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材分析】本课教材通过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从两个角度突出体现了“血肉筑长城”这一主题:一、中国军人在战场上英勇献身,用中国军人的血肉之躯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二、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战场,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脉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

中共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光明前途,召开了“七大”,会议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情况下,美、苏、中联合对日打击,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知识梳理】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三次重要战役(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物资。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日军分两路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同日军展开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3、中共七大(1)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2)背景:抗战胜利前夕。

(3)内容: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4)历史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抗日战争的胜利(1)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在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日本侵 华原因
日本因素(称霸是主因)、中国因素、国际因素
过程
局部 侵华 阶段
时间 1931-1935 1935-1937
日本方面情况
挑起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国。 (一·二八事变)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地.
策动华北事变,妄图占领华 北五省。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
长驱直入 的原因
全面 侵华 阶段
历史意义:国内;国际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1937.8—11
国民政府正
宝山姚子青,四行仓库谢晋元,粉碎了日军三个月
面战场

四大会 太原会战(平型关)1937.9—11
日 民全

八路军,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族 统 一 战 线
民 族 抗 战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徐州会战(台儿庄)1938.1—5正面战场最大
1945年4月,延安
1
主要内容
(1)总结了党领导民主革 2 命的经验,制定了党的政
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
(2)选举产生中央领导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 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
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 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

央主席。
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 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 民主主义的中国
武汉会战(相持阶段)1938.6—10万家岭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
结果: 丧师失地
中共敌 后战场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抗 日根据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你知道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吗?
你能归纳并理解中共七大的 主要内容吗? 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 伟大的历史意义?
1.召开:1945年5月在延安召开。
七大会场
周恩来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七大主席台上
2.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 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 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 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 日本天皇和政府在投 降书上签字
中国代表徐永昌代表中国 政府在受降书上签字
降参 典加 礼中 的国 中战 国区 代台 表湾 合省 影受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问题讨论
抗日战争以 中国的胜利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 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 关东军。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课后练习
1.中共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做准
而告终,原 因有哪些?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 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 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人教版八上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教版八上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D)
B.台儿庄战役胜利 D.日本无条件投降
A.百团大战的胜利 C.《双十协定》签定
5.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B.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帮助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
A

3、全民族的抗 战 国民政府
线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 开辟敌后 敌后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 抗日根据 战场 百团大战 地 国外战场: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 响 丧师失地 结果: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 片面抗战路 失了 抗战路线 :
日本侵 华原因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朱德作军事讲话
为什么说中共七 大是“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 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 的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毛泽东思想:
• 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 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七大胜利召开的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 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 后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 宣布投降。
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枚原子 弹。上图表示的是原子弹的蘑菇云及原子弹后的城市惨像。
日本因素(称霸是主因)、中国因 素、国际因素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挑起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 1931-1935 建立伪满国。 民地. (一· 二八事变) 策动华北事变, 1935-1937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 妄图占领华北五 要矛盾 省。 ⑴主要是日本蓄谋已久;⑵敌强我弱; ⑶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结果(无统一 战线) 卢沟桥事变爆发, 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1938.10 全面侵华开始,占 为防御阶段。 领中国大片领土 (武汉,广州)。 为相持阶段,中共 调整侵华政策, 1938.10-1944 成抗战的中流砥柱。 建立汪伪政府。 时间 日本方面情况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经历了近八年的战斗,在1945年取得了最终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历史、亚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战争的背景、全民抗战、重大战役和取得胜利四个方面来总结高中历史的相关知识点。

一、战争的背景1.日本侵略中国的根源:列强侵略、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中国内忧外患、日本扩张主义。

2.中国的内外矛盾: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矛盾。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本侵略中国的方式、时间节点(九一八事变、淞沪会战等)。

二、全民抗战1.監國政府的抗战宣言:陶志書先生給全国人民的布信《向日本宣戰參戰書》。

2.战争形势的发展:武汉保卫战、淞沪会战、歼灭战、方面战役。

3.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抗战。

三、重大战役1.广州战役: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中国迎来第一个抗战胜利。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的内战暂时停火,形成了真正的民族统一战线。

3.南京保卫战:国共合作的象征,中国军民英勇抵抗,推迟了日本的计划。

4.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的粉碎进攻。

5.瑞金会师:改变了东南沿海与华中、华北战略形势。

6.平型关大捷:变改变日军军心,士气丧失。

7.淞沪会战:中国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8.血战沂蒙山:八路军伤亡惨重,但保护了敌后抗战根据地。

9.支援重庆: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西南战场形势的紧张。

10.三大战役(南京、武汉、宜昌):中国军民英勇抵抗,迫使日军付出惨重代价。

四、取得胜利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战胜法西斯的远东战场,中共在国民党政府的参与下参加了波茨坦会议。

2.慕尼黑协定的失败:慕尼黑协定引发了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国迎来了反侵略战争的全面胜利。

3.中国抗战的意义:中国的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作为初中学生,主要是学习历史最的基础知识,侧重于基本史实的掌握。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一、全民族坚持抗战1、汪精卫叛国: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2、皖南事变:1941年1月,国民党军队伏击新四军。

(周恩来题字:江南一叶,千古奇冤,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国民党制造的反摩擦)3、抗战英烈:张自忠(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枣宜会战中牺牲)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牺牲)二、中共七大1、事件:1945年4月(抗战胜利前夕)2、地点:延安3、内容:(1)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意义:(1)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2)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战略反攻:1945年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

抗战以中国人民的胜利结束。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几个相关时间、事件:14年抗战:1931.9.18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投降8年全面抗战:1937.7.7七七事变—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945年日本投降(50年)四:抗战胜利的原因:(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根本原因,也可以表述为:实行全民族抗战,建立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抗日战争的胜利
•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 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即二战)胜利结束 的标志
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我国台湾是在哪个时期哪个 事件中被迫割让给日本?
知识讲解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日本侵略者又是怎样失败的?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又有哪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2课,共同 见证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 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国民政府 政治诱降,军事打击
敌后抗日 根据地
占领区
加紧进攻 军事统治,经济掠夺
读课本P104,说一说日军侵华 政策有哪些改变
的 抗日战争 胜 胜利的原 利 因与伟大
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感悟和启示
随堂训练 1. 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C ) A.1931.9.18~1945.9.2 B.1931.9.18~1945.8.15 C.1937.7.7~1945.8.15 D.1937.7.7~1945.9.2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 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 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 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 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 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国民党亲日派 国民党顽固派
汪精卫1940 年 3 月在南京建 立伪国民政府
于1941 年 1 月制造了震惊 中外的“皖南事变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抗日战争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抗日战争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抗日战争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特点(1)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

(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贯串整个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后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最晚的战场。

(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联系与区别比较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比较项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组织领导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一味妥协求和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民众动员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战略战术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终赢得了胜利国际环境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国的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4.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认识演变国民大革命时期合作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起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对抗国共两党政权对峙,发生内战,日本帝园主义乘机大举侵华抗日战争时期再合作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取得了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再对抗两党再次走向对抗,三年内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造成两岸分离,至今不能统一认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汇总
抗日战争的胜利
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

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2.全民族抗战:枣宜会战中的张自忠;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学生,工人,妇女,华侨,各少数民族等。

3.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4.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9·3纪念日)
5.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 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或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世界上一切爱好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7.意义: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
④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