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解剖与保留神经的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医学精品

合集下载

手术讲解模板: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术前准备: 1.手术日期以月经干净后3~5d为宜,子 宫不规则出血者例外。
手术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术前准备: 2.术前肌注安定10mg,哌替啶50mg,使病 人情绪稳定,减少恐惧心理。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术前准备: 3.仔细检查并准备所需器械。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概述:
1倍。镜体由观察系统、纤维导光束、操 作孔道、注液孔道及宫颈锥形塞(限位器) 等部分组成,供其配套的冷光源有LG-250 型冷光源和SLG-600型闪光冷光源,还可 以配有照相机等记录设备(图11.5.3-1, 11.5.3-2)。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并发症:
1.损伤 可能发生宫颈裂伤和子宫穿孔, 但十分罕见,而且操作细致轻柔即可预防, 对于壁薄而脆的绝经期及哺乳期的子宫应 特别小心。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并发症: 2.出血 术后一般不会有太多出血,尤其 经镜检后已明了出血原因,可以对症处理。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术
概述:
能,可使病人发生心律失常、心衰、酸中 毒甚至危及生命。此外需要较为复杂的 CO2充气装置,宫腔镜检查的CO2膨宫必须 控制速度在每分钟60~70ml,宫内压应低 于2000kPa(150mmHg)。②液体膨宫:宫 腔镜多选用5%葡萄糖液为膨宫液,但要加 压至灌注压力在13.33kPa(100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治疗妇科癌症术后的护理干预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治疗妇科癌症术后的护理干预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治疗妇科癌症术后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治疗妇科癌症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将24例宫颈癌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在出院后进行定期的随访和指导,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和关怀满意度、自我生活满意度、良好夫妻关系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理障碍则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妇科癌患者焦虑和不安心理,使患者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并安全愉快的渡过围手术期,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宫颈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050-02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同时对机体也是一种创伤[1]。

近几年随着宫颈癌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普及,使得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因此其治疗也显得更加重要[2]。

自开创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领域已逐渐成熟并得到蓬勃发展,它既有开腹手术的效果,又有腹腔镜手术的微创、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3],逐渐被广大妇产科医师及患者接受。

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2月对在住院的妇科癌症患者12例实施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妇科癌症患者24例,年龄27-69岁,平均(46.7±2.8)岁,其中卵巢癌4例,子宫肉瘤1例,子宫内膜癌4例,宫颈癌15例。

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证。

1.2方法对本组24例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子宫大小情况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关于该手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的效果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和分析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进行系统性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决策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并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2. 比较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子宫切除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3. 分析患者术后随访结果,评估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安全有效的早期宫颈癌治疗方案。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患有早期宫颈癌的女性患者。

本研究纳入符合条件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首次确诊为早期宫颈癌,年龄范围在18岁至60岁之间。

所有病例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除了确诊为早期宫颈癌外,研究对象需要符合其他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服药史等方面的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需在手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能够配合随访观察。

在研究过程中,所有研究对象将接受相同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方案,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这些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将评估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2. 正文2.1 手术方法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一种通过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同时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的手术方法,常用于治疗早期宫颈癌。

手术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发展史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发展史
( 一) E t 本的 N S R H术 式
镜等特殊方法来辅助完成手术 。K u w a b a r a 等 通过采用电刺 激 的方法 ,识别盆丛 ( Hv i e p l e x u s , P P )并保 留膀胱宫 颈韧
保 留盆腔 自主神经的理论 最早是 由 日本学 者于提 出的。 带深层外侧 至膀胱 的分支。在解剖膀胱宫颈韧 带深层的手术 预先将测压器置入膀胱 内 , 用微 电极 刺激膀胱 宫颈 1 9 2 1 年 冈林首 先提 出了在 宫颈 癌手 术 中保 留神 经 的想 法。 步骤 中, 1 9 6 1年 ,日本 K o b a y a s h i 等…明确提出切除主韧带 ( c a r d i n a l 韧带深层的外侧组织 ,如膀胱内的感应 器有反应 ,则证实 了 P膀胱支 的走行 ,切除 时 即可 避免 损伤 膀胱 支 。2 0 0 5年 , l i g a m e n t ,C L )时应保 留其 下方 的盆腔 内脏 神经 ,为 N S R H P 的研究奠定 了基础 ,他 的手术理念也逐渐为 日本妇科 医师所 S a k u r a g i 等 报 道 了改 良的 N S R H 术 式 ,先 行 盆 腔 淋 巴 结 切 熟悉 。第一 篇保 留神经 的 子宫 切 除术 的英 文 论著 是 K o b a — 除 ;然后在切除子宫骶韧带 ( u t e r o — s a c r a l l i g a m e n t ,U S L ) 和 y a s h i 的学生 S a k a m o t o 等 在 1 9 8 8年发表 的,他将该术式介 直肠子宫韧带时 ,辨认 出腹下神经 和靠近 U S L的盆丛 神经 ; L并结扎子宫深静脉 ,保 留从骶 孔发 出的盆腔 内脏 绍给了全世界 ,并 将此 术式 命名 为 “ 东 京术 式 ” 。他将 C L 再 切除 C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分析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分析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05-20T08:50:14.189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4期作者:袁芳、吴国荣、王国仙、態锦梅、杨晓春,[导读]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对于治疗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效果。

袁芳、吴国荣、王国仙、態锦梅、杨晓春,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 5296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对于治疗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效果。

方法:将入院时间设定为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将研究对象选定为80例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60例与2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腹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接受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对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术后复发率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较短,手术时间明显较长,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复发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对于治疗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是两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对威胁健康甚至安全,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成为重要内容[1]。

手术方式是临床中主要使用的治疗方式,以往医生多采取传统腹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然而通过临床随访观察显示,该种模式并未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2]。

目前医生开始使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此种方式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并且还能够使操作人员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从而彻底清除病灶;并且与常规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输血量较少,具有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达到甚至优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而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恢复[3-4]。

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

干 。②分 离 直肠侧 窝 、 膀胱 侧 窝 ,游 离 、 认 子 宫深 静 辨
脉及 其膀 胱 中 、 静脉 分支 , 子宫 深静 脉下 方 位 于下 下 在

腹 下 丛起 始处 , 子宫 颈旁 约为 3c 处切 断子 宫深 静 距 m 脉 。③打 通输 尿 管 隧道 ,注 意 沿 其 前 上 方 分 离 , 留 保 其 外侧 的下腹 下 神 经 丛 。④ 打开 子 宫 膀 胱 反 折 腹 膜 ,
下 推 膀胱 宫 颈 间 隙 , 断子 宫 膀 胱 韧 带 前 叶 。仔 细 分 切 离 子 宫膀 胱韧 带后 叶 , 断膀 胱 中、 静 脉 , 切 下 可见 盆 腔 神 经丛 的下腹 下神 经子 宫颈 支 和膀胱 下 静脉 下方 的膀 胱支 , 切断 下 腹 下神 经 的子 宫 颈 支 。⑤ 在 切 断 子 宫 主
括: ①在 主动 脉分 叉处 下 方 、 侧 直肠旁 间 隙 寻找 与 直 两
肠平 行 的腹 下 神 经 , 处 理 宫 骶 韧 带 浅 层 时 , 位 于 在 将
其外 侧 的腹 下神 经 向外加 以分 离 。宫骶 韧 带浅 层 与 深
层 之 间有 盆 内神 经发 出纤 维 , 将该 层纤 维 分 开 , 续 先 继 将 宫 骶韧 带 深层 外 侧 盆 腔 内脏 神经 分 离 , 以保 留其 根
中华 妇 幼 临 床 医 学 杂 志 ( 子 版 ) 0 2年 6月 第 8卷 第 3 电 21 期

专 家 约稿

宫颈癌保 留盆腔 自主神经 的广泛子 宫切 除术
王 平
宫颈 癌是 常见 的妇 科 恶性 肿 瘤 之一 ,在 我 国女 性
宫 颈癌 保 留盆 腔 自主 神 经 手 术 可 经 开腹 、 腹 腔 经

《盆腔解剖与妇产科手术图谱》随笔

《盆腔解剖与妇产科手术图谱》随笔

《盆腔解剖与妇产科手术图谱》阅读记录1. 盆腔解剖概览盆腔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下腹部和盆腔内,上界为腹膜,下界为盆底肌肉,前方为腹壁,后方为骶骨和尾骨。

盆腔的主要内容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等生殖器官以及周围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

子宫是盆腔内的主要器官之一,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呈倒置的梨形,大小约为成年女性的拳头大小。

子宫上部较宽,称为子宫体,称为子宫颈。

子宫颈与子宫体相连的部分称为宫颈口,是子宫与外界相通的部位。

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位于子宫两侧,左右各一。

卵巢表面有许多凹凸不平的皱褶,称为卵巢裂,是卵巢表面的特征性结构。

卵巢内部有许多未成熟的卵泡,每月有少数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体外,参与生殖过程。

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分为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和壶腹部三部分。

输卵管间质部靠近子宫壁,是输卵管最狭窄的部分;峡部位于子宫壁和卵巢之间,长度约为23厘米;壶腹部则是输卵管最宽大的部分,负责卵子和精子的结合及受精卵的运输。

除了生殖器官外,盆腔还包括许多重要的结缔组织和神经。

子宫阔韧带是覆盖子宫两侧和前部的双层腹膜结构,由子宫动脉、静脉和神经通过。

骶骨和尾骨是盆腔的后方支撑结构,与肛门及直肠相邻。

盆腔内还有丰富的淋巴系统和血管系统,负责营养和排泄功能。

盆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器官区域,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生殖器官和结缔组织。

了解盆腔解剖对于妇产科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1 盆腔脏器分布盆腔是指位于骨盆内的一块腹膜腔,主要包括膀胱、子宫、输卵管、卵巢和直肠等器官。

这些器官在盆腔内分布有规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解剖关系。

膀胱位于盆腔的中央,紧贴着耻骨联合。

膀胱的前面是尿道,后面是直肠。

在女性患者中,子宫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两者之间通过子宫颈相连。

在男性患者中,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与输尿管相连。

输卵管位于卵巢的两侧,与子宫角相邻。

而卵巢则位于输卵管的上方,两者之间由系膜相连。

盆腔内还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主要通道,负责输送尿液。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思考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思考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瘤科刘开江责编:彭群惠电话:(010)64036988-311E-mail :pengqh@ 美编:刘欣B5我们知道,现代外科强调“微创化”、“精准化”的理念;肿瘤治疗强调“规范化”、“个体化”的理念,同时强调保留各种生理功能,如卵巢功能、生育功能、阴道功能等,当然也包括神经功能的保留。

LNSRH 手术应该说是充分体现了现代外科理念和肿瘤治疗理念的术式,符合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

另外,我们还要遵循恶性肿瘤的无瘤术原则,即根治、切净、要求距肿瘤一定的距离切除癌灶及癌旁组织,整块、完整地切除肿瘤是无瘤术原则的体现。

LNSRH 虽然主韧带切除足够,但需要把韧带分层,切碎,而且阴道旁切除较传统手术有一些局限性。

总之,该术式试图在探索保持肿瘤根治性的同时注重功能保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符合肿瘤治疗的趋势。

因此,NSRH 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8720401]日本学者冈林(okabayasi )率先提出在宫颈癌手术中保留神经的想法。

冈林等又明确提出切除主韧带(CL )时应保留其下方的盆腔内脏神经,为NSRH 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手术理念也逐渐为妇科医师所熟悉。

冈林的学生坂本(Sakamoto )等将冈林的手术命名为“东京术式”,介绍给全世界,他将CL 分为两个部分:上层松软的“血管部”(主要含有子宫深静脉)和下层条索状的“神经部”(主要含有盆腔内脏神经),并强调,切除上层柔软的血管部,保留下方较硬的神经部,从而可以完整保留膀胱功能。

矢吹(Yabuki )首次将该术式命名为NSRH ,提出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新解剖学理念,即宫旁软组织系统分为肌筋膜系统[主要包括支持固定子宫的宫骶韧带(USL )及浅层膀胱宫颈的韧带等]及系膜样结构系统(主要包括对子宫供应血液及支配神经的盆腔血管、神经)。

该理论认为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走行于输尿管系膜及矢状位方向周围的薄片状结构中,可通过盆腔的固有解剖结构辨识此平面,因为该平面包含盆腔主要的自主神经组织,称其为“神经平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浅静脉:连接膀胱与子宫浅静脉,血液回流入子宫浅 静脉。
位于膀胱宫颈韧带前叶内,起源于膀胱壁,向内侧跨过 输尿管,与子宫深静脉汇合,静脉血引流入子宫深静脉
膀胱中静脉
位于膀胱宫颈韧带后叶内,起源于膀胱, 向宫颈走行,汇合于子宫深静脉,静脉血 引流入子宫深静脉。
膀胱下静脉
起源于膀胱后方,在膀胱中静脉内侧,宫颈侧方 与之平行走行,也与子宫深静脉汇合并引流入子 宫深静脉。
okabayashi’s间隙
Fig. 4. 直肠侧间隙(右侧):1.膀胱侧 间隙(提肛肌);2.膀胱上动脉; 3.膀胱下动脉:4.子宫动脉;5.髂 内动脉;6.直肠侧间隙;7.直肠侧间 隙;8.输尿管;9.腹下神经;1 0.直肠;11.子宫浅静脉;12.子 宫。
宫旁组织:血管部分
从上到下,可见到子宫浅静脉、子宫动脉、子宫深静脉、 直肠中动脉,这些组成宫旁组织的 。
盆腔解剖与保留神经 的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姚书忠
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
手术 彻底性
广泛全宫切除 (Ⅱ、Ⅲ型)
功能保护
保留神经 前哨淋巴结 广泛宫颈切除 保留卵巢 阴道延长
膀胱的神经支配及排尿控制
盆腔脏器神经支配及其功能
上腹下神经丛 腹下神经 盆腔内脏神经 盆腔神经丛
Fig. 1. 盆腔壁(右侧): 1. 提肛肌; 2.闭孔内肌; 3. 闭孔动脉; 4. 闭孔 静脉; 5. 闭孔神经;6. 无名静脉 (Circumflex vein); 7. 髂外静脉; 8.髂 内静脉; 9.坐骨神经; 10. 髂内动脉;11 膀胱上动脉; 12. 输尿管
与盆腔淋巴结清扫相关连的血管
盆腔的重要解剖结构
盆腔脏器镜下观察
子宫动脉
起源于髂内动脉前支, 向内侧走行,在输尿 管前方经过,与子宫 浅静脉伴行,进入子 宫,在进入子宫前, 于输尿管前方分出输 尿管营养支,供给输 尿管血运。同时还分 出子宫动脉下行支。
膀胱下动脉
在子宫动脉分出后由髂内动脉前干分出,提 供膀胱的血供。
子宫浅静脉:伴行于子宫动脉,在输尿管表面跨过,进行 子宫,也可能与子宫深静脉在子宫旁汇合在 一起,外侧也与膀胱浅静脉相连。
左侧输尿管遂道打开
膀胱子宫韧带:输尿管遂道后叶
Fig. 7(B)阴道侧间隙(右侧) 1.膀胱;2.阴道前壁筋膜 3.输尿管;4.膀胱子宫韧带内 叶;5.膀胱子宫韧带内侧叶 6.盆腔神经丛的传出神经;7. 道深静脉
保留神经与非保留神经时 子宫骶、主韧带的处理
保留神经
非保留神经
林武周教授手术画面
阴道壁切开
膀胱侧间隙
膀胱上动脉 闭孔内肌及盆内筋膜 键弓 膀胱腹下筋膜
Fig. 2. 膀胱侧间隙和直肠侧间隙 (右侧):1.耻骨;2.提肛肌; 3.闭孔神经;4.闭孔静脉和动 脉;5.髂外动脉;6.髂内动脉; 7.膀胱上动脉;8.髂外静脉; 9.髂内静脉;10.直肠侧间隙; 11.输尿管;12.膀胱腹下筋 膜;13.子宫
宫旁组织血管部分(右侧) 1.阔韧带;2.输尿管; 3.提肛肌;4.髂内静 脉;5.髂内动脉; 6.子宫动脉;7.子宫 浅静脉;8.输尿管动脉 分支;9.子宫深静脉;
10.髂内动脉后支;
宫旁组织:神经部分
在宫旁组织深部,也就是其下1/3,有盆腔内脏神 经根,这组成宫旁组织的神经部分
宫旁组织神经部分(右侧) 1.直肠侧间隙(提肛 肌);2.盆腔内脏神经; 3.坐骨棘;4.骨盆壁; 5.膀胱侧间隙;6.直 肠中静脉;7.直肠
以举宫杯 边缘为标 志,确定 切除阴道 的长度
手术结束时画面
保留的神经
子宫深静脉
起源于髂内静脉,在宫旁组织内向子宫方向走行,在输尿管下方 穿过,进入子宫,其深部有盆内脏神经的分支。
输尿管
自髂总动脉处跨过血管,在腹膜外侧沿骨盆侧壁走行, 在宫颈旁与子宫动脉交叉,在子宫动脉后方进入膀胱 宫颈韧带内的输尿管遂道,向前内下方走行,在阴道 前方进入膀胱。
输尿管遂道
位于膀胱宫颈韧带内的一条管道,输尿管由此穿过,其 入口起始于子宫动脉跨过输尿管处,终止于输尿管进入 膀胱处。
子宫骶骨韧带 阴道直肠隔 盆腔神经丛
Fig. 6. 子 宫 骶 骨 韧 带 ( 右 侧 ) : 1.宫颈后方;2.膀胱上动脉; 3.闭孔神经;4.输尿管;5.腹 下神经;6.直肠侧间隙;7.子宫 骶骨韧带外侧叶;8.直肠
保留神经丛
膀胱子宫韧带:输尿管遂道前叶
Fig. 7 (A)膀胱子宫韧带(输尿管遂道) (右侧):1.膀胱;2.阴道前壁 筋膜;3.膀胱宫颈静脉;4.输尿 管;
髂总动、静脉 髂内动、静脉 髂外动、静脉 闭孔动、静脉 腹壁下动、静
脉 旋髂深静脉 膀胱上动脉
与盆腔淋巴结清扫相关的肌肉和神经
腰大肌 闭孔内肌 提肛肌 腱弓
生殖股神经 闭孔神经 坐骨神经
林武周教授手术录像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
附件处理
保留右附件
切除右附件
子宫动脉处理
子宫动脉可用 超声刀切断, 也可用电凝闭 合血管后切断
盆腔血管及组织结构与盆腔神经的关系
腹下神经 盆腔内脏神经 膀胱支配神经 子宫支配神经
保留神经与非保留神经时 子宫骶骨韧带的处理
保留神经
非保留神经
林武周教授手术画面
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盆腔淋巴结分布
盆腔淋巴结清扫
闭孔组淋巴结 髂内动脉组淋巴结 髂外动脉组淋巴结 髂总动脉组淋巴结 腹股沟深组淋巴结
膀胱子宫间隙
Fig. 3. 膀胱宫颈韧带(右侧) : 1.膀胱;2.阴道前壁筋 膜;3.子宫;4.膀胱上动 脉;5.膀胱侧间隙(提肛 肌);6.膀胱宫颈韧带; 7.输尿管;8.闭孔神经是髂内静脉,后方是骶骨,内 侧壁是输尿管系膜和直肠、乙状结肠壁,
Fig. 4. 直肠侧间隙(右侧):1.膀胱侧间隙 (提肛肌);2.膀胱上动脉;3.膀胱下动 脉:4.子宫动脉;5.髂内动脉;6.直肠 侧间隙;7.直肠侧间隙;8.输尿管; 9.腹下神经;10.直肠;11.子宫浅静 脉;12.子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