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的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德行第一一陈仲举礼贤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⑥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
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
辔(pi):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
式,同"轼",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
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
闾:里巷的门。
「译文」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薄说:"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
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二鄙吝复生周子居①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注释」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
已复:竟然。
「译文」周子居(周乘)经常说:"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宋】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白话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镉,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宋】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白话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寔(东汉时期官员、名士)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到了中午,朋友没有来,陈寔于是独自出行了,走之后,朋友才赶到。
当时陈寔的儿子元方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
”那位朋友非常生气,说:“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家父约定中午走,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
”那位朋友听了十分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连看也不看一眼。
2、原文: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
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
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译文:夏侯泰初(即夏侯玄)和广陵郡人陈本是好朋友。
一次,陈本和夏侯玄在陈母面前喝酒,陈本的弟弟陈骞从外面回来,径自进入厅堂之内。
夏侯玄于是站起身来说:“可以与人以礼相交,不可以违礼杂处。
”3、原文: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峙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
”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
”译文:和峤(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被晋武帝司马炎所器重,司马炎曾对和峤说:“太子近来似乎有所长进了,你可以去看看。
”和峤回来后,武帝问他怎么样,和峤回答说:“太子的资质同以前一样。
”4、原文:山公大儿着短帢,车中倚。
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
时论乃云胜山公。
译文:山涛的大儿子山允戴着一顶便帽,靠在车边。
晋武帝想召见他,山涛不敢替他推辞,就出来问儿子的意见,他儿子不肯去。
当时的舆论认为山涛的儿子胜过父亲。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世说新语》两则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2024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解析

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咏雪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谢安高兴得笑了起来。
这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知识点咏雪通假字:无一词多义:何所似:像什么差可拟:相比古今异义:文义:古义指诗文中的大义,今义指文章的意义儿女:古义指子侄辈,今义指儿子和女儿特殊句式: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白雪纷纷所似何”陈太丘与友期通假字:无一词多义:期:约定(期日中);约定时间(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引:拉(下车引之);延长(属引凄异)顾: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照顾(顾野有麦场)古今异义: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前往委:古义指丢下、舍弃,今义指委托顾:古义指回头看,今义指照顾特殊句式:非人哉:判断句,用“非……哉”表示判断对子骂父: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对子于骂父”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宗室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世说新语》二则翻译

世说新语二则翻译前言《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作者为刘义庆。
该书是汇编了晋代以后历代文人的谈论、评价和评论,记录了大量有关政治、文化、伦理、教育等方面的言论。
本文将选取该书中的两则翻译,并进行详细解读。
一则:背井离乡原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世人之间;而求陋、欲己所不能、行可不复、已自可善也,无所不从也。
故君子愁时练药,病时炙针;口尝木石之味,发战栗之声;色倦寝食之间,往往发楚,卧起不安之容。
实非英雄之士,不能守其真也;非异世之才,不能固其志也;非仁圣之君,不能忍其心也。
足下既才三十而起家,五十而知天命。
自耕读书,君子之道也;何以不安而不白如朱绂者?译文:世间奇异、神奇、异常的景观经常出现在人们之间;他们追求贫瘠,欲得到自己无法做到的东西,行为可不重复,但已是善;从他们那里无所不从。
因此,君子在忧愁时练习服药,在生病时炙热针灸。
他们品尝木头和石头的味道,发出恐怖的声音;他们从色彩疲倦的睡眠和进食之间中常常泄露出挣扎,无法平静地躺下或起床。
实际上,只有英雄才能守护自己的真实;只有异世之才才能坚持自己的志向;只有仁圣之君才能忍受自己的内心。
足下,您只有才华在三十岁时才开始建功立业,五十岁时才明白天命。
自耕读书,是君子的道路;为什么您不平静地像官员那样荣华富贵呢?解读:这则翻译意在揭示世人之间常常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以及追求名利而放弃真实本性的现象。
作者通过形象地描述君子在逆境时的表现,表达了君子应当坚守自己的真实和志向。
君子应该以慎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不是随波逐流、追逐虚名。
二则:得失与境遇原文:弃官守道,寂寂无心;当涂奋死,求皇天后土。
吏缧囚之身,欵与世事殊;骨立山川之间,志与长逝同。
虽然魂归故里,而泽不及墙宇之内;** 下至虫蠹之尘土,亦动人肺肠。
**贤圣遗言,后不凡者;英贤宇宙,前昭百世。
招名弄权,士气所疏;唯仁义之介绍,志行光明者。
千载洪钟,地势茫茫;百尺楼台,天遥云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的原文及翻译
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一《咏雪》
谢太傅(1)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
俄而雪骤(4),公欣然(5)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6)曰:“撒盐空中差可拟(7)。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9),左将军王凝之(10)妻也。
《咏雪》注释: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4)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迅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8)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
未若:不如比作。
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的妻子。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咏雪》译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二《陈太丘与友期》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注释:
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 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古今异义词
1.去古意:离开 ;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下、舍弃 ; 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
4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便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刚刚到。
儿子元方当时才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陈太丘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时,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更没有礼貌的`事。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就径直走入家门。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两名同学讲述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导入:同学们,在古代这样的聪颖机智的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疏通句篇:《咏雪》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理解文意,深层探究。
结合书下注释,自主学习,理解句意、文意。
四人一小组复述课文。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也可由教师提出。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当时的氛围是怎样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
明确: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明确: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五、拓展延伸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飞雪。
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夜大雪歌》)
六、小结:本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虽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由衷地欣赏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喻雪,赞赏谢道
韫的聪敏与才气。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咏雪》
2、扩写《咏雪》。
板书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咏雪
谢安:提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朗:对句:撒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改句:未若柳絮因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