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作文指导--三种语言技巧
高考作文语言出彩的技巧

高考作文语言出彩的技巧高考作文言语出彩的技巧一、直接博喻式:喻势不可当用比方是学生作文的常用之法,但有人却不明白博喻这种排比式的句式的特别表达作用。
它可以发生势不可当、一唱三叹的艺术作用,可以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让人在博喻中深味主题的意蕴,感触作者言语的文采和气势。
有时还要在每个比方的后边做进一步的解说阐明,那就又可使言语愈加丰厚。
例1、诚信如春天榜首缕阳光,令人神往,打开胸襟去承受;如夏天的一块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挂念;如冬季漫天飘飞的雪花,永久那么纯真。
(2021年高考作文《诚信——永久的绿卡》)行文过程中构建博喻,可以构成破竹之气势,让读者在博喻的句式中去细细品味。
本段作者深悟了这一办法:将“诚信”比作“春天榜首缕阳光”、“夏天的一块西瓜”、“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和“冬季漫天飘飞的雪花”,以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为喻,角度共同。
但作者并没有只是停留在一个简略的博喻的.层面上,而是在每一个比方后边又添加了一句一般学生看似简单但做起难的而表达作用又特别好的话。
如“打开胸襟去承受”,就把作者对如春天阳光的诚信的喜欢之情写了出来。
例2、在刚刚启蒙的孩提眼里,零是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是暖洋洋的鸡蛋,是一朵怒放的向日葵,是一颗圆形的巧克力,是妈妈炸的香馥馥的甜圈,也或许只是是一个圆圈……(2021年高考作文《零的断想》)作者将“零”比方成“太阳”、“鸡蛋”、“向日葵”、“巧克力”、“甜圈”和“圆圈”,形象而生动地把“零”在“刚刚启蒙的孩提眼里”的形象写了出来,显得十分传神而有亲和力。
这也是凭借了比方的作用的,试想假如没有这些共同的比方,其艺术作用就可想而知了。
二、比方+感悟式:喻意弥深咱们许多同学是可以运用比方,但更多的是将比方写完后就没有再去照顾它了。
其实能写一个或几个比方还只是真实意义上的运用比方表情达意的一半,那另一半便是在每个比方后还要进行一番“感悟”,或许说是将这个比方的详细内含发掘出来,或是经过这个比方可以感悟出更深的人生哲理来。
高考语言运用题型之语言表达三大考点技巧

高考语言运用题型之语言表达三大考点技巧★必备知识★一、语言表达简明简明、得体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除在综合性语言运用题中考查外,往往还单独命题。
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
“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哕嗦,不说多余的话。
它反映了量的要求。
“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意,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游离中心和话题的内容应删去。
(二)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有时根据需要必须对相关内容作概括性表达,这样才简明。
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
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哕嗦。
(三)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在语言运用中,由于运用兼类词、多义词或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了歧义,从而影响了语意表达。
为达到语意明确清晰的目的,就要消除歧义,注意遣词用句,避免语意含糊。
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添加语境法。
如“我要学习文件”,后边加“请把电视关了”,歧义消除。
(2)变换词语法。
此法主要运用于以下情况造成的歧义: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
如“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
(3)加注标点法。
如“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
(4)调整语序法。
如“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调整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歧义就可以消除了。
(四)防止重复,删除多余。
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容、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
二、语言表达得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表情达意。
高考满分作文写作表达技巧

高考满分作文写作表达技巧作文是高考语文科目中的一大重点,良好的写作表达技巧对于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满分作文写作表达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有所帮助。
一、语言表达力的提升1. 词汇的丰富和灵活运用在写作过程中,要做到词汇使用恰当、准确。
可以通过扩大词汇量、积累各类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和短语,并加以适当运用,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句子的多样性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句子结构的多样性,尽量避免单调的句子表达方式。
可以运用并列句、复合句、独立主格结构等各种句子结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 修辞手法的运用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可以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比如,可以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结构与段落的合理安排1. 文章的整体结构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的安排。
可以采用三段式结构,即引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通过有序地呈现自己的观点,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
2. 段落的划分和过渡同学们应注意段落的划分,并通过适当的过渡词语来实现段落之间的衔接。
例如,可以使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过渡词语,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三、修辞技巧的运用1. 描述引入在文章开头,可以使用生动的描写来引入话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通过形象的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引发读者的共鸣。
2. 引用名人名言或数据适当引用名人名言或数据可以提升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找到相关的名人名言或数据,并巧妙地引入到自己的文章中。
3. 比较对照通过比较对照的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选择两种相对的事物或观点进行比较,从而突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四、注意细节和语法的准确性1.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使文章的语法结构更加准确。
例如,使用逗号分隔长句,使用句号结束句子等。
2. 人称和时态的一致性在文章中,要注意人称和时态的一致性。
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三种语言技巧

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三种语言技巧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三种语言技巧高考作文是考生最重要的一项考试内容之一,无论是满分作文还是普通作文,都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技巧。
在2024年的高考作文中,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三种语言技巧: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和修辞得体。
首先,思路清晰是写作的基础。
当我们面对一篇作文题目时,要先理清思路,明确主题和立意。
在构思初稿时,应该进行头脑风暴,列出自己所能想到的观点和论证材料,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思路来展开论述。
在写作过程中,尽量避免跑题和离题,保持整体的逻辑连贯性。
如果觉得自己的思路不够清晰,可以用中心思想法或者思维导图来梳理。
其次,表达准确是写作的关键。
在2024年的高考作文中,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性,避免使用错误的单词、短语或者语法错误等。
为了达到准确的目的,我们可以多读优秀作文、课外书籍或者英文原版书籍,积累一些高频高级单词和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比如模拟一些高考作文题目进行写作训练,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修辞得体是写作的点睛之笔。
在写作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感染力。
比如,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分夸张和太过花哨,以免过于矫揉造作。
修辞得体的关键在于要根据具体的题目和文章内容来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并恰当地运用在作文中。
2024年高考作文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和修辞得体的原则是永恒的。
只要我们在写作中注重思路的整理,语言的精确性,修辞的恰当运用,就能够在2024年的高考作文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技巧,为高考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2024年高考作文中,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三种语言技巧,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取得好成绩。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些技巧。
高考作文指导之语言表达

高考作文指导之语言表达语言要通顺。
这是对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语言运用规范、准确、连贯、得体,读起来文从字顺,通畅流利。
其次,语言要有文采。
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
或是词语生动,或是句式灵活,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句有意蕴,这些都是有文采的表现。
可以这样理解,考生在运用语言方面,只要有某一点闪光耀彩的地方,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以使他们在通顺的基础上所展示的各种语言风采能够得到应有的评价。
一、语言通顺1.语言规范。
在写作中,要符合语言规范的要求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词要体会词义的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不能随自己心意生造词语;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误用关联词语等毛病;三是除了在记叙性文章中为了描写风土人情的需要可以适当使用方言、俚语外,一般不使用方言俚语。
2.语言准确。
要符合语言准确的要求就要注意有些问题有些看法要表达得十分准确才行。
"我认为""大家都这样看""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人的不良行为""从全局看是好的""这只是一个人或少部分人的看法""不是有不少人这样去干吗?""我愿意这样"等等,是全称还是特称,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要以偏概全,以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加到全体人员身上。
有些说法还需要婉转。
如:"发牢骚,是人们将内心积压的意见、见解、看法说出来,虽然有时态度或形式有些不太合适,但终究是一些真实的意见,当然里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但是我们干部一定要认真地对待啊!"这段文字,考生掌握的分寸就比较好,"有些不太合适","里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两个"有些"马上界定了牢骚的特点,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牢骚"的弊端。
高考作文写作语言表达

高考作文写作语言表达高考作文写作是考生在语文科目中的重要一环,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提升文章的质量,更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准确性、连贯性、得体性、多样性四个方面来探讨高考作文写作语言表达的要点。
一、准确性在高考作文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首先,要注意避免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等。
其次,要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错误的词汇。
举例来说,要用准确的动词来描述一个动作,用准确的形容词来描绘一个形容词,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二、连贯性高考作文写作中,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首先,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转折、承接要流畅自然,避免突兀的转折和断裂的句子。
其次,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过渡词语,如“首先”、“其次”、“因此”等来引导文章的逻辑顺序和层次感。
三、得体性在高考作文中,语言表达的得体性是十分重要的。
要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太过正式的语言,要选择适合文章主题和内容的表达方式。
此外,也要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俚语、网络流行语或外来词汇,保持作文语言的正规性和规范性。
四、多样性高考作文写作中,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可以提升文章的品质和吸引力。
要尽量避免使用重复的句式和词汇,使用丰富的表达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可以运用倒装、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富有文采。
总结起来,高考作文写作语言表达需要准确、连贯、得体和多样。
考生在备考期间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只有真正掌握了语言的运用之道,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最新高考考场作文锤炼语言的方法技巧

高考考场作文锤炼语言的方法技巧一、巧用字词1.推敲字词推敲字词,就是对词语进行比较、选择、推敲、锤炼,以达到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声音优美,富于情趣。
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优化语言时,这一点就应该加以强调。
例如,四通公司先后在《文汇报》上刊登四通打字机的广告。
1988年的广告词是“输入千言万语打出一片深情”,而1993年则改为“输入千言万语奏出一片深情”。
该公司之所以更改广告词,是因为动词“打”虽然紧扣“打字”的“打”,但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误解,似乎操作这种打字机必须十分用力,而用“奏乐曲”的“奏”代替“打”,则给操作者以轻松、优雅的感觉,从而使该公司的产品更加畅销。
又如下面这一段话:“有人憧憬白云,有人迷恋大海,有人喜欢高山,有人喜欢沙漠……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哪个角落,都有一个很别致的风景。
”都是表达“喜欢”的感情,却用了各种不同的词语,可见笔者在语言的推敲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2.叠字反复法叠字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巧妙地运用,可以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
如,一学生描写“旭日东升”的一段话:“慢慢地,红光扩展到半空中,树梢上冒出了一段红艳艳的圆边儿,它向四周漫延着,逐渐变成了镰刀形,接着又一纵一纵地向上爬着,不一会儿,露出半个通红通红的圆脑袋,就像被什么东西缀着一般。
它喘了口气,费力地一点一点地向上挣扎着,升腾着,终于挣脱束缚,‘腾’地跳了出来,射出耀眼的光芒,刹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圆溜溜的大皮球,不十分亮,但红得可爱,红得均匀。
那鲜红的颜色似乎要滴下来似的,恐怕香山的红叶见了也会黯然失色呢。
”这些叠词的使用,会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一种舒徐委婉的音律美,清新自然,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感染。
3、多用成语或四字短语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会使文章语言形成匀称和谐之美。
例如,某考生在《刺秦》中写道:“驶进燕国的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我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高考作文语言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解析

高考作文语言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解析高考作文是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有力地表达观点。
本文将对高考作文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写出优秀的作文。
一、语言表达技巧1.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达到表达、夸张、感染、烘托和揭示方面的目的。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
在作文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在作文中,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语句结构是非常关键的。
要避免用词不准确、句子结构冗杂等问题,力求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此外,还可以注意使用一些精美的词汇来提升文章的档次。
3.合理运用分句和连接词在写作中,适当的分句和连接词的运用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丰富多样,表达更为准确。
通过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句子的连接更加流畅。
4.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具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把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使原事物更形象、更生动的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作文更具画面感,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2.拟人拟人是一种赋予无生命事物以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活泼,增强读者对作文内容的感受力。
3.排比排比是一种运用连续的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结构来进行修辞的手法。
通过排比,可以使作文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节奏感更强,给人以冲击力。
4.对偶对偶是一种通过有意识地在文句、段落或整篇文章中运用相对、对照、平行结构的修辞手法。
对偶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对称,美感更强。
5.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进行夸大其词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作文更加夸张有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以上所述的语言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实际写作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巧和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考作文指导--三种语言技巧
技法一:锤炼词语,贴切精当
这是从用词贴切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语,才能在表达时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对象,挑选最贴切的词语,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二,锻炼自己对于词语的敏感。
平时要多读名着佳作,对其中用得好的词语多作揣摩,通过比较、辨析,体会它们的妙处。
其三,养成推敲自己文章词语的习惯。
每一种事物,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每一个动作,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每一种状态,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
所以我们要能在词汇的海洋里,沙里淘金,找出最恰当的这个词语。
技法二:变换句式,灵活多样
这是从变换句式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
入手:
其一,培养"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
不同的句式,其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是不同的,在写作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地恰当地选择句式,以期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其二,善于"穿插"不同句式。
就是不要单纯使用肯定句,不妨也穿插一两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不要只是使用主动句,不妨也穿插一点被动句;不要总是使用正常语序,不妨也穿插一些倒装句;不要全是使用陈述句,不妨也穿插些许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不要全盘使用短句,不妨也穿插几句长句;另外,特别要善于做到整散结合,使文章语言有一种洒脱与精致的结合美。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生活不是盛满美食的果盘》中的片段:
庸人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荣耀与光环,却看不到成功背后的痛苦与磨难。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羡慕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明星,羡慕运动场上被鲜花和掌声围绕的运动员,羡慕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将军,羡慕国际会议上风度翩翩的领导……可有谁知道,明星在掌声雷动的舞台下经历了多少年默默无闻的付出?运动员于光鲜夺目的背后又承受了多少个日夜的挥汗如雨?将军指挥镇定的背后又经历了多少次的焚膏继晷?领导名扬四海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个夜晚的辛苦工作?耐
不住数次往返辛劳的苍蝇,终究还是苍蝇;耐不住雕琢疼痛的顽石,终究还是顽石;承受不了辛苦付出与寂寞的庸人,终究还是庸人。
这段文字宛如一份"语言佳肴",给人以十足的美感和愉悦,究其原因,就在于句式灵活多变。
你看,文段中以整句铺排,彰显了气势;以散句映衬,平添了错落;更有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更迭变换,各尽其宜,相得益彰。
如此灵活善变的句式,怎能不摇曳出绮丽的姿彩来!
技法三:善于修辞,工于表现
这是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增强文句表现力的方面来增加语言的文采,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做到这两点的途径有多个,这里仅谈几种有实战意义的技巧:
其一,用排比筑一道亮丽风景。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记叙,则会使大量事实集束"攒射"出来。
其二,用比喻绽一簇语言奇葩。
比喻能够化虚为实,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其三,用拟人添一抹鲜活亮色。
拟人是使文章鲜活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用来写景状物,使景物更为形象;可以用来表述哲理,使哲理与情思相融合;还可以用来反映人的现代意识。
其四,用引用增一缕文化底蕴。
引用名言警句,会使文章神采飞扬;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文化底蕴,而且也可以为情感的抒发营造浓浓的氛围。
其五,用设问凿一个思考入口。
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与你为邻》中的片段:
闪亮的繁星缀满星空,那是数千年的象形文字;氤氲的香气浸着我的灵魂,那是穿越时空吹来的风。
中国的古典文学,承载着铮铮铁骨的呐喊,绚丽瑰奇的豪放,伤世忧生的忠诚,还有孤高冷傲的清峻、缠绵悱恻的痴情、去留无意的悠闲……像无尽头的缓缓徐风,吹进了一个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着的学子心中,我完全被它俘获了,并且为
之陶醉,为之倾倒……
这段文字可谓流丽华美,文采斐然,主要得益于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设若作者将这两种修辞手法"拒之门外",而是将文段意思照直表达出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干瘪乏味啊!
当然,增强语言文采和表现力的技法还有很多,难于一一备述,但只要能将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定会在高考作文中"烹饪"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语言盛宴"。
高考作文指导--三种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