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 印度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2、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升高;
3、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 少,天气晴朗,对太阳削弱少,获得太阳辐射热量 多.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终年高温,一年 分热季、凉季和雨季三季。
10—5月南亚盛行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降 水少,形成旱季。其中10—2月气温较低,形成凉 季;3—5月气温较高,形成热季。
⑴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
应该是( C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⑵从乙地经丙地,前往
丁地贸易必须( C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4.地质——多火山、地震
①地处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为古老的侵蚀高原,地形平坦, 水汽抬升少,降水量小。 ④受季风活动的影响,降水集中 在夏季。
(4)南亚季风气候引起的水旱灾害
南亚地区的洪涝灾害
原因: 西南季风早来,晚退,
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 易造成水灾。
孟加拉国暴雨形成的洪水涌入达卡

水系特征 河网密布、支流多、河道弯曲
成 因 人为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河床抬高)
原因
河道占用 (河湖面积缩小, 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 特殊性(一):
凉季:10月—次年2月
南亚3—5月形成了热季, 气候干热,原因是什么?
凉季 热季 雨季 凉季
1、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
①德干高原西侧的降水为 什么多于东侧?
西侧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 坡,多地形雨

世界区域地理 南亚 印度

世界区域地理  南亚  印度
南亚
一、自然地理特征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
10°N-30°N, 70°E-90°E
70°E
大部分在热带
30°N 23.5°N
90°E 10°N
2、海陆位置:
阿拉伯海
印度半岛 孟加拉湾



2、海陆位置:
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 印度洋以北, 东濒孟加拉湾, 西滨阿拉伯海。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雨季
(6月——9月)和旱季(10月——次年5月)
➢热带沙漠气候:南亚西北部,
全年炎热干燥。成因为:西北部降水稀少,人类破坏地 表植被
➢高山气候:南亚北部(斯里兰卡
岛南部和马尔代夫群岛部分地区为 热带雨林气候)
想一想
❖ 南亚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其 它地区温度偏高,热带气 候占了绝大部分,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状况?
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但其中部的 天然植被为草原(自然带为热带草原):
①地处背风坡,降水 较少; ②纬度低,气温高, 蒸发量大; ③为古老的侵蚀高原, 地形平坦,水汽抬升 少,布拉马普特拉河
: 印度河 ➢狮泉河—
源于我国
西藏(喜马拉雅山以北),
注入阿拉伯海,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 (塔尔沙漠)
冬季
夏季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东 北 季 风
赤道
西 南 季 风
时间分布:夏季(7月)多,冬季(1月)少 空间分布:沿海、迎风坡多
①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是
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
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地区在每年的3-5月 出现热季,气温高达45℃以 上,原因是什么?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悠久历史传承和灿烂文化遗产
古老的印度文明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如印度教、佛教等宗教建筑和艺
术。
丰富的历史遗迹
南亚地区遍布着众多历史遗迹,如 印度的泰姬陵、恒河文明遗址等, 见证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 文化。
多样的民族和语言
南亚地区民族众多,语言多样,包 括印地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等, 展现了该地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日益密切的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南亚地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印度作为该地区的重要国家, 正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推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Chapter
总体经济水平及产业结构
南亚地区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但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南亚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 逐渐显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撑。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服务业和工业 逐渐崛起。近年来,信息技术、旅游、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比较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经济总量和人均GDP 均居领先地位。其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尤其是
信息技术、医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输标02入题
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服 务业增长迅速,尤其是电信、金融等领域。
01
03
斯里兰卡经济以服务业为主,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 一。此外,斯里兰卡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
南亚地区宗教文化多元,主要宗教有 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
02
印度地理环境
Chapter
地形地貌特征

区域地理印度课件

区域地理印度课件

区域地理印度课件区域地理印度课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国、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及世界农业大国,人口、民族、种族复杂;2、根据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及其影响;3、通过分析印度地形、气候图及农作物种类分布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4、通过讲述印度独立前后的经济概况,使学生认识到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了解印度工业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的工业区。

记住印度的主要城市。

5、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教学建议关于“印度”的教材分析印度是南亚面积和人口第一位的国家,所以其自然条件与南亚的差不多,为了避免重复,本节重点突出了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

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印度的疆域与现在的印度疆域不同。

为避免将地理课上成历史课,重点从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城市建筑、物产、宗教与语言等方面阐述。

在“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部分,主要侧重农产品的分布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对农业生产的压力,辩证的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于“发展中的民族工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印度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明确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

进而了解印度主要的城市。

印度农业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是只有在独立后经济才有较快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关于“印度”的教法建议印度是世界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世界文明古国,首先应使同学了解文明古国的含义,了解印度灿烂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资料进行演讲,或通过媒体资料介绍印度的文化、艺术、建筑等。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印度的近代历史状况,为后面经济发展打基础。

对于印度的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分析印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2、读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 南亚、印度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 南亚、印度

雅鲁藏布江
发源地 印度河
主要流经国家
注入海域
西藏
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恒河
喜马拉雅山 印度、孟加拉国
位置: 范围: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印度河:西藏---塔尔沙漠(巴基斯坦灌溉水源)---阿拉伯海
河流:
恒河: 喜马拉雅山南坡---孟加拉湾
布拉马普 特拉河: (上游)雅鲁藏布江---与恒河汇合---恒河三角洲
(国家位置、首都) 范围: “南亚次大陆” 北部:喜马拉雅山南坡
南 亚
自然:
地形: 中部:印度河、恒河冲积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年代久远,长期外 力侵蚀,低矮起伏小;土壤肥沃)
河流:
气候:
板块缝合线: 雅鲁藏布江谷地
西高止山
德 干 高 原
东高止山
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2、河流
(1)在图中找到阿拉伯 海、孟加拉湾、印度河、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2)找出布拉马普特拉 河上游河段,说出其名称。 (3)观察这些河流发源 地、流经地和注入地。
a、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a、夏季 b、西南季风来得早,退的迟(风力强) 降水过多---水灾 风与农业 c、西南季风来得晚,退的早(风力弱) 降水不足---旱灾 d、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兴修水利工程(措施) b、农作物及其分布(见课本P31) c、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 a、耕地面积大(国土一半以上;亚洲耕地最多国) d、有利条件: b、土壤肥沃;水热充足 c、劳动力充足
思考探究:
1.描述南亚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北部降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南部(德干高 原)从东西沿海向内陆减少,西侧沿海多于 东侧。 方法指导: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 往往从空间分布(…多…少,或从… 向…逐渐减少)来进行描述,分布趋 势不统一的分别描述。

2020高考地理 选考 区域地理 第9课时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课时练习(二)新人教版

2020高考地理 选考 区域地理 第9课时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课时练习(二)新人教版

第二部分第9课时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考点一东南亚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14·宝鸡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区域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读图完成1、2题。

1.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甲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④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图中阴影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为( )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解析】1选A,2选C。

第1题,甲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形成洪灾,而人口、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易受洪灾的威胁。

第2题,图中所示农产品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及河流沿岸地区,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2015·天津模拟)2014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4周年纪念日,四年来贸易区发展非常迅速。

甲图为东南亚河流分布图,乙图为该地区某地植被景观图。

读图回答3、4题。

3.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A.全年B.1月~6月C.5月~10月D.10月~次年5月4.乙图景观出现在甲图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解析】3选C,4选B。

第3题,M湖为东南亚地区的最大湖泊——洞里萨湖,它与湄公河相通,当每年5月~10月当地进入雨季时,湄公河出现汛期,大量河水流入湖里。

第4题,乙图景观是热带雨林,出现在②地热带雨林区,①③④地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考点二影响南亚区域发展的因素分析读图完成5、6题。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作物是( )A.棉花B.黄麻C.茶叶D.甘蔗6.①②③④四城市中,纺织工业比重较高的可能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5选C,6选B。

世界区域地理7-7-3 印度共和国

世界区域地理7-7-3 印度共和国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印度共和国◆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印度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5.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印度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

◆知识梳理◆读图指导一、P31图7.34“印度的地形”(一)解析:该图为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读图我们可以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邻国、地形特点以及主要地形单元的分布等。

阅读该图时要注意,印度的国土除了夹在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之间的部分外,还包括孟加拉国与缅甸之间的区域。

印度最北端的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争议区,不能算作印度的领土。

(二)训练:1.指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地形区。

2.在图中找到印度濒临的主要海洋。

3.在图中北回归线,并说出印度所在的温度带。

4.指图说出印度的主要邻国。

二、P35图7.43“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一)解析:该图用由橘黄到紫色渐变色表示了印度不同地区的年降水量。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看出印度降水分布状况。

由于不同作物生长需要的水量不同,因而读P34图7.42“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图”时可以与本图对照阅读,方便了解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规律。

(二)训练:1.读图指出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区域,并找出世界雨极。

2.指图说出降水量最少的区域。

3.对照右图(图7.42)说出水稻大致分布在降水量多少毫米的区域?4.对照右图(图7.42)说出小麦大致分布在降水量多少毫米的区域?5.对照上题图(图7.34)说出水稻和小麦大致分布在什么地形(海拔范围)?什么因素影响了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海拔?6.。

最新高考地理 选考 区域地理 第9课时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课时练习(二)新人教版

最新高考地理 选考 区域地理 第9课时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课时练习(二)新人教版

第二部分第9课时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考点一东南亚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14·宝鸡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区域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读图完成1、2题。

1.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甲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④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图中阴影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为( )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解析】1选A,2选C。

第1题,甲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形成洪灾,而人口、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易受洪灾的威胁。

第2题,图中所示农产品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及河流沿岸地区,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2015·天津模拟)2014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4周年纪念日,四年来贸易区发展非常迅速。

甲图为东南亚河流分布图,乙图为该地区某地植被景观图。

读图回答3、4题。

3.M 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 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A.全年B.1月~6月C.5月~10月D.10月~次年5月 4.乙图景观出现在甲图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解析】3选C ,4选B 。

第3题,M 湖为东南亚地区的最大湖泊——洞里萨湖,它与湄公河相通,当每年5月~10月当地进入雨季时,湄公河出现汛期,大量河水流入湖里。

第4题,乙图景观是热带雨林,出现在②地热带雨林区,①③④地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考点二 影响南亚区域发展的因素分析读图完成5、6题。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作物是( )A.棉花B.黄麻C.茶叶D.甘蔗6.①②③④四城市中,纺织工业比重较高的可能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5选C,6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 东北与中国、尼泊尔、不 丹为邻,东与缅甸和孟加 拉国毗连,南与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隔海相望。东南 濒临孟加拉湾,西南面临 阿拉伯海,南连印度洋, 北依喜马拉雅山脉,为亚、 欧、非和大洋洲海上交通 枢纽。
喜马拉雅山脉
布拉马普特拉河
恒河平原
阿拉伯海
德 干 高 原
孟加拉湾
印度洋
二、自然地理特征
区位条件 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湿润, 降水较多 地面起伏平缓;虽降水较少, 灌溉水源充足 但_____________
Ⓒ棉花
气温、降水适宜;日照充足, 生长后期多晴朗天气;土壤肥 沃(肥沃的火山灰土);劳动 力充足
气候湿热;地势低平,水源充 足
Ⓓ黄麻
恒河三角洲
Ⓔ茶叶 Ⓕ甘蔗
东北部布拉马普特拉河 排水良好的低山坡地;气候湿 两岸山坡 润,雨水充足
4.主要城市
首都
首都新德里,位于印度西北部,是全国政治、 铁路交通中心。
城南的泰 姬陵是著名 的古迹和旅 游胜地。
班加罗尔: 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
十大“硅谷”之一;
加尔各答: 印度的
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印 度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 港口;
孟买市: 印度的棉纺
织工业中心一,也是印 度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 港口
(一)地形:
北部山地:
喜马拉雅山
中部平原:
恒河平原、 印度河平原
南部高原:
德干高原
(二)气候
热带季风气
候为主。水旱
灾害频发。 6~9月盛行西 南季风,为雨 季;10月~次
年5月盛行东
北季风,为旱 季。
思考: (1)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点。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特点:
印度的牛
印度人用餐习惯 用右手抓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 雨季,6~9月多雨,10~次 年5月少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2)印度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什 么特点?
印度在恒河平原和半岛沿 海降水多。 西北部的平原 降水少。
(3)德干高原西侧降水为什么多 于东侧?
西南季风带来暖湿水汽, 受到西高止山的抬升,形 成地形雨。
(4)乞拉朋齐为什么降水特别丰富?
分布 德干高原东北 部 加尔各答 Ⅰ_________
分布条件
煤、铁、锰丰富,与矿区距离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处黄麻产地(恒河三角洲) 靠近最主要的棉花产区(德干高原西 北部)和对外贸易港口 科技发达,环境优美
孟买 Ⅱ_____
班加罗尔 Ⅲ_________
恒河平原中部
气候湿热,降水量多,水源充 足
3.工业
①自然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
煤、铁、锰等主要 德干高原 东北部。 分布于_________
原料
②工业部门及分布
棉纺织工业中心
(最大海港)
麻纺织工业中心
(最大城市)
新德里
(首都)
加尔各答 孟买
班加罗尔
软件工业中心(印
度硅谷)
②工业部门及分布
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 麻纺织工业 棉纺织工业 电子工业
世界雨极
喀西山地东西走向,长 约250公里,高约1, 500米,东端与缅甸西 部南北向的那加山和阿 拉干山相接,形成一个 宽广的向南敞开的漏斗 状谷地。暖湿的西南季 风涌入这个谷地时,被 迫抬升,造成惊人的雨 量,年平均降水量达到 10,935毫米。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与旱季
南亚雨季
南亚旱季
(3)河流
③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基本占国土面积的1∕2,中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10%)。 ④水源充足。 ⑤土壤肥沃。 ⑥劳动力充足。 ⑦农业历史悠久。
b.不利条件:
①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涝频发
(水利设施,涝时防洪,旱时灌溉)
②劳动人口素质低,生产效率低,科技水平低 ③人口增长快,耕地压力大
印 度 妇 女 的 服 饰 鲜 明 独 特 的 蒂 卡 与 纱 丽
——
瑜伽
泰姬· 玛哈尔修
印 度



北美洲 大 太 平 洋 南 美 洲 西 洋
欧洲
亚洲 太 南亚
非 洲
平 洋 大洋洲
印度洋
南亚次大陆
南极洲
一、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
68º E-97º E 8°N~36°N 北回归线穿过北部。 印度河平原 2、海陆位置:
农业革命
绿色革命 蓝色革命 白色革命
缓解人口和粮食压力
粮食产量 水产业 乳畜业
印度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出口的农产品并不多
国内人口众多,粮食消费大
Ⅱ.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A
B
水稻
小麦 棉花 黄麻 茶叶
C
D E F
甘蔗
主要农作物 水稻 Ⓐ_____ Ⓑ小麦
分布地区 东北部平原和印度半岛 沿海地区 东西两侧的_________ 德干高原西北部、___ 恒河上游地区 ___________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圣河)
发源于西北喜马
拉雅山南麓,流
向东南,流经印
度、孟加拉国,
注入孟加拉湾。
三、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1.人口
人口第二大国:人口超过10亿; 白色人种; 人口问题突出——增长快; 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族最多,居民大多数信 奉印度教。
2.农业——农业大国
Ⅰ.农业发展的条件 a.有利条件: ①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②季风气候,降水充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