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题库 8.《世说新语》二则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习题(含答案)

《咏雪》同步练习1. 解词及加点字。

①内集:()②儿女:()③讲论文义:()④俄而:()⑤骤: ()⑥欣然:()⑦何所似:()⑧差可拟:()⑨未若:()2、译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4.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谢太傅()雪骤()柳絮()无奕()谢道韫()5. 课文默写。

公欣然曰:“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

”兄女曰:“________。

”公大笑乐。

重点难点探究(一)典型例题探究点一:品评语言特点例题1:分析文中两个写雪的句子,说出喜欢的原因。

解析:此题主要检测学生对文章中关键句子的分析。

文中两个写雪的句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要从比喻的运用方面分析。

运用比喻要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生动贴切、想象新奇,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

答案:“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象的统一。

点拨:从比喻的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分析。

探究点二:分析人物形象例题2:文章是怎样刻画谢太傅这一人物形象的?试举例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把握。

解答时要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雪骤.( ) 太傅.( ) 韫.( )无奕.女(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待君久不至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去后乃.至( )(5)元方时.年七岁( )(6)元方入门不顾.( )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 ________(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 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陈太丘与友期》中对陈太丘的描写很少,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友人和元方,这是否恰当?为什么?7.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__________________(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2)俄而雪骤.________(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9.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七年语文《世说新语》二则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语文《世说新语》二则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阅读下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②未若柳絮因风起③相委而去④元方入门不顾2.翻译句子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分别找出敬词(对别人的尊称)和谦词(对己称呼)各一个。

敬辞:谦辞:4.你觉得谢太傅更赞赏谁的才气?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太丘舍去。

元方入门不顾。

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含义。

(1)俄而雪骤俄而:(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3)相委而去委:(4)下车引之引: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A.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课时练 含答案02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课时练 含答案02

《世说新语》二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sǎ)(chā)(nǐ)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fù)俄而雪骤(é)(zhòu)C.柳絮(xù)无奕女(yì)太丘舍去(shě)D.尊君在不(bù)友人惭(c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芦篷恍然大悟滚瓜烂熟宽宏大量B.绽开整装待发洗耳躬听花枝招展C.威慑独具慧眼蛛丝蚂迹鸦雀无声D.花瑞各得其所絮絮叨叨浑为一谈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B.学生在考场紧张地等待考试开始,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舍弃)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从通道)C.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理)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讲述)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待君/久不至B.即/公大兄无奕/女C.与儿女/讲/论文义D.元方/入门/不顾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咏雪》一文主要表现的是谢安性格和蔼可亲,深得人们的喜爱。

B.《咏雪》侧重于表现谢道韫出身名门,身份高贵。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是批判那些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

D.两则故事都侧重于表现一些知名人物,他们年少聪慧,才华出众。

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七年级上册语文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8《世说新语》二则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 雪骤.( )太傅.( ) 韫.( ) 无奕.()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待君久不至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行( ) (4)去后乃.至( )(5)元方时.年七岁( ) (6)元方入门不顾.( )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陈太丘与友期》中对陈太丘的描写很少,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友人和元方,这是否恰当?为什么?7.学了《咏雪》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陈太丘与友期》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下联:8.星期天,小林到西流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西流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

”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二、阅读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10.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8 《世说新语》二则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B.公欣然曰C.待君久不至,已去D.相委而去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

B.元方/入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7.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公大笑乐”,却并未做评价。

你认为这“笑”中有何意味?从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 8.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ōng zhòng zháo zhe①火光中( ),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 )了。

②他一手拿着( )火柴盒,一手划着( )火柴。

【答案】zhōng zhòng zhe zháo【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解答】多音字可结合具体语境来判定读音。

2.【答题】连一连。

静静地抚摸轻轻地拥抱紧紧地许愿默默地思考【答案】静静地思考轻轻地抚摸紧紧地拥抱默默地许愿【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要注意词语搭配的方法。

【解答】词语搭配时,要注意两个概念是不是同类事物,注意这种事物是不是具有这样的性质和状态,注意动作和行为与它所涉及的事物是不是联系得上。

3.【答题】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到括号里。

惊天动地震天动地铺天盖地猛烈剧烈激烈不怕不惜宁可1.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 )的炸药包爆炸声。

2.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 )的阻击。

3.这位年轻的战友( )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答案】震天动地猛烈不惜【分析】考查学生词语解释能力。

【解答】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4.【答题】在下列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A.宁可……也……B.虽然……但是……C.无论……都……1.()这火光____微弱,____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

2.()____困难有多大,我们____能克服。

3.()郝副营长____牺牲自己,____要给战士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答案】B C A【分析】本题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解答】做此题,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选用什么样的关联词。

5.【答题】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反问设问比喻1.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

统编版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训练(含解析)

统编版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训练(含解析)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训练5.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B.《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C.差可拟(相比)入门不顾(看)D.未若(不如)与人期行(约定)13.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B.太丘舍去舍生取义C.下车引之抛砖引玉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1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相委而去委以重任B.入门不顾顾全大局C.去后乃至胜败乃兵家常事D.白雪纷纷何所似光阴似箭18.翻译下列句子(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友人惭,下车引之。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在下雪天,谢太傅与小辈们在家里谈论文章的义理,营造了和谐、融洽,具有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世说新语》二则
考点1比喻赏析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境,意境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境;“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考点2人物形象
1.元方父亲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信、无礼,但知错就改。

2.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明事理、懂礼仪;落落大方。

考点3体会写法
1.《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2.《陈太丘与友期》略写了陈太丘等候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为什么?
友人失约是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所以略写;陈元方与友人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元方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又率真方正的儿童形象。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zhòu)B.差.可拟(chā)
C.尊君在不.(bù) D.友人惭.(cá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俄而
..雪骤_____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
(3)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
(4)太丘舍去
..________________
(5)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与儿女
..
..讲论文义B.则是无信
C.未若柳絮因.风起D.下车引.之
4.下面的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待君/久不/至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完成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________小说的代表作。

主要记载________至________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古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对别人表示尊敬、对自己表示谦逊的称谓,比如,称别人的父亲为__________,称别人的母亲为__________,称别人的儿子为________,称别人的女儿为________,称自己的父亲为__________,称自己的母亲为________,称自己的儿子为________,称自己的女儿为________。

课内阅读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寒雪日内集
..__________
(2)俄而雪骤.__________
(3)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
8.翻译下面的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什么?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觉得还能把雪比喻成什么?请你再写出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