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10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最新14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最新14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最新14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理解并积累生字新词。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内涵丰富的句子;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3、根据人物的特点和特定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

4、感受六个孩子对法西斯的憎恨、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援助、惋惜等。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一、简介背景,激发情感。

1、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师:1936年7月,西班牙发生内乱。

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乘机侵略西班牙,派往西班牙20万军队。

三年的战争使西班牙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西班牙人民开展了反法西斯的斗争,各国人民纷纷募集粮食、药品、捐款予以支援。

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讲述了六个孩子的故事。

说明: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

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和无穷宇宙间的自然奥秘,可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

本课的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是学生所不了解的。

背景资料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六个孩子,围绕他们讲了个什么故事呢2、出示填空:一天,六个的孩子从报纸上看到,他们(时间)(地点)(谁)(做什么)想,于是他们。

(结果)3、概括一件事情需要讲清楚哪些内容说明: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

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本篇课文的篇幅很长,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利用填空练习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线索,降低概括的难度。

然后,让学生了解概括事件要讲清楚事件的“六要素”,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交流。

板书:安东尼罗达甫兰杰克依沃塞夫……三、研读课文,感悟六个孩子的品质。

(一)学习课文1-8节。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2篇〕【精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2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标准、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标准、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准备】老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1、读课文三遍,包括课后生字。

2、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给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

4、给生字组词,至少两个,鼓励找四字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

播放鹳雀楼的录像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3、著名诗人王之涣来到这里看到了这样的风光,留下了传送千古的名诗——《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生读题,学习题目中的三个汉字,只要求认。

二、读熟古诗,认识汉字。

1、师:王之涣笔下的黄鹤楼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听老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划出停顿来。

2、师:你能在拼音娃娃的帮助下,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吗?自己试一试吧!生读完以后,交流展示。

3、诗歌读得这么好,汉字娃娃一定记得很熟!咱们来打打招呼吧!生:自由读汉字,交流识字方法,组词。

4、把汉字娃娃送回到古诗中,你一定读得更好。

生再读古诗。

5、师:孩子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

小学语文姓氏歌教案模板(优秀10篇)

小学语文姓氏歌教案模板(优秀10篇)

小学语文姓氏歌教案模板(优秀10篇)本课通过节奏明快的儿歌,把生字的组成规律和中国的百家姓结合在一起,为识字创设了一定的情境。

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记生字,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课文短小,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经验来理解儿歌,也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来帮助学生在趣味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培养语感,读出韵味。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

(师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1、师生谈话,互相介绍自己姓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

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说说自己姓什么。

2、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

3、跟老师朗读课题,注意“姓”的韵母是后鼻音。

1、我会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小组合作情况。

(1)指名朗读生字。

相机正音。

(2)开火车读。

(3)齐读。

(4)指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2、找一找课文,圈出“姓”。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1)小组内抽读生字,不认识的,互相帮助,看谁记得牢。

(2)小组内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读,进行评议。

(3)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编顺口溜,编儿歌等识字方法。

)2、给下面的字注音。

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三、诵读课文,领会感悟(用时:15分钟)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组织拍手游戏进行问答,指导背诵。

3、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运用课后“照样子做问答游戏”的练习题中的方法介绍自己和别人的姓。

(可以用把字拆分部件和组词的方法。

)4、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介绍。

5、引导学生质疑。

认识复姓。

6、指导学生朗读,知道省略号表示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5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5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5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5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 【教学目的】1、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同时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良,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机密。

【教学重点】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学会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光学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叶片气孔细胞玻片标本等、实验记录单。

老师:电子显微镜、显微镜插图、亮堂光圈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师:(幻灯出示橡树树皮细胞图片)我们先来看屏幕,谁知道这是一张什么图片?看起来像什么?(幻灯出示图片的相关说明: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有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构造,发现他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问题1:图片上一小格一小格的像个小房间的叫什么?问题2:细胞这个名字,是谁最早取的?问题3:细胞是科学史上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发现,罗伯特。

胡克通过什么发现细胞的?师:想不想看看罗伯特。

胡克的古董显微镜?(幻灯出示罗伯特。

胡克的显微镜)(板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借助课本,自学显微镜的构造名称师:今天我们也要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

(出示洋葱)见过洋葱吗?问题:这是一块小洋葱,假如把它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你猜想会看到什么?师:怎样才能观察到洋葱的表皮细胞呢?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洋葱内表皮的临时装片,至于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

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要观察细胞之前,我们先来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翻开课本页,两人一小组,借助手中的显微镜,小组讨论学习显微镜各个局部的名称,并考虑对应的作用。

(出示显微镜插图,全班一起完成,并大概解释各构造的作用)三、借助微课程,学习显微镜的使用1、播放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构造名称,那么到底怎么使用显微镜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视频过程中,要考虑,显微镜使用有哪些步骤。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_2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_2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建议书。

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重点: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难点: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建议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教学重难点交流、总结本单元的阅读收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如今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百花园”,在这里回忆旧知、学习新知、大胆理论、习作表达,使我们的语文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有信心吗?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

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

读读练习题的要求。

问:“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们仿的是什么?〔仿写法,就是在描写景物时,赋予它人的神情、动作和情感。

〕学生开头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

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

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的?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

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的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才能进步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1. 课程设计:《小兔过河》目标:通过阅读理解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交流和合作能力。

内容:通过教师朗读和学生小组合作阅读,了解故事情节、人物特点和行为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小兔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学生小组讨论并制定行动计划,进行小组演示和总结。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理解程度。

2. 课程设计:《写字娃娃》目标:通过亲子活动,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写能力。

内容:设计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父母一同完成一幅字帖,通过练习书法字体,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并提高写字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活动设计: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与父母完成的字帖,并进行交流和互相欣赏,教师评价学生的书写规范和美观程度。

评估:观察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的表现和书写作品的质量。

3. 课程设计:《经典诗词赏析》目标:通过诗歌欣赏活动,提高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经典诗词,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和艺术价值。

活动设计:学生分组朗读和解读诗歌,进行小组赛,展示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评估:观察学生在诗词解读和朗读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4. 课程设计:《字的故事》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汉字的起源和形态演变,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故事。

活动设计:学生设计汉字展板,包括字形、意义和用法,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评估:观察学生在汉字展板设计和展示中的表现和对汉字的理解程度。

5. 课程设计:《名著导读:红楼梦》目标:通过名著导读活动,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内容:教师讲解《红楼梦》的背景、作者及主要人物,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

活动设计: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展现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和对角色的理解。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认知目的: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当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当一项任务。

情感目的: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当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的: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当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当一项任务。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当的不同责任。

四、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电脑出示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3、分析^p 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三〕讨论明责任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3、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让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中可以做和应该做的事情。

并进一步考虑: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4、老师在搜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

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老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方法。

〔五〕品质升华1、观察第65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2、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老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当一件详细的事情〔可以多人承当一样的事情〕。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0篇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0篇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0篇2023学校语文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同学要学着发觉别人的优点。

二、教具预备。

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朗读课文,你喜爱小刺猬和小獾吗?(二)看第一幅图:你发觉了什么?品读其次自然段。

(三)看其次、三幅图:想象一下小刺猬和小獾在说些什么?分角色读第三、四自然段。

(四)看第四幅图:从小刺猬和猬的表情和动作中感觉到了什么?(相互观赏,相互赞扬,心情开心)(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想想假设小刺猬一开头不是赞扬小獾,而是取笑他的.凳子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读了这个故事,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要学会发觉人的优点。

)(六)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夸一夸对方面军优点。

四、巩固与练习。

完成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

五、总结课文。

让同学把课本中的故事讲别人听。

2023学校语文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月光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怜悯、喜爱人民的音乐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学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怜悯、喜爱人民的音乐家。

2、同学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美妙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今日让我们再次走进《月光曲》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贝多芬吗?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谈。

总结:贝多芬是德国闻名的大音乐家,他的传世作品有很多,其中有一首特别闻名的曲子叫《月光曲》,关于这首曲子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了解这首曲子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二)推动新课1、前提测评:(1)我会读:(开火车)(查字典)贝多芬入场券感动乌云仿佛微波粼粼安详(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齐声朗读第一段自由朗读,老师走一走,听听哪组声音最大)2、品读课文,感受贝多芬的人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10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

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

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一)看兰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学习第二句(一)闻香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二)品香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历,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

(板书:借物言志)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配乐齐度读古诗。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篇2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在读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并练习复述这篇童话。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教学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挂图。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小松鼠),师:同学们,你们看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了?你们喜欢和小松鼠做朋友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你知道哪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2.学生自由介绍。

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3.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

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出小松树,渐渐的成为松树林。

那么小松鼠为什么要种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

(课前和学生愉快的交流,不仅使孩子们了解了小松鼠的有关知识,而且,为孩子们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希望。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有那些?(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打招呼等)。

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或更有创意的识字法来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教师随机指导。

结合本课实际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有:编儿歌识字:如小聪明,耳朵灵。

会听课,总专心。

(聪)还有意、忽、总的巧记:意有心,忽有心。

在心底,总有心。

做动作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忽然、主意小组合作识字:如、以。

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愿望。

4.“提醒专家”提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难点。

强调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发音难点和形近字的区分。

同学间互相提醒,达到互助学习。

5.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巩固读音。

6.逐段指名读或齐读来再读课文,边读边校正读音,并在读后交流: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文中的小松鼠吗?为什么呢?读文时你遇到不懂的句子了吗?请你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并结合识字的教学,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读准字音,巩固识字。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指名读文:这篇课文应找几位小朋友来读,为什么?(请六名同学来逐自然段读课文)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呢?2.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看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走来了,他去干什么呢?(让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引发对小松鼠的兴趣。

)3.课文中哪一段是写这幅画的?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小松鼠多高兴啊,怎样才会把小松鼠的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4.教师范读第二段。

学生自由练读,小组成员之间可采用互读、齐读或者组长指名读等方式练读。

5.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小松鼠正在大饱口福,可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小朋友们读读2、3自然段,划出小松鼠想的句子,再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树的关系。

6.可是如果没有了松树,森林,松鼠们会吃什么,到哪里住呢?想到这些,小松鼠的心情会怎样?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担心,焦急、害怕的心情来读这样的几句话。

7.学生自由读、同桌配合读、师生评价读。

8.小松鼠的愿望实现了吗?请你大声读读第5自然段。

9.一棵棵小松树迎着蒙蒙细雨挺拔的生长着,那么将来,将来这里会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描绘未来的松树林美景。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四、读一读,演一演聪明活泼的小松鼠,茂盛葱郁的松树林,森林妈妈有了小松鼠这样的爱家小卫士,未来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

1.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准备表演。

2.表演课本剧。

(可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建立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演一演,评一评,体现了学生个性化,也避免了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讲解。

)五、巩固识字1.比一比谁的果子摘得多?(让学生自主识字,鼓励个性化识记方法。

)2.给生字找朋友。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形,记字音,鼓励个性化识字和创新。

)六、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意、总”两个字中“心字底”的写法。

2.范写“以”、“主”、“总”。

3.学生评老师,引导学生评价老师范写的字。

4.生练写,生生互评,评选“写字王”。

(写字教学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评价和激励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打下良好的写字基础。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篇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语句的表达特点,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读中品,读中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和认识为了谛造我们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了的巨大代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

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品析中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体会作者是如何从理性认识升华到内心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2、学生品读,体味情感。

3、学生解读,理解内涵。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二、初次析题,整体感知【学情预设1】1.作者读碑,读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九龙泉烈士纪念碑)2.这两座碑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表达。

【学情预设2】1.作者读碑,读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纪念碑)2.作者读了几次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第一次没读懂?3.这两座碑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表达。

三、品读文本,体味情感1.学生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第一次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情感的句子并分析。

2.学生齐读,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内容。

3.学生从描写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语段中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语句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体味作者的情感。

5.教师导入情景,再读碑文。

四、再次析题,升华情感1.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时作者的感受是什么?2.悲壮感从何而来?使命感是什么?3.作者心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象征了什么?4.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谈使命感。

五、拓展延伸,课后练习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篇4【教材分析】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十六课《桥》。

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具有高尚品质的优秀党员、干部已有过多次学习,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及品质已有过多次接触,因此,在本文教学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来体会他的品质应该不是难点。

但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老汉的内心想法却有难度,因为学生对洪水不熟悉。

通过写景以渲染气氛,侧面烘托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有过接触,但并没有刻意强调,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课件洪水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受洪水的肆虐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有关“桥”的课文?这几篇课文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2、今天让我们在走近一座桥,一起去感受一个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桥》(设计意图:这一导入,为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作好情感上的铺垫,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从而直观地理解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