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和等级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思维导图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思维导图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思导图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思维导图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思维导图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思维导图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思维导图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
思维导图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思维导图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思维导图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思维导图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思维导图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思维导图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思维导图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思维导图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思维导图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1]

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1]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成都属于团块状的城市空间结构,这跟当地的地形有关。 成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功能区的分布不受地形 的阻隔,使之可以成片分布。
第三,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人流、物流汇聚之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一部分乡村聚落拥有地方特色显著的历史文化。 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镇,还是乡村?根据你的观察,描述其空间布局特点。
乡村——耕地
城镇——居住用地
原因: 乡村——人口数量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人口已达到一定规模,居住用地承担其 最基本的职能,是分布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2. 在城镇中,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商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呈点状或条状。
3. 想一想,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原因有哪 些?试举例说明。
中心商务区(CBD)的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③建筑物高大密集 ④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纽约曼哈顿
东京银座
上海陆家嘴
北京王府井
二、城乡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区:
居住区、 工业区、 商业区、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 交通与仓储区、 生态功能区等
特点: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各种功能区相互联系、相互组合。
1. 读图 2-1、图 2-2、图 2-3,说一说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 各有什么特点。
2. 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镇,还是乡村?根据你的观察, 描述其空间布局特点。
3. 从乡村演变成城市,基本动力有哪些?在景观和布局上会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城市化是我国现在的进程,城市是我们每个人都热衷的地方,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城市知识。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地理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河谷地区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城市举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例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于组合。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

1、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中均存在)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地、文化区联系、环境优美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工业区联系卫生防护带不同于绿化带,还可以是空地、河流,以及消防车库和仓库等。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指点迷津
1.城市内部功能区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工业区城源自最基本的功能区。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 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 集聚成片
普遍的用地方式
经济活动最繁忙;早晚人口流
不断向城镇
动量较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 随着经济发展,住宅 外缘移动,
特征 大;建筑物高大稠密;交通便 区开始呈现不同级别 并趋向于沿
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地理
内容索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探究学习
目标导读 课程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 标准 空间的意义 目标 1.结合资料,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综合思维) 导引 2.结合资料,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综合思维)
(1)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采光和防风 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 D.防潮和防盗 (2)岭南地区民居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多地少 B.地高林密 C.河宽岸窄 D.船多车少 (3)岭南地区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 A.灌溉农田 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 D.防御洪灾
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 的分化
主要交通干
用率高;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线分布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中高级住宅区 多分布于城区
位置
或交通干线旁。
大城市的市中 城市边缘,环境
心,形成中心商
优美,与高坡、 文化区相联系
务区
工业区
低级住宅区
多分布在城
内城、工业区附 市边缘,靠近 河流、铁路
近环境相对较差, 和公路等交 与低地、工业区
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风俗文化等。 (2)乡村规划 特点:新建的乡村居住区经过重新规划建设,多呈现整齐划一的格局。 要求:应注意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还要注意突出乡村特色。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 集聚成片 动,并趋向于沿主 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原因:①减 轻对市区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运 输成本(大气 河流) 高级 住宅 区 低级 住宅 区 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 联系原因:①环境优良;②文 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工业区
住宅区
占地面积 大,工业 化后出现 分化
城市空间结构图的判读
(1)读图名和图例 图名或图例中会明确告诉我们是哪几 种功能区 (2)辨析位置关系
一般商业区分布在中心位置,从里向 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新加坡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
(3)抓住典型特征 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所占面积最大;工业区集聚成片, 多位于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 线分布;商业区是城市的核心区, 土地利用集约,占地面积最小。 新加坡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 (4)分析布局合理性 ①工业区的布局:为减少污染,工业区一般选择城市外围,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城区河流的下游。高新技术产业区 多和科教文化区、环境优美的地区邻近。 ②高级住宅区多与高地、文化区、风景区联系在一起;低级住宅区多与低地、工 业区相联系。
) ) ) ) )
(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 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 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 是什么?
(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 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 局原因是什么? (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 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 局原因是什么?
(2)社会因素
比弗利山庄
收入
知名度
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

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

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

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位于必修2第二章的第一节,承 接着第一章人口的学习,转而对人类活动空 间的学习。对整章内容来说,本节又起着开 篇引导的作用,同时又为之后工业区位的选 择奠定了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承上启 下,地位重要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0级罗超帅
一、课程标准 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六、课时安排 七、教学过程
一、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 求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 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以及 它的形成原因。 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 影响。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运用活动、案例、图文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 用了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力求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坚持“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 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评价在后”的原则,让学生学习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对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切不可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一 方面可以结合自己所在的城市的实际,通过访谈、实地调查等 方式,使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印证相关的原理, 使自己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地 图进行学习,即收集不同规模城市较详细的地图,在分析地图 资料的基础上,勾画出该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然后进行小组讨 论和对比分析,理解这些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形成的原因
(1)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城市地域结构的一般规律。 (2)能说出图中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并解释其形成 原因。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1-1城市空间结构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1-1城市空间结构

[合作探究] 读下图,探究城市的区位因素。
(1)读图一,指出世界城市群的分布特点,并探究其共同的自 然原因。
提示:北半球中低纬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2)城市往往选址于河流沿岸附近,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水源和便利的水运。
(3)我国特大城市在三级阶梯上的分布有何不同?分析其原
(1) 造 成 台 湾 岛 东 西 部 城 市 密 度 差 异 最 主 要 的 区 位 因 素 是 ( B)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 (2)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C ) A.平原地形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铁路沿线 D.濒临海洋 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判断出地形差异是造成台湾岛东西 部城市密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第(2)题,图中城市均布局在铁路 线附近,交通便利。
[自主学习]
2.城市区位分析 (1)城市区位: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 间所构成的 空间 关系。 (2)城市区位因素 ①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②经济地理区位是变化的。
(3)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 ①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 多 。 ② 沿河、沿湖、沿海 地区城镇较多。 ③在 交通运输枢纽 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④在历史文化圣地、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第1课时
城城市市区区提位位示分分析析:城城政市市土土治地地利利因用用素的影响较大。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5)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一成不变的吗?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学案及测试卷含答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学案及测试卷含答案

其次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考纲要求:1、驾驭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区位因素。

2、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说明其形成的缘由。

3、理解不同等级城市功能的差异。

一、学问梳理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分区,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各功能区之间(有或无)明确界线,即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_____________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它占城市空间的40%-50%。

,可分化为和。

4、商业区主要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多位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主要为____状或____状分布。

5、工业区是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

因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这就确定了工业企业须要寻求靠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6、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地域结构,其模式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凹凸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8、依据课本23页画出书图2.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实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并在图中标出OA、AB和BC分别为哪一类功能区?9、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与区的关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 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 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B
真题剖析:(2014.高考山东卷)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3-4题。
从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城市 东部地势较高,故河流流 向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流
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城 市的风向以东北风为主, 最小风频为西北风
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 )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城市分布较密集;
多等级较高的城市。
考点二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区区位选择及成因分析
分析要素 满分术语 区位 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思 维 建 模
商业区
原因
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住宅区
区位 分布广泛,多位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
原因 便于购物和上下班
河流 河流为××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
资源 ××资源丰富(缺乏)
城市区位选择分析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满分术语 ××经济发达,有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 社会经济 经济欠发达,不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 交通 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经济 农业基础好;
思 维 建 模
因素
政策 ××优惠政策的促进
预习(微点)
完成:p102-103基础知 识 阅读并勾画关键词: ①p103“只能拓展” ②p105经济因素对城市 功能分区的影响(左侧); ③p108城市地租曲线图
记忆
1.p103表格:三大功能区 位置、特征、形态; 2.巴西迁都巴西利亚原因 3.p105:城市功能分区影 响因素 4.p106城市规模与服务功 能关系; 5.p106影响城市等级提升 的因素
微专题二:工业区的选址原则
真题剖析:(2014.高考山东卷)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3-4题。
分散布局模式有利于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 )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六看法”辨别城市三大功能区
看面积:住宅区为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面积最大,其
次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商业区
所占面积比例最小,更为集中;
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
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看人口变化:①从停车率高低判断。②环境和楼高特点。
③昼夜人口密度④人流、车流多少及流动方向
疏密状况: ①分布均匀/不均匀(集中/分散)
数量:哪多哪少(.密集/稀疏;)
极值:最多/最少(主要集中分布在......)
位置分布:沿......线(沿河谷、交通线、海岸线)分布 点的大小、含义。 其他:一定时期内的动态变化趋势等
以该地区聚 落和交通为 例,简述地 形对其影响。 (6分)
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
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答案
解析
A.服务种类
C.服务范围
B.服务等级
D.服务人口


城市体系中的城市服务功能
解析
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答案 A.技术创新 C.市场拓展 B.空间集聚 D.产品升级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 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 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基础落实练
(2013· 山东文综)下图示意东欧城市 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
(2013· 山东文综)下图示意东欧城市 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
聚落整体规模较小,
聚落较为分散,
聚落形态受地形影响较大,多分布在河谷
地带。
【对点训练】右图是甲国地
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 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 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 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 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 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
A.①
B.②
C.③
D.④
交通便捷程度、
经济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 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
社会因素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
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历史因素
基础知识记忆
1.城市区位因素有哪些?
2.巴西迁都巴西利亚原因 3.p105: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因素 4.p106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关系; 5.p106影响城市等级提升的因素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内容索引
考点一
考点二
城市区位因素
城市功能分区
考点三
图型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功能分区图的判读 常见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考点一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城市区位选择分析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位置 ××位置优越 答题思路
思 维 建 模
气候 ××气候优越(恶劣) ××水热适中(不足) 自然因素 地形 ××地形平坦(崎岖)
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分析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 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 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2
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城市等级 中国分法 1. 小城市 <20万 国际分法 1. 城镇 2. 城市
2. 中等城市
城市等级 3. 大城市
20~50万
50~100万
3. 大城市
4. 特大城市
C B.土地租金高 C.交通通达度高
B. 乙:化学工业中心 D.丁 仓储物流中心
2.该市拟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中心,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甲:休闲旅游中心 C. 丙:对外交流中心
A)
D.周边居民数量多
某城市新区的发展 区位分析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基础落实练
(2013· 山东文综)下图示意东欧城市 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
(2013· 山东文综)下图示意东欧城市 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
2.该城市(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 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 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 商务区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 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 特点的是
2.该城市(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 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 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 商务区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 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 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宗教 ××宗教圣城
地形
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
的有利条件
水源(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
气候适宜:气温较高,降水丰富)
交通(位于XX,利于人、货物的集散或中转)
河流
防卫
矿产资源
交通条件
政治因素
文化因素
【回扣】巴西迁都巴西利亚原因
巴西利亚
堪培拉 华盛顿
1、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 2、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 3、实行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 4、分散大城市职能 5、巴西利亚地处高原,环境优美, 气候凉爽
由于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确,所以该地区空间规划实施,显著促进了该地区 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故B项正确。 分工明确对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影响很小,故A、C、D项错误。
区位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工业区
原因
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②交通便利;③地
租低
住宅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