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语文试卷本试卷共五大题22小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知识题(24分,每小题3题)1.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君子生非异也。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无能为也已。
A.(2)(3)(6)(7) B.(3)(4)(7)(8)C.(1)(5)(7)(8) D.(1)(3)(4)(5)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3分)()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序八州而朝.同列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夫晋,何厌之有? B.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复驾言兮焉求?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 君子博学..之往来,共其乏困..而日参省乎己 B. 行李C.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也.... 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几个B.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殿阶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D.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骋:放开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而不是靠政府权力的恣意介入,后者往往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却.是问题产生的源头。
B.“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新闻、理论、文艺界空前活跃,鲜活的新闻作品,理论、文艺佳作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一新。
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
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
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它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
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
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引进出版,该书作者阿辻哲次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
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中原,传播到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
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
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答案(1)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0分)1.C(A项,“普遍选择”错;B项,原文“对此习焉不察”,“此”指代“一些作家为权力、资本和评奖而写作,为满足西方读者的口味写作,为个人名利写作”;D项“避免”错,原文意为不能“无原则”认同,不能“无限度”迎合)2.C(“躲避崇高”等不属于“引用论证”)3.C(“主要原因”错)4.D(“悲凉”理解有误)5.(6分)①她战胜了内心的羞涩,在做买卖时勇敢地“吆喝”并挣到了不少钱。
②捡到一笔钱,这是意外之喜。
③给从来没有穿过皮袄的父亲买了一件皮袄,尽了孝心。
(每点2分)6.(6分)①体现人情之美。
父亲替别人打坯、河边治鱼,母亲千篇一律的古老故事,姐弟俩艰难地叫卖,体现出艰苦岁月中的温情和人民的勤劳坚忍的人性。
②形象描写逼真。
“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家的鱼”形象地写出弟弟的腼腆;“看好空子”,“赶紧捡”,“扔进书包”,生动地写出她捡钱时紧张又兴奋的心情。
③语言清新简明。
如对小鱼的介绍,“一寸多长,圆身子黑花条,没有刺,油很多”,多用短句,简洁明快。
④景物诗情画意。
文中她所在的D村,“每天黄昏,帆樯林立”,体现出水乡的诗意美景。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7.B8.B(文中“庙”指祭祀先祖的宗庙)9.D(“憎恶程琳和孔道辅不依附自己”错,“设计将二人逐出朝廷”错)10.(8分)(1)平时宋朝的使者到达契丹,总是被他们欺侮,如果不计较的话,恐怕会更加轻视朝廷。
(“辄”“较”“慢”各1分,大意1分)(2)恰逢孔道辅接受诏令审讯冯士元的案件,事情牵扯到参知政事程琳。
(“会”“鞠”“连”各1分,大意1分)11.C(“边关烽火燃起,紧迫之感油然而生”理解错误)12.(6分)诗的前两联写诗人日暮时分独行山路,四周人烟稀少,耳边传来流水声及怪鸟的啼叫声,环境阴森萧瑟,表明诗人一开始内心有些害怕;后来新月升起,边关平安无事,环境转向宁静安谧,心情得以平静;最后看到山村人家的炊烟,内心感到亲切温暖,流露出喜悦之情。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但是这种追求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人们的孤独感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2.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选择独立生活,但是这也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疏远和不稳定。
3.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信息。
1.当代社会,个人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日益普及,但这种追求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孤独感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2.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选择独立生活,但也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疏远和不稳定。
3.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信息。
在中国古代,没有将“诗心”作为一个诗论范畴来使用。
然而,“诗心”应该是一种超脱、淡泊、自由的审美胸怀。
儒家“心性论”的“心”是以“善”为根本的“道德心”。
这种“道德心”包含着像___、___那种积极“入世”,关怀家国命运、民间疾苦,“执着”地、真情地去抒写世道沧桑、生命悲欢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之心。
这是一种充满社会关怀、现实关怀、人类生存关怀的富有人文主义精神之心。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与的心性论所阐述的“心”或“性”更切合作为审美胸怀的“诗心”的本质特征。
认为必须不执着于物,不生贪念,不被五光十色的尘世现象引诱迷惑,经常保持清净的心态。
这种禅境既是美好的人生境界,也正是我们所谓审美胸怀、所谓“诗心”的境界。
当然,单从儒、道、禅的心性论理解“诗心”的性质特征是不够的,“道德心”和“智慧心”还不是“诗心”的特质。
从中国传统诗论看,“诗心”的特质在于情感性——“诗心”是一种以情感为特质的性灵之心。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拙.(zhuō)劣荟萃.(cuì)屏.(pín)幕暴虎冯.(féng)河B、余荫.(yìn)筵.(yán)席蹙.(cù)眉自怨自艾.(yì)C、症.(zhēng)结鲰.(zhōu)生逋.(bù)慢击柝.(tuò)D、箪.(dān)食稽.(qǐ)首混.(hún)沌厚德载.(zǎi)物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营私舞弊苦心孤诣九霄云外功亏一匮B、名不副实神彩奕奕刚愎自用日薄西山C、源远流长变本加利铤而走险文过是非D、亘古未有举直错枉身无长物突如其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应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
B、期中考试的失利让小李决定以后要励精图治....,争取在下次打个翻身仗。
C、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少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D、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当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当然知道,它的意思并不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意。
②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断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能力。
③经过整顿治理,城市拆迁过程中的盲目大拆大建行为进一步得到,新拆迁项目的立项与开发也逐步纳入规范体系。
④目前这方面的文章也不少,不说单行本或报章杂志,就是本刊也发表过一些。
A、在于反映遏制对于B、限于反应遏制关于C、在于反应遏止对于D、限于反映遏止关于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空中的小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2级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秦旭林丽纯许佳玲审题人:叶爱娜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
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
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二:如果说中国当代文学前30年的传统性主要体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民性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大众性、通俗性或民间性文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忽视了对苏联以外的西方文化和文学传统的接受与转化;那么到了新时期文学30年中,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中国作家在格外注重借鉴和转化近现代西方文化与文学传统资源的同时,也开始逐步继承和转化中国古代以儒道释为主的文化传统和有别于民间文学的文学传统。
虽然在新时期文学30年中出现过很多带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潮流,许多中国作家也曾以“中国的卡夫卡”“中国的福克纳”“中国的马尔克斯”“中国的博尔赫斯”“中国的普鲁斯特”等相标榜,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和时代的变迁,众多以西化相标榜的中国作家后来绝大多数都已改弦易辙,在不同程度上向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传统回归。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项,原文只是说“大禹创立的夏王朝,可能是靠不住的”,而非根本不存在;B 项,《夏本纪》不是先秦古籍;D项,把必要条件错误表述为充分条件,应把“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2.【答案】C【解析】说司马迁“对历史文献不够严肃”是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3.【答案】A【解析】“战争掠夺”是游牧文明的扩张形式,而非农耕文明产生的条件。
4.【答案】结论:夏代是存在的。
(1分)推导步骤:(1)只有经过文献史学、考古学发现和人类学社会学理论三个系统综合研究成果证明的王朝,才是真实存在的(大前提);(1分)(2)夏代通过了综合文献、考古发现以及文化人类学三大系统研究成果的证明(小前提);(分)(3)所以,夏代是存在的。
(1分)(如果没有步骤3,只写出1和2,也可得满分)5.【答案】①首先否定《禹贡》记载的现实性,破除错误认识,确立促进夏文化的深入研究走入正轨的观点。
(2分)②夏朝以农耕文明为基础,这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2分)③破解夏朝研究虚无论的成因;归纳结论、正本清源、解决问题。
(2分)6.【答案】D【解析】A.“却有‘竹林七贤’那种不羁的性格”错。
竹林七贤放荡不羁,文中诸人表现并非如此,丰子恺更是一团和气;B.“八月十五中秋夜赏灯”错。
“月上柳梢头”出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中的句子,元夕是元宵节。
C.“借此意在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错。
诗句指人的胸怀坦白开朗就如同雨过天晴明朗洁净的景象,重在说明丰子恺先生的“和”,不是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
7.【答案】B【解析】B.“语言”错。
文中有神态描写“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有行为描写“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但没有语言描写。
8.【答案】①有至性深情;②基本精神是中国的(东方的);③取材于实际(现实的)人生;④有诗意与谐趣,悲天悯人;⑤平实家常却寓意深永;⑥用笔稳重沉着。
广东省汕头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2)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4)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创.造/创.伤匍.匐/璞.玉文以载.道/千载.难逢B. 省.亲/觉醒.溯.源/朔.月自怨自艾./方兴未艾.C. 框.架/眼眶.证券./试卷.度德量.力/量.体裁衣D. 作揖./缉.查辟.邪/偏僻.飞来横.祸/老气横.秋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电信发展可谓一日千里,随着4G技术的面世,流量已成为手机网民的必要装备。
为让用户更爽快地体验4G极速,十天前广东移动就大招频出,比如目前推出的流量共享、流量转赠等新业务得到不少用户的青睐。
今天,广东移动又使出流量服务“闪电拳”,与腾讯联合推出微信“流量红包”活动,“流量红包”的横空出世,将再次掀起流量分享热浪,玩转大流量时代。
A. 一日千里B. 目前C. 青睐D. 横空出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虽然人生道路有平坦可欣慰,有崎岖可感叹,有失落可惆怅,但在阳光的普照下,却画着春夏秋冬的四季颜色B. 市民最近频繁接到一些以证券商名义发来的短信和电话,内容不外乎是推荐股票、建议投资、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等等,令人不胜其烦C. 我们主任的办公桌上常年放着一张他女儿的照片,背面是她稚嫩的一行字:“爸爸我爱你,你别做贪官.”D. 对于这个工作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中的人,使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个人认清了他在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级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D【解析】“是因为其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错误。
结合“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等分析,选项内容强加因果,口耳相传只是其传播方式,并不是其主流价值一直不变的主要原因。
2.C【解析】A.已然变未然,“纳入”和“将成为”表述错误,材料一说的是“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B.“完全征服”表述错误,结合“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分析,材料二第二段中是“不是片面征服自然”。
D.“其内涵有相同性”表述错误,结合材料二第六段中“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与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可知,思维的整体观与阴阳观内涵不同。
3.C【解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等。
A.根据“侈”“惰”“贫”,“力”“俭”“富”等分析,诠释的是“经世务实,戒奢以俭”。
B.强调“仁义至上”。
C.谈的是做人的道理:小善也要为,小恶也不能为。
说的是为人处世之道。
不是材料中提及的六种文化精神特质之一。
D.强调“民”,民为邦本。
4.①先开门见山,提出“要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观点。
②然后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具体内容。
③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
(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开篇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结合“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分析,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结合后面六段内容分析,如抓住关键内容“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等,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体内容。
后面三段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最后介绍了其的传播方式。
结合“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
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分析,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如“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最后介绍了传播方式。
5.A【解析】B.“帮助万里是二人的主要任务”有误,从原文“身上的负荷全被余从戎卸走,而他稀里糊涂上了平河的肩——敢情是嫌他太慢”可知,二人是分别帮助万里扛枪和背他,怕他太慢影响大部队行进和完成任务,但帮助万里是二人的主要任务理解错误;C.“骁勇善战”有误,这里并没有与敌军开战,因此“向两翼分散,并且都保持了队形”只能说明这支队伍临危不乱,但不能体现骁勇善战;D.“淡然”有误,从原文“不论是他的玩笑还是周围人的表现都让万里也慢慢安静下来,而炸弹的落点也逐渐稀疏,远去”分析,万里一开始因为激烈的场景感到十分恐惧,经过雷公的安抚,他内心接受了战争的状态,内心逐渐变得安静,但没有淡然的心态。
6.D【解析】D.“这样的语言既符合小传令兵的身份和年龄”有误,小传令兵年龄一定不大,脸上的严肃并不和年龄相符,但是他的任务是重要而严肃的事情,因此他才会有不符身份的言简意赅、语气坚定的严肃。
7.①便于展现万里在战争环境中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②从新兵万里的视角描写战争场景,更易于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真实和残酷;③更好地表现战友们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精神。
(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解析】万里是一个新兵,他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激烈和残酷,行军、战争、牺牲等场面,“换了个角度看七连向着爆炸狂奔。
有人被弹片击中,倒下,但立刻就被战友架起来,狂奔”“现在则是被炸了一遍又一遍的残垣,犹如月球的表面”,这些是从万里眼中看到的真实的战争残酷的场景,这就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真实和残酷;“有人被弹片击中,倒下,但立刻就被战友架起来”也更能让人感受到战士们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精神;万里从一开始的茫然和惧怕,到被战友背起行进时看到的战争场面,再到雷公对他的开导,看见同龄的小传令员的严肃和坚定,万里是通过他的所见所感,冲击着他的内心,不断的促成他的变化和成长的,这一人物形象就更有层次性的成长,更加生动丰满。
8.①文中塑造了万里、千里、平河、余从戎、雷公等众多志愿军战士的形象,通过战士们的表现,呈现出战争的宏大场面,营造出紧张残酷的氛围;②通过群体战士整齐有序、临危不乱的行军集中表现了战士们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战斗精神;③通过战友间的互帮互助表现了战士们患难与共、生死相助的战友情谊。
(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为什么塑造志愿军战士的群体形象,首先明确文本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文本涉及到的人物众多,有万里、千里、平河、余从戎、雷公等众多志愿军战士的形象;然后思考为什么要以群像形式出现而不是单一主人公。
因为文本要体现的是长津湖战役这一宏大的战争场面,单一主人公是很难撑起宏大的战争场面的,因此在本文中塑造了众多战士形象,通过战士们的表现,呈现出战争的宏大场面,营造出紧张残酷的氛围;选文中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精神力量,“万里还没搞清明白啥就被放翻了,身上的负荷全被余从戎卸走……于是平河一肩机枪一肩万里地开始奔跑”“万里不叫了,呆呆看着,理智尚存但手脚瘫软,雷公只好自己趴在他身上,然后一块布罩住两个人”等情节,可以看出战士们在战场上患难与共、生死相助的战友情谊,这种精神力量是作者讴歌的重点。
9.祸患常常在极小的事上积累而成,智慧勇敢的人往往被自己所溺爱的人或物困住,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导致这样吗?(4分)(三个要点各1分:于忽微,介词结构后置,在极小的事上;于所溺,介词结构后置,被所溺爱的人或物;智勇,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智慧勇敢的人。
句子大意1分。
)10.B【解析】句意:“臣希望国家别忘了河北之难,为臣也不敢忘巾车之恩。
”后来多次被光武帝在公余时召见,商议平定蜀地。
过了十多天,皇上让冯异的妻子儿女跟随冯异一起回到关中。
采用排除法。
第一分句,“无忘”的宾语是“河北之难”,在其后断开;“小臣”是自谦,做后句主语,在其前断开,排除AD。
第三分句,“宴见”是固定词组,意思是在皇帝公余时被召见,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
故选B。
11.C【解析】C.“刘秀自封尊号”有误。
依“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得出不是自封,而是他封。
12.D【解析】D.“主动认罪”“皇帝宽恕了他”有误。
因为冯异长期在外作战,小人乘隙构陷冯异,皇帝不信才把弹劾他的奏章给他看。
所以,冯异并不是主动认罪,皇帝也不是宽恕他。
13.⑴冯异秘密地到所管辖的属县巡察,被汉军抓获。
当时冯异的堂兄冯孝跟随光武,趁机举荐了冯异。
(4分)(三个要点各1分:间,秘密地,偷偷地,私下;为……所,表被动,被;从兄,堂兄。
大意分1分,可落在:“执”,抓住。
)⑵臣在军队中充数,过于蒙受皇上的恩情和偏私,处于大将的位置,封爵为通侯,在一方受命掌权,从而立下微小的功劳。
(4分)(三个要点各1分:充备行伍,介宾结构后置,在军队中充数;受任方面,介词结构后置,在一方受命掌权;微功,微小的功劳。
大意分1分。
)13.(3分)⑴派壮士穿上与赤眉军一样的服装;⑵埋伏在道路两旁,突然出击;⑶乘胜追击。
(答对第一点得2分,第二三点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参考译文】: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
他爱好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汉兵初起时,冯异以郡掾的身份监察五个县,与父城县长苗萌共同守城,为王莽抵御汉军。
光武攻击颍川时,攻打父城攻不下来后,就驻兵于巾车乡。
冯异秘密地到所管辖的属县巡察,被汉军抓获。
当时冯异的堂兄冯孝跟随光武,趁机举荐了冯异。
冯异得到了光武帝的召见。
冯异说:“我的老母尚在父城之中,请允许我回去据守五个城邑,立功来报答您的恩德。
”光武说:“很好。
”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当今众将领大多暴虐专横,只有刘将军所到之处不抢掠。
我看他的言谈举止,并非庸俗之人,可以归附他。
”苗萌说:“我与您生死与共,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
”冯异等人随即打开城门奉上牛酒相迎。
光武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
光武从蓟城城东快速南下,来到饶阳的无蒌亭,当时天寒地冻,众人饥渴疲惫,冯异送来了豆粥。
到了南宫县,遇上了大风雨,光武进入路旁的空房子里,冯异又送上麦饭。
光武于是又渡过呼沱河,冯异又跟着光武击败王郎,被封为应侯。
冯异为人谦让,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遇,总是让自己的车到路边避让。
进退都做好标记,军中称为最有秩序。
每次宿营,众将领一起坐下来评功,冯异常一个人躲在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攻破邯郸后,军中调整将领部署,并重新分配各自的归属。
很多将士都愿意跟从大树将军,光武因此赞赏他。
冯异跟从光武平定了河北,诸将领都劝光武即位,于是,冯异同诸将领议定“光武”为尊号。
这时,赤眉扰乱三辅,于是派遣冯异讨伐赤眉,并授予征西大将军,与邓禹一同攻打赤眉。
冯异让壮士换成赤眉军的衣服,埋伏在路旁。
伏兵突然冲出,衣服相同,赤眉军难以相认,于是众人惊溃。
冯异追击,打败了赤眉军。
冯异长期在外领兵,有人上奏章说冯异在关中专权,权势很大,百姓归顺他。
光武派人将奏章拿给冯异看。
冯异上书谢罪道:“臣在军队只是充数,受到皇上错爱,处于大将的位置,封为通侯,受命执掌一方大权,从而立下一点功劳。
冯异见所示臣的奏章,我惶恐不安,”光武下诏回答曰:“将军对于国家,于义理上是君臣的关系,在情义上却如同父子,有什么嫌疑,却要怀有恐惧的心情?”赐予冯异珍宝锦缎。
冯异稽首道谢,说:“今天,臣希望国家别忘记河北之难,为臣也不敢忘巾车之恩。
”后来多次被光武帝在公余时召见,商议平定蜀地。
过了十多天,皇上让冯异的妻子儿女跟随冯异一起回到关中。
第二年夏天,冯异与诸将攻打落门,未成功,病发,死于军中,谥号曰:“节侯”。
15.D【解析】D项“卒章显志,……请君爱惜竹根,拿它制成乐器,向伶伦学习演奏凤凰之音”错,尾联中欲将竹管送给伶伦制成乐器,以奏凤鸣之音,表达了要珍惜竹子、物尽其用之意,隐含要珍惜人才、让其发挥真实才干之意。
本诗主旨是向世人表明自己是如竹子般正直、不畏艰难的士人,渴望被赏识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