节奏是指艺术作品中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而重复则是指艺术作品中某一元素的重复出现。
艺术作品中的节奏和重复能够产生一种动态的美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艺术家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节奏和重复,使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色彩与明度色彩是艺术作品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元素之一,而明度则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艺术家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和明度,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表现力。
在艺术创作中,色彩和明度是非常重要的形式美要素,艺术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适合的色彩和明度。
总结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指导原则,艺术家可以通过遵循形式美法则,使作品更加完美、更加吸引人。
在艺术创作中,对称与不对称、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重复、色彩与明度等形式美法则都是需要重视的。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形式美法则,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作品,为观者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享受。
形式美的法则

常见的韵律的种类: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2.交叉韵律 3.渐变韵律 4.自由韵律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某一种形状、色 彩、纹饰有规则的单调 出现,叫做重复韵律,正 如这个陶瓷花瓶的花纹 有规则的重复出现一样. 显示出一种有规则的韵 律感.这些陶瓷纹饰就具 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陶瓷花瓶
2.交叉韵律
节奏和韵律
这个梯田的形状 按一定规律变换方向, 相间重复,就形成了 交叉韵律.因为这种 韵律形成的视觉效果, 高地变化,形似波动, 所以又称起伏韵律, 富有动感.
梯田
3.渐变韵律
根据渐变 趋势可分为递增 韵律和递减韵律, 及构成学常谈的 渐层,这种韵律 极富感染力.这 组编钟就是从小 钟到大钟的一个 渐变.一样看上 去让人产生一种 视觉美.
节奏和韵律
一套编钟
4.自由韵律
书法"寿"
节奏和韵律
自由韵律 是没有重复单元 的,但是从中还 是可以找到一种 内在的韵律感. 正如这幅书法中 的“神韵”就是 自由韵律的表现.
感谢您的关注
2011.4.22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变化与统一
统一的作用:
变化与统一
(1) 增加形体的条理性,体现出秩序、和谐、整体的美感。
(2) 治乱、治杂 ——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3)过分的统一使造型显得刻板单调,缺乏艺术的视觉张力。 —— 统一需要有变化
统一的依据:造型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
变化
•
变化是一种艺术与
设计的创作方法,使其生命力
沙特阿拉伯吉达市的国家 商业银行大楼(SOM设计事 务所)
变化与统一
这是两款 星座手表,形 状虽然一致, 但是线条和 颜色是存在 变化的.这是 在统一的前 提下求变化, 改变产品的 造型.
形式美的法则有哪些

形式美的法则有哪些形式美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平面设计、雕塑、绘画、建筑、室内设计、以及装饰艺术在审美和艺术追求上联系到一起的思想。
形式美是设计者和艺术家关注外观、形状、空间、颜色、质地、平面结构、及空间层次的过程,以及创造出综合性的审美经验的手段。
形式美的追求有一定的法则,以下是一些最重要的法则:一、和谐统一和谐统一是形式美的核心原则,它要求各个层面的设计和空间的组合要保持和谐统一。
在色彩设计、空间分布、构造元素的配置上,必须保持有机的整体性,达到一种协调性,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审美感受。
二、简洁大方在形式美设计中,简洁大方代表着一种精致而不失典雅的特质。
它反映的是一种简单、高雅的审美,突出了基本的形状,使空间不加修饰地跳脱出浮华,展现出真实的审美美感。
三、强调风格风格是指设计作品和空间所具有的独特感受,强调风格要求设计者在建筑、装饰中运用独特的手法,达到独一无二的效果。
艺术对比、色彩突出、形体较量、尺度变化、抽象处理等,都可以创造出具有强烈个性的审美感受。
四、利用细微变化设计细节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细节的变化可以使空间变得更具有魅力,也可以起到突出一项设计或空间的作用。
细节的变化可以体现材料的特性,也可以改变整个空间的氛围,最终达到将艺术与空间紧密融合的效果。
五、强调动态变化强调动态变化是形式美的一种重要技巧,它能够将艺术与时间相融合,使混凝土抽象感受得以表达出来。
动态变化进一步提升了艺术品的美感,使它比静态美更加饱满而活泼,增强了空间的审美感受。
以上就是关于形式美法则的一些介绍,它们共同构成了形式美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让人们在审美和追求美的过程中,都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
形式美法则的应用使设计者们得以在创作中实现自我的空间表达,将自然的美活泼的艺术与抽象的形式完美融合,从而达到一种独特而完整的美感。
形式美的八大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八大基本法则形式美是一种审美标准,它强调艺术作品在外观和结构上的美感。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形式美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基本法则。
下面我们将介绍形式美的八大基本法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1. 对称性对称性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对称性可以使作品更加平衡和和谐。
对称性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轴对称是指作品在某一条轴线上的左右对称,而中心对称则是指作品在中心点上的对称。
对称性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美观。
2. 比例比例是形式美的另一个基本法则。
艺术作品中的比例关系可以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艺术家需要在作品中合理运用比例,使得作品更加协调和统一。
比例的运用可以体现出艺术家对于形式美的把握和运用。
3. 节奏节奏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作品中,节奏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活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形式的节奏感的把握,使作品更加有力量和张力。
节奏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富有魅力。
4. 色彩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色彩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艺术家需要在作品中合理运用色彩,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色彩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5. 纹理纹理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作品中,纹理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和质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形式的纹理的处理,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纹理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6. 空间空间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空间可以使作品更加有深度和立体感。
艺术家需要在作品中合理运用空间,使得作品更加立体和有层次。
空间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7. 节奏节奏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作品中,节奏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活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形式的节奏感的把握,使作品更加有力量和张力。
节奏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富有魅力。
8. 结构结构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结构可以使作品更加有条理和整体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美学分割又称黄金分割,最早见于古希腊和古埃及。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率、中外比,即把一根线段分为长短不等的a、b两段,使其中长线段的比(即a+b)等于短线段b对长线段a的比,列式即为a:(a+b)=b:a,其比值为0.6180339……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悦目,因此,0.618又被称为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长方形的本身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黄金分割的长方形组成,可以将这两个基本形状进行无限的分割。
由于它自身的比例能对人的视觉产生适度的刺激,他的长短比例正好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因此,使人感到悦目。
黄金分割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绘画等各方面。
在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曾不同程度地借鉴并融汇了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黄金分割也因此成为摄影构图中最神圣的观念。
应用在美学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黄金分割率0.618排列出数列2、3、5、8、13、21……并由此可得出2:3、3:5、5:8、8:13、13:21等无数组数的比,这些数的比值均为0.618的近似值,这些比值主要适用于:画面长宽比的确定(如135相机的底片幅面24mmX36mm就是由黄金比得来的)、地平线位置的选择、光影色调的分配、画面空间的分割以及画面视觉中心的确立。
摄影构图通常运用的三分法(又称井字形分割法)就是黄金分割的演变,把上方形画面的长、宽各分成三等分,整个画面承井字形分割,井字形分割的交叉点便是画面主体(视觉中心)的最佳位置,是最容易诱导人们视觉兴趣的视觉美点。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
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区别。
美的形式是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质内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也就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之间的重大区别表现在:首先,它们所体现的内容不同。
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
而形式美则不然,形式美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它与美的形式所要表现的那种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而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宽泛的意味。
其次,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存在方式不同。
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
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是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
色彩的物理本质是波长不同的光,人的视觉器官可感知的光是波长在390—77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
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的电磁波程度不同,而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十分复杂的色彩现象。
色彩既有色相、明度、纯度属性,又有色性差异。
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有情感属性,形成色彩美。
如红色通常显得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振作;蓝色显得宁谧、沉重、悒郁、悲哀;绿色显得冷静、平稳、清爽;白色显得纯净、洁白、素雅、哀怨;黄色显得明亮、欢乐等。
形状和线条作为构成事物空间形象的基本要素,也都具有极富特色的情感表现性。
如直线具有力量、稳定、生气、坚硬的意味;曲线具有柔和、流畅、轻婉、优美的意味;折线具有柔和、突然、转折的意味;正方形具有公正、大方、固执、刚劲等意味;三角形具有安定、平稳等意味;倒三角具有倾危、动荡、不安等意味;圆形具有柔和、完满、封闭等意味。
声音本是物体运动产生的音响,其物理属性是振动。
它的高低、强弱、快慢等有规律的变化,也可以显示某种意味。
如高音激昂高亢,低音凝重深沉,强音振奋进取,轻音柔和亲切等。
把色彩、线条、形体、声音按照一定的构成规律组合起来,就形成色彩美、线条美、形体美、声音美等形式美。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组合规律,也即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有齐一与参差、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黄金分割律、主从与重点、过渡与照应、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渗透与层次、质感与肌理、调和与对比、多样与统一等。
这些规律是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不断地熟悉和掌握各种感性质料因素的特性,并对形式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抽象、概括而总结出来的。
主要内容探讨形式美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
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
当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
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
这种共识是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称之为形式美法则。
在人们的视觉经验中,高大的杉树、耸立的高楼大厦、巍峨的山峦尖峰等,它们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视觉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大、威严等感受;而水平线则使人联系到地平线、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平浪静的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等感受…… 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人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
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和谐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人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
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
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强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对比与统一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彩的饱和与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高低、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
它体现了哲学上矛盾统一的世界观。
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
对称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
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如果两部分的形状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称为点对称。
点对称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发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等等。
在平面构图中运用对称法则要避免由于过分的绝对对称而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有的时候,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一些不对称的因素,反而能增加构图版面的生动性和美感,避免了单调和呆板。
衡器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
在平面构成设计上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力矩的均等关系,而是根据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
平面构图上通常以视觉中心(视觉冲击最强的地方的中点)为支点,各构成要素以此支点保持视觉意义上的力度平衡(如图。
在实际生活中,平衡是动态的特征,如人体运动、鸟的飞翔、野兽的奔驰、风吹草动、流水激浪等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的构成具有动态。
比例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一直运用着比例关系,并以人体自身的尺度为中心,根据自身活动的方便总结出各种尺度标准,体现于衣食住行的器用和工具的制造中。
比如早在古希腊就已被发现的至今为止全世界公认的黄金分割比1:1.618正是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
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谐调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
美的比例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重心重心在物理学上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对一般物体求重心的常用方法是:用线悬挂物体,平衡时,重心一定在悬挂线或悬挂线的延长线上;然后握悬挂线的另一点,平衡后,重心也必定在新悬挂线或新悬挂线的延长线上,前后两线的交点即物体的重心位置。
在平面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人的视觉安定与造形的形式美的关系比较复杂,人的视线接触画面,视线常常迅速由左上角到左下角,再通过中心部分至右上角经右下角,然后回到以画面最吸引视线的中心视圈停留下来,这个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
但画面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等都可对视觉重心产生影响。
因此,画面重心的处理是平面构图探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一幅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或重要的内容信息往往不应偏离视觉重心太远。
节奏与韵律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
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原指音乐(诗歌)的声韵和节奏。
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就是韵律的运用。
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
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有加强魅力的能量穿针引线。
联想与意境平面构图的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达到某种意境。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另外一种事物上。
例如图形的色彩:红色使人感到温暖、热情、喜庆等;绿色则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生命、春天,从而使人产生平静感、生机感、春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