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室大棚设计方案
大棚智能温室方案设计

温室技术方案1、温室基本概况1.1、温室技术与设计要求:本薄膜温室工程包括温室基础、主体框架系统、通风系统、覆盖系统、外遮阳系统、配电系统等。
1.2、温室性能指标:(1)抗风荷载:0.8KN/m2(2)抗雪荷载:0.6KN/m2(3)悬挂荷载:0.5KN/m2(4)最大排雨量:140mm/h(5)温室:圆拱型连栋薄膜温室。
1.3、温室技术参数:与温室屋脊平行的外墙称为“侧墙”,与屋脊垂直的温室外墙称为“山墙”。
(1)肩高:1.5m(圈梁以上至天沟高度)(2)顶高:3.0m⑶跨度:8.0m 开间:4m(4)W 墙长:4mx12=48m(5)山墙长:8mX3=24m⑹面积:48mX24m=1152m2各栋温室的具体尺寸参照总平面图。
2.温室配套设施:2.1、温室基础甲方需满足三通一平的要求,即水通、电通、路通,平整场地,给乙方提供工人住所等。
按照持力土层容许承载力标准值三80kpa,温室基础采用地桩式,地桩式优点:施工速度快。
因为可在所决定的位子上直接打入,所以不再需要挖掘施工。
与以往在现场用混凝土独立桩打地基比较,约是其1/2的工事天数。
具有以往在现场用混凝土独立桩打地基同样的强度。
所打地桩符合现代环境要求。
不使用有渣土产生的混凝土。
(无须保养)将来如果解体时,因为全部是铁制产品,所以不会产生工业废弃物。
打桩作业时,只要在小型建设机械(液压挖掘机)端部安装一个安装夹具,然后装上小型螺钻(一般的建设机械设备出租公司都有)即可。
高度只要通过旋转来调整。
因为是用小型建设机械(液压挖掘机)打桩,所以打桩作业不会受园艺场所状态的左右。
2.2、温室主要钢结构参数1)立柱:采用100X50X2.5mm热镀锌矩形管。
2)水平拉杆:采用①32*1.2热镀锌圆管3)屋面拱梁:采用60X40X2.0mm热镀锌矩形管。
4)外遮阳立柱:采用75X45X2.0mm热镀锌矩形管5)外遮阳纵梁:采用50X50X2.0mm热镀锌矩形管6)外遮阳桁架:上下弦采用30X30X 1.5mm热镀锌矩形管,10的圆钢7)屋面拉筋:采用①10圆钢。
杨梅智能大棚建设方案

杨梅智能大棚建设方案1. 引言智能大棚是利用物联网、传感器、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传统农业生产中的人工成本。
本文将介绍杨梅智能大棚的建设方案。
2. 方案概述杨梅智能大棚建设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点:2.1 大棚选址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成功建设杨梅智能大棚的重要因素。
杨梅喜阳光充足、湿度适中的环境,因此建议选址在阳光充沛的丘陵地带或山脚下。
2.2 大棚结构杨梅智能大棚的结构应具备良好的日照性能和通风性能,同时要考虑抗风、抗雨、抗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建议选用钢架结构或塑料拱棚结构,具体根据地理条件和经济实力选择适宜的结构。
2.3 温室设备温室设备是智能大棚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温室控制系统、水控系统、光照控制系统等。
温室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感知器、执行器等设备对温室温度、湿度、CO2浓度等进行监测与控制;水控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浇水和润湿;光照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4 控制中心杨梅智能大棚的控制中心是整个智能大棚系统的核心,负责对各个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控制中心通过与各个设备连接,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
同时,控制中心还可以通过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方便农民对大棚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3. 实施步骤3.1 前期准备•确定杨梅智能大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完成大棚选址,并进行土地准备与平整工作。
•根据大棚的结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建造方式。
3.2 安装温室设备•根据需求购买温室控制系统、水控系统、光照控制系统等设备。
•安装和调试温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将温室设备与控制中心进行连接。
3.3 安装控制中心•选择合适的控制中心设备。
•安装和配置控制中心设备,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连接控制中心与温室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3.4 调试和测试•对温室设备和控制中心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智能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智能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一、设计背景温室大棚是一种具备自动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农业生产设施,能够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优化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为了实现自动监测和控制,提高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智能温室大棚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二、系统目标1.实时监测温室大棚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2.自动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以维持最佳的生长条件;3.提供远程监测和控制功能,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和操作;4.数据存储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和生产指导。
三、系统组成1.传感器网络:布置在温室大棚内部的各个位置,用于感知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2.控制器:通过与传感器网络连接,获取环境参数数据,并控制灯光、风机、喷灌等设备,实现环境参数的调控;3.数据中心:负责接收和存储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报告和统计分析结果;4.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查看温室大棚的当前状态和历史数据,并进行控制操作的界面;5.通信模块:实现传感器数据的传输和远程控制命令的下发。
四、系统工作流程1.传感器网络感知温室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将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输给数据中心;2.数据中心接收数据并存储,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生成报告和统计分析结果;3.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查看温室大棚的当前状态和历史数据;4.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进行控制操作,下发控制命令到控制器;5.控制器接收控制命令,控制相应的设备,调节温室大棚的环境参数。
五、系统特点与优势1.实时性:通过传感器网络和通信模块的配合,实现对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2.自动化:传感器数据的自动处理和控制器的自动调节,降低了人工的参与度,提高了生产效率;3.远程监测和控制: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查看和操作温室大棚,方便灵活;4.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数据中心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报告和统计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和生产指导。
《智慧农业农场主蔬菜大棚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农业农场主蔬菜大棚系统建设方案》智慧农业是指通过科技手段和智能化系统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智慧农业成为了农业生产的趋势之一、其中,蔬菜大棚的系统建设是智慧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蔬菜大棚系统建设的目的蔬菜大棚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通过智慧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管理,提高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蔬菜大棚系统建设的内容1.智能化温室大棚:智能化温室大棚是蔬菜大棚系统建设的重点。
通过传感器、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监测和控制,为农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2.智能化灌溉系统:智能化灌溉系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灌溉水量、灌溉时间和灌溉方式的精确控制,为农作物提供适量的水分和营养。
3.智能化施肥系统:智能化施肥系统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养分情况,实现对肥料的精准施放,减少化肥的用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4.智能化病虫害防控系统:智能化病虫害防控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5.智能化作物管理系统:智能化作物管理系统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产量和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为农民提供一系列的决策支持,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蔬菜大棚系统建设的步骤1.确定建设规模和类型:根据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蔬菜大棚的建设规模和类型,选择适宜的大棚类型和种植作物。
2.设计方案和布局:根据规划需求和现实条件设计蔬菜大棚系统的布局和方案,确定大棚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
3.选购设备和材料:根据设计方案和需求选购大棚系统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温室设备、灌溉设备、施肥设备、防病防虫设备等。
关于文洛式玻璃智能温室完整设计建设方案

文洛式玻璃智能温室大棚是一种相对固定、使用时间较长的栽培设施,因此在大棚建造之前进行规划,尤其是面积较大、集中连片的大棚建设基地,更要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对大棚的方向和布局,基地内的道路、水池、沟渠、住房等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统筹安排,这样才能保证方便将来的生产管理以及土地的有效利用,为高产奠定基础。
【文洛式玻璃智能温室大棚建设方案】(文洛式玻璃智能温室-图例)1、温室规格尺寸:(1)跨度:9.6米(2)开间:4米(3)肩高:4米(4)顶高:4.84米(5)外遮阳高:5.6米2、性能指标:(1)恒载荷:0.5KN/m2。
(2)抗风载荷:0.60KN/m2(3)抗雪载荷:0.50KN/m2(4)大排雨量:180mm/h。
(5)屋面角:22。
(6)吊挂荷载:0.20KN/m2。
(7)电参数:220V,50HZ,PH1/380V,50HZ,PH3。
3、温室排列方式及温室面积:温室屋脊呈东西走向。
端墙长:9.6m×7跨=67.2m侧墙长:4m×10间=40m单座温室面积:2688㎡4、温室结构参数及覆盖材料:(文洛式玻璃智能温室-图例)钢结构材料选用符合Q235国标的碳素钢。
钢材部件和紧固件均按《GB/T1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1)立柱:采用100×50×3mm热镀锌矩形管,立柱底部连接板采用12mm厚热镀锌钢板;(2)拱架:50×30×2.5mm热镀锌矩形管。
(3)纵檩:50×30×2.5mm热镀锌矩形管。
(4)四周檩条:80×40×2.5mm热镀锌矩形管;维护结构为:Φ48圆管。
(5)桁架上下弦:采用50×50×3×450mm热镀锌矩形管;腹杆采用Ф16热镀锌圆钢;(6)雨槽(天沟):采用2mm厚冷弯镀锌板,大截面可抗180mm/小时的雨量;(7)接露槽采用δ0.5毫米厚彩钢板弯制而成,安装在天沟下面。
智能温室大棚建设实施方案

智能温室大棚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智能温室大棚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温室大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精准控制,从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最佳的条件。
二、建设目标。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智能温室大棚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2. 节约资源,智能温室大棚能够有效利用水、土壤和光能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保护环境,智能温室大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三、建设内容。
1. 地点选择,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水资源充足的地方建设智能温室大棚。
2. 设备选购,选择高效节能的温室设备,包括智能温控系统、自动灌溉系统、光照调节系统等。
3. 种植规划,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制定种植计划,选择适合的作物进行种植。
4. 施肥管理,采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5.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保证作物的质量和安全。
6. 人员培训,对农户进行智能温室大棚的管理和操作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建设步骤。
1. 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预算。
2. 选址和规划设计。
3. 设备选购和安装调试。
4. 种植计划制定和实施。
5. 管理和维护。
六、建设效果。
1. 农产品供应,智能温室大棚可以提供全年稳定的农产品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2. 经济效益,智能温室大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3. 社会效益,智能温室大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七、总结。
智能温室大棚的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它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智能温室大棚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智慧温室大棚工程方案设计

智慧温室大棚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随着人口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智慧温室大棚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智慧温室大棚工程方案设计,包括其设计原则、技术应用和管理措施等方面。
二、设计原则1. 节能环保:温室大棚应以节能环保为设计核心,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2. 自动化生产:温室大棚应采用智能化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如自动灌溉、温度控制、通风、遮阳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3. 精准管理:温室大棚应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控,以及对病虫害的预警和防治。
4. 生态可持续:温室大棚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留生态空间,适当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平衡。
5. 精准供给:温室大棚应根据植物生长的需求,精准供应养分,如水肥一体化技术、气候适应调控等,提高生产质量和产量。
三、技术应用1. 自动化设备:温室大棚应配备自动灌溉系统、温度调控系统、通风系统、遮阳系统等设备,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
2. 物联网技术: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温室大棚的远程实时监测和管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参数的监测和调控。
3. 智能种植系统: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不同作物的种植管理,包括播种、育苗、栽培、收获等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4. 生物防控技术:采用昆虫诱杀灯、生物植保剂等方法,实现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5. 微生物肥料技术:利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激活剂等技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四、管理措施1. 设立智能决策中心:建立智能温室大棚的决策中心,负责温室大棚的监测、调控和管理工作,制定生产计划和技术标准,保障温室大棚的正常运行。
筠连县春风村智能温室大棚设计方案

筠连县春风村智能温室大棚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一)温室设计建设原则1.坚持科学性、超前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考虑到温室的使用功能,合理选择配套设备,实现良好的价格性能比。
2.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设计标准,对生产工艺,主要设备和主体工程做到先进、适用、可靠。
利用高科技自控手段实现温室设备的自动运行,达到自动控制温室环境的目的。
3.坚持温室结构用材以及设备选购先进、可靠、适用的原则;坚持国内领先的原则。
4.坚持节能高效、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侧重于温室结构的合理性,技术的先进性,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二)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四川境内,主要用途为:筠连县春风村智能温室大棚项目建设。
二.项目慨况(一)温室工程概况温室占地面积 756 平米;工程建设地点:四川宜宾市;温室主要配置:电动天窗系统、自然通风系统、电动外遮阳系统、电动内遮阳系统、无土栽培、硫磺熏蒸系统、屋面清洗系统、升温系统、照明、灌溉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电器控制系统。
(二)规格和面积☐温室主体结构结构形式:采用连栋薄膜温室结构;☐跨宽:6.3 米☐开间:3 米☐肩高:3 米☐顶高:4.4 米☐建筑高度:5 米☐性能指标☐风载:0.35KN/㎡☐雪载:0.40KN/㎡☐最大排雨量:140mm/h☐用电参数:220V/380V,50HZ☐排列方式跨长:60m间宽:12.6m温室面积:756 ㎡(三)土建工程由于甲方未提供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Fk≥110KPa 设计,实际开挖后,如与设计不符须通知设计人员。
1.点式基础工程温室建设场地在地下 0.6 米深的范围内应无较大石块、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障碍物,建设方按温室建设的要求做好三通一平工作,即通水、通电、通道路、场地高差不得超过30cm。
1、基坑规格为 500*500*500mm(C20 砼),实际需根据土质情况,需挖到硬土层。
2、大棚四周建 120*300mm 墙裙,表面抹灰(墙裙供参考,也可不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温室大棚设计方案
智能温室大棚设计方案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设计了一种智能温室大棚方案。
该方案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自动化管理,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效。
首先,该温室大棚采用玻璃或聚碳酸酯材料作为覆盖物,以确保充足的光照和保温效果。
温室大棚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承受风雨和大雪等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并提供良好的空气循环和温湿度控制。
其次,该方案引入了自动化的温室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温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自动调节。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系统会自动打开通风设备或喷水降温;当温度过低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加热设备。
此外,系统还可以调节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因素,以优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除了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该方案还包括水肥一体化的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定时定量地给农作物供应水分和营养。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阀门,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灌溉、施肥和调节pH值等功能。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监测土壤的水分含量、肥料浓度等参数,并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报告,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温室大棚。
此外,该智能温室大棚还配备了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
农民可
以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测温室内外的环境,实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当发生紧急情况或需要进行调节时,农民可以远程操作温室控制系统,以实现远程管理。
综上所述,智能温室大棚设计方案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这种智能温室大棚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还可以提供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利益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