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金融-中山大学,牛鸿)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ppt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第十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学
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第十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学
财政政策
国际收支逆差→紧缩的财政政策,即减少政府开支或 提高税率→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紧缩措施会给国家潜在供给能力和能源交通的供给造 成长期不利影响,且税率提高也会负面影响,导致私 人储蓄相对减少,削弱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造成国 民收入的下降。 紧缩财政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但是以牺牲国 内经济为代价的,往往与国内经济目标发生冲突。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第十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学
蒙代尔认为有两种政策配合方法: 一种是以财政政策对外,货币政策对内。这样的配合只 会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 另一种是以财政政策对内,货币政策对外。这样该国在 实现外部均衡的同时更加接近内部均衡线,最终会趋于内 外均衡点E。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说明的是在固定汇率制下,如何通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来实现内外均衡。斯旺图 形则分析在汇率政策可实施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支出变动 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的组合来实现内外均衡的目标。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第十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学
米德冲突: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运用影响社 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将会导致内部均衡 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关系 内部经济状况 1 2 3 4 外部经济状况 财政政策调节 冲突 不冲突 不冲突 冲突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3.4
斯旺曲线
R
Ⅳ:顺差
通货膨胀
EB
贬
值
E
Ⅲ:顺差
B Ⅰ:逆差
失业
通货膨胀
A
升
C
IB
值
Ⅱ:逆差
失业
国内支出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5 -- EB曲线为外部平衡曲线 -- IB曲线为内部平衡曲线 --Ⅰ区存在逆差和通货膨胀 --Ⅱ区存在逆差和失业 --Ⅲ区存在顺差和失业 --Ⅳ区存在顺差和通货膨胀 --内部和外部总体平衡状态:IB和EB曲线相交的E点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8
第三节 孟德尔的政策分派原理
➢政策分派(Policy Assignment) -有效市场划分理论与丁伯根原则相结合 -货币政策—外部均衡 -财政政策—内部均衡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9
(一)浜田模型
-Hamada(1974) -国际政策协调对双方的潜在利益 -纳什和斯塔克尔伯格均衡
(二)支付矩阵模型
欧洲 政策1 政策2
政策3 美国
政策4
12/12 7/15
15/6 8/8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三)阻碍国际政策协调的障碍
13.22
1. 政策协调的结果可能使政策当局丧失一部分 政策主权及政策灵活性
13.12
(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国际金融
货币政策无效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北大讲义国际金融学 专题 开放经济调价下的宏观调控

北大讲义国际金融学专题开放经济调价下的宏观调控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2)开放条件下的政策目标之间关系——米德冲突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51年在《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称为“米德冲突”:在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如果单一的使用某种政策,在运行的特定区间往往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在米德的分析中,的冲突一般是指在下,高失业率、国际收支逆差或高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
内部不平衡外部不平衡财政政策调节1 高失业率国际收支逆差冲突2 高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顺差冲突情形1:为了降低失业率而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带来国际收支逆差的扩大;若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减少失业,利率下降至资本项目逆差增加,国内物价上升至经常项目逆差增加。
情形2:为了降低通胀率而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将带来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若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通胀率,利率上升至资本项目顺差增加,国内价格下降至经常项目顺差增加。
——在情形1、情形2下,单一使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都难以兼顾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目标。
(3)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丁伯根原则丁伯根认为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需要至少一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N个独立有效的政策工具。
显然在丁伯根准则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单一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无法协调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两个独立的目标。
简·丁伯根(1903—1994),荷兰海牙人,计量经济学之父,1969年与拉格纳·弗里希共同获得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蒙代尔原则如果每一个工具都能够被合理的指派给某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照规则进行调整,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经济学第12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支出增减型政策与支出转换型政策的搭配
经济状况 通胀+国际收支逆差 失业+国际收支逆差
支出增减型政策 紧缩 扩张
支出转换型政策 贬值 贬值
失业+国际收支顺差 通胀+国际收支顺差
扩张 紧缩
升值 升值
16
▪ 货币贬值政策在改善本国经济的同时会损害其
Ms/P>L
LM Ms/P<L
Y 图8.3 LM曲线
23
二、BP曲线
▪ BP曲线反映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
系。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余额(BP)等于 零。国际收支余额包括两部分,一是经常项目 (CA),经常项目主要衡量一国出口与进口的差 额,是实际汇率与可支配收入的函数;二是资本 金融项目(KA),该项目反映两国之间长短期资 本的流动情况,是两国利率之差的函数。
突 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纠正国际收支逆差时会导致
失业增加;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减少失业时会 导致国际收支逆差扩大。
6
二、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思路与政策搭配
(一)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思路:丁伯根法则 ●荷兰著名计量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证明,
要实现两种相互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两种相 互独立的有效的政策工具,此即丁伯根法则。 ●上述结论可以推广为:要实现N个相互独立的经济 目标就至少需要N个相互独立的有效的政策工具。 ●丁伯根法则仅仅指明了经济目标与政策工具之间的 数量关系,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政策工具及政策搭配 的原则。
(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内部平衡: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 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 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或 BP=NX-F
开放经济宏观政策调整

斯旺曲线明确说明了仅用一种政策工 具,要想同时解决内部和外部均衡问题是 不可能的。 但对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难题之间的相互 关系没有给出深入分析,甚至没有区分货 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调节的不同方 式。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 的有效性
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力 短期:不涉及价格变动问题
Mundell-Fleming Model
长期:考虑价格变动
AS-AD Model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以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为假设前提,分析一个 开放的小型国家,是一类特殊的IS-LM-BP 模型, 其特殊性表现在BP曲线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而 成为一条水平线。 另外假设对汇率有静态预期、投资者风险中立。
二、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矛盾
米德冲突
1951年英国经济学家米德(James Meade) 指出,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主要运用需求 管理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但在开放经济运 行的特定区间,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 情形。
固定汇率制下 内外均衡的矛盾
组合 1 2 3 4 内部经济状况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外部状况 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顺差
储蓄或进口的自发部分下降,会导致IS曲线右移。 对应于一个既定的利率水平,只有当国民收入增加才能保证 有更多的储蓄与进口,以抵消自发下降部分,维持“漏出”与 “注入”之间的平衡. 国内投资、政府支出或出口增加,将导致IS曲线右移。 因为在利率不变的前提下,“注入”的任何增加要求国民收入 也必须增加,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储蓄与进口的增加,以维 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 汇率的变化会导致IS曲线的移动。 例如,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本币贬值将导致 IS曲线右移,因为贬值后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所以“注入” 超过“漏出”,这样只有国民收入的增加才能保证“漏出”与 “注入”之(一)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工具: 需求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支出总水平的政策。 主要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需求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 支出方向的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直接 管制政策。
西方经济学(本)13章开放经济(朱明zhubob

企业内部职业培训。 Q号657555589
❖开放经济与国民收入决定 ❖外贸乘数的计算 ❖对外经济政策
开放经济的基本概念
❖经济开放度 ➢定义 P278
❖国际收支平衡表 ❖汇率及汇率制度 P281
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总需求=总供给 I+G+X=S+T+M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公式P272
Y=1.6410 16.4亿元 M 0.2516.4 4.1亿元
导学124计算2
对外贸易乘数K 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 b m
K X
1 1 0.8 0.2
2.5
Y = C + I +G +(X - M)
Y = 20 + 0.8Y + 30 + 80 - (10 + 0.2Y)
Y = 300
对外贸易乘数 P274 ❖进口函数M=M0+mY ❖边际进口倾向 m:进口增加额占国
民收入增加额的比例
对外贸易乘数K X
1 1 b m
对外贸易乘数K X
1 1 b(1 t) m
教材285页计算题
对外贸易乘数=
1
1 b(1 t) m
1
1 0.8(1 0.2) 0.25
1.64
总经理及法人代表。
学历:本科、MBA,
专业:汽车维修与使用、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职业资格与职称: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考评员。
高级保健按摩师、 高级针灸推拿师
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讲师、 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级讲师。
金融开放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张力

Finance金融视线0582019年8月 D 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9.16.058金融开放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张力—— 以发展中国家为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牛嘉玮摘 要:随着美国“特朗普新政”的出台,特朗普政府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大规模发起摩擦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经济正处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转型时期,内外部经济环境风谲云诡,宏观调控有效性大大减弱。
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是最重要的两种调控手段。
一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对一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开放下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无论对于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都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实践过程中的经济特征和宏观经济政策配合机制,提出了关于金融开放下如何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开放 发展中国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8(b)-058-0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水平、提高就业水平等,上述目标的制定在我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外汇管制比较严格的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国际资本在我国的流动变得越来越顺畅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内利率对国外利率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也会因此而减弱,汇率传导机制增强。
国际资本的流入也可能使宏观调控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锚定效应”产生壁垒,从而导致政策预期效果削弱等问题。
因此,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实践的经验教训归纳总结,以期获取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下的经济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开放推动了资本在国际间的大规模流动,在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的同时,大量的国际资本也打开了国内外金融市场之间资本流动的壁垒,将本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扩展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会相应地扩散至国内,埋下了国民经济波动的隐患。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宏观经济学课件

3.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储蓄和投资
S,I
O
r
I(r)
Sp+g
NX<0
NX>0
图15-2 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储蓄和投资
1.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收支曲线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进行各种经济往来收支状况的综合和总记录。 如果一国净出口等于资本净流出,那么该国就达到了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三、汇率
1.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包括旅游者、进出口商人和投资者等。 第二类包括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 第三类是指外汇经纪人或外汇经纪系统。 第四类是指各国的中央银行。
三、汇率
2.汇率和汇率标价 ●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 3.购买力平价理论 e=P/Pf P表示本国价格水平,Pf表示外国价格水平
r
r0
O
Y0
Y
E
IS(G.,e0)
E1
LM
IS(G1,e0)
r1
Y1
BP(e0)
LM曲线较BP曲线陡峭的情况
BP(e1)
IS(G1,e1)
第三节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第一节 净出口、资本净流出和汇率
一、净出口 二、资本净流出 三、汇率
1.净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 净出口等于出口和进口的差额:NX=X-M 国际贸易收支平衡对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经济中只有物物交换,国际收支平衡等同于国际贸易收支平衡。
一、净出口
2.影响净出口的因素 ●消费者对国内与国外商品的偏好 ●国内和国外商品的价格 ●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 ●汇率水平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为实际汇率 -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 - P、 P*分别为国内外价格 -Y为国民收入 -C为消费支出 -I为投资支出 -G为政府购买支出 -X、 M分别为为出口、进口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Y-A﹦X-M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21
二、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模型
(一)浜田模型
-Hamada(1974) -国际政策协调对双方的潜在利益 -纳什和斯塔克尔伯格均衡
(二)支付矩阵模型
欧洲 政策1 政策2
政策3 美国 政策4
国际金融
12/12 15/6 7/15 8/8
2003-09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复习思考题:
解释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基本含义。 用斯旺曲线模型说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斯旺曲线模型有哪些局限性? 用 IS—LM—BP 曲线模型说明国际收支失衡(逆差或 顺差)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用 IS—LM—BP 曲线模型说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 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对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用 IS—LM—BP 曲线模型说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 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对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斯旺曲线 ☆孟德尔-弗莱明模型 ☆孟德尔的政策分派原理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2
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和外部均衡—— —斯旺曲线的描述 第二节 孟德尔——弗莱明模型分析
一、IS-LM-BP模型的建立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收支逆差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9
二、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BP E’
R
E’’
LM’ LM
r0
E IS Y0 Y1 Y’ 财政政策扩张:货币供应减少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IS’ Y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0
财政政策扩张:货币供给增加
LM r E’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一 、 IS—LM—BP模型的建立
BP r E r0 LM
13.7
IS O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Y0
Yf
2003-09
Y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8
国际收支顺差与逆差
IS
LM
LM
BP
BP
IS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9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20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一、 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主要内容: 1、 信息交换 2、 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 3、 联合行动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24 为什么在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无效? 用IS—LM—BP曲线模型说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扩张 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说明孟德尔—弗莱明模型的主要理论局限性。 说明孟德尔政策分派理论的主要内容。 孟德尔政策分派模型的主要局限性有哪些? 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为什么宏观政策协调可以增进世界经济福利? 解释浜田模型中的纳什均衡和斯塔克尔伯格均衡。 为什么宏观政策协调存在不稳定因素?
劳平
13.22
(三)阻碍国际政策协调的障碍
1.
2. 3. 4.
政策协调的结果可能使政策当局丧失一部分 政策主权及政策灵活性 在选择合适的政策目标和工具方面存在障碍 政策协调不一定使所有的协定参加过均获得 利益 部分协议参加国可能违约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23
LM’
E
r0 E’’
BP
IS’ IS Y
Y0 Y’ Y1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1 国际资本流动完全自由与完全封闭下的财政政策扩张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2
(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货币政策无效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劳平
13.4
斯旺曲线
R 贬 值 Ⅳ:顺差 通货膨胀 EB
E
Ⅲ:顺差 失业
B
Ⅰ:逆差 通货膨胀 A
升 值
C Ⅱ:逆差 失业
IB
国内支出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13.5
-- EB曲线为外部平衡曲线
-- IB曲线为内部平衡曲线 --Ⅰ区存在逆差和通货膨胀 --Ⅱ区存在逆差和失业 --Ⅲ区存在顺差和失业
--Ⅳ区存在顺差和通货膨胀
--内部和外部总体平衡状态:IB和EB曲线相交的E点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6
第二节 孟德尔——弗莱明模型分析
*弗莱明(J. Fleming,1962)和孟德尔(R. Mundell,1963) * 运用凯恩斯主义的 IS—LM—BP 曲线,继续研究斯旺曲线 模型提出的政策性难题。 *主要贡献是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内部和 外部均衡的不同作用,并且着重探讨了国际资本流动的 影响——孟德尔——弗莱明模型。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25
参考书目
姜波克主编:《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戴金平著:《国际金融前沿发展:理论与实证方法》,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保罗· 克鲁格曼、茅瑞斯· 奥伯斯法尔德著,海 闻、刘伟等译:《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8年。 (美)R.多恩布什、F.赫尔默斯主编,杨越、刘立群、 沈进建译:《如何开放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年。 Keith Pilbeam: “International Finance”, McMillan, 1991.
第三节 孟德尔的政策分派原理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家协调
一、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二、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模型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3
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和外部 均衡———斯旺曲线的描述
* 1955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Trevor Swan)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三、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国际收支改善:
13.13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4
国际收支恶化: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5
财政政策扩张——资本市场完全封闭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6
财政政策扩张——资本市场流动完全自由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7
(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பைடு நூலகம்
国际金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3-09
陈平
牛鸿
周天芸
劳平
13.18
第三节
孟德尔的政策分派原理
政策分派(Policy Assignment) -有效市场划分理论与丁伯根原则相结合 -货币政策—外部均衡 -财政政策—内部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