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印度教学课件.doc

合集下载

《印度》PPT幻灯片

《印度》PPT幻灯片
17
理一理
第二人 口大国
位置 范围 地形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人口
第二人口大国
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18
热带季风气候和粮食生产
说说印度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全年高温, 分明显的 旱雨两季
19
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夏季 6—9月 。 2、印度水旱灾害原因: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 形成水灾。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形成旱灾。
39印度的传统女装纱丽和旁遮比传统男装托蒂传统服饰鼻环和吉祥痣等都来自于一个诗的国度它们是服饰中的诗看到纱丽看到旁遮比看到托蒂看到鼻环和吉祥痣常常就会想到泰戈尔的诗那么飘逸那么雅致那么理想却都产生在一个不甚富裕的国度充满了永恒的生命力
印 第三节

1
文明古国——印度
2
印度的牛——真“牛”!
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信仰印度教的教徒奉
读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 小资料
20世纪70年代,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政府开始 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政府 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等 方面给予照顾,退休后提供退休金。但是,印度的控制 生育计划只在城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广大的农村, 多生子女现象依然非常普遍。
的潜力。
46
作业: ❖观影了解印度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47
有利: ①气候
热带气候类型,光热充足,雨季降水丰沛 ②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耕地面积占亚洲第一
印度是世界农业大国 不利: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
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2、对两印次度实“行绿“绿色色革革命命”的”启迪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印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印度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1861年出现了年降雨量20447毫米的高纪录 ;1890年8月到1891年7月,降雨量达24461毫米;1960年8月到1961 年7月,出现毫米的最高纪录,成为世界“雨极”。
结合上图,分析乞拉 朋齐形成“世界雨极” 的成因。
乞拉朋齐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且呈口袋状面向孟加拉湾,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多地形雨。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下列各地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 B )
A.①地
B.③地
C.④地
D.⑤地
【解析】1选C,2选B,3选B。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该图所示为 南亚地区,图中弯曲度最大的是年降水量线,较平直的是水平衡 线。根据等值线数值的递变规律知,①地的年降水量可能大于2 000 mm。第2题,根据图中降水量和水平衡数值判断,①地水平衡 量400 mm,蒸发量大于1 600 mm;同理判断出②③④地的蒸发量 。通过比较即可得出结论。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③地降水量约 为1 000 mm,水平衡量1 200 mm,蒸发量约为2 200 mm,缺水问 题严重,所以该地最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2)靠近港口,报废船只数量多、来源 广,劳动力成本低,钢材市场需求大等。 排放污染物, 污染水、海滩和土壤等, 损害拆解工人健康,造成恒河口生态破坏 。
例例题题讲讲解 解(2020年北京卷)17.2020年7月1日起,我国对孟加拉国的产品实施进口优惠
政策。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20年5月20日下午,热带风暴“安攀”在孟加拉国沿 海登陆。下图为“安攀”登陆前的位置和中心气压值变 化示意图。 (3)概述“安攀”登陆前的移 动方向和强度变化。
气象灾害:洪涝和干旱
气象灾害:洪涝和干旱

第8讲 南亚—印度(区域课件)高考高中区域地理课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第8讲 南亚—印度(区域课件)高考高中区域地理课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10月—次年5月,亚欧大陆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在南亚地区偏转 成东北风,为旱季。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北部热带沙漠气候(塔尔沙漠)的成因是什么?
①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陆地的东 北季风影响; ②夏季,西南季风经过阿拉伯半岛,携带 水汽少,且西南季风受山地阻挡,水汽难 以进入; ③地形平坦,水汽抬升作用弱; ④历史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 坏,气候更干旱。
成因: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中部:平原
成因: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由流水沉积而成。
南部:低矮的德干高原
成德因干:高熔原岩高原,土壤肥沃。形成早,久经侵蚀,
起伏和缓
恒河平原
地势特征:北部地表崎岖,起伏大; 中部地势平坦; 南部高原较平坦,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北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来自 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麻纺织工业
新德里
孟买
加尔各答
班加罗尔


石油
棉花

黄麻
主要工业区 钢铁工业 棉纺织工业
麻纺织工业
中心 分布
区位条件
东北部煤、铁、锰丰 钢铁 德干高原 富;海运便利;劳动 工业 的东北部 力丰富
棉纺 工业
孟买
靠近棉花产区;港口、 海运便利;
麻纺 工业
高科 技工 业
加尔 各答
班加 罗尔
地处黄麻产区;港 口、海运便利;
南亚3—5月形成了热季,气候干热,原因是什么?
1.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 山脉; 2.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迅速升高,气候转热; 3.西南季风尚未来临,天气晴朗干燥。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什么?
6—9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以南的东南风越过赤道偏转成南亚的西南 风,降水丰富,为雨季。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讲课用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PPT课件

讲课用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PPT课件

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推动作用探讨
南亚和印度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 发投入。
科技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 争力。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促进工业智能化 发展。
未来工业发展趋势预测
01020304南亚和印度工业将继续保持快 速增长态势,成为全球经济重
要增长极。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工业发 展新趋势,推动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 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
力。
南亚和印度将加强区域合作, 共同打造工业发展新高地。
06
CATALOGUE
南亚和印度交通运输布局规划 及挑战应对
交通运输布局规划原则和方法论述
布局规划原则
遵循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确保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需求相匹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 输效率。
01
03
气候变化对印度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
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04
印度气候类型多样,北部山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南 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 则分别受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印度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状况
印度河流众多,按水源和地势可分成三大水系: 喜马拉雅山水系、半岛高原水系和沿海水系。主 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克纳河、戈 达瓦里河等。
相信陌生人的推荐。
关注当地安全形势
了解当地的安全形势和旅游警 示,避免前往存在安全隐患的
地区。
04
CATALOGUE
南亚和印度农业发展状况比较
农业在南亚和印度经济中地位和作用
南亚地区农业在经济中占比较 大,是主要的就业来源和出口 创汇产业。

地理课-《印度》PPT精品课件

地理课-《印度》PPT精品课件

北部
喜马拉雅山脉
地形 中部
恒河平原
河流
南部
恒河
布拉马 普特拉 河
德干高原
印度第__一__大河,发源于_喜__马__拉__雅 山脉南麓,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由_西__北___向_东__南__流,注入孟加拉 湾,被印度人尊为“圣河”。
发源于_西__藏___,在中国的部分叫 雅__鲁__藏__布__江,流经中国、印度、孟 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阅读材料
两次“绿色革命”
20世纪60年代,印度进行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引进并培育新品种,使用化肥,改进灌溉技术,
推广机械化生产。这些措施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大量抽取地下水,
土地退化严重,粮食增产潜力减弱。
2004年开始,印度进行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利用生物技术的进步改良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
阅读材料
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
在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中,软件外包产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如图7.46所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 外包产业每年的增速高达 30%以上,最高时超过50%。
由于具有质量好和成本低的综合优势,印度备受向外承包软件业务企业的青昧。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
美国,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
优势2:_消__费__群__体__庞__大__、__消__费__市__场__广__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材料,以前后桌4人为1小组,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 势和劣势。
2.阅读表7.2,说说印度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说明人口众多,不仅会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较少,影响粮食供 给,而且还导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严重低于世界平均值,影响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高二第二学期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印度

高中地理高二第二学期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印度
2、请评价印度农业生产的条件 3、印度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 德干高原东北部 其分布的主 导因素是 原料 4、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中心分别是孟买 和 加尔各答
其区位条件有哪些?
5、信息产业主要分布在 班加罗尔 其分布的区位条件是什 么?
一、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印度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农作物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叶 黄麻 主要分布地区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 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 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1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学习目标:
1、知道印度的地形分布特征
2、理解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3、会分析印度工农业的分布、发展与其资源的关系
学法指导: 10分钟内安静 快速 独立阅读《三维设
计》P32-P34考点二的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水稻主要分布在 东北部和沿海 小麦和棉花主要分 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 分析这 些农作物分布的自然条件。
绿色革命:
背景:人口过多,旱涝频繁,农业不稳定 核心:推 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变旱地为水田,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和 高产良种 效果: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在正常年份可自给。人口增长过快,增产的粮 食基本被增长的人口消耗掉,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少。 白色革命:20世纪80年代,提高牛奶产量,增加国民营养,改善国民体质。 蓝色革命: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其目的是增 加鱼类捕捞量,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外汇收入。

区域地理印度课件

区域地理印度课件

区域地理印度课件区域地理印度课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国、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及世界农业大国,人口、民族、种族复杂;2、根据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及其影响;3、通过分析印度地形、气候图及农作物种类分布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4、通过讲述印度独立前后的经济概况,使学生认识到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了解印度工业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的工业区。

记住印度的主要城市。

5、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教学建议关于“印度”的教材分析印度是南亚面积和人口第一位的国家,所以其自然条件与南亚的差不多,为了避免重复,本节重点突出了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

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印度的疆域与现在的印度疆域不同。

为避免将地理课上成历史课,重点从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城市建筑、物产、宗教与语言等方面阐述。

在“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部分,主要侧重农产品的分布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对农业生产的压力,辩证的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于“发展中的民族工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印度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明确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

进而了解印度主要的城市。

印度农业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是只有在独立后经济才有较快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关于“印度”的教法建议印度是世界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世界文明古国,首先应使同学了解文明古国的含义,了解印度灿烂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资料进行演讲,或通过媒体资料介绍印度的文化、艺术、建筑等。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印度的近代历史状况,为后面经济发展打基础。

对于印度的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分析印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2、读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印度》PPT课件地理-人教版2

《印度》PPT课件地理-人教版2
说说印度地形 分布的特点
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 中部平原:恒河平原 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
导学题:印度的人口数量情况如何?
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
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
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
14 12 10 8 6 4 2 0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巴基斯坦
1、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说明了什么?
人口的增长要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四、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看图
朋友,这里又有工作给你了。
什么是服务外包产业?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客户提出外包服务申请 根据客户要求,提出外包服务方案 和客户共同确定具体外包服务方案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寻 找印度的地理位置。
34°N
请描述印度 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8°N
活动1: 找出印度主要 的陆上邻国巴 基斯坦、中国、 尼泊尔、孟加 拉国、缅甸、 以及隔海相望 的国家斯里兰 卡,说出这些 国家分别位于 印度的什么方 位?
活动2:找出 喜马拉雅山、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未来的人口第一大国
• 印度人口以每 年2000万的速 度增长,根据 联合国粮食组 织推算,到 2040年,印度 将超过中国成 为世界人口第 一大国。
理一理
位置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第二人 口大国
地形 人口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第二人口大国
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印 度 纱 丽
印度是全球几大移动电话市场之一。 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5亿人。人口数量变化及增长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区域地理印度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国、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及世界农业大国。

2、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会给资源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

3、根据季风示意图,初步学会分析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及其影响。

4、通过分析印度地形、气候图及粮食作物分布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印度的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教学难点】印度的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用具】印度位置图片;人口增长曲线图;印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粮食作物分布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引入)课前播放歌曲《天竺少女》,让学生思考这是哪个国家的?
(板书)第三节印度
(介绍)本节课共分为三大标题,本课时我们主要学习前两个标题概况与自然环境,和第三个标题中的农业部分的知识。

(提问)谈谈你对印度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提问)要认识一个区域,首先得清楚它的基本概况。

第一就是要弄清它所在的地理位置。

(总结板书)
一、概况
(一)位置
(展示幻灯片提问)印度的各种位置应该如何描述?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幻灯片总结)
1、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上,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

3、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8°N-33°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本国中部,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4、邻国位置: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指导学生在书中勾画。


(承转)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人口也是南亚最多的国家,多到什么程度呢?
(幻灯片展示)展示印度火车和码头上的人群图片,人口数量变化曲线图,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印度控制生育计划的相关资料,学生讨论总结人口数量、人口问题、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及控制生育计划的相关知识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整理幻灯片总结)
(二)人口
1、人口数量: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12.1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2、人口问题: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

3、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1)优势:①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②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

(2)劣势:人口众多,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较少,影响粮食供给,而且还导致人均国第一文库网内生产总值严重低于世界平均值,影响经济发展。

4、印度的控制生育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

(教师板书)
二、自然环境
(一)地形:分为三部分
1、北部是山地(喜马拉雅山脉)。

2、中部是平原(恒河平原)。

3、南部是高原(德干高原)。

(二)河流:主要河流是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区,由西北向东南流入孟加拉湾。

(三)气候: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终年高温,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

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印度的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6-9月为印度的雨季,盛行西南季风。

(引导学生在课本上勾画)
(三)气候:
(承转)印度为什么水旱灾害频繁呢?和本国气候有何联系?(幻灯片展示)展示印度水旱灾害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进行总结。

(教师幻灯片总结)
(承转)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会对农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教师幻灯片总结)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雨季降水丰沛,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降水很不稳定,也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威胁粮食安全。

(幻灯片展示)给出印度进行两次“绿色革命”的材料,分析印度为什么进行“绿色革命”?(学生讨论,教师幻灯片总结)由于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又存在不稳定性,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印度进行了两次“绿色革命”。

(承转)那么印度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存在着哪些联系呢?
(幻灯片展示)展示印度主要农作物图片,农作物分布图片,地形图,年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农作物分布与地形和气候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教师幻灯片总结)
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平原。

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上游平原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水稻分布区的气温要比小麦分布区的高。

水稻分布区年降水量多在1000mm以上,小麦分布区年降水量多在1000mm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